生命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实效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命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实效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以生命教育促高校德育的必要性

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道德教育更是如此,因为,不顾生命现实需要的教育本身就是反生命、反道德的。高校德育的主体是正处在极力张扬个体生命性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正在经历着生命中最精彩、最重要的时期,有着鲜活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各种需要也同样处于繁荣时期,而传统德育活动的有教书无育人,有知识无生命的现象,恰恰严重脱离了个体的生命性这一基础。德是建立在生命上的事,它是靠一种生命学问来恢弘其内容的。而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首先也要依靠有生命的个体本身,而不是通过教育者预先的设计和控制来进行所谓的“教育”能形成的,因为最终道德的体现也必定要外化为个体生命的具体行为。

二、生命教育在高校德育中缺失的表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直接冲击着我国的高校德育工作。现阶段各高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依据为1995年11月23日国家教育部教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由于其具体内容中并未涉及生命教育的相关问题。因此,各高校在德育工作中也很难真正去开展一些顺应当今社会变化的活动,基本还是套用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这也导致了高校德育出现了开展的活动轰轰烈烈,取得的效果平平淡淡的尴尬局面。

1.德育目标忽略个体生命的现实需要。

德育目标包括理想性需要和现实性需要。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对高等学校德育目标的规定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仍主要从理想需要的角度强调学校德育,而缺乏对个体生命的必要关注。改革开放以来,受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影响,拜金主义及功利主义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导致了个体的物化现象日趋严重,其结果是学生个体对自身的现实需求也分外关注。这种远离学生生活的传统德育已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比如由于缺乏与现实生活的广泛联系,这种理想性的目标难以有效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实际问题,也不能让学生很好地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因此,这种只强调理想性需要的德育活动脱离了个体的现实性需要,认为为了遥远的未来可以牺牲掉个人现实生活中的利益,不难想象这样的德育效果必定是不堪一击的。

2.德育内容忽视生命的教育意义。

高校道德教育面对的是生命鲜活且个性十足的大学生,这就决定了道德教育必然离不开对生命及生命意义的诠释。而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认知生命的可贵,从而热爱生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道德。遗憾的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规定的高校德育的十大具体内容体系中,生命教育并没有被纳入其体系范围。此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必修课,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活动的主渠道,其内容基本没有触及到个人生命本身,无法学生的生命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因此对学生产生的效果也并不理想。

3.德育方法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高校德育在实践中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理性知识灌输模式,强调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概念性和知识性的道德规范及要求,而不是注重学生对这些道德规范的认同,这一点也体现在高校将德育考试的分数作为检验学生道德是否合格的标准上,没有将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道德表现纳入常规的考核范围,对规范学生的日常道德行为所起的正面作用微乎其微。这种无视学生个体的需要和兴趣的教育方式,使得德育过程也仅仅是对学生单向灌输既定的道德规范,企图用他律来达到德育的效果,必然难以让学生从内心自觉地去遵循。

三、以生命教育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途径

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德育活动中缺乏对“生命”的必要重视。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便离不开“生命教育”,只有切实上好生命教育这一课,高校德育工作才能真正体现出它应有的成效。

1.将生命教育纳入德育的重要内容。

道德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对道德的理性认知,最根本的是要陶冶学生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去践行道德知识。而生命教育正是主张德育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关注个人的现实需要,从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也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的共识。因为现实生活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德育更生动、更利于学生接受;同样,由于现实生活是真实可感的,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并有着真切地感受,这就使得道德与生命建立起了深入的联系,德育目标的现实也获得了有力的保证。

2.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高校德育的出发点。

德育的对象是人,因此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高校德育的对象更是一个个生命鲜活、个性十足的大学生,他们思想活泼,富有创造性,对自我的关注大于对外界的关注。高校德育对象的这些特征,就要求将个体生命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关注个体的真实生活世界,主张通过与活生生的人与事打交道,重视情感、体验与领悟,从而让高校德育焕发出无限的生命力。通过这种以人为本的德育,让学校德育与个体的现实世界完全融为一体,不仅使他们了解社会对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及个体如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主动认识到作为社会生活工具手段的道德如何升华为个体的人生目的及意义。

3.重视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德育实效性。

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也是德育成效的体现者,德育的实效有赖于他们对道德知识的接纳和内化。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发挥其主体性,让学生不仅“参加”更要“参与”,使德育在有效的引导而非灌输中实现。另外,道德需要生命主体间的共识,它满足主体双方的生命需要,倘若没有主体间的共识,便没有道德的存在,而主体间共识的达成,必须借助于交往和对话,所以从过程上讲,道德教育也是生命主体间的精神交往活动。为此,在德育过程中要转变师生双方的课堂角色,教师要由德育的权威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要由道德知识的容器变为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双方共享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这将改变传统德育对道德价值、道德观念的简单传承,真正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从而达到高校德育的最终目的。

作者:刘华清 单位:玉林师范学院政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