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德育生态环境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生态德育与德育生态之辨析
德育生态,核心含义是德育系统生态因子的共生。它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到大学德育中,把大学德育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工程,竭尽可能地发掘和利用一切德育资源,促成大学德育的诸多要素或曰德育生态系统因子的良性互动,保持德育生态系统的动态活力与和谐平衡,从而切实提高德育实效,以培养出符合既定德育目标的受教育者。其目的在于探寻大学德育生态系统的层次和结构及系统生态因子的互动,实现大学德育整体功能的统一性。德育生态理念主要是针对以刻板的灌输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而提出的。在大学德育过程之中,注重对受教育者客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强调,重视大学生道德选择和道德鉴别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德育方式上重引导、重启发、重互动、重内省;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重视德育环境的“熏染浸提”作用,重视整合社会、家庭、高校的德育资源,在德育方式上重视校园环境育人、家庭环境育人、人际关系育人、社会文化育人,实现校园内外大学德育的有效对接。可以看出,生态德育中的“生态”为狭义的含义,反映了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学诉求,即以生态世界观教育受教育者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而德育生态观,则表现出“生态”的广义取向,不仅强调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还包括了社会和个体道德的层次结构、特定道德赖以生存的道德生态环境以及进行德育活动所必需的教育因素形成的生态。大学德育生态区别于生态德育的根本,就是要从单纯的德育活动转向创造大学德育环境的生态和谐及培养大学生在大学德育生态环境中的和谐发展,实现环境生态与人的生态的和谐。
二、大学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策略
大学德育生态环境的建构是涉及德育理念革新的多层次系统、多生态因子协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建构:
(一)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以高校生态环境为核心,以社会(网络)生态环境为重点,以家庭生态环境为基础,构建“高校—社会(网络)—家庭”联动合作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构建良性合作的德育生态链,是改善德育环境生态结构的基本出路。在大学德育过程之外,推动高校、社会(网络)和家庭环境三个子系统之间的联动运行,完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的运行机制,协调合作,发挥整体的系统合力,实现德育协调均衡发展,为大学生的思想成长提供一个具有高度统一性的背景和基础,需要创造各子系统、各生态因子共同参与、齐心协力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大德育格局。一方面,高校、社会(网络)、家庭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就能对大学生思想成长产生积极正面作用。在现代网络及多样化的传媒手段下,传统的高校“净土”已不能独善其身,要有主导意识,主动引领外部环境建设和优化,为大学德育的健康发展创造优良外界环境。还要积极整合各种社会力量,主动寻求支持和服务,调动他们参与的主动性,善于吸纳社会环境中的德育资源为己所用,促成相互协同合作,形成整体合力,构建一个科学有效的“高校—社会(网络)—家庭”联动的德育生态链。形成积极正面的社会合力,实现大学德育校内外生态环境“无缝对接”,促进大学生德性发展和知行统一。另一方面,高校、社会(网络)、家庭也具有互相牵制、此消彼长的负向影响关系,也会抵消正面影响。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离开其他生态环境系统,就会脱离社会生活现实,陷入孤军作战,难以取得实效。社会(网络)生态环境系统、家庭生态环境系统中的负面因素也会消解、弱化大学生德育的实效,且往往如大染缸一样,将在学校养成的德性认识和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撞得粉碎。而且,三个子系统的负面影响也是相互转化、相互影响的,进而对整体德育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在虚拟网络生态环境中,不良信息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造成社会生态环境的失衡。此外,不良的社会风气、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思潮流派等都会影响到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直接破坏高校生态环境。在家庭生态环境中,家庭成员不良言行和思维习惯,也会影响到社会、学校甚至整个德育生态环境。
1.创设高校德育生态环境。高校是大学德育活动的组织者,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大学生有最直接、最广泛、最深远的影响。高校首先要善于创设自然环境,在自然风光中陶冶大学生的心智,校园内小桥流水、亭台轩榭、建筑风物、鸟语花香、绿树成荫,顺应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自然就会让身在其中的大学生们有“浴乎沂,风乎舞雩”的诗意,深切地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关系,使大学生在流连自然风光的同时获得丰厚的道德滋养。其次,要善于营造人文环境,讲师德师风,重校风学风,建设德育阵地,组织德育实践,凝练校园精神文化,使大学生不期而往,产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感染力,在润物无声中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再次,要善于创造制度环境,力求创造出以人为本、开放包容、民主和谐的制度环境,形成多元化、多途径的大学生选拔与培养制度,探索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大学生培养模式,营造海纳百川、崇尚真理,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环境氛围,使大学生能够对真理进行自由求索。最后,要善于制造舆论环境,加强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的建设,发挥图书馆、校史馆、橱窗、板报的宣传作用和校史、校训、校歌、杰出校友的激励作用,发挥报告会、宣讲会、研讨会和讲座的视点传导作用,真正形成“一支笔杆子胜过两千条毛瑟枪”的舆论引导力,让大学生自觉认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进而乐其道、善其事。
2.优化社会德育生态环境。任何人的道德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就像生命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一样。社会环境是大学生道德“生长”的氛围、土壤,也是影响大学德育的诸多变量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变量。它通过特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形式对个体道德成长产生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作用。社会德育环境的生态因子具有散乱无章、偶然随机的特点,对大学德育的影响也是复杂、多元的。一是发挥国家主导作用优化社会环境。当前,我国改革进入了深水期和攻坚期,各种深层次矛盾开始显现,但人们对改革代价的心理承受力还没有做好准备,社会环境中有很多忧虑情绪,甚至怀疑态度。对此,必须发挥国家主导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起来”,“进而引领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有效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有效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同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公民诚信教育体系。二是调动社会力量优化公共生活环境。加强公民社会培育,健全社会组织,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生活领域的民主自治,实现宏观主流价值形态与民间伦理规范的对接。发展道德教育的社会课堂,在社会生活、职业生活领域形成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舆论力量和行为规范,营造一种有助于道德成长的公共生活文化氛围。三是全民动员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网络具有信息即时、互动传播、覆盖广泛的传播优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深入开展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法制建设,倡导文明上网,提高网络传媒的责任意识,净化网络不良信息,营造生态化的大学德育网络环境。四是加强文化自觉,营造和而不同的文化交流环境。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探求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契合的积极向上的新文化风气,大力弘扬既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自觉抵御各种亚文化传播,营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交流生态。
3.改善家庭德育生态环境。家庭是以血缘或非血缘法律关系为纽带编织起来的具有特殊情感性的群体,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成长不可或缺的生态因子。我们常说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则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既是大学生的情感寄托地,也是大学生的经济来源地,家庭气氛往往会深深地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在整个大学德育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家长要加强道德修养,树立道德榜样。家庭成员如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情操、言行举止也会像遗传基因一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因此,家长要改变德育观念,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明确认识家庭在德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在平时生活中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做好表率。其次要建立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改变传统家长制作风,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相互尊重,相敬相爱,鼓励积极向上、善良美好的思想行为,及时遏制消极思想,以正确的教育方法避免产生逆反心理。第三,要树立重智更重德的亲子观。受社会不良风气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家庭不重视家庭道德建设,父母一味强调孩子学习能力等智力的培养,为学生包办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忽视学生德性的养成。
(二)在大学德育过程之中,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大学生的主体性两种作用,构建“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有机统一的德育接受生态环境从德育过程看,高校德育生态环境的全面深化,必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注重受教育者的德育主体性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生态型的交互主体关系,相互依存,和谐共生,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既要尊重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组织引导和方向把握作用,也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德性养成,调动大学生学习践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适应德育目标的要求,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应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品德发展水平,要使大学生将德育目标自觉地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实现道德对大学生的人生引导与调节。
1.在德育目标上,坚持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生态化的德育目标,应该尊重大学生个体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制定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多层次人性化目标。共性化目标就是要根据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希望和要求,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时代要求和祖国需要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个性化目标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大学生不同的思想道德实际和在价值目标方面道德水平的不同要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设计,促进学生个性完美。总之,德育目标的生态化就是要兼顾国家、社会和大学生个体的要求,最终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发展。
2.在德育内容上,坚持向生活化回归。德育只有联系实际,才会生动具体。德育内容必须回归现实世界,树立生活化的理念。教育者一定要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善于把生活中的道德资源作为德育内容,引入德育教育,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学生学会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提高道德辨别力,抵制假、恶、丑行为,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德育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渗透于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教育者要善于选择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德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道德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德育必须注重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学习规范与遵守规范结合起来,把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3.在德育方式上,注重实践锻炼和载体创新。德育方式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手段和方法,要凸显德育工作的实践性,提供更多的道德实践机会,发挥大学生客体的能动性,激发大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体验的自觉精神,不断扩大德育正能量的影响空间。要开展广泛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经验拓展中锻炼人生的智慧,陶冶自己的情操,促进知、情、意、行合一的道德情感和理性认知的自觉建构。要激发大学生的自身需求,增强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德育和学生的切实利益关联起来,帮助大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仰。此外,教育者要注重师生“情感场”的建立,要率先垂范,做好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让大学生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让大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亲近,亲其师,信其道。
(三)聚焦大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成长,推动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理解和心理调适,构建大学生身心和谐的自我心理生态环境从心理生态学层面观照大学生的个体思想道德成长,考察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生态环境,需要构建大学生和谐的心理生态系统。根据内化外化规律,大学生德性的养成必须经历一个外部影响内化于心和内在观念外化于行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两个阶段两大飞跃:第一个是内化阶段实现了第一次飞跃,将“高校—社会—家庭—网络”联动的整体德育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式”所包含的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及作为教育者本质力量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能力等内在品质,使其获得道德理性认知和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外向内的渗透过程,即外部环境生态因子的影响向个人精神世界转化的进程。第二个是外化阶段实现了第二次飞跃,促使教育对象将新的思想政治品德观念转化为行为和实践,获得道德行为习得的发展过程。这是一个由内向外的显现过程,大学生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把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体现出来。
1.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理解。人的心理生活是对社会性共同生活的反映,是对社会生活意义和道理的寻求。“人的心理生活并不是单一个体的封闭生活,而是群体性或社会性的生活。在群体性或社会性的生活中,重要的不仅是空间上的接近,而在于对生活意义的共同的理解和沟通。”对于大学生的德性养成,首先在于追求思想道德意义的心理活动,对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才有意义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体与集体、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等一系列问题,在社会、家庭、学校及虚拟生活中,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生活,接受外部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产生自我主体意识的自觉,形成生活的心理体验,理解德性养成对于社会人的重要意义,理解社会对人的共同规范,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生活赋予自己的意义,又按照这样的意义来理解和认可自己的生活,在德性内化过程中形成个体道德品性。
2.大学生德性养成的心理调适。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与德育目标之间是一对基本的矛盾。大学生在从心里理解德育内容后,就要根据德育内容的要求,通过调整自己的心理和情绪,进而影响自己的思维习惯,改变惯常的行为模式,来适应自身所处外部生活世界和外界环境的要求。但在适应过程中必然会有冲突,这种冲突有可能来自个体之外,有可能来自个体自身,都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改变自己的心理行为或生活环境,根除“人格的分裂以及隐秘的道德败坏”,重新赋予自己的生活以应有的意义,与外在影响达成和解,创造和建构自己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心理生活和人生发展,达到新的心灵和谐。
作者:王云涛 单位:河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