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乐教精神在高职院校德育的传承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礼乐教育在先秦时期为国家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虽经礼崩乐坏后名存实亡,然其在个人德性修养方面的突出作用或曰象征,被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和琴家所推崇。时过境迁,先秦乐教的内容与形式已脱离时代,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本质亦应该被抛弃,唯有其蕴含的人本主义、中和之道的理论内核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并为德育课程、社团活动、教育管理等高职院校德育诸环节的改善和提高提供理念支持。
关键词:乐教精神;高职德育;人本主义;中和之道;传承路径
在笔者前期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德育并不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质为人们道德行为教育,是一种实践的教育[1]。通过课题组对于江西省高职院校德育现状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特别是在一些实践性强的德育活动方面缺乏组织和规划,无法满足学生对于德育教育方式的需求,而高职院校的德育软实力,特别是人文关怀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间。
一、先秦乐教精神的理论内核再释义
先秦礼乐教育是一种将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合二为一的教育形式,其首要的教育内容就是“乐德之教”,这是周公乐教思想的核心。乐教中的“礼”当然是道德教育的部分,乐教之“乐”一方面辅助“礼”的实施,另一方面周公所谓“中正平和”“清和淡雅”的礼乐[2],本身就具备锻炼人们心性的作用,所以礼乐之“乐”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功能,先秦以降,兴起的文人琴乐正是继承了礼乐的这一特点,使得先秦乐教的精神在官学中乐教消失的情况下得到延续。
(一)人本主义
史记有云“乐者为同,礼者为异”[3],而“乐”在移风易俗方面的作用,都充分反映了“乐”符合了人们“耳好五音”的本性。无“乐”之“礼”必然是冰冷的,不易被人接受的。正如嵇康所说的,“乐”具备引起人们情感某种倾向的功能,一旦这种倾向引起人们的“心动”,人们的思想或行动就会发生某种改变[4]。可以看出,历朝历代统治者、思想家从来没有否定过“乐”在激发人民情感,给人带来精神愉悦的功能。也可以看出先秦道德教育中的人本主义色彩。
(二)中和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标准、价值标准、行动标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内容,业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先秦乐教中对于“中正平和”之乐的追求,被历朝历代的宫廷雅乐,以及文人琴乐继承并传递下去,从最初的“乐”之标准,转化为修养身心、修炼德行的标准,实现了从音乐标准到道德标准的升华。这一标准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髓,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人本主义”在高职德育中的传承
在高职德育中体现“人本主义”,就是要本着教育为先的原则,在学校管理、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甚至是校园环境等方面,既要考虑教育规律、培养质量、社会需求,更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特点和诉求。而不是单方面站在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度看待德育中的问题。在学生管理方面,任何学校都有其教学与管理方面的制度和纪律,这是培养学生守底线、懂规矩、识法律的重要途径,这是高职院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学历分层根植的高职院校低人一等的传统观念,高职院校在招生的数量和质量方面本就不占优势,部分高职院校甚至面临招生困难、办学经费紧张的困境。为尽量挽留大多数同学,一些教育管理者对于违反校级校规的同学采取了姑息纵容的态度,随着这种宽进宽出的政策成为一种风气在学生中一代传一代,最终影响了整个学校校风的养成,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整个学校育人环境的营造。除了一些管理制度不能做到令行禁止,还有管理方式陈旧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是本科院校仍在使用以往中职,或者中学的一些管理方法,例如,全体同学需要上早操、晚自习。在笔者主持做的一份有关全省高职院校德育调查中,在被调查的1497名同学中,超过50%的同学反感早、晚自习[5]。把大学生当中学生管理,想尽一切办法把学生可能存在的课余时间都占满,将所有学生控制在校园,从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看似为了学生的生命安全考虑,实则违背了大学精神,也不可能根除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的人身安全在于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清醒的判断力和较强的个人意志能力,教育管理者应该将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隐形德育素养方面而不是绞尽脑汁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或者思维。虽然这部分学校的管理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毕竟是一种不适宜时代、不符合实际的管理方法。校园人文环境本身就是德育环境,是以往德育教育中不易被人注意的隐形德育途径。而校园人文环境的营造,并不限于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和校园环境,还在于在管理中能否体现出以人为本,通过前述的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同学对于自身学校的校风和校园环境持满意态度,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满意。特别是学校对于学生合法诉求的反映和处理效率方面不尽如人意。其中有工作机制不合理,工作人员配备不到位方面的问题,也不排除存在个别高校对于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几年高职教育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大力支持,成为各高职院校发展的最佳企及,但是,有发展企及不代表高枕无忧,没有良好口碑和社会声誉的高职院校也不是没有关门的可能。高企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固然是良好口碑的指标之一,但是良好校风和人文环境同样是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软实力。新时代的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在于他有着过硬的技术,还在于他有着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前者的养成使得学生有一技之长,在社会中安身立命,后者的养成使他们能够成为一名有底线、有温情、有品位,综合素养全面的良好公民,这才是新时代高职教育追求的人才培养高度。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提升学生的整体道德品质,首先要从建设符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德育环境开始。学校的德育课程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明线,在德育课程的授课方式方面,在以往那种填鸭式的理论授课方式不可能短期根除的情况下,高职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考虑学生提出的讨论式、实践性的授课方式。而德育类隐形教育环节,也就是各类社团活动、公益活动、文艺活动、社会实践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上述各类德育活动的组织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德育活动的普及性及质量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同学参加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的次数在5次以下,文艺、社团活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只有校级举办的品牌活动如迎新晚会、元旦晚会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其他大部分活动并未得到学生肯定,其存在的教育意义不大。由学校团组织的活动,需要加大普及面,并提高活动的质量而非数量,这已经不仅仅是学生的需求,而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社会给我国的各类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公益活动方面,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参加过公益活动。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公益类活动不了解,另一方面,也反映部分高职院校在公益类活动的组织方式方面需要进一步改善,很多同学没有机会和途径参加公益活动。虽然,公益活动严格意义上属于学生自愿参加的活动,由于学生大多数时间在学校上课,在学校能够接触到的公益活动非常有限,学校有责任为学生介绍更多公益活动的参与途径。这些德育活动本身关乎学生个人品格的成长,也有利于学生走出网络,从社会这所大学获取养分。总之,高职院校应该打造高质量的德育活动品牌,减少各种低效、低质的活动。通过前文的调查发现,高质量的节目通常能够得到大多数学生的青睐,通常都能给学生留下长久、深远的影响。
(二)“中和之道”在高职德育中的传承
“中和之道”是国人做人、做事的重要准则,高职德育中“中和之道”的运用也包含学校的管理和学生个人意志力的历练方面,而后者难度更大。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学生人手一部手机、一部电脑的现象已经比较普遍,由于在高中时期没有养成较好个人意志力,上网打游戏、过度玩手机、吸烟、迟到早退现象在高职院校中屡见不鲜。网络、手机为人们带来信息的同时,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虚拟化等各种问题。对于个人自制力不强的高职学生而言,同样不可避免。教育管理者一方面通过制度规范同学们行为的同时,更应该将“中和之道”运用到教育管理和对学生的引导中去,通过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学会适当控制自己的行为和不良习惯,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禁止。强制收缴大家的手机不仅是违逆社会潮流,也不会取得根本性的效果。高职院校一方面应该占领网络高地,顺应时代潮流,通过各种网络途径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进而让学生自我认识到适当降低对电子产品的依赖,适当控制娱乐时间。同时,应该和前文提到优良校风、学风的营造密不可分。
三、小结
总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其中问题的解决也并不是单方面的,只有抓住先秦礼乐精神中“人文主义”“中和之道”的理论精髓,将其灵活运用于指导高职院校德育环境、德育课程、德育活动等方面工作的指导,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这也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国家号召的积极响应。
参考文献:
[1]蒋立平,张薇.论先秦乐教精神在高职德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当代音乐,2017(24):27.
[2]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0-24.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438.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175-186.
[5]蒋立平,李征澜,张薇.江西省高职院校德育现状调查与研究[J].大众文艺,2020(10)240-242.
作者:蒋立平 张薇 朱捡发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学工部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