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探索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开展,为向社会输送更多具备优秀道德观念的新人才,需高校德育教师认清传统德育教学工作存在问题,积极应用主体性德育模式,切实提升学生对德育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本文就基于此,以主体性德育模式理论研究为切入点,针对当前综合人才培育需求,采用更加先进的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方法,充分发挥出主体性德育模式在提升高校德育有效性中的积极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新视域

一、高校传统德育模式存在问题

在高校传统德育工作中,主要以社会思想为根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传统德育观念与模式受到新德育要求的猛烈冲击,将社会为本转变为以学生为本,保护学生个性化特征,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的人性关怀。从学生思想理念、道德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品德品质等方面开展教育培养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成为各领域所需的综合素质人才。具体而言,传统高校德育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德育教育目标定位不合理,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德育工作仅对方向性进行把控,没有结合当前时展需求,导致德育人性化元素缺失,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明显不高;第一德育缺乏层次性。虽然高校德育由多个目标与任务组成,但实际上依然以统一标准与方式开展,导致学生个性化需求无法得到根本上满足。在德育中强调学生思想统一、行为统一,忽视德育在人性提升上的关注,导致德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始终处于有待提升阶段;第二,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严重,没有开展相应的人文关怀活动,导致学生对德育成绩不够重视,无法更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求;第三,德育教学方式较为老旧,所开展的德育活动积极性、情意性不高,德育理论与方式长期处于分离的状态下。同时,部分在德育工作中投入的资源较少,德育教学趋于表面,学生没有认知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更难以在德育教学活动中花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

二、主体性德育模式理论研讨

1.主体性德育模式基本概念。主体性德育模式就是将德育理论与哲学思维融合在一起,从德育视角,对主体德育观的形成以及发展规律进行研讨。同时,主体性德育模式更加强调主体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传统德育活动中,主体为教师、客体为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中心地位,采用较为生硬的方式传授德育理论知识。此种角色差异而导致的分工不合理问题使得德育教育水平与与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差异。而将课堂主体转变为学生,分析学生学习需求与学习规律,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完善,确保学生能够的参与到德育活动中,从根本上提升德育教学质量。由此可见,主体性德育模式需基于典型案例与教育成熟形态为依据,在构件主体性德育模式期间,需对教育主体的划分矛盾进行细致分析,结合学生心理需求发展特征,更加充分的认知到主体对个体意识塑造造成的直接影响。2.主体性德育模式特征。在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期间,需认清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与其他成长阶段相比,大学生心理特征更加复杂。一方面,大学生在心理与生理方面都具有更加稳定的主体特征,关注自身价值观、人身观、社会观发展情况。在学习与职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提升个人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机能的相互作用具有自发性,极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对职业认知较为模糊。身体与心理机能不断发展,内在意识更加完整。受到主客观因素影响,大学生个体性在不同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特征。在初期自我主体阶段,学生对于社会生活还没有完全熟悉,个体性主要体现在个体保护等方面,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显著;在中期自我阶段,学生必须面对的的平等的社会地位,依靠自身努力解决问题,极易出现无力感与失落感,原有较为极端的自我主体性思想特征慢慢被消磨掉;在高级自我阶段,学生为更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在迷茫的大学生活中寻求答案,对原有主体观念进行反思与升华。而主体性德育模式就是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各个时期,明确自身人生目标及规划。3.主体性德育模式规律。明确主体性德育规律,确保主体能够对相关事物、人际与自我信息进行收集。认知结构主体性,对头脑中的众多认知要素进行组合,确保主体能够朝向有力方向发展。就目前来看,主体性德育模式规律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整合性。对认知结构进行统一,调动起自身整体化功能,确保学生自身的整体始终贯彻落实在主体性德育模式中;第二,转换性。将主体在外界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转换,确保其能够成为主体的一部分,借助主体的语言表达形式与行为特征,将此些信息进行更加形象化、具体化的处理;第三,调节性。建立起主体自我调节系统,借助主体的自发性的自我调整,保障主体结构的完整性。

三、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原则

1.认知德育主客体之间内部关联。在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认知到德育活动主客体之间内在关联,摒弃原有以教师为主体模式的弊端。防止过于强调学生主体性,确保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起到引导作用。针对高校德育活动,学生为主体,但在情境表现期间,学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又成为客体。由此可见,构建主体性德育模式需结合教学特征与教学需求,对主客体进行细致划分。注重学生心理态度与日常表现情况的深入分析。教师应以学生主体性为核心及依据,构建互动主体性德育模式。2.分析主体性德育发展矛盾问题。细致分析高效主体性德育模式构建期间的矛盾问题。认清学生从自发性到自觉性矛盾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道德学习与实践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与自我教育意识的;现阶段大学生德育教材缺乏一定的时代性,与社会实践生活相互脱离,需将教育重点放置在德育内容的调整中;判断学生从受动性到能动性转变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让学生掌握更加正确的思考问题与处理问题能力,帮助学生更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3.把握主体性德育模式演变规律。大学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需教师时刻观察学生的心理波动与状态变化,对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引导学生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主体,应该采用专项的教育手段,结合学生心理特征与需求进行德育辅助。举例而言,在学生主体性初期阶段,需转变其过于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思想,防止其在后期出现严重的个人失落感。

四、高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具体构建

1.建立主体性德育理念。对传统高校德育理念进行转变,贯彻落实主体性德育观。要求德育教师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对错误政治理念进行排除,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做出客观引导,切实提升学生自身的环境耐受力与适应力。对主体性德育理念进行整体性的优化,构建更加完善德育管理机制,在实际德育活动中形成德育综合效益,使德育成果能够在学生学习以及日后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出。2.更新主体性德育方式。采用更加创新的主体性德育方式,充分发挥出动态育人功能。社会经济的新常态发展进程使得大学生德育工作面临更大挑战。教师需细致分析学生所在专业的发展趋势,对德育内容与德育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在主体性德育过程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教学模式,增设学生反思环节。将学生分为不同学习小组,几将德育活动与德育学习任务下发到学习小组内,营造出积极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对客观事物进行批判性思考。设置更加科学的课堂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活动内。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特征与内容对课堂问题进行合理设计。为确保学生能更具逻辑性的回答问题,在思索问题过程中明确德育内容,需采用澄清问题,鼓励学生说出自身的观念,对学生回答正确的地方予以积极肯定,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德育学习自信心。3.完善主体性德育内容。对高校主体性德育内容进行不断完善,确保德育工作能够更好满足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需求。注重在主体性德育模式设计过程中,增强德育内容的方向性与时代性,对道德教育人文缺失进行弥补。与大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在塑造主体性德育模式人文精神关怀等方面,从学生根本需求角度出发,避免大学生在个体性发展中期,出现迷茫、失落等情绪。同时,优化主体性德育评级机制。基于学生成长环、性格特征、年龄层次等,制定出有效的主体性德育模式评价机制,从多角度设计出学生德育标准。

【参考文献】

[1]吴宁宁.高校主体性德育培养的新视域探索——基于日本高校德育发展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2):202-207.

[2]钟玲会.正视高校德育两大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02):69-70.

[3]方文龙,江旺龙.地方本科高校不同年级大学生主体性德育状况调查研究[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03):129-132.

[4]何茂昌.叶圣陶主体性德育思想在新媒体时代的价值研究[J].教育探索,2015(10):8-11.

作者:浦婧 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