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思政教育下学生德育教育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大思政教育下学生德育教育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大思政教育下学生德育教育创新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的多元化与教育时代化的趋势,导致高校学生的文化认知、价值取向与生活方式等都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且学生会被个人的修养、是非观念的淡薄等所影响。所以高校需要不断对德育理念进行更新,确保通过运用“大思政”的教育视野,对高校德育教育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进行提高,从而对高校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性进行增加。

【关键词】高校;学生;大思政;教育背景;德育教育创新

在“大思政”的教育视野下,能够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增加,而且在教育时代化中,高校传统的教育理念中的唯学历主义与主技能主义,无法对时代的发展需求进行充分的满足。所以高校在“大思政”的教育视野下,需要根据学生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使用合适的措施,不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论进行丰富与完善,从而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大思政”教育能够更加利于高校,对国家育人成才的方针进行贯彻与落实,促使为学生认知世界与改造自我提供一定的建议,从而确保学生逐渐发展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一、“大思政”教育的内涵

高校在传统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脱离,“大思政”教育能够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的解决,不断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增加。而且“大思政”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大思政”教育能够从全局上强化学生对德育教育的看法,从而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进行优化。同时“大思政”教育主要对“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发展”的工作理念进行坚持,逐渐统一“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方法,确保对更加专业化的学生德育教育的队伍进行建设,促使理论课程的教师能够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中进行深入,从而对学生的道德思想进行有效的培养[1]。并且因为“大思政”教育的主要核心,就是在高校的教育活动中,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律进行遵循,以及坚持“以学生为本、三全育人”等理念,引导学生参加国民教育,从而对学生的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所以“大思政”教育能够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系统性进行强化,更加利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自身的素质进行提高,从而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进行大幅度的提高。

二、高校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学生德育教育的创新

(一)高校需要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因为高校在“大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导致学生德育教育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而是需要学校内部所有的部门进行合作,特别是高校的相关领导需要从思想上对学生德育教育进行重视,以及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领导机制进行创新,从而对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的工作机制进行形成[2]。同时“大思政”教育要求高校的教育能够与“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理念相符合,以及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进行坚持,确保在高校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

(二)对所有教师的德育责任进行明确

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属于一项育人的社会工作,十分的庞大与复杂,并不是学校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就可以对其进行完成的,必须需要学校领导与各个职能单元之间进行相互的配合,不断对协同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所以高校在对全员参与的德育机制进行建立时,需要对各个环节的德育责任进行明确,特别是学校主要党政的领导,能够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只有主要的德育管理者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进行重视,才能够确保高校对更加高效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开展。同时需要对德育课程专业教师的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促使教师能够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心理特征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确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开展,才能够确保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大幅度的提高。

(三)结合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层教育

因为学生家庭背景、生长环境与学习能力的不同,导致学生在个性特征与思想诉求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高校在对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相关的德育教育的教师,需要对不同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确保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掌握,促使高校的德育教育内容能够对学生的精神诉求进行充分的满足[3]。所以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在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进行坚持时,就必须对学生的客观性差异进行包含,对学生采取分层次的指导教育,不断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充分的发挥,从而更加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所以在我国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高校为确保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进行提高,就必须对“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进行坚持,从而确保对学生道德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同时在“大思政”教育的背景下,高校需要越来越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有效的增加。

参考文献:

[1]张莉,胡芝.“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589(22):32-34.

[2]甘晓涌,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究[J].党史博采(理论),2016(4):58-59.

[3]吕偲,“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及价值研究[J].青春岁月,2015(19).

作者:杨朋 单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