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小学德育工作创新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互联网+”时代给学校德育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因此,学校必须切合时代,基于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教育生态,推动互联网和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入融合,激活德育工作创造力,从而构建小学德育工作新形态。
关键词:小学;德育;“互联网+”
引言
2015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快速成为十大流行词,这足以证明互联网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深远影响力。传统“说教式”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而“互联网+”为实现“德育教育+”效应创造了机遇。因此,学校必须推动互联网和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入融合,构建小学德育工作新形态。
一、“德育资源+”:构建鲜活的德育资源
现代教育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资源的竞争,“互联网+”时代下,学校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意识,基于当前学生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确立“德育资源+”德育工作资源开发思维,实现德育工作资源创新,将传统的德育资源和网络德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丰富的德育资源体系,从而提高德育资源的感染力和鲜活性[1]。
(一)传统德育资源数字化
学校在长期的德育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传统德育资源,如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校园之星等,都是从学生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德育资源,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德育感染力和影响力。“互联网+”时代下,学校要基于“互联网+”思维,积极推动传统德育资源数字化建设,对传统德育资源进行创造性处理,借助“互联网+”之力,扩大传统德育资源的影响力。例如,少先大队借助校园网络平台开辟“雏鹰风采”模块,将学生身边的德育事例转变为德育资源,从而扩大传统德育资源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并丰富德育资源体系。
(二)网络德育资源生活化
“互联网+”时代下,德育资源不仅数量巨大,而且种类繁多。然而,大数据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是数据价值密度降低。这就需要我们基于学校德育工作实际,创造性利用德育资源,对网络德育资源进行生活化处理。例如,围绕“中国梦”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筑梦”德育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从网络多样化资源中获得德育工作启发,借鉴网络多样化德育资源的工作思维模式,挖掘具有校园特色的德育资源案例。
二、“德育平台+”:打造立体化德育平台
“互联网+”时代下,德育工作开展的平台得以无限扩展。学校要基于“互联网+”时代,创新德育平台,打造立体化德育平台,除了传统的德育工作平台外,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无限互联优势,要致力于开辟多样化互联网德育阵地,加大德育理论教育力度,营造健康的德育氛围。
(一)利用互联网平台深化时代精神宣扬
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对象是学生,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个性的鲜活生命。要想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德育认知水平。传统的德育平台缺乏互动性,而且受时间、空间限制,影响力不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平台,深化时代精神。例如,我们可以契合对少先队的寄语,结合给陕西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的回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引导学生开展深入持久的网络学习活动,从而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影响力,促进学生围绕时代精神展开广泛的交流,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从而使德育走进学生心灵。
(二)借助互联网平台营造健康德育氛围
网络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无法抵御网络侵入学生生活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化弊为利,善于借助互联网平台营造健康的德育氛围,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分享德育案例,为学生创造德育交互平台,从而引领学生健康上网,使其利用网络丰富的德育资源滋养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利用网络德育资源警示自我,促进自我教育。
三、“德育手段+”:选择双线式德育模式
德育手段不仅影响着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也直接体现出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智慧。辅导员要基于“互联网+”时代创新德育手段,选择双线式德育模式,构建线下、线上一体化德育模式,使德育手段迎合学生德育认知。
(一)深化线下德育手段
目前,小学线下德育手段主要以主题班会、队会、入队仪式、学生社团、主题教育活动等为主要形式。各班级教师要进一步深化线下德育手段,立足于传统,不断融合时代元素。例如,在主题班会活动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在主题班会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提炼主题、自主策划、自主组织等,注重主题班会的趣味性,从而在寓教于乐中扩大传统德育手段效应。
(二)线上德育手段跟进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要基于“德育手段+”的德育思维,积极推动线上德育手段的全面跟进,以发挥互联网德育优势。例如,主题班会,我们可以在校园网络平台开展“主题班会赛课”活动,各个班级将主题班会视频上传至校园平台,以供学生课后观看,并根据得票情况或者点击率,评选出优秀主题班会,优秀主持人。同时我们应深入开展关联性活动,如围绕主题班会开展网络演讲、活动感悟征文活动等,从而形成线下、线上一体化的德育模式,赋予传统德育手段以新的活力。
四、“德育活动+”:打造感性化德育磁场
传统“说教式”德育活动单调枯燥,教育效果不明显,德育活动化成为小学德育的一个必然价值取向。传统德育活动受时间、空间束缚,活动开展的频率受到束缚,“互联网+”为实现“德育活动+”效应创造了机遇。辅导员要强化“互联网+”德育活动设计思维,在夯实传统德育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网上德育实践活动,并推动网络德育活动互动。
(一)寻求网络德育活动契机
目前,基于国家层面对网络德育活动设计意识的不断强化,辅导员要积极寻求网络德育的契机,引导学生积极、有序、有效、健康地参与到网络德育活动中。例如,清明节网上祭奠活动等网络祭奠活动,不仅节约德育活动时间,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社会新风尚,并借助互联网互联优势,扩大网络祭奠的影响力。
(二)推动网络德育活动互动
目前,学校德育活动开展主要立足于校内,基于校外乃至更大范围的德育互动严重不足,这无疑削弱了德育活动的效果。“互联网+”时代下,学校要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大范围的网络德育活动。例如,学校可以借助在线视频技术,开展德育互动,将学生带入不同的活动场景中,从而推动学生之间的广泛互动。
五、“德育主体+”:聚合多元化德育力量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单单依靠学校单一主体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基于“互联网+”时代,创新德育主体,以实现“德育主体+”,聚合多元化德育力量。德育主体的扩展,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推动学校和家庭、社区、社会组织等有机融合,构建家校德育互动平台,促进家庭德育和学校德育的整合;利用社区德育资源,发挥社区在德育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利用社会组织德育资源,如志愿者,开展网络德育活动。德育主体的扩展,将实现无缝化德育,并借助多元德育主体的参与,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德育、全员抓学生德育的良好氛围,并扎扎实实地抓起德育教育,而且抓出实效。
六、结语
总之,小学德育必须走出传统思维的束缚,各中队辅导员作为小学德育的主力军,必须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强化“互联网+”德育工作思维,借助“互联网+”之力,解放小学德育思想,全面推动德育资源、德育平台、德育手段、德育活动、德育主体的创新,开启“互联网+”德育新模态。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张萍.互联网+”背景下的德育应对[J].中国德育,2015(15):23-26.
作者:陈雯婷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鑫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