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土文化如何融入农村学校德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为了提升农村学校德育工作质量,文章论述了在城市化背景下乡土文化如何融入农村学校德育的相关内容,首先分析了农村学校德育的时代困境,然后讨论了农村学校德育的价值意蕴,最后阐述了农村学校的道德使命。
关键词:城市化;乡土文化;农村学校德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1]。城市化发展推动城市变革的同时也打破了农村社会的安宁与闭塞。因此,在农村社会转型的复杂生态中,农村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域不仅面临生存和发展的挑战,还要承担促进农村学生精神成长的责任。
一、乡土失落:农村学校德育的时代困境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城市异质文化侵袭农村社会,同时催促着农民在思想文化、观念价值等方面发生着深刻转变。农村未成年群体面对的城乡观念冲突、礼仪沦丧、教育条件落后、父母外出务工、亲情缺失等现实问题直接冲击着农村地区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儿童精神世界的建构。因此,农村社会教育生态的变化给学校德育带来了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农村学生家长缺乏合作意识。家庭教育伴随着儿童的成长,但是伴随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人口离乡、离农的“移民潮”使大量儿童和老人成为留守群体。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限制了父母对留守儿童道德和精神发展的正确引导,导致家庭德育在儿童成长中的缺位[2]。此外,隔代教养、低文化水平、过时的教育观念等也是导致农村学生家长对学校德育参与不足的重要原因。总之,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中青年人口的“移民潮”增加了农村学校德育开展的难度。其次,城市文化与乡土文明相冲突,农村学校德育责任升级。农村学校处于独特的地方生态之中,农村学校德育承担着传承乡村文化的无形任务。在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史册中,师范专科学校培养了大批出生于农村、奉献于农村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言行举止蕴含着对农村风俗、礼仪、文化等的情感,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作用,无形中承担着农村文化的传承责任。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社会经济、交通、媒体、网络等渠道快速发展,城乡不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城市文化蔓延并入侵农村。文化冲击将尚处于道德辨别、批判意识不足的青少年群体暴露于复杂的社会之中,传播中的文化糟粕等腐蚀着青少年的认知与价值取向。因此,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城市文化、批判地接受城市文化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一环,学校德育应根据时代背景中的农村教育生态而适时做出调整,农村学校德育应肩负起多重责任。最后,在推进新型城市化中,农村文化在学生心中越发空洞。长期以来,城市中心渗透在政治、经济等领域,教育领域中也深有体现。城市化的推进中呈现出的城乡差异有意无意中暗示着城市的优越,义务教育教材中城市生活内容的高比例编写、媒体中城市生活的多元传播等,为农村学生描绘了城市生活的美好画卷。因此,学生对赖以生存的农村生态、风俗、文化等渐渐陌生,理应引以为豪的农业文明、乡村文化在城市化的冲击之下也在走向衰落甚至虚无[3]。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学校作为乡村社区中的文化高地,帮助农村学生重拾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任重道远。
二、乡土文化:农村学校德育的价值意蕴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4]。乡村振兴战略的充分论证了乡村在我国全面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而当前乡村的衰败不仅是经济上的落后,更是文化与精神的丧失,所以振兴乡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传承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乡土文化,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与灵魂。首先,乡土文化回归农村学校德育具有时代意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败与时代号召中的乡村振兴,都凸显出学校在社会变革中的积极作用,其不仅肩负教书的任务,更要承担育人的责任。结合社会整体进步的大背景和发达国家乡村社会的实践经验,乡村教育发展的前景显然不是持续破败落后或走向消亡,可以预测中国的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5]。当前,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乡村学校按照现代的教育理念,利用乡村的自然、社会、产业和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走符合乡村社区和儿童特点的立德树人之路,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现代新人。因此,乡土文化回归学校不仅是德育的需求也是时代的号召。其次,社会变革中农村学校德育具有多重使命。工业化时代,人类创造着以开拓、创新、科学为主旋律的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面对城市化的浪潮,人类中心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城市生态也潜藏城市文化之中,并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出现在农村学生的视野之中,这给他们的价值观建立带来了挑战[6]。因此,帮助农村学生判断并汲取积极的城市文化,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不可逆转的城市化,是农村学校德育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不论学生未来选择城市或农村作为生活之地,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以乡土性为基础的农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底色、是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前提,只有这样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才能以开放的心态积极迎接外来文明的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学校德育肩负着为农村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传承农村文化,以及为学生提炼城市文化精髓的多重使命。最后,乡土文化引领农村学校德育,内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外促乡村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来自个体从内心深处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可,农业时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农业劳动让人们体验着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幸福,塑造了农村人民勤劳质朴的品质与美德,维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城市的稳定与发展同样需要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群来维系,有学者指出,“城市里边许许多多有所成就的、对社会乃至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那些人,他们宝贵的品质,如刻苦、专一、忠诚、谦逊等,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农村文明的滋养,真正的城市文明恐怕不能很好地养成那些品质”[7]。当学生深刻理解农村文化的魅力时,内心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因此,学校在德育中引导学生认知农村文化中所蕴含的优秀精神品质是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环节。
三、文化坚守:农村学校的道德使命
城市化的时代背景要求农村学校德育应承担起树立农村学生文化自信、传承农村文化及汲取城市文化精髓的多重任务。究其根本,农村学校的多重任务是文化坚守的道德使命。首先,明确认识农村学校德育所承载的文化坚守使命。一方面,教育部门要明确农村学校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定位。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教育部门的指导与支持,深化教育部门对当前农村学校发展定位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学校德育使命更好地完成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教师必须要提高对农村学校道德使命的认识。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直接影响着德育成效,教师的使命感是激发其内心深处从事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因此教师应秉持高度的使命感开展德育工作。其次,积极提升农村教师所需要的朴素教育情怀。教师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培养拥有关切、朴素教育情怀的农村学校教师队伍至关重要。现实中农村学校教师流动性较大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困境。因此,一方面,要加快缩小城乡学校硬件层面的差距,实现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均衡;另一方面,要优化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培训机制,激发和唤醒他们的教师责任感和职业归属感。这不仅需要国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输血式倾斜,也需要学校优化内部机制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造血式努力。在我国教师队伍发展史中,中等师范学校曾经为农村学校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教师,他们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具有深厚的情感,对农村教育和农村学生的深厚情感使他们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终身。因此,朴素教育情怀是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和农村学校德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最后,正确引导农村学生文化认知,培养文化包容与批判精神。要树立农村学生的文化自信,克服长期的文化自卑情结,教师应引导学生清醒地认识农村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激发学生根植于内心的乡土文化自豪感与敬畏感。在全球化进程中,城市文化、西方文明、古代文明等多种文化形态相互碰撞并出现在农村学生生活之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文化包容与文化批判精神是时代的要求。城市化进程中,对于农村学生来讲,在众多文化的冲击中尤其是城市文化的侵入,更需要以批判继承的姿态保持清醒的头脑,摒弃文化糟粕,吸收文化精华,才能在接纳和继承多元文化的同时做到求同存异、去伪存真,做到促进自身成长、推动社会进步、助力乡村振兴。
四、结语
教育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学校是一个社区中的文化高地,全球化的国际发展趋势、城市化的国内发展特征等都给农村社会生态带来了极大冲击,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外在的社会变革必然导致社会群体心态的变化,社会变革成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精神迷失的最大诱因,因此,树立文化自信是助力个体身心健康成长、为学生群体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城市化背景下,在乡土文化逐渐衰落的今天,重新思考学校德育在乡土文化传承、农村学生精神成长、树立当代学生的乡土文化自信等多重使命中发挥的重要意义尤为必要。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加证实了农村学校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因此,农村学校德育与乡土文化并肩前行是立足于乡土、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许学强.现代城市地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2]何瑞珠.家庭学校与社区协助:从理念研究到实践[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
[3]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19-07-07].
[5]刘铁芳.重新确立乡村教育的根本目标[J].教育,2008,1(12):8.
[6]钱理群.乡土中国与乡村社会[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7]石中英.失落的农村文明与农村教育[J].青年教师,2010(1):31-33.
作者:纪童琳 李艳楠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