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思考

摘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学生德育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路径,包括丰富教学内容、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关键词:德育课程;高校;文化素质

德育教学的开展,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但由于德育教学走进我国教学课堂时间还不长,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对德育教学加以完善与补充,打造一个生动、多彩的课堂,为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培养做出一份贡献。

一、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空洞

在德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对素材内容进行单一讲述,课堂氛围十分低沉,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有些德育内容理论性较强,单纯的知识讲述,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德育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的空洞,无法充分发挥德育的教育价值,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收效甚微,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单一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时,采用单一的理论德育教学法,过分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略德育教学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导致学生的德育教学只能停留在书本上,而对思想上起不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教学方案的单一,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德育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

二、学生德育课程教学工作开展的路径

(一)丰富教学内容

高校德育课程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为主要教学目标,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通常,高校要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需要,以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切入点,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及政治教育三大方向的内容纳入德育教学内容中。其中,思想教育强调加强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渐进式地开展珍爱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而道德教育要求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向学生讲解相关的历史典故,使学生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如讲解张良拜师、程门立雪、徐衡不食无主之梨等历史典故,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政治教育要求教师随着经济、政治形势的发展进行形势任务和时事政策教育,向学生科普党的基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可全面了解我国国情。由此,通过完善德育教学内容,提高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效果[1]。

(二)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德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科目,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及爱国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需教师对德育教学加以重视,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教师可根据德育教学需要选择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生活实例,增加教学内容的说服性、真实性、丰富性。再者,高校德育课程教学中,也可以选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深入到相应的场景之中,触动学生的感觉神经,增加课堂的生动性。例如,在进行社会道德教育时,教师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对插队、乱丢垃圾、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进行演绎,让学生深入了解到这些行为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增加学生的社会道德意识。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增添课堂色彩。例如,在进行爱国思想教育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放映抗日战争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感受战士们的爱国之情,体会如今的幸福来之不易,进而增加学生的爱国热情。德育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综合选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提升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成效[2]。

(三)不断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做到言、行、教相统一,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道德榜样。首先教师应对自身有一个严格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其次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从自我奉献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另外,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走进学生,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交流。最后教师可与其他教师相互讨论良好的教学方法,进行参考与借鉴,以此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结语

德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水平,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灵活运用德育教学方法,丰富德育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杜学敏,杜敏佳.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谈大学生德育新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6(4):98-101.

[2]汤伟群,周红霞,康梦娜.生态体验式德育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研究[J].职教论坛,2017(14):16-21.

作者:郭子雯 单位: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