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德育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一个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在积极心理学出现之前,西方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悲观消极的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成为一个新兴热门的研究方向。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善于发现别人的缺点与潜能,用积极心理学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
1.社会现状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日渐加大,我国也出现了更多的消极心理现象。穷苦的人,会感觉生活无望,而富有的人,也会感到生活失去了奋斗价值。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这个网络社会被放大,也同样被放在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文化领域中,也存在这种消极现象,发生了一桩桩突破道德底线的社会事件。特别是网络上出现的毁人名誉、破坏社会和谐的事件,正是信仰迷失和缺乏追求的体现。即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后,消极现象有了明显的减缓增长速度的态势,也没办法否认这样的现象是突出的。这也成为了困扰全社会的大难题。因此,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青少年成为了这样的消极环境的牺牲品,网络上有许多青少年发表自己的消极思想,有的是对学习,有的是对生活。这些也影响到了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以崇尚品德为主要任务的德育教育的工作。
2.教学现状
(1)中职院校、老师、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消极认知。由于中职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校间的竞争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着,最主要的竞争体现在升学率和就业率。因此,中职院校一直将教学和工作重点放在学生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学生对这些的学习应用,能够更快地给中职院校带来收益和成效。所以重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工作方法受到了中职院校的重视和青睐。相对来说,德育教育是不能立竿见影的教育过程,有时候更会出现收效甚微的状况。在这些还没有成长起来的中职学生的面前,德育教学会显得宽泛,不知所云。所以德育教育就逐渐被中职学校淡忘,同样,老师会选择性地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选择忙于提升学生的书面成绩,这样的成绩才是看得见。除了学校、老师对德育教育的消极认知,学生存在着消极的自我认知。大多数学生在还没到懂事的年龄,由于贪玩耽误学习,没有考上高中,而被迫选择了中职院校就读。在外界的消极认知的环境影响下,他们大多存在自我放弃的心态。在他们心中,他们是被老师、家长所放弃的。(2)德育老师感情的消极现状。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能教出敏而好学、勤学多问的学生,但是在面对中职学生时,老师很容易产生无法教育成材的疲惫感,认为他们的职业目标没办法达成。在长期付出、但毫无回报的情况下,老师与学生时常会出现互相抱怨甚至对立的局面。德育老师总会感觉力不从心,不知道如何去教育这些孩子。久而久之,除了工资,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没有了教学的热情和发挥自己职业价值的愿望。老师的麻木和渐渐定向的思维,更加拉开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3)德育老师及学生行为的自我放弃。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讲大道理,学生听的都是老掉牙的故事。大部分德育老师认为德育教育的内容本来就是抽象、不易讲述的,并且没有根本解决的办法,就算改变讲课的内容也无力改变德育现状。大部分德育老师的消极态度让德育教育的改革内容一直没办法推行下去。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并不理想,教学方式的更改也不会改变学生的根本态度。学生的叛逆思想并不是源于不愿意听德育课的内容,而是对学习的厌恶。基于这些原因,德育教育的改革变得寸步难行。
二、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要想在中职的德育教学中运用到积极心理学,就需要分析各方面的原因,而如果在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实现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就必须分析积极心理学应用到中职德育教学的可行性。
1.营造积极心理的环境
相比于其他院校的德育教育来说,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更加重要。任何人都有提升自己道德感的权利,中职学生也不例外。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传言会对中职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比如有关中考的问题。中职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中考成绩不太理想,没有考上重点高中而选择到中职院校就读。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学习一项技能、掌握一门手艺而来到的中职院校。由于绝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是经历过中考失利,因此德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需要谈到这一点,告诉学生不要因为中考的情绪影响了现在的学习,一时的失败并不能够否定人的一生。对于这些年轻的学生来说,现在才是人生的起点,以后的人生道路还长。德育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给学生新的希望,让他们不要沉浸在中考成绩的悲愤中,而是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德育教师要用自己的正能量去感染学生,去教育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一点来说,在中职院校中进行积极心理教学显得至关重要。德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前有效资源,并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德育教学中去,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促进学校的德育教育发展。
2.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
在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中,学生的个人职业规划非常重要。学生从入校门的那天起就需要为自己定下人生目标,并在后期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努力达到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而这需要中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大多数中职院校的教学课程中,开学就会讲到“职业规划”这个问题,初衷是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使他们明确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对未来充满自信。在学生按照个人职业规划不断努力的过程中会不断应用到积极心理学。从这个角度出发,在中职院校进行积极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可以达到很好的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比如,德育教师仔细分析学生的所学专业,研究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举办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趣味性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从事所学专业工作的魅力,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化发展,让学生认清自己以后的工作道路。因此,从职业规划方面来看,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是完全有可行的。
三、积极心理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应用的实例分析
1.《面向成功的职业规划》教学实施过程
(1)德育教师在讲解时先用PPT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出图形个数,通过与学生互动,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情景当中。学生读出图形后,在半分钟内回答老师的问题,由老师判断学生的思考方式以及认知情况。用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进行课前情景导入。(2)完成情景导入之后,德育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未来职业的认知,学生在讨论之后进行汇总报告。最后德育教师开始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评判,告知学生自信能够让人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以及较好的职业生活。(3)德育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设置适当的职业发展规划。德育教师拿出一个规划来进行具体讲解,设定不同的终点、起点以及各种大小目标。最后由学生填写整理。(4)学习完理论知识,德育教师要号召学生对所学到东西进行实践,分组进行讨论,相互诉说曾经有过的失败的经历。学生讨论完毕后,组长收集组员的感受及讨论结果。最后德育教师针对学生的例子来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5)检测结果,德育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的结果进行反馈,并给出建议。
2.《面向成功的职业规划》教学设计分析
让学生在半分钟内数出图中的几何图形,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学生们的答案不一,这也是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地方,让人们知道如何诠释自己所见到的事情,对于同一个现象,在脑子里建立不同的模式,建立不同的通路就会有不同的答案。当我们的思想集中在了一个地方,就会充分发挥某个地方,就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光芒。积极的情感认知能够很好地帮助德育教师和学生进行专业素养的提升。
四、小结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笔者给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部分,分别是工作、事业、使命。这三个不同的部分是不同思想层次的认知。不同的认知决定了不同的职业品味,职业品味与职业认知能够通过自信心来达到统一。中职德育教学能否成功取决于德育教师有什么样的职业认知,更高的职业技能要与更高的人文素养共同提升,缺乏人文素养的职业技能是不完整的,也是走不长远的。高技能并不能够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德育课程应该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中职院校是知识的资源地,学生应该到更多的领域去获得幸福与快乐,但这些领域的顶峰都是道德的完善,有着更高道德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积极心理学提倡善良进取、追求幸福与自我,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以及综合素质较差,对一些道德标准以及伦理标准缺乏一定的认知与理解,甚至偏离正路甚远。很多老师与家长面对这样的学生都不知所措,降低了自信心。这时候就要做一个乐观主义者,提升自信心,学会欣赏别人,对叛逆、任性的学生多一些耐心,掌握好打开这些孩子心灵的钥匙,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关注学生的优点。
作者:夏娟 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