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职德育教育路径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中职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心理综合素质较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都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微生活的介入已经深刻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道德的形成,因而当下中职院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有效提升德育教学质量。具体来说,要构建微体系,打造德育工作平台,培养微技能,提升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立足微时代,提升大学生媒介微素质,借助微媒体,创设高校校园微文化。本文围绕“‘微德育’———‘微时代’中职德育教育路径创新研究”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学;德育教学;微时代主题
随着微博、微信等微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已经悄然走进了微时代,而微时代的介入,也给广大高校青年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其通过有效传播方式影响着学生内心深处的三观形成。同样,这也给广大中职教育者提出了一个重大的难题,如何才能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呢?这是需要教师进行深刻探讨的。教师必须结合微时展的最新历程,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教学方法,保证德育教学工作能够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1构建微社区,打造微德育教学平台
处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要有独特的眼光,与时俱进,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加强对现代微技术的掌握,展开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实施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首先,深处4G时代,高校展开德育教学工作就必须先从理念的转变入手,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传统德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当下多媒体的优势,做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有效整合,开放微媒体教育平台,共同构筑新媒体德育教学平台。拿微博来说,其最主要的生命力在于点击率,在于是否能够成功吸引大众的眼球,因而在微时代的构建中,也可以遵循这样的思路,德育工作者在构建教学平台的时候,应当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开辟和发展一些能够吸引大学生眼球的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成功吸引学生的眼球,构建微德育教学平台。比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体系下,设定的微博公众号可以记录并关注大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记录身边发生的实事,将德育教学理念贯穿实施在具体的案例之中。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历程,在校内设置对应的站点,就学生就业、学习、心理障碍以及法律上提供援助,帮助学生学习相关内容,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及时得到援助。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在校内搭建德育教学平台,构建微社区,能够将书本中的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德育不是流于课本的形式,而是要付诸实际行动来贯彻落实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2培养微技能,提升德育工作者素质
当下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据有关调查表明,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接触过手机媒体,而这与教师使用手机媒体的占比情况相比,是遥遥领先的,很多教师甚至很好接触手机媒体,甚至在教学中从未使用过微技能。因此,面对这一事实,中职院校必须督促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与时俱进,适应微时展的要求,借助微时代及微媒体的自身优势,探索出高效的德育教学方法。要想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当下中职学生大多以90后,00后为主,教师可以根据手机多媒体的不同特点,结合学生自身特点,以互动、引导、体验等多种方式展开德育教学工作。比如,现在大多为智能手机,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大多为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除了聊天的基本功能,这些软件自身都带有可以翻阅的平台资料,教师可以借助这些通讯工具在班级内建立群组,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和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解决;或是利用这些软件中推送的热点话题,让学生对当下较为热点的事件进行查阅,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交换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展开激烈碰撞,提升平台对学生的影响能力和教育者在工作中的实效。另外,当下网络中推送的消息鱼龙混杂,较为复杂,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较弱,作为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测性,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删选积极健康的探讨话题,以“疏”为主,以“堵”为辅,网上网下相互结合,防患于未然,给学生提供更为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做德育思想的传播者和弘扬者,保证校园教学工作和谐稳定的进行。
3立足微时代,提升学生媒介微素养
由于微媒体传播的思想具有多样化和碎片化的特点,教育工作者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自己自律的习惯,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和媒体素养,拒绝不健康思想文化的恶意传播。首先,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制定网络道德规范,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让大学生能够心中有数,明白虽然身处网络环境是自由的,言行也是要受到道德约束的,虚拟不是一切皆无的虚幻、虚假,它也是有可为有可不为的,不能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随心所欲的做任何事。其次,网络上存在较多虚假和诈骗信息,学生社会经验尚浅,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教师应当提升学生辨识能力,去伪存真,将有效、客观的知识获取和传播方法教给学生,使其能够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做到自律自己,增强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学生甄选,养成良好的个人网络道德素养,给学生创建更为健康的微时代环境,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极快乐的健康成长。
4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德育教学中,德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当下微时代的大背景,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升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利用微技术和微媒体的使用,获取更加丰富的知识,提升自身德育素养,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曙光,何玉宏.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德育平台构建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
[2]陈艳梅.手机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4).
作者:刘莹 单位:江苏省泗洪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