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浅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高职有效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内容。《大学语文》作为提升中高职衔接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有必要针对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践进行改革探索,不断提高中高职衔接学生人才培养质量。
一、中高职衔接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现实情况
中高职衔接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薄弱
在语言表达方面,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较差,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意见的难度大。在写作方面,大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应用类文体的书写,常常出现“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错别字多”等问题。
(二)学习兴趣不高,求知欲低
中高职衔接学生大部分语言文学基础弱,对语言文学方面的学习缺乏兴趣。进入高职学习后,教学内容难度加大,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常教学组织与实施,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自主学习能力差
中高职衔接学生在中职的学习过程中,公共基础课的教师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而进入高职阶段,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为主,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上课时不能及时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公共课程不应是独立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而应着眼于中高职协调发展及满足学生实现终身教育的内在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课程体系,其内容应包括:层次分明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及人性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采用教学手法上做出一定的调整,以适应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的调整
结合中高职衔接学生的特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应该不再是把重点放在掌握了多少鉴赏、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或者是掌握了多少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发展特点,而是放在提高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发展、职业素养能力的提高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日常公文的写作和流畅地用语言进行日常交流与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职业观念、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等多方面职业素养的渗透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素养,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通过项目任务的布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职业人”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调整
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主要以专业的实践操作为主,动手能力强;进入高职阶段以后,在进行公共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关注学生“善于实践、排斥理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1.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主要由个人项目和小组项目两部分组成。个人项目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每堂课安排3位同学做简短的课前分享,分享内容可以是读书心得、热点时事见解和感悟,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这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拓宽学生视野;第二方面是书写能力的提升,通过实际操作项目的设定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小组项目是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以《大学语文》第一课《先秦诸子语录》为例,3位同学为一组,一人朗读语录,一人解释语录,最后一位同学对语录发表自己的见解。组长将任务落实到个人,在完成个人基础任务后再开展小组合作,最后在课堂上展示合作成果。不当之处由教师做出纠正、指导,并由教师结合项目实际完成的情况给出一个合理的成绩。这既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在课外“有事可做”,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与相互合作的能力。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对于中高职衔接学生来说,能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并且还充分发挥了他们动手能力强的长处,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
2.运用教学手段演示教学内容的直观教学法
中高职衔接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没有兴趣,阅读量小,未曾阅读大部分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开放性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很难在他们中开展。只能充分运用丰富的音像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大学语文》第32课《探春理家》为例,教师先简单介绍有关曹雪芹及《红楼梦》的相关知识,再播放“探春理家”这段故事的视频,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人物性格以及文中人物间的关系,然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观看视频时非常认真,能很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准确地回答出教师的提问,课堂效果好。以上《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尝试目前在实践运用过程中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在教学改革后,班级的听课率有了显著提升,部分同学对《大学语文》课程产生了学习兴趣,语言文学知识得到了提升。在项目任务的实施中,每位同学各尽其职,通过教师的点评,每位同学能了解自己的优势与弱点。在多次的项目完成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作者:刘真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