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视阈下大学语文教育刍议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国学视阈下大学语文教育刍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国学视阈下大学语文教育刍议

摘要:

语文与国学同源共流,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语文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现状并不乐观,课程设置或被边缘化,教学模式或被项目化,教学内容或被专业化。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教学目标非功利性、教学过程非操作性、教学内容非实用性的特点。大学语文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平台,要开设适合传播国学知识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认清形势、转变认识,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教材,注意教学方法上的继承和创新,语文教师要做国学的守望者。

关键词:

国学;大学语文;教育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推进,国学研究升温。十八大后,为树立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党中央制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到空前高度,国学热潮随之兴起。大学校园是文化知识的集结地,大学生是社会文明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是社会之共识。在专业和通识教育众多课程中,《大学语文》是进行国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利用好这一载体,使之成为传扬国学的主渠道,一直是人们探讨的话题。

一、大学语文教育属于通识教育

(一)教学目标的非功利性

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和非职业性的教育,它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健全完美的人格、独立自由的精神、勤奋好学的习惯、正直善良的情感为终极目标的。与直接服务于受教育者未来职业的专业化教育任务不同,通识教育要完成的任务是促进受教育者在独立思考、品行操守、价值取向、人际交往、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这些目标是不可能像砌砖、炒菜一样在课堂之上立竿见影就能实现的。通识教育的目标是非功利性的,它追求的不是当下的功效和利益。《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是拥有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树立正能量的价值观,是具有博雅的精神气质。人文素养的培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终生受益,而非功利于当前。

(二)教学过程的非操作性

专业化教育最关注的是受教育者对专业技能掌握的程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然要有实践操作环节。比如,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学会数钱,在教授“手持式点钞法”时,教师就要针对持票的左手和捻票的右手各手指的姿势与动作,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操作训练;建筑类专业要开设《工程测量》课程,对于经纬仪、水准仪操作技能的掌握,更是需要具体训练甚至是教师手把手地教授才能完成。这种操作训练与理论知识的逻辑关系并不紧密,但就某一个动作环节来讲,没有学过书本知识的人仅凭眼睛观察、动作模仿也可以完成。一些学历较低的工厂师傅,照样可以成为高级技工,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属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语文》则不同,它的教学过程是非操作性的。比如,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写小说,学生写不下去,教师再讲写作要领,并示范写作,一堂课结束,学生就能掌握要领、写出小说。一些学生写了十几年作文,仍然文不通字不顺,错字病句连篇,这就证明没有人文素养的储备,单凭操作训练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再比如,教师在讲解一首宋词的过程中,也不可能通过操作性的训练,让学生的文学修养瞬时提高。语文课程(尤其是《大学语文》)对人的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它不可能通过操作化的手段达成。

(三)教学内容的非实用性

专业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掌握一门技能,这一技能关系到职场就业,它往往成为学生未来谋生的手段。因此,专业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考虑实用性。一些院校在专业设置之初,就会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实用性较强的专业。目前大力提倡的校企合作,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岗位实习,以便毕业即可上岗。为切实保证就业,学校还会进行订单培养,直接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专业人才。比如汽车维修与检测、城市燃气等专业。这一切都在说明专业化教育其教学内容必须要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这种以实用性教学内容训练而出的学生,往往思想单一、思维机械,有人形象地将此比喻为生产流水线上重复制造的产品。通识教育则不然。如果说专业化教育要做的是对实用性内容的“教”,那么通识教育要做的则是对人文素养的“育”。通识教育要去开发、挖掘每一个受教育者个体的“人”的潜质,塑造他们的精神气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将学生培育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产品。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不该为了服从于实用性的专业化课程而变成“实用语文”。语文课再实用,也不会使烹调专业的学生因学了几首描写美食的诗词就能炒出好菜;建筑专业的学生也不会因读了刘心武的《四合院》就能建出四合院。大学语文教育所重视的是通过对文史脉络清晰的传世经典之作的赏析,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探索规律、获得见解的能力,进而提高美学品格和人文素养。这些能力、素养和品格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而一旦养成,就必将受益终生。无论受教育者将来干不干本专业,不管未来职场发生怎样的变化,他都会以不变应万变。

二、大学语文教育是国学传承的重要平台

当国学热潮扑面而来时,各种各样的“国学班”也应运而生。人们敬重国学、仰视国学,以为国学高深玄妙,曲高难和。其实,国学就在我们身边。从幼儿园背诵的《三字经》、《弟子规》,到小学朗诵的古诗词,到中学作文引用的《论语》名句,再到大学鉴赏的经史子集,语文教育一直是国学传扬的重要平台。

(一)语文与国学同源共流

“国学”有两层含义: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现代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文字学等。太学、国子监是古时候国家的最高学府,现代含义上的国学内容恰恰是这些最高学府必开的课程。由此可见,通过高等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不是现代人的“奇思妙想”,而是自古如此。在语文单独设科之前,古人的教育内容无论是先秦的人伦之学,还是后来的四书、五经、六艺以及诗、词、赋、策论,都与后世的语文课所包含的国学内容同音共律。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虽经文学科、国文、国语、语文等课程名称的改变,但课程内容从未偏离“涵盖文史哲、侧重文学性”这一方向,而这恰恰也是历朝历代高等教育所重视的。国学和语文从历史渊源上就是同根同脉,虽经社会发展、历史变迁,但它们始终就像拥有同一颗心脏的连体婴儿一样难以分割。

(二)语文是国学传扬的担大任者

尽管语文不是传扬国学的唯一学科和渠道,但是二者同源共流的史实,足以说明语文在国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我们都无法否认语文教育是国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探寻我国古代的教育史,人们会惊异地发现它几乎就是一部语文教育史。不管朝代如何更迭,意识形态如何变化,担当传播国学之大任者始终是语文教育。时至今日,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下,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经世致用,使得国学地位再次凸显。以语文为名、以国学为实的语文教育,自然要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潮流,以此为契机,责无旁贷地担起传扬国学的重任。因此,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课程,不仅不能被削减,还应将其作为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开设适合传播国学知识的《大学语文》课程

1.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教材。

近代教育家陆费逵说过:“国立根本,在乎教育,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教材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尽管语文教育不能拘泥于国学,还要兼顾中西文化的会通,但是承担弘扬传统文化重任的语文教材,必须以国学味道为主。体例要表现古今变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学呈现出各自的时代风貌,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应清晰地表现文史发展脉络。在这方面,传统的“以史为经、以文为纬”的编写体例一时还不可取代。这种体例可以将历史发展的纵线和不同时期文学之胜的横线相互交织,让学习者边洞悉历史的变迁,边欣赏历史长廊中不断涌现的文学盛景。从而在每个人的国学知识体系中,架构起历史的完整性和文学发展的系统性。内容要涵盖文史哲多元。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说过:“一个民族的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最能体现这个民族的性格和风格。”在我国,传统的国学文化集文史哲于一身,尽管历代的高等教育教材总要向文学侧重,但那些出自经史子集的经典文章,通常都是既抒发着文学情致,又饱含着历史底蕴,又散发着哲理光芒。比如《史记》,鲁迅就称其为“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再比如《论语》,文学家称其为文学名著,哲学家名其曰哲学经典。文学使人深思,历史使人深沉,哲学使人深刻。因此,以传播国学为己任的《大学语文》教材,应该多选一些传统名篇。那些以服务专业为借口,选用既缺少文学性又没有史学价值、哲学意味文章的做法,不仅会毁了语文课,更会影响国学的传扬。篇目要侧重文学经典。自先秦以来,高等教育教材的选文从未离开过经史子集的经典篇目,经典的才是历史的、民族的,才是厚重的、持久的,才能担当起启迪心智、陶冶情操、激励志向的人文重任。作为语文教材,篇目必当要向文学经典侧重。梁启超先生曾开列过国学入门书目,《诗经》、《楚辞》、《昭明文选》、《乐府诗集》、《李太白集》、《杜工部集》、《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元曲选》、《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众多文学经典都在其中。当年胡适先生应邀为清华学生开列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当被质疑书目过多时,他曾说:“我暂认思想与文学两部为国学最低限度。”先贤大师之所以将文学作为国学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是因为文学具有审美功能、教化功能和认识功能。文学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可以润物无声地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尚和风土人情。因此,编写具有国学味道的《大学语文》教材,就要沿着历史的纵贯线,多遴选文学经典篇目。那些简单粗暴地砍掉诗词曲赋,牵强附会地拉凑“专业篇目”,任由建筑语文、烹调语文、服装语文……乱象产生的做法,既是对语文课程的不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

2.教学方法上的继承与创新。

与中小学的语文教材不同,大学语文不再将疏通字词句作为授课内容,而是专注于对选文的分析鉴赏。其课程的工具性特点在弱化,而人文性在增强。因此,像众多通识课程一样,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教师的讲授不可或缺。文学作品是有气韵的,这种由创作风格、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相揉发酵而成的气韵,很优美、很高贵、很玄妙,但也很矜持、很清高,它需要懂它的人去寻觅、领悟、欣赏、讲评、赞美;否则它就会被看做古奥晦涩而横遭白眼。这种气韵还具有一贯性、完整性的特点,如果被随意折断、割裂、分解,其思想性、艺术性都将被破坏。对于文学修养还不尽人意的学生来讲,古圣先贤的经典之作,需要有人为他们启发、点拨、解读、赏析。在教师或舒缓、或愉悦、或沉郁、或悲愤、或激昂的讲解中,作者的思想感情被共鸣,作品的艺术形象被再度塑造,文学之美悄然呈现。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方可以于文学殿堂之上感受经典之魅力。终身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研究和教学的叶嘉莹教授,正是凭借传统的讲授方法,将人们引入了至真至善至美的古典文学的艺术化境,她也因此赢得了海内外无数学生的尊敬与厚爱。很难想象,如果叶教授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讲授古典诗词,要求学生学会写情诗、制作诗词动画,我们的国学瑰宝还能否有跨越国界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当然,在对传统的国学讲授方法予以继承的同时,我们也要尝试创新。但这种创新不意味着与传统的割裂、告别,而是与传统的一种融合、一种对传统的补充。比如,将传统的教师讲授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师对传统经典正确解读、引导的一贯性和系统性,让整堂课的文化气韵不被破坏;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和概括能力。再比如,为使授课内容更直观、更生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研究表明,多种感官的交替刺激,可以使大脑维持较长时间的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对学习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定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兼备的人。作为中学语文教育的继续,大学语文教育的重点已不再是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与国学相融合的大学语文课程,授课内容更加多元,授课境界更加高远,其终极目标直指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希望培育出的学生不仅有专业化的谋生手段,更要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和社会担当能力,有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有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和人生追求。国学视阈下,大学语文教育任重而道远。

作者:张泠 单位: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等.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秦绍德等.通识教育:大学改革的路径选择[N].解放日报,2008-3-7.

[4]马凤岐.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与途径[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1).

[5]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6]梁启超.梁启超讲国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7]王松泉等.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8]骆兵.关于大学语文与国学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9,(5).

[9]蔺熙民.试谈大学语文传扬国学的特点与途径[J].大众文艺,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