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教育核心向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思考与表达能力训练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向度,一切教学行为均应服务于这一思想。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是形成良好的思考与表达能力,以服务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在大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该继续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其思考与表达活动准备好工具基础。作为语文教育最重要的凭借,课堂文本解读应该贯穿思考与表达能力训练。在理论课型之外,开展诵读、演讲、读书交流、微剧编演等实训活动是强化学生思考与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是“为人生”的学科,它不仅仅意味着学科知识与能力,还意味着人的修养与风采,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该而且可以统一于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启发与训练中。
关键词:
大学语文;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工具性;人文性
语文教育在走过了中小学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阶段之后,到了大学阶段该如何实施,成为每一个教师绕不过的问题。教材编写取何种思路,教法是传统方式为主还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新教学方式为主,教学内容展开方式是传统的单篇教学还是中心统一的专题教学,等等,都是普遍在探讨的课题。在目前可见的种种研究成果中,教学实施方法方面,否定满堂灌、提倡对话式教学,提倡新教学技术的有效参与成为主流;在教学指导思想方面,人文性与工具性孰先孰后的问题却仍是各执己见,没有定论。但是就每一位大学语文教师而言,总的教育教学思想应该是明确的,明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将会通盘指导教学活动。而对于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我们想让学生领会什么道理,掌握什么知识,学会什么能力,这都要提前考虑清楚;这些弄清楚之后,再去考虑通过什么途径、用什么手段、经过哪些步骤来逐步达成目标的问题。作为从业者,对于备受争议的大学语文教学,对于令人系恋又让人烦恼的大语教学,笔者多年来一直在思考与探索,怎么做才能让它更充分地实现自身的课程价值。现在基本已经明确一个思路,就是将思考与表达能力的启发、训练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向度,一切教学行为均服务于这一思想。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继续强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思考与表达奠定良好基础
学生在小学与初中阶段,主要的语文学习任务是识字、积累词汇、造句并练习初步写作;到了高中阶段,除了继续扩展并深化以往语文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对于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说,像识记、模仿这样的基础学习分量变轻,而分析、表达、篇章写作等高层级、创新型能力训练成为主要内容。但是由于学生兴趣和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以及阅读量的严重不足,高中毕业升入高校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语文能力难与学历相当。就我们这些年任教大一年级大学语文所观察到的情况看,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差异很大,优秀的学生在表达个人想法时能较熟练地驾驭语言,书写规范正确,表达基本准确到位;但也有很多学生书写潦草,字形不规范,错别字多,病句多,口语表达逻辑性差,表现出与年龄、学历甚不吻合的学能状态。地方院校由于生源因素这类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其中的理工科院系。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时,还不能只注重精神提升和人文素养培育,还要通过专题训练和见缝插针等各种模式灵活机动地强化学生的基本能力。难字认读与听写,书写纠错、读音纠错,成语含义解读与运用,等等,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做教和学的主体,可以利用课头、课尾来进行,因为这些知识零碎,需要一点一点地累积。这种教学行为其意义在于唤起学生的充分注意,尽量避免写错字、读错音、用错词。随堂问答和写作训练中发现的有共性的表述错误,随时和大家讨论,以引起共同注意。我们往往想当然地以为,学生都已经上了大学,这些小学、初中阶段的问题应该不怎么成其为问题,但事实和预期往往差得很远,看看平时作业和学期末考查试卷里五花八门的问题就可知悉。这提醒我们,在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还不能忽略地面上的疙疙瘩瘩;在致力于培养学生高尚优美人格的目标之下,还必须助成他们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扎扎实实的学科素养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教育不仅仅是书斋里的事情,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校园里、社会上和网络中与语文有关的一切活动,注意随处可见的书写与表达现象中的不当之处,培养纠错能力,强化正确表达意识。我们要引导学生书写规范的汉字,正确使用成语,不要为了恶劣的趣味或利益追逐而滥改成语熟语,正规场合的人际交流尽量使用规范的汉语普通话,并通过倾听优美的播音、朗诵和阅读高尚的文章、书籍来不断增强自身对于语言文字的感受与运用能力。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是形成良好的思考与表达能力,以服务于实际的工作和生活,而语言是思考的工具,文字是将思考内容外化实化的工具。思考必然期待表达,不以任何形式表达的思考是没有意义的,而准确地表达思考内容就是语文修为的重要目标。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1]1980年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文中说:“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2]哈佛大学前任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就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的语言。”[3],前贤明哲的种种申述都在提醒我们,语言运用能力是自身修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正当做自己的责任,把语言修养当做塑造自身公共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待。
二、文本解读环节贯穿思考与表达能力训练
大学语文教育同中小学语文教育一样,以篇章文本教学为实施教育的主要媒介。我们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最低层次的收获是字词积累和修辞技巧层面,进而有布局谋篇和写作技巧的探寻,但这些都还不是阅读与教学追求的最高层面。与作者进行精神对话,感知并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受到性灵之光的照耀或心智的启迪,才是自由阅读的本意,同时也是文本教学的终结性目标。课堂文本解读应该是一个起于感触,终于思考,外化于表达的完整过程。阅读主体接受能力与阅读期待的不同,决定了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之开展起点的不同。对于一个自由阅读者来说,文本解读过程始终贯穿着感悟与思考。感,是将阅读与生活相关联的环节;悟,则是普遍对于具体的升华。在阅读中,感悟随时发生,主体心灵也随时在潜移默化中。比感悟更深刻、更系统的认知来自思考。思考是由文本开启而导向人生的认知过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个人认为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一切教学活动最终服务于人生。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其他学科可能是通过追求某一种具体的技能服务于人生社会,比如物理的与光电有关的知识技能,数学的与计算有关的知识技能,化学的与物质反应有关的知识技能,等等,而语文除了提供作为表达工具的实用价值,因着其教学媒介———文章———的特殊质感,这一学科几乎是天然地带有一份附加价值,即教化价值,也就是文本解读所可能对人发生的精神导向影响。当然,编写教材的人主观用意和选文能力在这里就特别重要,选用什么样的文本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教化的意图。但在一个社会生活正常、文化氛围开明的环境里,“智而美”恐怕还是主要的教育取向。每一学科都应该追求这样的教育目标,学科本身的深厚素养加上以人为本的博爱情怀,惟其如此,教学活动的总体,才配得上“教育”这两个字的冠冕。而“语文”顾名思义就是由“语”而“文”,“语”是朴质的、自然的、生活的话语,“文”则是修饰的、美化的、书面的文采文章;语文追求的教育目标,正是一个表达能力和人格修养双轨道都由“语”而“文”的过程,在表达上由朴质粗糙走向文雅精美,在做人上由蒙昧粗陋走向光明优雅。《诗经•淇奥》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便是这样学问长进与人品修为兼而言之的吧。总之,大学语文课堂所引领的文本解读过程,应该是灵魂对话的过程,是心智不断发育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大问题的追寻,也兼顾小障碍的清除和具体能力的训练。大与小可以双向并进,并不矛盾,但需要安排的技巧。所可期待的是,当思考趋于成熟,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大问题的解决会促进小障碍的克服。至此,我想说,正如何二元教授所言,叶圣陶老人认为语文课文不过是些例子的想法,的确是有点过于消极了,尽管我也不能完全接受何教授“语文教育是形式教育”的说法。窃以为,语文教育既是形式教育,也是内容教育。当我们站在学科能力发展角度看问题时,我们必然注重形式教育;当我们感到这个社会的人文需要已经超过单纯的学科能力需要时,我们必须形式内容并重,甚至将对后者的强调放在第一位,因为语文的应用价值中,也天然地包含着性灵沟通、移性化情这一点,而这并不是“形式”所能够涵盖的。
三、以诵读、演讲、读书交流、微剧编演等实训活动强化思考与表达能力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不同之处在于,中学教学视帮助学生考大学为最重要的目标,所以高考要求的知识积累和能力训练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而大学则以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工作与生活所需能力以及塑造有社会担当的成熟人格为教育目标。在语文能力方面,读、说、写三项能力是一以贯之的训练内容。“听”这一项,非语文课所专属,故不必多言。下面想就实训活动谈谈三项能力训练的体会。本人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在理论课型之间穿插实训课型,既是为了避免课型单一可能造成的单调感,也是为了弥补高中教学只顾强化知识能力而缺少必要的语文活动的缺憾;同时,有意识地让学生走上讲台,走到大众面前,单独表演,不仅仅促成语文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长进,也促使学生在“换位”的情境下感受能力欠缺,并体会教师心境,这样会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增进自身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按照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安排的第一次课堂活动是美文诵读。学生学语文这么多年,对于诵读之美有不少人竟没有感受过,这不能不说是语文学习生涯的一大遗憾。同学们习以为常的是和尚念经式的“读课文”,平淡,不动声色。可是我们的古人,曾经那样心醉神迷、声情并茂地一再流连于吟诵,这样的吟诵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美的习染与品味,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在这方面,今人的确差得多了,只有在佳节集会时,我们还能欣赏到刻意为之的精彩表演。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诵读的乐趣,并借此进行精神的洗礼。本着这个用意,我们每学期都发动并精心组织课堂诵读比赛,有的班级效果之好着实令人感动。活动总是有限,活动的意义在于开启一种关注:原来在诵读中,文字可以血肉丰满地活起来!看着那一张张因为美好情愫的感触而神采飞扬的青春的脸庞,你可以知道,语文的魅力是与生命力和丰盈情感的激荡联系在一起的。接下来我们会安排读书交流活动,借此促使学生读好书,并将读书感会、读书收益作为练习脱稿发言的内容,这是一项一箭双雕的语文活动。语文老师再学富五车,能奈课时有限何!想办法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其阅读习惯,才真是“授人以渔”的善举以及明智之举。时间是有限的,书籍是无穷的,我们要引导学生选读高质量的书,人文社科与艺术类甚至自然科学方面一切有影响的优秀书籍都在可选之列,我们还要教会学生一些读书方法,比如感其情,思其义,摘抄其精华,涵咏其深味,回顾该书之所长,比对同类著作之特点,小结个人之所得,等等不一而足。在阅读中,学生的智商与情商会同时得到开发、语文能力与做人情趣会同时得到提升。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说:“阅读不仅是母语教育的基础,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乃至社会文明的基础。通过阅读奠定学生一生的精神底色,构建充盈丰富的内心世界,发展他们分析、表达、反思、鉴赏等各种基本能力,是提升社会基础文明的百年大计。”[4]对此本人深表认同。这个课堂活动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制的,要求发言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学生必须事先想好说什么以及怎么说,要态度从容而内容充实,表达条理而语言准确,是需要好好花一番功夫的,我们通常要求写出发言稿做底本,可以携带但不能照本宣科,就是为了锻炼口语表达。当一学期走到后半截,学生的学习状态已经稳定,对于老师的教学要求已经习惯于配合,这时候可以鼓动一个微剧创作兼表演活动。青年学生中潜藏的才华有时令人惊叹。不少人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很不错的剧本,选题生鲜而有意义;学生自己还愿意担纲导演,演员也是自荐。这一切都在课下自主完成,留给课堂的只是活泼有趣的表演。这样的活动已经不单单是语文学习,它更是学生精神能量的展示和大学生活的美丽浪花,它的意义甚至可以说很深远。杨东平在LIFE教育创新首届峰会上的发言对于审美教育的意义给与了充分肯定,他说:“美育是帮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发展学生鉴赏美育是帮助人的美好天性自然生成的最好方式。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提升人生趣味和生活理想,弥补价值真空,从而提升生命质量。”[4]的确如此!综上所述,实训活动和理论课型是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学的两翼,以课文教学为媒介的理论课型意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特质,引导他们瞩目东西方文学史与文化史上的精英,树立精神的高标;以“读、说、写”能力训练为目标的课堂实训活动,其实还是贯穿着思考与表达能力提升和塑造优美人格的双重追求。
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思考与表达能力训练
宁波大红鹰学院大学语文研究所何二元教授近年来力倡语文的工具性、形式性学科定位,这一主张确实具有反潮流而动的独特性,尽管其理论本属渊源有自。在何教授所著的《母语高等教育研究》一书中,对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有许多新人耳目的阐述,仔细读来确实受益良多,尤其他对于大语学科工具性及其教学实现方式的探讨,应该说是相当充分的,对于我们从业者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调整直接具有启发性。但是语文学科自其诞生之日起,便因为“课文”而独具魅力,可以说语文之美主要因为那些文辞优美、文意深刻、能够触动读者心灵、滋养人生的好文章在。毫无异议,编选教材者是因其形式与内容俱佳才决定选入的;可以说,内容先能打动人,再看其形似是否完美,这里应该就是这么一个心理逻辑。教书育人一直是不可分割的活动统一体,尤其语文这一科,更是历来承载着社会的文化建设期待。这样的舆情为什么会长期存在?还不是因为语文教学所凭借的课文文本全部或部分地传达着最先进、最典雅、最深刻、最高尚的文化精神?一个人由幼小走到成熟,可以说对他精神发展影响最大的学科就是语文。杨东平说:“教育是启蒙,是唤醒,是点燃,是开悟,是解放。”[4]还说,“学校应当围绕青少年成长的实际需要———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组织教学,促进教育的人文化和生活化,从而‘把教育变成生活,把生活变成教育’(陶行知语)……教育不仅要开创未来,而且要安顿人心,涵养性情。”[4]我想,面对这样的重任,大学语文是应该具备当仁不让的风范,不仅仅因为它的美文,还因为它所着意培养锻炼的思辨与沟通交流能力。思辨也可以说是思考与辨析,其内容不就是文学内外、人生之中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么?“思辨能力(CriticalThinking)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其核心精神是求真、公正、开放、反思。”[4]使学生具有思考与辨析的能力,然后具有言传书写的能力,语文的目标庶几达成矣!
五、结语
总之,语文是“为人生”的学科,它不仅仅意味着学科知识与能力,还意味着人的修养与风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本学科的教学活动中,统一于思考与表达能力的训练中,有时水乳交融,有时有所侧重,顺应教学活动本身的需要来决定。关于“人文性”是什么的问题,也没有那么复杂不可捉摸,就是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中所贯穿的对人的生命需要、生命形态的深层思考,对人的生命权利的关注以及着意唤起同情维护的用心,这是一切人文学科共同求索的内容之一。语文因其教学内容和教学宗旨的特点而仍应归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之内,窃以为它的人文性是不需要争执的问题。徐中玉教授在接受访谈时说:“母语教育是贯穿一生的,大学语文是高等层次的母语教育,它兼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侧重于工具性,而大学语文更强调人文性和审美性。”[5]我本人十分认可这种说法。
作者:李玉英 单位:滨州学院中文系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N].文汇报,1963-10-15.
[2]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425.
[3]何二元,黄蔚.母语高等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64.
[4]杨东平.向百多年的教育模式宣战[DB/OL].
[5]汪瑞林.专家访谈: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