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分析(4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分析(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分析(4篇)

第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摘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在综合考虑学校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学生学情和大学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创建导学感悟式、互动探究式、专题化组合式等多元化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便在有限的学时中充分实现大学语文课程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三大功能。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要实现教学模式的改革,应该在综合考虑学校的特色和发展状况、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学生学情和专业学科特点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尝试和探索。

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结合自身特色,转变办学思路,将总目标定位于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因应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层次人才。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与研究型大学着重培养学术型人才不同,生源层次也有差别,[1]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能力较低,对自己缺乏自信,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中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原有目标失落与确立新目标、学习兴趣不高与奢求全面提升能力又不愿做出切实的努力之间的诸多矛盾。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们对很多课程接受与拒斥共存的特殊心态。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明确这一特殊学情的基础上,进行有意识地教学改革,做到因材施教。《大学语文》是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同时对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也会起到基础支撑的作用,其教学目的主要是提升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逐渐延伸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启发学生领悟文本所蕴含的智慧理念、哲学思辨与审美意识,提升其人文素养。

二、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课程承载的工具性、审美性、人文性的价值特征,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应该是多元化的。

(一)导学感悟式

教学活动是师生通过交往和互动传递知识、情感、思想的过程,师生间良性的沟通和交流是题中应有之意。当前,大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师生之间交流少,无法形成呼应,产生共鸣的现象,学生越来越觉得课堂枯燥无味,教师也渐渐地失去了教学的热情。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导学感悟式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情绪渲染”,[2]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情感体验,进而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审美价值,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汉语言文字在悠久的历史中流传、积淀,每一个汉字体态优雅,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及深厚的文化意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以分析评价的方式讲解文章,这样留在学生脑海的只能是零碎的符号,而应关注、挖掘文本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引发学生对生命和自我存在状态、精神建构的思索。这样,在经典文本的欣赏、交流、体悟中,学生不仅有感情体验和真实的形象体悟,还有理性智慧的启迪,为正处于灵魂自我塑造期的他们提供一份可贵的精神营养,甚至可以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朱光潜的《慢慢走—欣赏啊!》就是一篇非常适合于导学感悟式教学的文章。我们具体的做法,第一步,用多媒体播放图片,从视觉上冲击学生的审美体验,将学生带入艺术“美”的意境中。第二步,组织小组讨论,重点是怎样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得出真善美三位一体才是“人生的艺术化”的最高境界的认知。文末作者引用阿尔卑斯山路上的路标“慢慢走,欣赏啊”,提醒人们不要匆匆忙忙地急走而过,应该学会欣赏人生优美的风景。在学生对文章有了整体感知之后,教师需与他们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启发学生对“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一命题进行深层思考,引导他们在浮躁的时代倾听心声,在碎片化的当下学会沉淀,这样不仅有利于师生间和谐关系的建立,也有益于学生对人生、生活有更深层的体会和思索。第三步,结合教材中的《听泉》对文章进行平行体验阅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生命的真谛不仅在于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之美,更在于学会聆听心灵深处的鸣声,走向返身自省。如此,通过关联性作品的平行阅读,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互动探究式

教师教学的成功与最高价值,不仅在于自我的成长和提高,更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学习的主动性和快乐感无从谈起。互动探究式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一种特殊的交往形式。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一基础上,教师设置一个话题,采用小组互助合作探究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当代大学生观念多元、心态自主、敢于质疑、勇于表现,渴望平等地交流,这对互动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角色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为积极的学习探究者,可有效增强他们的课堂参与意识;在小组讨论研究中,学生之间的观点和思想在交流和碰撞中可能得出新的认识,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带来的学习效果。当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层级学生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序、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并注意调控学生发言、讨论的深度和方向,适时点评启发,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我们运用互动探究式进行教学的成功案例是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3]这首长篇叙事诗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对当时和后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对《长恨歌》的主题历来有较多的争议,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讨论。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有的认为诗人主要着眼于社会现实,讽刺唐玄宗耽乐误国,并有垂诫后世君王的文学功用;有的认为《长恨歌》的根本价值在于还原李、杨之间纯粹的爱情,抒发感人至深的真挚感情;有的认为诗歌前半篇写玄宗宠爱贵妃而耽误朝政,终致“安史之乱”爆发,含有批判之意,后半篇则极力铺写玄宗的寂寞失落,传达出诗人对贵妃不幸的深切同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悲感。学生畅所欲言,气氛活跃,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思想的碰撞。互动探究式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技巧和知识建构是一种检验。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一位认同和喜欢文化、乐于阅读和思考、对历史和现实生活抱有积极情感、有思想有情趣有素养的教师,会让大学语文课堂富有知性与诗意,使学生对课堂充满了期待,产生探究的乐趣。

(三)专题化组合式

专题化组合式是在确立教材和学科要点的前提下,把课堂教学内容和其他相关内容划分为若干既有有机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专题,再将其组合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加以实施的教学模式。这给了任课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手段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应用型本科院校把应用型、技能型的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对大学语文课程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学鉴赏和审美能力、中高级语言组织能力、合宜的语言应用观。因此,我们把大学语文分成“语”和“文”两部分,“语”包括应用写作、口语表达专题,以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与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文”包括文学欣赏和地域文化专题,以提升审美素养和渗透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为主要目标。目前我们的实践形式有,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每月好书交流会等,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3—4次作业,这些作业并不专注于知识点,而是着眼于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尝试引导学生进行微诗歌创作,提高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举办讲座,适当引入具有丰厚内涵的本土文化,使学生关注和学习身边的文化,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导学感悟式、互动探究式、专题化组合式,是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特点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它着眼于提高学生三个层次的能力:基础层———审美感悟能力;中间层———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层———自主、持续性学习能力。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被动到主动、由感性到理性的知识汲取过程。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推动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有效地提高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有如运兵,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应立足于当下、当地,在综合分析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时间的基础上,妥善确定教学内容,全面考虑模式与模式之间各种功能的兼容和搭配,建立合宜且有效的教学规范,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重焕生机与活力。

作者:陈詠贤 赵雅丽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

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社科类B类项目(JB12423S)

参考文献:

[1]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和内容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2]冯大建.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J].南开学报,2007(1).

[3]邓文华.关于当代大学语文教法的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8).

第二篇: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实用性和审美性

【内容摘要】

警察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要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更要弘扬社会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要切合警察培养目标,既重视大学语文工具性的特征,又注重大学语文的审美性教育,通过对学员阅读理解、言语表达、公安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增强学员应试及从警能力;通过对学员的审美教育,使其坚定政治信念,拥有健康心理,提高执法能力。

【关键词】

公安院校;大学语文;实用性;审美性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4年吉林警察学院科研规划项目(编号:yjkyyb201412)研究成果。

大学语文作为全日制高校设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为一年级大学生普遍开设,这也是世界各国很多大学沿习的通例。显然大学语文对于大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事实证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不可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了遏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享乐主义、物质至上、极端个人主义对大学生的腐蚀,民族文化素质的培养应是大学为新生筑牢的第一道精神堡垒,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应当努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由于不同高校办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有差异,大学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不同,普通院校学生的就业渠道与公安类院校学生的就业渠道存在差异,普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理念不能突出公安院校培养人才的特色,虽然遇到的教学问题中存在共性,但是不能完全等同,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有其特性。

一、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

虽然大学语文被列入《公安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中,但是在公安院校的学科地位不高、在突出实用性、专业性的公安院校教学体系中受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此课程认识模糊,学习兴趣不大等问题羁绊着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要结合公安教学实际,不能一味借用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结合公安专业特色,与公安工作相结合,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高级公安人才为目标。因此,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特点。

(一)具有公安专业课程引入的先导性。

公安专业的学习离不开阅读理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用写作能力等基础能力,以上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专业课学得深不深。大学语文教学通过对优秀篇章的分析,对句法结构的剖析,对思维定势的突破,对语言表述和写作方法的训练,为学生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学好本国语言,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对大学生来说,能产生提高其专业学习效果的作用。

(二)具有警察执法能力培养的推动性。

提高公安人才素质,使学员入警后具备一定的思想水平和审美能力,达到文明执法的要求,大学语文教学承担着人文精神培育的使命。将人的尊严和使命、人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想和品格这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与公安专业相联系,有助于学生扩大视野,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树立坚定的政治目标。优秀的文学作品提供了美感和享受,陶冶性情,塑造心灵,分清世间善恶美丑,推动文明执法能力的形成。

二、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大学语文》课对公安院校的学员而言,像一块“弃之不可,食之无味”的“鸡肋”。不管以前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前去上课的学员普遍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一些学员甚至公开质疑其作用和开设的必要性。在很多公安院校,它正被一再压缩课时,为专业课“让路”。如果单纯按照传统语文的授课方式,就会使其成为中学语文的延续,降低学员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与其他公安课程相比,既比不上《公安应用写作》、《公安口才学》等有立竿见影的使用价值;也比不上同样是公共基础课的英语、计算机等有过级获取学位的压力,大学语文所获得的知识是抽象的,模糊的,说不上对今后的公安工作有什么具体的作用,这是导致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结合公安特色和今后学员的工作实际,突出大学语文的实用点。

(一)公安课程考试点。

大学语文教学为公安应用写作、申论等课程的考试提供应用文写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诸多必备能力的基础。大学语文通过古代应用文名篇的鉴赏学习,潜移默化地指导公安应用文写作。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过秦论》等古代公牍文、论说文以独树一帜的思维、严密精巧的结构、简练深刻的语言,成为后人效仿学习的典范。大学语文所选篇目都是经过历史积淀的大家名篇,通过广泛阅读及课后的拓展训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比任何一门课程都更加系统完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大学语文教学通过对优秀文本的解读及对公安实践问题的分析,引导学员进行分析概括,凝练成有深度、有广度的结论。譬如《史记》中秦始皇游会稽,刘邦、项羽见之都各有感慨。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刘邦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二人均有窥伺帝位的野心,通过分析二人的语言,是否可以概括出项羽和刘邦的性格,以及预示着两人最终一个称王,一个自刎的结局呢?学生在讨论中才能提高了分析概括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发散思维和统摄思维的成果,大学语文教学通过对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作出多种假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让思维向四面八方扩展,探讨处理问题的多种方法。大学语文教学不仅仅停留在读的层面,更注重学员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原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仿写、改写、续写,文学评论、命题作文等多种形式,不断激发学员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写作是综合能力的表现,如对《十五从军征》中老兵八十岁返乡,面对家徒四壁、孤身一人的现实,怎样发挥想象对他十五岁离家到八十回乡的人生历程进行续写,可以锻炼学员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表达能力等。可见,大学语文教学涵盖了公安课程的基础考点,而大学语文培养的上述能力不是简单做几套题就能掌握的,它是通过32学时的课堂教学充分激发整合学员多年储备的各方面知识而最终具备的,可以说,它的实用性作用于公安课程考点之中。

(二)公安文学创作点。

公安工作是带有一定神秘感的职业,同时又是一项闪烁着光环的职业。人民警察忠诚智勇的精神需要发扬、英雄事迹需要传播、警界英模需要学习,而这一切都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不论是文学作品、先进事迹报告、广播电视新闻哪种形式,都需要作者有很高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大学语文教学中选取的公案小说、传承的英勇精神,对公安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和可资借鉴的创作手法。

三、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性

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突出实用性,其教学成果更快,更明显。而大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却是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它会渗透到学员的思维及行动中,不能立竿见影。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的思想概括、文章体裁的辨析到文学史料的背景分析、作家和作品的解读,均按部就班,千篇一律,忽视了大学语文学科的独立性及其内在价值,破坏了其本身的美学意蕴,就会扼杀学员的学习兴趣,导致大学语文课教学效果不佳。要改变这种状况,大学语文教学在贴近公安工作的同时,要还原学科本色,立足审美教育,着力塑造大学生美的心灵,提升学员对美的感受力,培养他们对美的创造力。

(一)引导学员感受美。

鲁迅先生曾说: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面对浩瀚的文学海洋,大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鉴赏作品的音律美、结构美、意境美。《诗经》中的诗运用大量的叠字来摹声、状物、绘形,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如“关关雎鸠”、“风雨潇潇”、“忧心忡忡”、“悠悠我心”等,《诗经》中还大量使用双声叠韵词,如“参差”、“窈窕”等,增加了诗歌节奏韵律的和谐优美。《史记垓下之围》中结构安排巧妙,由“霸王别姬”、“东城快战”、“自刎乌江”等小故事组成,各段相互独立又连缀成篇,读后不仅让人掩卷深思。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于平凡中见新颖,用华美的文采创造出诗化的境界。

(二)激发学员创造美。

在加强培养各公安院校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要提高他们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不断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内容的美感悟,对音律美、结构美、意境美的鉴赏,转化为自身对美的理解,在公安工作中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去执法办案,用美的心灵、美的思想去体恤贫弱。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变简单粗暴的执法行为,做到文明执法。

四、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要将实用性与审美性有机融合

大学语文既非纯工具意义和纯基础意义上的语文,也非纯人文意义和审美意义上的语文,而是实用性、审美性的有机融合。实用性是基础,是求真;审美性是升华,是求美。大学语文要在培养和提高学员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员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人格修养,即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实用性,又突出语文的审美性。

(一)实用性是手段,是介质;审美性是目的,是归宿。

公安院校培养人才的性质决定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实用性,要通过大学语文课堂,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公安专业课程打好基础,为公安工作培养能力。文学是人学,还是人心之学,它表现着社会中各种人的思想感情、内心世界,它对学员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研究问题、开展工作、培养必要的管理、应变能力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更深层面来说,大学语文是要通过文学作品,塑造学员美的心灵,提升学员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丰富精神世界,品味人生之美。

(二)实用性与审美性相辅相成,彼此融合。

大学语文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不应是排斥的关系,而应是相融共生的。实用性是大学语文教学的外在表现,对美的发现与追求渗透在每个人思想深处,从而在公安工作及生活中潜移默化影响人的尊严与使命感、人的权利与责任、人的理想与品格、人的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的深层品质,大学语文教学应在平衡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发挥它关注人格塑造,确立正确价值标准的目标。

作者:张婧 单位:吉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周玲.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

[3]殷相印.审美视阈中的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学[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

[4]王柬.“有趣”与“有用”———解开大学语文困局的两把钥匙[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5]邓文华.大学语文教学与公安队伍建设的关联性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

第三篇:大学语文混合式教学法改革应用

摘要:

本文从混合式教学法出发,探究混合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通过将混合式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语文》的教学实践,提出混合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内容和方法。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法;《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应用

《大学语文》是一门对各专业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一门通识课程,目的是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教育。它既是中学语文的发展,又是大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大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中起到重要作用。它具有知识面广、材料丰富、教学难度大的特点。纵观各大学目前《大学语文》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为主,即以课堂讲授为主,将经典文章的讲解作为中心。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深入地理解文章,较快地、系统地学到相关的知识。但缺点是教师一言堂,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局限了学生视野的拓展,违背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初衷。因此,对《大学语文》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混合式教学法出发,研讨混合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传统教学法与混合式教学法

《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法就是以对经典文章的解读为主,强调对文章的理解,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学,虽然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但也有它的优点,即对文章理解透,学得快。缺点是学生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束缚学生的知识面。如果不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一味地使用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方法,不仅收不到多大效果,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混合式教学法提供了发展的基础和机遇。混合式教学法是一种将在线学习与传统面授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它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监控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集生动性、广泛性、直观性、灵活性于一体。鉴于混合式教学法的特点和强大的作用,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很适宜将它引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

二、混合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大学语文》混合式教学实施内容

依据目前学校网络建设的具体情况和《大学语文》课程特点,将《大学语文》学习分为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课内学习仍以讲授为主,依据经典篇目,强调对课文的理解,强调师生的互动,强调知识的传授,强调授课的实效性;对于课外学习,借助网络平台,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学生以网上阅读、互动、讨论学习为主,又称网络学习,注重材料的收集和知识的拓展,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大学语文》(第八版,主编:徐中玉)为例,列出具体的混合方式、学时分配及划分依据,教学总学时为36学时(以周学时2节教学周18周为标准),其中:课堂教学时数为24学时,网络自主学习为12学时。从教材总体来看,全书共12部分,共124篇课文,外加3篇附录,量大,内容广博,而课内学时有限,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再好不过了。鉴于选文中有许多经典篇目高中阶段已学过,对于这样较多内容的部分,以网络自主学习为主。较为经典的篇目,安排在课堂讲授。

(二)混合式教学法在《大学语文》中的实施方式

从混合式教学方法出发,《大学语文》混合式教学法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即课内讲授与网络学习,两个步骤同步进行,并且网络学习覆盖全过程。课内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做到选文要经典,讲授要精致,过程有效果,每堂课达到引起学生共鸣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学习兴趣。网络学习,即借助学校已经建立起的网络平台,将相关的文字材料、视频音频及有助于学生《大学语文》学习的相关材料,集中在网络中,便于学生有目的地浏览,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放开让学生收集资料。具体实施方式是,学生自由安排时间,安排地点,进行文字阅读、视频浏览、网上讨论、线上交流,完成网上作业。教师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任务,不能放任不管。课内教学中,可引入课题研究、讨论的环节,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资料、做研究、开展讨论,有机结合网络学习,并适当进行写作、小论文撰写,这样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知识更系统,学习到的知识更丰富更广泛,更符合教材按内容编排的初衷。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对知识的探索热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针对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一些探究式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分组讨论完成,并把作文、论文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上传给教师,教师及时反馈改进意见,并给出相应分数。比如,“乡思乡情”这一章,结合同学离开家乡想念家乡亲人的具体情况,安排学生搜集这方面的资料,阅读这一章课文,完成一篇写给亲人的家书。“论学品艺”这一章,可布置学生仔细阅读一首唐诗,撰写一篇小论文。对于完成质量较好的作文、论文,教师应深入到学习小组进行具体的改进和完善,并在课堂上组织汇报、讨论、交流。这样,有机地实施了传统教学与线上学习的融合,就是典型的混合式教学。

(三)《大学文语》评价方式

由于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中引入了混合式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大学语文》的学习评价方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变单一的期末考试为综合评价。具体的评价方式是:学生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网络学习成绩共同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仍采用传统纸质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论文成绩,课堂表现及作业成绩主要包括:回答提问、作文论文成绩、集体讨论的表现和平时作业成绩。网络学习成绩主要包括:查阅资料的情况和在线考试成绩。鉴于高校教育制度的现实状况,期末考试成绩仍保持较大比例。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一定要客观公正,不能看人打分,要依据事实和材料,比如学生网上学习,既可以看他线上学习的时间,又可以看他完成作业的情况,还可以看他参加讨论的情况。总之,引入混合式教学法,绝对不要一考定终身,合理地使用评分标准,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混合式教学法引入《大学语文》的教学中,需要做到课堂面授和网络教学的互相促进,有机统一;需要做到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合理;需要保证网络交流平台的实时性和有序性。要达到混合教学法的目的,关键在教师的引导,不论哪个阶段,教师都不能置身事外。不管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首先要引入混合式教学法,这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作者相信,通过这种尝试,一定会提高学生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总之,混合式教学法是一种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的先进教学学习理念,它符合《大学语文》学习,符合《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引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

作者:王荣文 张晓艳 单位: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第8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朱劲松.浅谈《大学语文》教学法[J].发展,2012(7).

[3]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0):50-56.

第四篇:大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思考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探讨,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式阅读教学活动中,通过良性互动教学方式实现对大学语文的阅读与理解,更好地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

大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教学思考

大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指教师根据教学文本的特点,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发展要求及本课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提出一系列探究性问题,然后通过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合作探讨与相互交流,查阅相关资料逐一解决问题,达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这种探究式阅读教学不仅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强化阅读效果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要想认真贯彻和实施这一教学理念,就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掌握并处理好阅读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关键问题,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达到探究式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

1.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每节课的基础。”[1]大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就是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心理安全与精神自由的状态下积极愉快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以便师生之间能够坦率地共享某些观念,真诚自愿地进行思想交流。因此,在这种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教学民主:让每个学生都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和平等的教育权利。具体来说,就是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好奇心和自信心,以接纳、承认、鼓励、支持、肯定、赞赏等积极成分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保持快乐的学习情绪,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全员参与,并在整个阅读环节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整体性、平等性、差异性等民主化教学特征,充分得到学生的信任,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环境。

2.建立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师生关系

大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能否落到实处,还要看师生之间是否建立起了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关键是消除专制教育。专制教育实际上就是共性教育,是用一个模式强行规范学生的听话教育,这种教育不仅会压抑甚至抹杀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变成批量生产的同类“产品”,还会让学生成为无法独立、没有担当、毫无主见及创造性的驯服工具。要想打破这一局面,教师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带着仁爱之心,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当做真正意义上的人看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教学中的冲突与不和谐因素,为探究式教学顺利进行提供环境保障。也就是说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交往,平等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平等地分配和利用教学资源,关注并尊重学生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体的尊严与价值,重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自由,特别是宽容学生在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上的“与众不同”。当然,这里的“与众不同”,不是自以为是和我行我素,而是让孩子表现并坚持自己在思想、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独特个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于孩子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精神交往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教师。”[2]也就是说,只有当教师积极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共同探究活动中,并成为学生的朋友、同志时,才会真诚自愿地表达对文本阅读的个人见解,才会真正产生精神上的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情感、道德、美感及价值观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社会公民。

二、教师身份地位的双重转变

1.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转变

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占据教学中心地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而学生则被当做完全被动的知识传授对象,独立性和主体性没有机会得到应有展现,致使学生个性不仅受到压抑,甚至遭到扭曲,更谈不上个性发展和创造力培养。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语文课程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限性,“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环境;二是由教师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3]。也就是说,探究式阅读教学要求以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探究的学习环境,适时适度地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由此可见,在大学语文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身份角色已经发生变化,开始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2.从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转变

教师应该依据探究式阅读教学理念,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师与学生身份角色的双重转变。探究式阅读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教学主体地位,是阅读教学的视点和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平等探究学习活动中的“首席”,由传统主体地位向主导地位转变。教师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任务的承担、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和促进及对教学活动的监督与推动等方面。在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灌输与接受,而是一个在探究阅读过程中为实现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而进行平等对话与精神交流的群体,没有人拥有真理和标准答案却都要求被理解、认同和尊重。在这个要求个体全面发展的社会时代,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任务的承担者,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学生推荐选取各种相关信息与教学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作为课堂的设计与引导者,教师必须积极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并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中肯的激励和评价;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当好学生的领路人和参谋人,注重学生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尽快掌握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监督与推动者,教师应该管理好课堂,时时观察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动态,以防不和谐、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情况和因素出现,从而推动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此外,教师还应该以小组合作形式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全程参与并且合作,当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助跑者。

三、探究问题的设计策略

1.难易适度策略

美国学者亚历山大•阿斯丁(AlexanderAstin)指出:学生越是积极参与各种教育体验,他们的收益就会越多,并能更好地完成学业。探究式学习的目的不在于一定要取得多少具体的研究成果,而在于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勇于探索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所以,教师设置探究问题的时候,应当立足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与社会经验,提出一些难易适度、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让学生自觉顺利地参与其中,并通过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肯定与鼓励,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如果教师盲目随意地组织学生对一些偏离实际的高难度问题进行探究,那么学生只能“节节败退”,甚至想要逃离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最终结果便是学生对探究式学习望而却步,甚至完全丧失兴趣。

2.人文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而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教育,人文性(文化性)与工具性(实用性)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其中,人文性,即文化性指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激发创造力与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阅读过程中,探究问题的设置应该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理论联系实际,把这些由阅读所得的感悟通过问题探究形式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生活层面,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四、正读与误读二者并用

1.正读与误读的相互关系

正读和误读是读者阅读文本时对作品产生的两种不同解读。所谓“正读”,指符合文本实际及产生的社会与文化阐释体系的文本解读,而不符合这种理解的文本解读,则称为“误读”。通常所说的理解并不是一种单向的思维运动,而是在创造性和规范性的有机整合下对作品文字意义进行解释和把握的多维运动,也就是“全面掌握文本固有的内在结构和相互关系,文本和作者的必要关联及文本能产生的具体效果等”[4]。因此,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既有明确的指向性,又有不明确的非指向性,如此便产生对文本阅读的“正读”和“误读”之说。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误读指在正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解构获得的个性化见解和观点,从而丰富阅读文本的内涵。只有把握了正读,才能进行有效误读。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误读是对正读的继承与超越,既体现了对正读的尊重,又超越了正读表现出来的局限性。由此可见,正读和误读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共存互补、相辅相成,所以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应该将正读和误读有机结合,才能使阅读变得更有意义。

2.开创误读的多维空间

胡适先生曾说:“做学问应该在不疑处有疑。”误读是质疑与求异思维的体现,要求学生打破既定的阅读结论,对文本阅读提出新颖独到的个性化见解。引导误读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还是当下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语文教材是开展大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依据,其中收录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含蓄蕴藉,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哈姆雷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打破固有结论,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理论和自身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解读,让自己的生命体验直接参与到文本阅读中,开创误读的多维空间,逐步形成质疑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作者:蔡景春 单位:江西警察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1]罗杰斯.学习的自由[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7.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5:6.

[3]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

[4]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