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模式下大学语文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教学模式下大学语文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教学模式下大学语文论文

一、构建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语文教学目标与专业目标相对接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性,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形成教师围绕目标教,学生围绕目标学的良好课堂气氛,使每个学生满怀激情地奔向教学目标。在这里,我们除了要准确定位一节课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外,还要明确其专业化目标。所谓专业化目标,是指根据文本蕴含的专业因素结合专业特点而确立的目标。专业不同,专业化目标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我们在学习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第一卷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建筑类的专业特点,把专业化目标确定为:结合文中的建筑描写,分析建筑描写对烘托环境、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在学习《诗经•定之方中》时,我们可以将专业化目标定为:本诗体现了哪些建筑设计理念?整体结构不以时间为序,而用插叙手法,原因何在?又如岑参的《登慈恩寺》是怎样将建筑、自然与佛教文化结合在一起的?塔的高大之美是通过哪些手法表现的?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不同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在教学内容上凸显专业特色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学习兴趣,就会引发强烈的求知欲,使学习变成一种内心动力,而不是一种负担。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主要是围绕专业方向来组织的,专业是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学习兴趣与专业兴趣密切联系。为此,我院选用了由熊子龙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系列教材《大学人文基础教程》,这本教材由中国传统文化、人与世界、人文与建筑三个模块组成,并附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大学生阅读参考书目两部分内容。这本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内容编排和选用上突出了鲜明的建筑行业特色,是为建筑类专业的高职学生精心打制的精神拼盘,非常适合我院建筑类专业学生的使用。于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教材进行了适度处理,将第一、第二模块的内容略讲,其中部分内容安排学生自学,重点讲授第三个模块,即人文与建筑与我院学生的专业有直接关系的内容。比如,讲授建筑民俗、民居特点、宗教与建筑、诗词与建筑、小说与建筑、散文与建筑、楹联与建筑等章节时,选取了《诗经•定之方中》、《登慈恩寺》、《沧浪亭记》、《黄冈竹楼记》、《平郊建筑杂录》、《乔家大院》、《滕王阁诗》、《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巴黎圣母院》、《罗马》、《再别康桥》、《都江堰》等诗文,鉴赏、临摹雕塑作品和书画作品,播放《莫高窟》、《故宫》、《圆明园》等纪录片,这些内容既满足了学生想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的需要,又迎 合了学生的专业“胃口”。事实证明,这样的内容选取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具有很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播放纪录片《圆明园》、《莫高窟》时,许多学生都流泪了,看后,学生都踊跃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大都情真意切、言之凿凿。这一课不仅是一次建筑艺术、文学艺术的欣赏课,更是一次人文情怀的培养课,很好地实现了大学语文的多重功能,是一次大学语文与专业相结合的有效典范。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表明,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已不受学生欢迎,不符合学生需要。结合本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经验,我们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必须结合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本身的特点以及院校的实际,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综合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择其一二加以具体说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语言、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创设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与建筑类专业有关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例如,在学习“文学与建筑”一讲时,教师先设计情景问题,要求学生在在观看视频资料时思考几个问题:一是文学与建筑的关系如何?二是文学与建筑的融合是怎样体现的?接着用多媒体播放各地的民居图片、《中华民俗大观》和《中国古建筑》纪录片选段,让学生充分领略我国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和各地民居的风采。看后,根据之前设计的问题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并推荐小组代表发言,课后,要求学生以教材中出现的诗、文为蓝本,谈谈自己对“建筑和文学二者是如何互融的”这一命题的所思所想,将其写成字数600-1000字不等的短篇论文。这一节课运用情景式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大学语文与专业相结合,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在讲授《宗教与建筑》一讲时,教师在授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先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以及宗教对我国文学、建筑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理解宗教与文学、与建筑的关系,老师将学生带到基督教堂、清真寺和佛教寺院进行参观,参观过程中,请相关人员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宗教、对宗教建筑有了更为直观和具体的认识。参观完毕,教师现场布置了下节课的辩论题目:宗教风水是迷信吗?让学生自由组合,成立两个正方组、两个反方组开展辩论。这样,学生自觉地去查找资料、撰写辩论稿、模拟辩论,通过这一形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这是一次参观法、实践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大集合”。实践证明,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灵活使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本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省的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个别学校采取写论文的形式。显然,考核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评价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也体现不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高职学生能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顺利就业,需要通过考核来进行评价。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本课题组认为,应该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写短篇议论文的形式、口头演讲的形式、小组作业形式等。当然,不管采用哪种考核方式,都要将课堂参与其中,即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将出勤率、课堂发言、讨论等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以平时成绩占30%或40%,期末考核成绩占70%或60%一并计算,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这一考核方式,摒弃了原有“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弊端,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注重过程性考核的原则,同时体现了语文课程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教学目标。具体考核方式介绍如下:比如小组作业的方式,一般3-5人一组,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考核任务。每组成员分配好各自任务,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完成各自的任务,最后合并汇总,交付最终作业。小组作业是对学生团体协作能力的考核,也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核。口头演讲的方式,考察学生的表达和互动能力。针对大学语文与专业相关的论题,让学生介绍自己的观点,可借助PPT或投影仪向大家陈述。陈述后,有回答问题环节,学生解答大家的提问。这一形式,充分检验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写短篇议论文,要求学生针对所学专业的某一话题或某一问题写一篇小型议论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学生通过写短篇议论文表述自己的观点,既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检验出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结语

此次与高职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一种对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首先,与专业相结合,延展了大学语文原有的基础性、人文性的学科属性,增加了专业性、职业性的新特点,使其更加适合目前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其次,与专业相结合,迎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学习要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大学语文成为一门学生乐于学、老师乐于教的课程。最后,与专业相结合,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指导思想,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助一臂之力。总之,在提倡学科间、领域间相互融合渗透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要想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必须与专业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保持其应有的魅力和活力,避免被边缘化的危机,走上一条“返魅”之路。

作者:李海英 胡海燕 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