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大学语文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时代大学语文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网络时代大学语文论文

一、博证解读弥补内容的轻浅

信息化时代,博客、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形形色色的自媒体平台,将碎片化的信息,推到世人眼前。目前的大学生多为95后,是在网络时代中成长的第一代,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他们拥有庞杂的信息碎片,而且储存量正在与“秒”俱增。大学语文,以母语为语言,文学为内容,大学生已历经小、初、高十二年的语文教育,如单一介绍专人、专书的基本信息,间或穿插逸闻轶事,定然与同学已有的信息储备重复。如此,学生听大学语文课程(单就内容)的动力与兴趣将与“秒”俱减。笔者经过教学观摩,认为就内容而言,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方面,可从内容广度上专注于“人无我有”。如辞赋类作品,初高中一般涉猎《离骚》、《橘颂》,如不刻意搜索某篇文章,网络上对古文的介绍亦多浅尝辄止。大学语文可讲《天问》、《登徒子好色赋》等。《登徒子好色赋》极尽夸张之能事,对比东家之子与登徒子妻,将古语浅译后,令人捧腹。不过这样求广的挖掘,未必一定收效良好,如上述的《天问》佶屈聱牙,在教学中若不能深入浅出,会令学生望而生厌。内容的广度毕竟有“尽头”,更多时候,可在内容深度上追求“人有我优”。同样一个故事,普通人讲和相声演员讲,效果迥异。同样的题材,大学语文老师站在文化高点,用博证的方式解读,收效不同。比如讲授《颜氏家训•兄弟篇》,可结合儒家伦理中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伦来讲,告诉学生五伦之中最脆弱的一环非君臣非朋友非夫妇而是兄弟。结合文学史上著名的兄弟阋墙事件———周氏兄弟,介绍二人不和经过。联系鲁迅先生逝世次日,在北大授课的周作人给学生讲《颜氏家训•兄弟篇》,依据周作人学生的日记,回溯当日情景。经此解读,学生通过颇具现场感的周氏兄弟,加深了对《颜氏家训•兄弟篇》的理解,而这些知识与收获,也不同于学生已习得的碎片化信息。再如讲授钱谦益时,可加入贰臣文化讨论。“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是当年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为所撰挽联,亦是所有贰臣文化人的真实写照。民国时期才子黄浚著有《花随人圣庵摭忆》,文笔极佳,被南京大学著名教授程千帆钟爱(为其晚年把玩在手的两本书之一),联系其不亚于谍战片的通日寇事件,不单是有趣的解读,更能增进学生对文艺理论“文品不等于人品”的理解。学生主动回忆文学史上著名的贰臣文学,也是一种贯古通今的融会。

二、中外比较拓宽思辨的维度

《论语》云:“德不孤,必有邻。”基于相似的生命历程生老病死及其他普适情感,人们的思考与情感体验也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故中外文学不论主题抑或写作手法均有相通,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钱钟书《七缀集》)。辩证角度看,世界尚无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种族、时代、环境等因素,中外文学的不同也是显然的。大学语文以中外文学为授课内容,在学生已习得基本的中外经典基础上,从中外比较处建瓴,可拓宽学生的思辨,凸显大学语文独特价值。如讲授余秋雨散文时,必然涉及余秋雨其人其文的纷争,著名者有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在介绍争论经过后,请学生思考余秋雨是否需要忏悔,结合西方汉学界认为“中国无忏悔文学”请学生主动思考,中国有无忏悔文学,如果没有,为何缺失?补充说明西方文化中,最具忏悔意识的俄罗斯民族,其宗教为东正教,东正教教义的著名特征之一就是忏悔,并以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为佐证。中国文化以乐感为特质,从孔夫子始即以乐感文化为主导,以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等为佐证。经此番思辨,学生可感知中华民族特性,对外国文化也有进一步认识,让学生重审已知内容,遂有洞天之慨,而辨析本身也迥异于网络碎片化信息。再如,讲授《赵氏孤儿》片段时,除却让大家体味其中蕴涵的宗宋之思,还可以参读伏尔泰《中国孤儿》,比较二者的似与不似。相似处在故事情节的建构,不似之处在于对生命的珍重。《赵氏孤儿》中任何人,为了襁褓中的赵氏孤儿,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中国孤儿》中则有了不同,程婴夫人发话“:为什么要用我的孩子换回赵氏孤儿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联系著名戏剧《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被称为延宕的王子,而延宕的背后,是对生命的珍重。还可引发大家对死刑的思考,到底是否应该有死刑,我们是否真的具备处决他人宝贵生命的权利,借助中外文学的比较,学生亲身参与讨论,思辨力得到提升。

三、以精神引领为最终导向

大学语文面对的授课对象,是已具备基本文学知识与文化史识的青年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在知识唾手可得的网络时代,一个人的精力与专注度毕竟有限,“鱼”无法满足受众(尽管客观上教师有此意愿),教授学生以方法,促之以学习的愿力,是为教学应努力的终极方向。

1.教授学生以方法。

不同的书,版本之间有巨大差异。比如古籍需看是否依据好的底本,外文书籍,需选卓荦的翻译者。这些知识,教师烂熟于心,对于蹒跚于辨别的学生而言,必须加以提点。再详细些,法文书籍,若有傅雷翻译,首选傅雷版;《论语》可看学界公认杨伯峻、钱穆等人的注译本。授课讲苏东坡时,可介绍其“八面受敌”的读书法,让学生在点滴中习得受益的阅读方式与习惯。

2.可通过书目介绍,促进学生学习的愿力。

单纯的书目清单,收效甚微。在课程讲授时,提及某本书的某个细节,反而会激发学生的愿望与兴趣。比如课中讲到仓央嘉措的情诗《那么静》,在优美的诗句品读中,推介仓央嘉措诗集的版本,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依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喜好,及时告知他们相关书籍文章的信息。比如有同学酷爱流行作《明朝那些事》,可介绍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二月河《康熙王朝》等,进而启发学生历史是当代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看此类书籍,需张大眼睛,尽可能注意书中引用的原始资料,从而迫近历史。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日新月异,教师的职能正在慢慢发生转变。一如北大教授朱青生所言:“即他不是授业者,而是再次被要求作为精神导师。在巨大的知识之中培养学生自我建树个人知识结构,鼓励学生,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这信息泛滥的茫茫大海上,找到一条能够幸福度过一生的航道,这就是对教师的最高要求。”大学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课程的主干,任重道远。

作者:孟羽中 单位:浙江警察学院公共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