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中语言文字教学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大学语文课堂中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的重要性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温儒敏在谈到语文教育时曾认定:“母语学习是语文的核心。”所以,大学语文所讲的培养学生素质,首先应是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会掌握语言表达的工具,然后才是审美方面的要求。就好像一个人,首先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然后才谈得上精神享受。对于课堂而言,如果连“苍苍”、“萋萋”、“采采”也没能分辨清楚,又如何能让学生通过“蒹葭”的状态去感受主人公倍受思念煎熬的内心呢?当然,大学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并非让学生分析现存语言现象产生的根源和理据,而是提高这些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能力。但现实的状况是,中小学十二年都未能解决的问题绝不可能在大学一学期的学习中就彻底解决。
大学语文课堂还应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他们体味到民族文学文化之美。这一点同样离不开语言文字教学,也绝不是简单的分段、中心思想总结所能替代的。如,在讲到《兰亭集序》时,不妨给学生扩充一点文字发展演变的知识,让他们从随体诘诎到平直方正的变化中了解中国汉字,使他们对汉字产生兴趣,也有利于了解王羲之的书法技艺;在讲到《孟子•梁惠王下》时,不妨给学生讲讲“乐”的语音发展变化,在帮助学生识别“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时,还能让他们了解“乐”的另一读音“yào”。
总之,大学语文课堂绝不是语言课堂,不可能纯粹地讲语言现象,但大学语文课堂也不应是文学课,不等于纯粹的文学赏析。它应当是一门综合课,通过基础、丰富地讲解与练习,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堂中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的途径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的引导却决定着课堂的成败。要提高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首先应从课堂上下功夫。
(一)教师发音标准、用词丰富、书写规范
加强语言文字教学,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字、词、句,它应当渗透在大学语文课堂的各个方面,而教师便是这各个方面中尤为重要的一面。教师自身的语言文字修养,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语言文字修养在课堂上的第一表现便是普通话。和谐悦耳的声音刺激总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这当然不是限定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歌唱家的声线,而是指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的语音要准确规范,发准每个字的声、韵、调,同时注意语流音变现象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和语音的轻重错落。总之,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不仅能为教师本人个人魅力的提升起到一定作用,还能使本身就讲究美感刺激的大学语文课堂更加音律和谐、韵味无穷。此外,还能在纠正学生不良发音习惯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音美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词语使用规范、丰富,更可以使课堂条理清晰、意味盎然,让学生深刻领悟大学语文的韵味。
例如,在欣赏《诗经•蓼莪》这首诗时,我使用简洁的语言,选用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接触过的《诗经》诗篇导入:“打开染了千年风烟的《诗经》,我们最容易在第一时间被存活在其中的女子征服,被弥漫于其间的爱情所吸引。明朗艳丽的《桃夭》;深情隽永的《蒹葭》;活泼动情的《静女》;幽怨悲苦的《氓》……那些优美动人、一唱三叹的诗句即使是重读千遍也不厌倦。在这其中,另有一种情感让我们感动,那就是亲情;另有一种伤痛让我们唏嘘,那就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通过这样一段导入,我先让学生回顾了他们所熟知的篇章,当提到诗歌篇目时,他们自然会情不自禁地背诵其中的经典句子,在增添其学习自信心的同时,让他们对本节课产生亲近感,在互动中很快进入了课文的学习。除了口语表达之外,教师还应注意板书书写的规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使用的广泛化,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弱化,那么教师黑板上所呈现笔画规范、笔顺正确、间架结构搭配合理的粉笔字便是对学生无声的提醒。所以,提倡大学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适当辅以板书。
(二)加强课堂对学生作文及朗读的训练
不论大学语文课堂呈现出怎样的教学形式,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在课堂上过于偏重介绍分析,而忽视了一种传统的学习方法———诵读。汉语是一种有声调的语言,正因为此,汉语被认为是最富于音乐性的,而汉语的这种音乐性在历代诗词歌赋中更是展露无疑。我们要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的押韵美;要讲《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换韵之处即是动情之点;要讲“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双音节整齐美、韵脚回环美、平仄抑扬美等等,单凭教师“讲理”,是不足以让学生形成明晰的自我判断的,那么最好的办法即是诵读,在不断地吟诵中去体验诗歌语言的整齐之美、回环之美和抑扬之美;在不断地吟诵中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的情感激荡,与作者产生共鸣;在不断地吟诵中感受中国语言的无与伦比之美,产生对汉语及文学的浓厚兴趣,在生动的语言美感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除了朗读之外,作文训练也是加强大学语文课堂语言文字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学习语文而后便要会用语文,具备语文素养,赏析是一个方面,更现实的是书写和表达。当然,作文训练可以是固定的文体和题目,也可以是学生结合课文学习的心得体会。在讲述《诗经•蒹葭》时,可以要求大家将故事的续编或自己的人生感悟写成一篇小作文,并且在第二节课同桌互相批阅。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也能在习作和互相修改中提高书面语能力。
(三)适当扩充课外语言文字知识
有时,为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补充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知识,可以是作者的生平趣事、文章写作背景,当然也可以是一些语言文字知识。王蒙的《语言的功能与陷阱》是作者2004年受聘南开大学兼职教授时发表的演讲。在学习时,我有意识地从文学和语言两方面进行讲解。从文学的角度来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演讲文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结构特点以及王蒙亦庄亦谐、外松内紧的语言特点。而这些在学习过程中都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已经能够有所感悟。所以,课堂上,我在讲解这些特点的同时,又给学生补充了许多语言学常识,以拓展其认知面。文章一开始,王蒙就提出“语言创造了人”。就这个问题,我请学生思考:所有的动物中,除了人具有语言的能力,还有没其他的动物和人一样有完整、清晰的语言?和我设想的一样,很多学生大声说出了“黑猩猩”、“鹦鹉”,于是就学生所答,我给他们用科学实验例证简单介绍了语言的特点(单位明晰性、任意性、结构二层性、开放性、传授性),而这些特点,在动物的叫喊或是舞蹈动作中是不具备的。几分钟的语言学知识的介绍,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王蒙的观点,而且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了语言。
三、总结
大学语文课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非中文专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这一宗旨在“汉语危机”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出于责任感,作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者,我们必须从各个层面加强语言文字教学,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能力。
作者:李婷 单位:安康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