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课程思政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课程思政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摘要]课程思政元素如何有机融入高职院校人文课程,就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分析与探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为基点,以特色文化活动与新媒体思维为介质,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和教材编写,激活互联网效应新“动脉”,重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体验,探索“三元合一,四维联动”课程教学新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语文课程;高职;教学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中大学语文课程承载着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的核心任务。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不同民族文化互融又碰撞。巍巍中华,山河壮阔,慷慨同心,唯家与国。近年国风盛行,汉服热、茶文化等在我院学生中影响日增,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快餐文化、“饭圈”文化等问题在高职学生中也有广泛的存在基础,部分学生传统文化意识淡薄。基于“立德树人”目标,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学载体,继承、发扬民族文化,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是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视野的第一要义。在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阐发经典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引入新媒体时代互动平台,搭建“三元合一,四维联动”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的导向作用融入教学全过程,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高雅志趣,蕴蓄民族精神品格,提升职业素养,进而调动其为所在区域服务的积极性。

一、分层推进、资源整合,探索“三元合一”模式的课程教学路径

课堂教学是传统文化“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教材的处理和运用是关键。“三元合一”,就是思政元素与人文元素相结合、职业素养与文化素养相结合、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以“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全程,梳理课程文化要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语文课堂,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

(一)思政元素与人文元素相结合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打破教材原有的文体编排体例限制,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模块。如“家国之情”主题,精选《诗经•采薇》《张中丞传后序》《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结合当前国际环境,宣扬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激发学生深沉的爱国之情;“理想之光”主题,精选《礼记•大同》《回答》等,融入“中国梦”元素,探索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溯源,增强政治自信和民族自信;“光明之路”主题,精选《忆秦娥•娄山关》《风波》等,融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元素,结合长征路上那些激荡人心的感人故事,让学生感恩先辈的开拓精神,坚定建设美好中华的理想信念;“生命之美”主题,精选《庐山谣》《青玉案》等,融入“追求美好生活”元素,欣赏祖国壮美山川,结合生态发展观,提倡尊重自然、赞美生命;“青春华章”主题,精选《天才梦》《追悼志摩》等,融入“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元素,关注青春激情与成长困惑,结合五四精神,激励青年学子追求理想,勇挑家国担当。

(二)职业素养与文化素养相结合

以经典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修身养性,润物无声,对学生的修养、品行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中华民族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如《史记》《曾国藩家书》等,则强化学生淡泊守诚、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讲述具有示范性和榜样力量的人物事迹,使之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求真务实、忠诚认真、团结协作的良好职业素养。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需求,制造文化共鸣。讲授传世名篇《红楼梦》,针对土木工程、建筑装饰、园林等专业学生等,侧重于荣国府的建造格局、大观园曲水流觞的江南园林艺术;针对旅游、物流管理等专业,侧重于贾府的人事运行、美食美景;针对音乐表演、影视动画等专业学生,则侧重于宝黛钗等主要人物的美学内涵、服饰文化等;针对学前教育、初等教育等专业学生,则重在红楼诗词的欣赏、诗意中国的领略等。总之,紧扣高职学生的专业特色与职业方向,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美学体验和专业素养。

(三)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

地域文化是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要延展思政育人的视野,充分挖掘优秀地方文化的内涵。在东营职业学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相关尝试已经取得不俗反响。在学生文化社团活动中,传统文化因子与地方文化因子的融合屡屡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将盛唐山水诗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豪迈气象、庄子《逍遥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融入“黄河入海,我们回家”的东营地域文化主题,打造特色文化作品,以此立意的学生诗朗诵《梦在东营》等在山东省诗歌诵读大赛中屡获佳绩。在个人抖音、微信朋友圈为家乡赋诗加油,成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最受欢迎的课后作业形式之一。在网络资源建设中,设置“先秦诸子百家与兵圣文化”“黄河口民俗”“红色刘集文化”等自选阅读专题,每学期点击阅读量达数万人次。家园与家国情怀共鸣,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交融。因了解而热爱,因共鸣而共生。地域文化内涵的丰富,得以从情感共鸣、地区经济、人文美学等多层面影响高职学生的职业选择。

二、双向互动、内外互联,探索“四维联动”模式的教学实践路径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中,运用现代传播技术,线上线下、课堂内外相补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高职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共鸣。通过师生多元双向互动,多维度打造适合高职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特色场景,赋予学生更生动的文化社交体验。

(一)“一维”,即创新第一课堂教学实践环节,重构传统文化教育体验

如何高效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专注度,课堂改革为关键一环。大学语文课堂讲授大多仍然是“高四模式”,课堂实践环节占比明显不足。因此,如何努力引导自主开展思政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始终是各类研讨关注不衰的热点问题。将传统的诵读法、讨论法与新时代多媒体技术灵活使用,可以为传统文化的学习打开新的窗户。比如,引入“我的诗意中国节”“辛弃疾诗词英雄谱”等项目化经典诵读,融入多媒体技术,以视听效果深化印象。设置轻量化趣味阅读,能有效弥补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符号化、碎片化阅读导致的不足。在蕴蓄丰富的思政元素的传统节日文化、节气文化中感受经典魅力,传承民族文化饱含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通过体验教学法,在“三言二拍”《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鉴赏时,将中国结手艺、民俗游艺、年画剪纸、清明风筝等传统文化元素带进课堂,让学生亲身操作体验。通过情境教学法,在课堂讲授《诗经》《礼记》时引进成人礼赞、及笄礼等古代重要礼仪,让学生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化认同、民族自信。

(二)“二维”,即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开展适合高职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营造整体氛围

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印发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提出,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特色传统文化活动(如文化协会、汉服协会),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英雄赞歌”诗歌朗诵、“美丽中国”随手拍、刘集红色文化参观等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与之融合在一起,浸润学生精神世界,培养民族文化自信。春风秋月,时时听闻诵声琅琅,佳节盛日,处处洋溢翰墨书香,成为校园中别具特色的文化风景。

(三)“三维”,即引入互联网思维,激活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新“动脉”

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利用信息时代新媒介创新平台,促进互联网因素和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融贯,达到“1+1>2”的渠道实效。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离不开网络技术的运行。大学语文课程的外延颇丰,如东营职业学院尔雅课程线上资源库。利用学习通、云课堂等平台,分享传统文化类的慕课,如《易经十讲》《中华诗词之美》《中华民族精神》《戏曲鉴赏》。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网络平台是最佳助力。新媒体当下,大学语文课程如何实现快速“吸粉”,成为课程实践重要的方向之一。通过充分体验和合理使用各种App,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平台,以文字、图片、短视频等方式输出文化体验。通过学习通、微信的公众号、抖音等交流平台,由学生运营、教师负责监管,定期或不定期、有主题或无主题地推送大学语文精选篇目、传统文化常识、精彩书画艺术、经典吟诵表演和原创文化视频。跨越艺术、建筑、石化、园林、教育等不同专业的隔膜,实现知识体系的平台贯融,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随时“互粉”,在认同感、成就感及心理安全层面实现学生的文化社交需求。

(四)“四维”,即知行合一,服务地方

在校外,拓展大学语文课程外延,检验文化育人效果。如参观黄河口文化馆,将唐诗宋词与“黄河入海流”的磅礴气象转化为地域文化的认同、家国情怀的共鸣。参与社区文化宣传志愿活动,讲解传统文化趣味知识。积极参与安泰南区“书香社区,经典中国”诗歌品读会,让学生感受和宣传中华诗词之美。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讲好高职学生自己的“中国故事”。在企业,与用人单位积极接触,评估传统文化教育在其职业发展中的支撑度,为大学语文课程在各专业的不同运用提供建设性意见。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弘扬了传统文化,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三、以人为本、立足育人,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评价机制

有效的反馈与评价是提升学习效果、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我院乃至大多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现行考核方式仍以卷面考查为主要形式。在“三元合一,四维联动”课程教学创新改革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成绩应涵盖更丰富的层面,至少包括课程学习、课程实践、期末考试等部分。学习评价由思政元素、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组成。课程学习应涵盖学生的线下与线上成绩。线上成绩如学习通“慕课”视频观看度、线上作业完成率,线下成绩结合考勤、文化活动参与度和经典阅读量等。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尽可能全面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提升学习效果。课程实践方面,学生在省市级诵读比赛或其他同类型活动中获得奖项的,可以纳入大学语文课程考核成绩;学生在学院的微信公众号、抖音上公开展示的文艺表演、书法绘画、茶艺展示等原创作品也可列入考核成绩。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积极引导学生从事社会志愿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文化自信的社会影响力和责任担当。改革传统文化课程考核机制,在涵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还需发挥更多作用。考核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考核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和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总而言之,“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推动,传统文化课程已经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家园与家国情怀共鸣,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交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践体系,整合人文课程资源,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在灵活多变的教材设计中,大学语文课程充分体现其人文素养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深入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深入培养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觉意识,从而使其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服从文化自信建设,服务高职精神培育,培养爱国、励志、求真,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与使命。结合公共课基础优势,探究传统文化育人路径,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作者:乔华瑜 单位:东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