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的“三个关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教学的“三个关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语文教学的“三个关注”

【提要】立德树人对大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新大学语文教学观念,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式,积极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是大学语文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意见和近年来实施语文教学改革创新的要求,本文提出要落实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要关注教学目标,立足人文素质教育;二要关注教学方式,实施探究式教学;三要关注立德树人,加强课程思政。

【关键词】大学语文;立德树人;人文素质教育;探究式教学;课程思政

上好大学语文课是大学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如何使大学语文课既能受到学生欢迎,又能够实现该课程开设的初衷?笔者认真研究了教学大纲和不同版本《大学语文》教材编者对大学语文编写意图的说明,对同行及相关专家学者关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探索、争论进行了反复思考,结合自己亲身教学体会,笔者认为,新时代上好大学语文课,应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应关注教学目标,给予大学语文课程一个准确的定位;二是关注教学方式,即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探寻最为适合、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三是关注立德树人,挖掘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关注教学目标,立足人文素质教育

把握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改革创新中一直探讨与关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关注教学目标才能明确教改方向,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语文教学,从而达到大学语文课程开设应有的效果。根据以往研究发现,目前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说法不一,笔者较为认同的观点是:大学语文应把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目标。教育部高教司关于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意见中指出:“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以看出,首先,大学语文的定位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其次,要充分发挥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最后,大学语文“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能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可见,教育部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即大学语文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对于大学语文课程的不同理解,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教学存在着惯性思维,认为语文课程是基础学科,应把知识性、工具性放在首位,否则很难称之为“语文”学科。这种认识的偏差混淆了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区别,没有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谁更重要的问题。有些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就是在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职能,只要传授好语文知识,同样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由此看来,大学语文教师要想适应新文科背景下的课程新要求,就必须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应立足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这样更符合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客观现实需要。通常来说,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每学期教学安排课时较为有限,如果课堂时间全部用来讲解语文知识,显然是无意义的简单重复,违背了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初衷。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已经连续学习了十二年的语文课,多数学生已具备较为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即便有些大学生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现象,也可以通过课后自学和网络课程学习进一步巩固提高。如果寄希望于仅靠一学期三十多个课时的大学语文课程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和水平,既没有实际意义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我们要相信学生通过十几年的语文课程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有些学生甚至已有很高的语文应用水平。大学语文课程需要更多的关注课程建设本身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目前一些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不感兴趣,课堂缺乏活力,互动性不强,究其原因就是对大学语文课程缺乏准确的定位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些教师仍然重复老一套的语文基础知识讲解,没有新意,学生参与度不高,自然感到乏味无趣。因而,在有限的课时里,教师应把精力、时间用到最有价值和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笔者认为,应将大学语文的课程和教学目标定位到人文素质的培养上。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语文知识性和工具性的特性,而且可以更好地促进语文工具性发挥作用。因为大学语文教学是通过一篇篇课文的理解与学习来实现的,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同时,也在巩固提升语文知识。比如,学习文言文,离不开对文言实词、虚词的词义和用法的理解,自然也就巩固了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需要解析文章的逻辑结构及写作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把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使大学语文工具性服务于人文性,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同时发挥其工具性的作用,才能真正把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关注教学方式,实施探究式教学

实现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选择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建立起高效课堂。这里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每个课时里都能使学生有新的获得感;建立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时间里能够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感。目前,以增进教学成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异彩纷呈,各种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模式都在尝试之中。比如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答疑解惑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式教学方式,借助于网络技术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型教学方式等。但在众多教学方式创新的案例中,笔者认为实施探究式教学,最能够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符合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要求。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多精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教师通过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一起解读富含人文精神的代表性作品,在鉴赏、认知与辨析的过程中,挖掘其思想内涵,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背后人文精神的熏陶,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一是教师应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教师应尽量少占用知识讲解时间,用较多的时间开展师生互动,通过分析课文,研究文章的历史背景和作用,让学生自觉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探讨文章对当今社会的启示和现实意义,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师生平等探讨交流,寻求最优答案。同时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客观地去伪存真,汲取精华,弃之糟粕,激发学生新的思考,获取新的收获。二是立足课堂解决问题。有些教师习惯把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练习作为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必要环节,课后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表面上看是督促学生课前、课后思考和巩固所学内容,使课堂更好地展开讨论,却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大学生每学年要同时开设多门课程,除了公共必修课外,还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课和选修课,如果各科教师都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学生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很难完成大量的课程作业,也无法及时消化吸收课堂知识,无疑给学生增加了很多课业负担。要使大学语文课程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适当地留些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无可厚非,但应把教学任务主要集中在课堂上,教师要“吃透教材”,设计好探究式教学方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那些以突出学生自主性学习为由,教师课堂上少讲或不讲,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随意出几个题目安排学生自由讨论发言,这种方式与探究式教学是相违背的。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过程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课前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去发现有效问题,设计问题,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感悟,寻找课程内容与解决现实问题、困惑的契合点,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获取无限的课堂之外收获。

三、关注立德树人,加强课程思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育人先育德。立德树人是教书育人的核心内容,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每位教师应该时刻关注的重大问题。近些年来,总书记在教育工作方面的讲话中,多次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指出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立德树人的责任。作为高校教师理应牢记总书记的指示,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认认真真地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目前,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逐渐在教师心中得到强化,课程思政教学也已迅速展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着育人责任,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笔者通过对已有研究和自身课堂反思发现,无论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还是实施效果,都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纲领性文件,为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具体可操作性。大学语文作为高校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整个高校开展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文化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天然优势,教材中的课文蕴含着较多的思政内容,大学语文教师应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以敏锐的眼光,挖掘每篇课文中的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将课程思政引入教学过程当中。比如《谏太宗十思疏》这篇课文,教师在讲解写作背景和写作体裁时,可以介绍这是一篇唐朝大臣魏征在贞观之初劝谏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使国家长治久安的奏疏,这篇奏疏不仅对唐朝“贞观之治”和之后唐朝持续一百多年的强盛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思想对我国取得辉煌成绩的今天也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在讲解课文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内容时,通过对魏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劝诫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国家长治久安、巩固执政之基的重要性,疏通民意的重要性,为民谋利的重要性,廉洁从政的重要性,使学生领悟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现实意义。在讲解课文中“知止以安人,竭诚以待下”时,引导学生思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科学决策,不劳民伤财,一心一意为百姓着想,进而启发学生认识到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命的具体行动。在讲到课文中“虽董之以严刑、貌恭而心不服,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时,设计让学生课堂讨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国家稳定与群众支持拥护的关系,通过探究式学习,得出建设法治国家,同样需要加强以德治国;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永远不能背离人民群众的结论。在讲到作者魏征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魏征敢于直言纳谏,不怕触犯皇帝招来杀身之祸,从而让学生体会魏征具有强烈的国家责任意识,因为他没有私心,无私才能做到无畏,以此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位忠诚爱国、值得敬仰的历史人物形象。总之,立德树人是每位教师都应该高度关注的问题,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教育使命与责任,大学语文在大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通过课程思政,切实发挥好大学语文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但是,要上好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还要把握好“度”,不能信马由缰,不能将大学语文上成思政课,要正确处理好大学语文知识学习和思政要素渗透的相互关系。大学语文教师只要用心进行课程思政实践,相信定会使大学语文成为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受学生喜爱、乐于学习的课程。

作者:申霄 单位:西安财经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