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语文之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大学语文之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论大学语文之大

内容摘要:大学语文之“大”主要体现于“大容量”、“大视野”与“大情怀”三个方面:“大容量”是指在教学内容方面,相对中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范围要广,数量要多。“大视野”是指在教学目的方面,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着眼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着眼于古今中外的全方位涉猎、着眼于整个人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如中小学时代,主要着眼于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大情怀”是指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该有助于学生涵育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教师只有认识到大学语文的这“三大”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切实践行之,才有可能使大学语文课程真正呈现出其自身的特色和在培养纯粹的中国人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这“三大”要求教师虽身处一隅而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求知的渴望与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勤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永远葆有心忧天下的责任与担当——这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中国每一个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最突出的特征。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大容量大视野

大情怀说起大学语文(在有些高职院校,又被称为“高职语文”之类,本文不作区分)这门课程,在高校工作的人,不管是教师还是管理者,大概都不陌生。同时,它又常常是一门“尴尬”的课程:似乎人人都知道我们的大学生母语(汉语)水平亟待提升,高校语文教师从来不乏持久的类似“救救孩子”的呐喊,为大学语文课程的不被重视而慷慨陈词痛心疾首者不在少数。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其“尴尬”地位却似乎依然如故。笔者一向认为,个中原因不能仅归因于(甚至主要不能归因于)课程设置者和修课学生的“急功近利”———大学语文课程的被冷落,更重要的原因当在于它似乎并没有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方面起到多么明显的作用。实际上,学生素养的提升似乎并不是加开一门两门课程就能奏效———诸如语言等人文方面的素养的提升尤其如此。更何况,我们为数不少的“大学”语文教师在讲课的技巧与方法上比一般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高明到哪里去———实话实说,相当多的人在这方面甚至无法和普通中小学语文老师较高低。而从整体上看,中小学语文教学尚且“少慢差费”,那么,目下的“大学语文”又有何善可陈呢?实际上,一味空谈大学语文课程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之类的根本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的第一要务是要认真思考“大学语文”和中小学语文的差异(包括内容、教法和教师素养等等方面)到底应该在哪里。本文就是从“大”(或曰高职语文之“高”)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的一些探索和思考。我们认为,大学语文之“大”(或曰高职语文之“高”,我们不作区分,是因为在我们看来,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主要应该体现于“大容量”、“大视野”与“大情怀”三个方面。

一.大容量

所谓“大容量”是指相对中小学语文课程而言,“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在范围上要广,在数量上要多。首先是范围上要广。包括文选的内容要广泛,如孔庆东指出的那样:“语文什么都包括,天文地理都可以在里边。”同时,特别强调口语训练应该成为课程的重要内容。叶圣陶先生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几句话似乎尽语文教师皆知。然而,在实践中,包括中、高考在内的重要的考试是不涉及学生口头表达的,所以,口头的“表达与交流”即使早就被编入了教材,在重在“应试”的当下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也往往成了摆设或至少是不被重视。而到了大学阶段,这种状况就非得改变不可了,因而,在书面语(主要是文学作品)成为大学语文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的同时,口语训练也同样应该成为此课程的重中之重。其次是数量上要多。相较于中小学的语文学习,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大大增加学习和训练的数量。例如,一般地,中学生每个学期读好一本教科书,外加老师为了增强其“应试”能力而推荐的一些“课外阅读”书籍就差不多了(至于学生和家长自己增加的,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再如写作,非毕业班的中学生一个学期写8篇“大作文”外加一些课外练笔之类,就算是很多的了。而到了大学阶段,如果依然保持这种状态(实际上是绝大多数学生连这种状态都无法保持),那就不能称之为“大”学了!大学阶段的语文的教学应该“大大”增加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数量,对一般学生而言,最好能够每天坚持阅读文学书籍和自由写作———几乎很难想象,一个在大学阶段读过几百部经典文学作品,写过几百篇甚至上千篇文章(哪怕是三五百字的“短文”)的学生,其语言运用能力较之于进大学之前却没有类似“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巨大提升。特别地,要每天坚持口语训练,包括普通话语音训练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等等等等。大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提升,不是单靠学习什么高明的理论就能实现,更不是时常做一做美丽的白日梦就能成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语文学习特别是大学语文的学习其实也是如此,学生自己坚持,读多了,写多了,说多了,练多了,素养和能力自然也就逐渐地形成和提升了。

二.大视野

有了课程内容的“大容量”,还须有教学实施中的“大视野”。所谓“大视野”,是指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应该着眼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着眼于古今中外的全方位涉猎、着眼于学生整个人生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如中小学时代,主要着眼于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特别是升学考试。当下,不少的大学语文教师采用的是和中小学语文教师大体相同的教学方法———让人沮丧的是,如果说有不同,大多也只不过是方法的运用不如中小学教师纯熟、教学效果不如中小学教师明显罢了———所以,在我们不少自视甚高的教师眼里“意义重大”的大学语文课程在不少学生那里却被讥嘲为“高四语文”而可有可无。要改变这一让人倍觉“尴尬”的局面,教师教学的“大视野”不可或缺。然而,实际上,我们的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小家子气”却非常明显。例如,有的教师没有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也缺乏起码的教材处理能力,只能按照教材编排顺序,一篇课文接着一篇课文地“讲”下去,好像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没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也不对学生课外学习活动作任何要求。例如,有的教师局限于自己所学专业或研究领域,“三句不离本行”,此外的内容似乎全都不屑一顾。例如,有的教师抱住传统考核方式不放,一张考卷,选择、填空、阅读、写作四平八稳,如果说与着眼“应试”的中学试题的区别,也仅体现于试题数量的减少与难度的降低而已。……诸如此类的教师及其所实施的教学活动,很明显是“无的放矢”,当然将大学语文之“大”(不仅仅是此处所说的“大视野”,还有前面所说的“大容量”和接下来要说的“大情怀”)消弭得无影无踪。我们所说的“大视野”,却是要求教师的教学应该自觉地(而不仅仅是自发地)着眼学生人生的长远发展,通过一项项具体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全方位训练,在全面提升语言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其成长为‘准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的语言’的‘有教养的青年男女’”的同时,培养能使之受益一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而不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考试的分数。既然如此,我们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实际上,“大容量”的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也绝不是单靠有限的课堂时间就能够完成的)与教材,而是要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听说读写多管齐下,脚踏实地的同时不忘记了仰望星空———当下具体的学习活动与长远的能力、习惯的培养同时兼顾。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着“大视野”和大家气度的教学,才是大学语文课程得体的“打开方式”。

三.大情怀

自觉地着眼于长远而从当下量的积累入手,扎扎实实地引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方位的学习与训练,在这整个的过程之中,逐渐地孕育出学生超越“小我”而心系天下兴亡的气概与担当,也就是作为真正的人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所应该怀有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这就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所应该具有的“大情怀”。从洪荒一直到今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延续着炎黄之血脉,创造和传承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使之成就为迄今唯一未曾中断的世界文明与文化史上的奇迹,个中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固然不计其数,而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所葆有的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无疑应该是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一个。著名中国思想史学者张岂之先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概括为12个方面:天人之学、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这12个核心理念就从不同角度体现出了我们所说的作为纯粹的中国人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应该具有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特别是其中诸如“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与“天下大同”体现得尤其明显。古人讲“修齐治平”,则是对这种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的精练而独特的概括。当然,青年学生这种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的培养当然不是单靠大学语文这一门课程即可奏效的,它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门课程各个方面各种人群的协同努力,然而,由于课程的内容特点(语言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极其重要的载体和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语文课程完全可以也完全应当在这当中起到特殊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青年学生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的义务,在内容选择、教学设计与实施及成绩的考核评价等诸方面均应该体现这一目标———不是说中小学语文课程没有承担这样的义务,而是说挣脱了沉重的“应试”桎梏而具有更“大”更高远的目标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自觉更加突出地强调这一点。

四.大学语文之“大”

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我们在此文中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论述大学语文之“大”的,即教师应通过大范围大数量的课程内容,自觉地、有计划地着眼于学生人生长远的发展,引导和帮助其全面提升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涵育其对于社会、国家与民族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担当精神。当然,实际上,一切的美好设计与愿望,最终都得落实于学生自身的实际行动之中。而在这样的“落实”过程之中,教师作为引路人的“主导”与示范作用相当重要而关键,所以,大学语文之“大”(或曰高职语文之“高”)就决定了其对教师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要建设好大学语文课程,不断提升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之关键同样在于教师———当下中国的大学语文教师同样应该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没有这样的教师,大学语文之“大”就往往会成为空谈。危卫红在《论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师的素养问题》一文中就指出,在当下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应该全面理解“语文”的内涵,牢记语文教学必须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大方面而绝不仅仅是狭隘的“文本细读”或“文学欣赏”,应该具有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学的时候能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应该具有对民族文化的强烈自信与传承发展民族文化的强烈的责任感,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精神境界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在教育教学中应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生发展,不要以“学生基础差”为借口而肆意降低相关要求等等,这就是从教师自身素养的角度来强调高校(包括高职院校,也包括本科院校)语文教师所应该具有的“大家气度”———教师自身的“大容量”、“大视野”与“大情怀”,也就是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与深沉的家国情怀。事实上,也只有具备这些“素养”的教师,才能“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所以,虽身处一隅而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求知的渴望与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保持勤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永远葆有心忧天下的责任与担当———这应该成为新时代的中国每一个从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最突出的特征。

作者:危卫红 单位: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