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创新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大学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创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大学语文中鲁迅作品教学创新

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课程,与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点关注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不同,大学语文应更加注重“立人”教育。“立人”思想是鲁迅作品中的核心思想,但由于学生阅历较浅,理解能力较弱,教师教学方法死板等,鲁迅作品教学往往效果欠佳。《伤逝》作为鲁迅唯———篇婚恋题材的小说,是鲁迅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的深刻思考,学生在二十岁爱情懵懂的年纪学习《伤逝》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

一、学生现状与教学设计理念

大学语文授课对象为大一学生,年龄在18至23岁之间,部分同学有恋爱的打算甚至有的同学已经处于恋爱阶段。《伤逝》是鲁迅为数不多的青年知识分子爱情题材小说,很合年轻人口味,加上鲁迅在这部作品中以爱情和婚姻作为框架深入讨论五四后知识分子道路问题,小说可以激发青年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对178名学生发放了关于鲁迅的调查问卷,但就调查结果显示,46%的学生认为鲁迅的作品难读懂,14%的学生认为其作品精神与时代疏离,40%的学生认为其作品思想过于深刻;对于鲁迅的印象,46%的学生觉得他很伟大,但又对其作品不感兴趣,9%的学生对鲁迅“没感觉”,认为其只是一个经典作家而已,9%的学生感觉他是一个高不可攀敬而远之的人,37%的学生认为他仅是每年课本上都有的作家。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鲁迅的接受情况不容乐观,多数学生还停留在鲁迅“标签式”的印象中。本课程利用智慧教室网络教学环境和信息化教学方式,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课前问卷调查、自学资源,课中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分角色讨论人物、小组探究、观点分享评价反馈、网络投票、课堂总结,课后线上线下作业延伸等一系列丰富恰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自学即课前自学任务清单,课中乐学即情景和故事导入、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总结等,到课后研学三个环节实施教学。通过学生讨论及教师层层引导学生更加了解鲁迅生平、《伤逝》写作悲剧以及子君与涓生爱情悲剧的原因,将《伤逝》和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女主人公跨时代对比,引起学生兴趣,探讨《伤逝》的时代性以及青年爱情观。

二、教学方法创新

(一)教法

任务驱动法:打破中学时期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即作家简介-创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而是教师课前下发任务学习清单,要求学生自己查找作家生平材料,了解人生轨迹与创作风格的联系,要求学生观看百家讲坛或其他教学视频及慕课,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小组合作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均以小组(5人/组)为单位,小组成员的组成方式并非一成不变,根据不同的课堂活动,进行兴趣式、互帮互助式、拾遗补阙式分组。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展示成果。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是辩驳其他同学的观点,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以小组进行比赛也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学法

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前下发任务学习清单,学生在课前积极收集资料、排练、讨论。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问题来检验学生课前学习成果。《伤逝》教学内容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即为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以及对主人公形象的客观判断,评价子君和涓生个人形象的特点。围绕这两个问题思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鼓励学生表达自主看法。通过学生问题回答的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程度以及对文章的把握和理解,进而调整教学的重心,保持任务驱动的时效性,增加文学评析和赏读的深度与广度。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总结,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针对《伤逝》中人物角色特征,设置不同小组角色讨论的话题,学生站在主人公视角下分析其心态,并表达在小说所描绘的语境中自我的选择。这种合作学习方式的优势在于为学生营造真实情景感,使学生进入到小说营造的环境内,并带着学习任务开展深度思索,掌握作者和特定人物情感和内心,理解逻辑关系和事件发展因果。这种学习方式可减少学生对文学作品理解的片面性,并以当代价值观念来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增加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并通过学生之间思维和学习成果的共享传递,保持学习氛围的活跃性以及学习成果习得的高效性。

三、教学内容创新

学生对鲁迅作品敬而远之,鲁迅的教学往往对教师、学生都是极大的挑战。高职学生基础薄弱,但动手能力强,笔者结合教学目标对本课实行任务驱动教学,各个击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通过完成课前自学的任务清单、课中任务清单以及课后延学任务清单深入理解鲁迅对青年婚恋问题对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对人生观、爱情观。课前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印象中的鲁迅永远都是板着脸、目光深邃、严肃至极的作家,学生甚至是将鲁迅比作“神龛”里的神像,鲁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但实际上,鲁迅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高冷,他也有平易近人的一面。于是在导入环节,笔者通过鲁迅给许广平画“小白象”和爱吃糖的故事展现出一个率真可爱的鲁迅形象,指出鲁迅不仅写批判性作品,也写爱情小说,拉近学生与鲁迅的距离,巧妙完成情境导入。传统鲁迅教学往往重点突出鲁迅“弃医从文”的事件。教师往往在仅限的课堂时间内快速的讲解完鲁迅的生平,学生记不住重点,对理解文本意义不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任务一:鲁迅的1925年。在任务二中引导学生从社会、经济、主人公性格及文化差异方面寻找与文本对应的悲剧根源。引导学生提炼出导致悲剧的内因和外因。引导学生站在不同人物的立场了解角色的不同性格及处境。对于同学对小说人物作出的极端评价(如个别同学认为都是涓生的问题,他是个虚伪和无耻的人,子君是无辜的)进行正确引导,全面的寻找问题根源。情境式教学让学生有了一种身份感以及情境感,理解人物行为的逻辑或因果,能够更好地深入文本。对于个别学生做出的极端评价,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能培养学生全面看待事物发展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有效地突出及解决了教学难点。在任务三中引导学生思考《伤逝》和《我的前半生》的不同表现群体,即由单纯的女性独立意识扩展到不论男女老少都应爱拥有独立人格,人们都能站在平等等位置讨论两性关系。《伤逝》更多的是表现女性独立意识,结合《我的前半生》中更为广泛的独立认知、鲜明的时代特征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独立自强的个性,是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语文的表现。

四、课后归纳总结与教学评价创新

在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和课上问题讨论后,已经对鲁迅的写作手法和特点以及对《伤逝》这篇文章有着一定的理解。因此在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总结和归纳,不必要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复,应将重点放置在两个问题上,第一是了解学生对作品的看法,由于鲁迅先生作品内容具有多义性,但毕竟代表着所有观后感都具有合理性,因此对于学生所表达的勉强说法应给予排除。可引导学生对多义性进行探讨,并利用启发式语言点拨学生思维,找到作品解读的关键,完成对作品的正向认知。第二是对鲁迅创作情感和精神的理解。语文课程中的文学作品教学,是利用驱动问题来深入分析作者的创作理念,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多层次解读,了解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便于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立意。在完成对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的归纳总结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课后的网络平台作业,即有利于巩固学生课上学习成果,又帮助学生完成探究式的课后训练,为后续深度学习奠定基础。比如,可组织学生观看话剧《玩偶之家》,对比中外“子君”不同的出走命运从时代背景、人物性格等方面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受。目的为打开学生文本阅读的思路;找到文学作品解析全新角度和有效的方式,以此帮助学生积累阅读和写作的经验,并为教学评级提供参考,使教师明确任务驱动的要点,逐步提升文学作品评析的有效性。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为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表达时间,也无法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阅读更多作品,学生需加深课后的研学,树立“大语文观”。笔者通过任务驱动法对教学进行创新后,以文学作品《伤逝》为案例,展示鲁迅不为学生们所了解的平常的、可爱点的一面,消除学生与鲁迅之间的距离感。整堂课体现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启发性,各个环节层层递进,教学安排深入浅出,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参与课堂,在轻松、愉悦的审美体验中主动探索,利于对学生思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在日后深度学习阶段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江南.从《我的前半生》看小说的影视剧改编[J].出版广角,2017(18):85-87.

[2]陈?.大学传承传统文化背景下的鲁迅作品教学[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11):155-156.

作者:杨倩 徐江南 单位: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