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云课堂的育人价值,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提要】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是学校落实育人目标、实施育人手段、彰显育人价值的主阵地。而大学语文“云课堂”有其独特的优势,进一步拓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延伸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深度和广度,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已成为大专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育人新战场。深入挖掘大学语文“云课堂”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
【关键词】大学语文;“云课堂”;教师;学生;育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传播应用和信息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变革。教育信息化进程与深化教育信息化已纳入教育改革的整体战略部署之中。国家教育部于2018年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它们共同孕育了一个新的智能环境,在这一时空领域里,教育的理念、教育形态、教与学的方式、人才需求等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云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产物,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高效、便捷、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课堂形式。“云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可以促进两个方面水平的提高。不同的使用者可以分属不同地域限制,各自借助一定的设备,通过网络界面进行简单操作,在同一时间共享大数据提供的信息资源,进行线上交流,为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充分说明“云课堂”自身存在的积极优势不容小觑,开设“云课堂”,用好“云课堂”,已成为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重视大学语文“云课堂”的教学价值观、挖掘大学语文“云课堂”的育人价值,认真审视这一特殊课堂阵地的现实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扎根课堂教学本质
大学语文课堂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主阵地,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育学生的人格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能力。不论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亦或是新模样的“云课堂”,都要根植于课堂教学本质。“云课堂”是一种远程课堂形式,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工具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线上授课,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学习活动。师生分处于不同的物理空间,无法面对面地直接交流,难免形成一种认识,教师认为不好“因材施教”,学生认为缺少教师直接的影响。这恰恰是偏离课堂形成的局限认识。课堂主体(教师和学生)存在、课堂教学内容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存在、课堂互动存在,课堂原本的魅力就存在,融合思想、知识、能力、素质等育人目标依然能够实现。大学语文“云课堂”为师生搭建起一个良好的互动研讨的平台,也是师生共同进行创造性研究活动的场所。在这样的场所中,教师和学生保持平等的学术态度,共同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共同探究思维的发展过程,共同体会作品潜在的人文精神,共同感受学科知识本身的育人价值。大学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在大学语文“云课堂”,看似师生各自存在于相对独立的空间,缺少了眼神直接的沟通,实则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始终存在。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用爱、用执着的教育追求、用坚定的教育信念、用温情的人文关怀搭建起的空中课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促进他们的主体性发展。“云课堂”具有持久性特征,师生共同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民主、自由、平等、赋予生命力的场域。
二、教师良好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内涵,被普遍认可的是1989年由美国图书馆协会提出的:“信息素养就是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内涵中指明了具体的能力发展目标。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在目标任务中明确提出:“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给广大人民教师提出了新的希望、新的要求。新时代有新挑战,新技术新理论带来新理念。在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更是要敢于担当、勇于挑战、大胆创新,稳扎稳打夯实业务能力,迎难而上提升专业素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大学语文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学语文教师应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组织、筛选、分析和运用。大学语文教师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恰恰是一个将信息化教学内化成为自身文化自觉的探索、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将信息化教学外化成为具体的教学行动的过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育人”。教师自身的良好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直接影响学生自觉构建信息化运用能力。借助“云课堂”的平台,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对信息知识的了解、对信息工具使用方法的掌握,以及对信息道德规则的遵守,培养学生成为满足现代教育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三、审视“云课堂”的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其构成要素极为丰富。包括教师使用的教材、参考书、教学用具、教学案例、音频视频,学生使用的习题、复习资料,还有学校提供的教学环境及教学后援系统等。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利用课内、课外的教育资源,落实育人目标,开展育人活动。在网络信息化时代,教学资源更具多元化,拓展了教师可利用的空间,也弥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大学语文“云课堂”上,传统课堂中使用的教学资源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云课堂”依托大数据平台,搭建起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平台。教师可以建立课程个性化教学资源建设,例如文学鉴赏微课资源、经典名著的视听资源、题库资源、大学语文精品教材资源、基于学生可参考的优秀文献共享资源、精彩中华优秀传统故事资源、个性化作业资源等。学生也可依托信息技术,借助大学语文“云课堂”,打造属于学生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都会自动生成相关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展示学生的预习情况,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预设教学内容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疑惑;可以观测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的方式、分析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可以客观呈现学生创造性、生成性的学习成果,帮助教师合理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云平台形成一套基于学生个体的成长数据,教师可以有效评价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发展水平、学业水平。
四、评价学生的个性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关注“人”本身,把全面塑造优秀的“人”作为最终目标。“云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一切从学出发,又以学归宿。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相对被动,大学语文“云课堂”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关注点更多投放在对教师所演示的教学内容的研学、思考上,对播放的课程资源的分析判断上,对教师的教学语言的感知上,对所提问题的参与研讨上。学生虽然不能与教师目光有神交流,但可以充分反复利用“云课堂”提供的资源,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学习现状、学习效果来自主地选择、多次学习或者深入学习,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有助于自身的成长发展。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是知识。教育是生产知识的生产力。如何转化,依靠的就是教育。教育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理解力、分析力、创新能力)、学会做事(具备合作精神)、学会共同参与、学会生存和发展。传统的课堂,学生以统一的课程教材为本,按照固有的知识体系或知识框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循序渐进式的学习。这种系统化的学习,利于学生高效地学习学科理论性知识。然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期待多样化,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他们渴望大学语文的教学课堂能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资源。在信息化时代,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碎片化学习已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也已成为传统课堂的延伸和补充。系统化的课堂讲授与碎片化的网络学习各具优势,二者相互补充,协同育人,发挥着各自不同的育人功能。叶澜教授提出课堂教学是“生命教育”,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大学语文“云课堂”同样是赋予生命力的课堂,同样是沉淀文化养分的课堂,同样是润泽精神品质的课堂。教师知学生所需,言学生所想,大学语文“云课堂”既是一种创新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大学语文“云课堂”,拓展了教师和学生成长、发展的空间,延伸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有效激发了教师与学生的学习潜能、科研潜能,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场域。
作者:马红霞 单位: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