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是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人文性,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学者研究的重要方向。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从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出发进行分析,指出大学语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要求,来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使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得以浸润,思想政治修养得以提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大学语文教学承载着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因此大学语文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深远。大学语文在人文素养陶冶、优良品德养成、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等方面的教育,就是在挖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资源。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还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
一、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
(一)大学语文教育内容具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教育从时间和空间范围来看都很广阔,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从时间上看,大学语文教育包含了从《论语》到21世纪以来中国近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仁爱精神等蕴含了完备的价值建构思想系统。从空间上看,大学语文教育围绕中国文学知识展开,同时向外辐射到日本文学、印度文学、西欧文学、拉美文学等,其中深刻的文学理论和丰富的内涵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大学语文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和发展上提供一定的条件,最终使他们通过大学语文教育领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二)大学语文教育环境蕴涵人文气息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和环境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不应当让科学死板地堆积在学生的头脑中,而应当把各种科学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有机的联系起来,建立一个明哲的,并且尽可能是广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大学语文教育包括了不同时期的内容,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受到人文气息的感染。从而为学生高效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最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语文教育中去。
(三)大学语文教育方式具有灵活性
大学语文教育本身具有趣味性和丰富性,教师在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时可以灵活选择教学方式,例如在学习写景类古诗和散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文字描述让学生获得强烈的画面感,尽可能的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达到科学有效的教育目的。大学语文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机,还使原本内容枯燥乏味和形式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具有趣味性。
二、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因此,从大学语文学教学中挖掘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具备通过阅读探究等活动来发展自身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能力。[3]语文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积累学习活动经验和语言阅读素料,而且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结合语境利用积累的材料建立系统有机的联系;在语言表达和交流中,学生应该使用口头、书面语并结合一定的历史文化情境对特定的语言进行理解和分析;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时,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学会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学现象和语言现象进行探究,从而形成正确的三观;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结合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感受其语言和情感之美,学会欣赏和评价一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作品;在美的表达和创作中,学生要塑造美好的形象就必须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体验;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学生必须学会运用祖国文本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应该学习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善于吸收人类文化的精髓,增强社会责任感。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要实现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必须紧紧围绕这些新要求,以语文核心素养为背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语文核心素养不仅是指具体的语文素养,而且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还包括个人在语文课程的德育学习。为了形成基础的语文素养,并与其他课程核心素养结合后在复杂情境中得以运用的综合化素养,在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语文教育中去,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深刻地理解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后采取合理的方法来实现。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过程
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文本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和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语言组织是否符合逻辑,还需要注意字词句段篇的组合与意义。[4]教师对口语交际的内容也应该加以引导和规范,有目的地将爱国主义、民族自信等作为口语交际的主题,从而在口语交际和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一系列材料练习,引导学生在习作练习中进行文章语言的组织和意义的建构,从而在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相关习作的意义建构中渗透爱党爱国爱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可以就大学语文教育中《论语》《孟子》《中庸》《史记》等具有深刻思想教育意义的作品进行解读,把作品和历史背景联系起来,在有机的联系中有目的性地提取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对学生进行间接的渗透。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观看和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在观看和品鉴诗词的互动中学习和鉴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学习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道德修养,特别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让传统文化成为复兴的精神力量。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过程
语文教材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上发挥着重大作用,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编排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大学语文教材,并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使其具有时代特色。通过精选蕴含思政内容的语文教材进行科学的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运用批判性逻辑思维梳理自己的看法,并组织小组辩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文本阅读教学中,应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并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和期待,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情趣经验和阅读的程序性知识对课文内容和意义进行反思。[5]通过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的方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次又一次的语文文本阅读教学训练中得以增强。教师再进一步地引导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思考,深挖出蕴含在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而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在编排具有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大学语文教材时应注意:第一,认真贯彻落实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突出大学语文教材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为保证语文教材的科学性,可编选一部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优秀名篇,让学生学习和感悟。第二,大学语文教材编选应精选我国传统优秀文学作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的教育。一方面,可以将承载着优秀品质的篇章选进教材,坚持古为今用,例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江南逢李龟年》,诗中包含了年华的盛衰,人情的聚散,世境的离乱,都浓缩在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短短二十八个字当中,学生会从诗句中领略到人与人之间可贵且真诚的友谊,进而将这种优秀的道德传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用真心善待朋友。[6]另一方面,对于我国传统文学,我们要去粗取精,辩证对待,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教会学生去理解文中的思想政治内容。第三,编选大学教材时要适应学生的需要,反应当下时代的特征。在今天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敬业、友善、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有所体现。例如将《论语》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体现出的诚信教育内容提取出来,用以教导学生时刻铭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
(三)审美鉴赏与创造过程
教师要有意识地选择审美鉴赏和创造活动,利用好语文文本阅读教学,从而实现在审美鉴赏与创造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文本的意象、意蕴、语言和情感等是审美鉴赏和创造的对象,语文文本内容在学生头脑中能动地反映过程也是语文文本阅读教学中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当下许多文学作品已经被改编成了影视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观看电影的形式来渗透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如组织学生集体观看电影《阿Q正传》,在该电影的声、形、画、乐中引导学生去思考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现象,分析民国的劣根性。教师再充分引导学生对阿Q以及整个未庄的大环境进行审美观照,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配乐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对音乐的审美鉴赏中进入情境,以获得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效果。如学习南宋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设备把词中所体现的家国情怀通过配乐朗读的教学手段渲染出它的感情激荡与气势磅礴,在声情并茂中使学生对作者保疆卫国、奋勇杀敌的壮志感同身受,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自主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也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针对《满江红•写怀》这篇爱国词,教师带领学生对词中所体现的情感进行探讨,再列举出不同时代的爱国诗词,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写一篇爱国主题的作文。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渗透,在观看爱国电影、鉴赏爱国诗词和写作文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大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认同。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过程
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与传承的过程是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主要的目的之一,要通过教学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认同和各民族的凝聚力。优秀文学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不仅体现了作者正确的价值观和对世界的人文关怀,还体现着宝贵的民族文化精神,例如强调和合理念,强调集体意识,强调仁爱思想,强调铁肩担道义的精神等。教师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既要重视对学生语文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情感的丰富,崇高人格和思想的塑造,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教师也可以深挖出文学作品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内容来进行讨论分析,例如艾青的《雪落到中国的大地上》就是一篇蕴藏着爱国思想内容的优秀作品,此诗以“七七事变”为创作背景,体现了诗人对中华民族命运存亡的深切关怀。学生学习此诗后爱国情怀会被激发,教师再进一步地挖掘作品背后的精神文化就能将现实和历史结合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学习抗战历史并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教师还可以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地渗透到大学语文教育中。例如可以举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读书活动、写作实践、诗歌朗诵、演讲、辩论赛等,这些实践活动将会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观和道德观。教师可以将大学朗诵会、戏剧表演、撰写作品鉴赏等教学方式替代传统课堂教学,通过更新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鉴赏作品的能力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接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观点,让作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7]如演讲比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了激发,还使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人文知识竞赛,利用好第二课堂,通过对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研读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校积极地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也很重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标语向广大师生呈现一些具有正能量的名言警句、古诗词和寓言故事等让学生在践行校园文化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或是把当前的时事热点融入到大学语文教育中,这将有利于学生辩证地思考社会上的人、事、物,从而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三观”。
四、结语
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对大学语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内容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地提取出来,从而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巧妙地渗透到大学语文教育中,使教学效果达到一课两用的效果。总之,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语文教学中不但丰富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内容,而且实现了跨学科教育的目标。在语文核心素养下大学语文教师要利用丰富巧妙的教学方式,认真钻研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地渗透到大学语文教育中。
参考文献:
[1]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170-171.
[2]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网,2018-03-18.
[3]丁文静.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阅读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7.
[4]杨通知,田海洋.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及其课堂教学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7:10.
[5]思勤途.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策略研究[J].语文建设,2014:112-113.
[6]郝福锦.探索大学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语文建设,2014:23-24.
作者:张林 杨娇 司律 单位: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