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维导图在大学语文长文本教学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阅读是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思维导图在引导大学生阅读方面有明显效果。在高等院校课程教学中,对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大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长文本的教学中。从长文本教学的难点、思维导图的有效性和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长文本教学的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有益于大学语文长文本教学的实践和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思维导图;大学语文;长文本;阅读
阅读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而大学语文教学对大学生阅读的引导十分关键。现阶段,大学语文课程主要包括文选阅读和基础写作两个部分,即输入和输出。二者的关系也是有顺序的,阅读是提高审美素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长文本内容也是大学语文教学区别于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课教学的重要标志,这部分内容更是培养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然而,长文本教学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值得关注。
一、长文本教学的难点
(一)时间短,篇幅长,阅读量大
长文本教学最突出的困难是容量,较之普通文本,长文本教学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更多内容的教学。文本阅读在教学安排上有三种形式:第一,提前预习;第二,课堂上概述并预留时间阅读重点部分;第三,课后阅读。这三种形式各有利弊。第一种方式效果最好,但实践证明,课前阅读往往得不到学生的充分重视,很多学生并不能按要求提前完成阅读,而教师教学时假定学生已经做好预习,这样一来,学生在不了解文本的情况下听课,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第二种方法可谓权宜之计,教师的概况介绍基本上剥夺了学生的直接阅读文本的机会,也就是“填鸭式”,再选择其中一两部分精彩段落细致分析、讲解,就将整个文本推至背景介绍的地位,又与中学阶段的长篇节选没有差异了。第三种方式不太好,虽然课后学生可以阅读全文,但也是在教师讲解时也产生了先入为主的印象,对于阅读和思考来说是不利的。
(二)情节和人物关系复杂,较难厘清
长文本的情节和人物通常更复杂,学生有时读一遍并不能完全理清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更有甚者,因为这种复杂而不能完整阅读整个作品。教师在分析情节和人物关系时,需要学生集中精力,临时插入和意外漏听都不能够全面理解。可以说,稍有不慎,整课皆乱。长文本的考评通常有两种:一是细节测试,测试学生对文本和作者的熟悉程度;二是整体赏析,考查学生对文本主旨和艺术手法的深入理解。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在学生复习和呈现时都会占用大量时间,且复习效果普遍不理想。
(三)艺术特色散见其中,不易归纳
作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是学生需要掌握的艺术特色。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虚构、烘托、渲染、夸张、讽刺、对比等手法的体现通常是散见于文中的,对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需要基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进行。教师在课堂上对长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通常只能蜻蜓点水地进行,需要学生根据教师列举的条目结合文本展开深入理解。
(四)创作背景,往往理解不到位
学生对创作背景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整部文学作品的把握,这是长文本教学的又一难点。师生往往将主要精力分配给长文本阅读,而忽略创作背景,这对于整部作品的理解是不利的。对创作背景的理解,要建立在对文学史乃至历史的理解基础之上。反过来说,如果了解文学历史,弄清楚整部作品在其中的地位,作者的创作环境等情况,再研究文学作品就会事半功倍。事实上,长文本教学由于课堂容量的限制,是很难做到的。
二、思维导图的有效性
(一)符合大脑特点和思维规律
脑神经科学研究结果显示,人类的左脑和右脑分工不同。通常情况,左脑主要负责语言、数字、概念、逻辑、推理、分析等,而右脑主要负责音乐、绘画、想像、空间几何等。也就是说,左脑擅长处理偏理性的内容,而右脑更感性。这不是说单独哪个脑半球可以独立完成人类的思考活动,事实上,需要左脑和右脑的积极配合,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脑的潜能。由英国“大脑先生”东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有效地激发了左右脑的主动合作,为人类思维开发拓宽了道路。思维的激活需要把握大脑的三个特点。第一,大脑喜欢色彩。内容相同的信息,彩色的比黑白的更能引起大脑的关注和激发大脑的兴趣。第二,大脑需要合作。文字加颜色的组合能够协调左右脑同时工作,高效高能。第三,大脑是有个性的。相同的信息,不同大脑的处理过程和呈现方式可能迥然不同,这种差异正是人类独立思考的魅力所在。思维导图是建立在人类思维规律的基础上的,可视化和互动性的设计有助于激活思维,让大脑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二)便于呈现和互动
思维导图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将思维成果外化出来,便于整理和交流。美国著名学者爱德加•戴尔1946年就提出学习金字塔理论,证实通过听讲学习的人两周后内容存留率为5%,而通过讨论、实践和传授给他人等方式学习的学习者两周后内容存留率依次为50%、75%和90%。而思维导图的一大特色是便于讨论、实践和展示给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思维导图有助于呈现和互动,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我与地坛》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堂设计环节
《我与地坛》全文七个部分,一万三千余字,课堂教学中逐段分析是不可行的。我们建议采用互动的形式,使学生由文本外读者迅速转变为作品中人。第一步,体验式导入。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即生活中的“不便”、残疾的节点假想,以及自己与残疾人的接触。此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描述场景,将学生带入到思考情境中,实现课文讲解前的感同身受。第二步,聚焦场景。通过阅读作者的文字,使学生看到地坛和地坛中的作者,也看到作者的母亲。这部分教师可以安排限时阅读并理清脉络,学生需要完成思维导图的分支创作,在寻找“特点”和“细节”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体会作者的情绪和创作特点。第三步,分小组讨论,完成或单独绘制思维导图。此时学生可以清晰见到作者的思考路径,先前的感同身受也会引发其对自己人生态度的思考。在追问作者思路根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阅读整个文本。第四步,赏析与升华以教师讲授为主,深入挖掘作者思想变化的原因,分析史铁生的心路历程。作者的反思是深刻的,是有场景的,这都会使读者产生共情,此时教师的点拨尤为重要,是实现该文本德育目标的重要契机。
(二)课堂组织与管理环节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组织和管理要围绕学生进行。长文本阅读终究是要由学生来完成的。教师课堂组织时,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在相对薄弱的环节中加入思维导图的互动。我们建议针对《我与地坛》各部分内容,分小组进行不同主题的导图绘制,如“15年的变化”“古园的景色”等,以古园中的人事物为明线推动作者成长和反思的暗线,用作者的情绪带动读者的思考。总结环节,各小组呈现、交流,教师点播学生以小见大,实现教学整体推进。
(三)作业布置环节
大学语文课程中长文本内容的作业主要应该是阅读。课前阅读效果较好,边阅读边思考的效果最好,而思维导图正是推动学生主动有效阅读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将不易考查的作业形式调整为显性的导图,要求学生制作一张能够反映阅读收获的思维导图。这项作业的终点不是导图绘制的结束,它还需要绘制者的语言呈现,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亲手绘制的导图也是复习环节的重要保障。
四、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长文本教学的策略
(一)教师以板书或PPT形式呈现思维导图
长文本教学中,教师在有限时间内讲授知识,需要通过有效途径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思维导图不同于传统的ppt逐页展示,采用脉络清晰的俯览图,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供较多信息,相当于给迷路者提供导航地图。以iMindMap软件为例,教师完全可以实现在powerpoint中插入思维导图部分,并根据需要逐个部分呈现给学生。这样既能保持课堂教学效果,又能给学生提供长文本的整体结构。
(二)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和复习完成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需要学习者动手绘制或设计的策略,且由于大脑存在差异性,相同的预习和复习内容也不可能绘制完全一致的思维导图,这就避免了学生不思考而直接复制的可能。导图的绘制或设计需要调动学习者的各种感官,为吸引其关注文本、形成完整导图提供了一定的行动规约。
(三)在课堂分小组活动中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项能同时满足知识输入和输出的高效练习方式,学生需要在讨论和合作中展开思考,整理出思路,以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作为课堂互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过程中,以导图的形式记录思维成果、呈现思维亮点,一举两得。分小组活动可以增进交流,在共同创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借鉴,一方面可以增进对作品和作者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思维导图的绘制水平,有益于课外阅读。
(四)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展开鉴赏和创作
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大学教育更注重学生鉴赏能力和基础写作能力的培养。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中,学生可以立体地掌握知识,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鉴赏一定数量作品的基础上总结出共性和特色,这对提高其鉴赏能力有切实的帮助。在创作过程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展现特色。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是紧密结合培养目标的,教师在长文本教学之后应该给学生提出鉴赏的要求,或者是围绕鉴赏展开的创作,这些可以作为课后作业,也可以作为阶段性测试。
五、结语
长文本教学是大学语文课程的难点,直接关系到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思维导图作为符合大脑特点和思维规律的有效思维工具,可以在课堂教学管理、作业布置和鉴赏创作等方面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从长期发展讲,思维导图的使用对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学习能力大有裨益,大学语文课是学生掌握这一思维工具的良好时机。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36.
[2]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
[3]吕立杰,马云鹏.情境教学和小组讨论————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策略的观察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0):50.
[4]邹春霞.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48-49.
作者:杨洋 徐妹妍 安婧 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