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交融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交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交融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入非常重要,同时也是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平台。本文就如何进行传统文化与大学生语文教学之间的有效融合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谈一下个人的观点与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语文;交融教学;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入至关重要。大学生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素质,燃气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追求,这对于提高高校学生整体素养和品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在当前形势下,为了能够有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定位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目标

在现阶段高校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当以树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平等交融的思想观念,而且应当以自信开放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为了能够有效实现该目标,高校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找准与融合教育的契合点,通过改革课程教学结构以及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将具体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文化能力与素养提高层面上。同时,还要从根本上摒弃以往对大学语文的了解与把握,进一步扩展思维以及知人论世,并且对作品研习结合作品创作环境进行综合认知,切忌局限于以往的只言片语。基于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兴趣。同时,在高校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增加网络、大众文化的占比,并且基于兼容并包的准则以及精神,合理选审美性强以及人文性强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心灵得以触动[2]。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过程中,建议先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豪放派诗词及其特点,使学生能够有效感受我国古代文人的爱国之情。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或者中国古诗词讲座为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告诉学生:明代文豪张綎首次提出婉约与豪放的概念,他于明万历年间编写了三卷《诗余图谱》,取一百多首词,用黑、白圈标示平仄,这是最早的一部词谱,词分婉约派和豪放派之说也由此传开。婉约即婉转含蓄,早期的词是为了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时期便已形成以《花间词》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人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在词的内容上不仅继承了婉约柔美之风,而且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宋代婉约词的主要特点是内容侧重描写男女恋情,词的结构缜密深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清丽圆润,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词风长期主宰词坛,且一直延续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词人皆受其影响。豪放派与婉约派在题材、风格、用调及创作手法等方面不同,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一般认为,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一词,悲壮苍凉之感溢于词间,发豪放之先声。之后,苏轼大力提倡写豪放词,想要与柳永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奠基阶段。南宋词论家王灼曾经说苏轼作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此后,经贺铸中传,两宋之际发生了靖康之难,豪放词派发展更为迅速。这一时期,除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之外,还有陈亮、李纲、朱敦儒等词人。在豪放词风统领词坛之后,由于南宋国势衰败,风雅词兴盛,词人们的豪放之气或返典雅,或转成悲叹之感。豪放派词人通常会将军国大事之类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像诗一样反映生活,豪放词境界开阔,气势恢宏,不拘格律,崇尚直率。这样能够使学生在优秀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深入感受到其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和精神,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精神内核,从而增进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度和自豪感[3]。

二结合教学内容,有效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思想内容

在高校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基于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传统优秀文化传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教学。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好与兴趣,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摸底,并借此教授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提高优良传统文化教学效果。比如,《醉花阴》教学过程中,建议基于学生情感观教育教学,凸显远程恋爱形态。在教学实践中影响密切结合教育教学要求和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感受。在大学生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树立爱情观,面对个人的感受能够积极、正确的面对未来。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词女之夫》的故事,或者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以此提升中国传统文化教学乐趣,引导学生传承古人智慧。再如,《前赤壁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其中的故事作为出发点,并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有效激发其学习热情,向学生传达传统优秀文化中助人为乐、爱心精神,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百家讲坛•唐宋八大家》这一栏目,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感悟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八位大文豪的精神与品格,不断提高学生的古典文化修养。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凸显出学生的课堂教育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习得更具实践性、可有效渗透优秀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内容。比如,语文课前建议抽出五分钟的时间进行《论语》诵读以及感受分享,这有利于促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人文知识,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传统文化的融入,来有效培养学生是非明辨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成熟心智以及精神情感,提高理念和人格水平,懂得成就自己。基于对《论语》等传统文化的常态化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以及求学态度等,而且在提高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学生不仅可以明白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能够增强他们的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论语》濡沐下倡导的温、良、恭以及俭和让等气质是当代大学生最需要提高的素质,通过传统文化的思想的教育,有利于班风班貌整体水平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效,比如在一些环境的触发下,部分学生可以脱口说出《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实践中可以看到,通过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可以有效唤醒他们的使命感以及责任心,而且能够唤醒学生的恻隐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和羞恶之心[4]。

三建立健全传统文化教育评价体系

在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评价过程中,不能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论英雄”,事实上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高校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文字运用能力,为此实际教学过程中建议尝试采用论文形式作为学期末评价的方式。第一,教师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典籍鉴赏,以此来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该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更贴近先贤们的生活,并且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感内容。在传统文化作品鉴赏时,学生可以全面准确了解更多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文化思想内容,这有利于为论文写作提供素材。第二,高校学生论文写作应当有严格的字数以及内容要求,要求学生投入精力不断对其进行润色。在该过程中,学生若完成一篇论文,需对传统文化深入探索,在探索中融入个人的观点和理念。在高校学生论文写作时,教师可就传统文化发展方向和渊源等对学生提供指导[5]。另一方面,教师应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可以讲传统文化知识测试以网络游戏和小程序的方式上传到班级微信群或者QQ群中,让学生在娱乐中答题,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答题结果测评传统文化教育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采用师生互评、学生自评和网络测评的方式来了解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效果,聆听学生的心声与建议,不断完善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方案。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传统文化是现代高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中应当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到大学生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强化传统文化的融入,从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维新.根植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成长成才——谈大学语文教学在师范教育中的德育功用[J].教育观察,2018,7(03):19-20+79.

[2]孟睿.大学语文是价值观教育的适宜平台——论以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为平台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09):85-88.

[3]李苗苗.繼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部署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5):91-92+94.

[4]邓洁莹.论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交融[J].教育现代化,2018,5(20):110-112.

[5]俞均.试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实现路径[J].知识文库,2017(05):31.

作者:徐志男 单位: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