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策略

【摘要】本文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从学科融合的视角出发,分析讨论公共基础课与职业课程的关系,根据高职艺术院校的特点,探讨大学语文职业课程融合策略,提出找准课程定位、重构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等方法,以达到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复合型艺术专业人才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大学语文;职业课程;融合

据调查,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特别是艺术类的职业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却普遍滞后,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公共基础课固守学科的完备性,脱离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二是随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方针的推行,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备受忽视。大学语文作为高职艺术类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同样存在以上两大问题。其实,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其立德树人的总目标是一致的,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方向也是一致的。而大学语文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将其与专业课程进行融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盘活教学资源,必能使大学语文教学走出目前的困境。因此,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对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的融合进行探讨。

一、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融合的理论依据

1.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三种观点。关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论述,普遍存在以下三种观点:一是对立论。这种观点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相对独立的,甚至是对立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完整的学科体系,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框架、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都是相对独立的;而专业课亦然。他们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对处于独立的地位,彼此交集较少,只要各自守好自己的课堂就好。二是服务论。由于公共基础课的基础性特点,许多学者和一线教师认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要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公共基础需要服务于专业课”。在高职院校,持这种观点的多数是专业院(系)的负责人和专业老师,他们认为,一个学生的专业课学得不好,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差,必定是基础课没学好,是基础课拖了学生的后腿。三是融合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认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成人成才方面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公共基础课不能局限于自身的课程教学体系,要充分的“走出去,引进来”,突破学科体系的桎梏,关注学科的交叉发展前景,引进专业教学方法与技能,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充分地融合起来,构建“交叠”课程发展区,开发课程的交叉与重叠模块,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共同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的辨析。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推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方针,一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大力支持专业课程的建设,大多数职业院校会因此削减公共基础课的课时量,特别是职业艺术院校,演出任务、专业比赛及校园文化活动较多,经常会因此占用正常授课时间,导致公共基础课课时量一缩再缩;另一方面,公共基础课的教师也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认为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是专业课,基础课过得去就行。可见,不仅教育管理部门,甚至是公共基础课的老师都认为专业课的重要性高于公共基础课,基础课就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上,教育部明文规定要“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的。《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公共基础课程”。其中,在2019的《指导意见》中更是对科目、课程、学时和学分等做了严格规定,并提出要“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指导意见在总体要求中提出要“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加离不开公共基础课对学生基础文化素质和学科交叉视野的培养。由此可见,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并非是服务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关系。公共基础课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专业课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上,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而融合的课程观才能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3.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融合的理解。根据高职教育的性质与目标,本文提出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是指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应主动走出自身的教学体系,借鉴和吸收两大类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围绕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实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相互交叠,从而有机地共同促进教学实效和学生成长成才。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融合,应该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优化为最终目标。在学科融合观点的指导下,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都要根据新职教时代对于职业人才的要求重新进行学科定位,厘清各自的功能与性质,整合教学内容,以优化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后续专业学习潜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其成长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二、高职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1.课程定位模糊。对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当前有几种看法:一是把大学语文当作人文素养课,本科院校多以此为主;二是把大学语文定位为职业技能课,强调语文的实用性、工具性,中职学校多以此为主;三是将大学语文定位为文学欣赏课,培养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据调查,高职艺术院校关于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有些学校的大学语文课,固守学科本位思想,将大学语文上成了高四语文或文学欣赏课,脱离了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二是有些学校过于强调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忽视了大学语文课的作用,对大学语文开设与否、课时量的设定都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在这些问题上凭教学主管部门的喜好随性而为。2.课程目标空泛。据调查,在大多数职业艺术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设置缺乏针对性,不能同时体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性,表现为课程目标的设定多以学科知识为主,与学生专业学习的衔接度低,也不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现实表明,这种脱节的语文课程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满足学生关于知识与能力的渴求,难以达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指标要求。3.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模式单一,首先是指语文课程的设置,在同一所院校只有一种,不管面对哪个专业,都采用一样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其次是指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单一,大多采用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的方式。这些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大多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激发,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自然也差强人意。

三、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的融合策略

1.大学语文与职业课程的融合策略

(1)重构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重构高职艺术类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在调查研究中,笔者选择了戏曲表演、舞蹈表演、音乐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音像技术等六个专业。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扎实的基本功、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一定的文化素养是专业院团、演出团体等挑选演员的必备要求,而文化馆(站)等文化企事业单位挑选员工的条件首先是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其次还应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了解岭南文化的内涵、历史与发展沿革,了解文化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具备原创与创新能力。另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核心能力,其中对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要求最为关键。而对于已经毕业3-5年的学生来说,他们还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与专业融合,注重素质拓展,针对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编写合适的课程标准,选编不同的教材,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块。(2)创新教学模式。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创新教学模式,将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课程融合,以满足新职教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高职艺术类教育的特色,可以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情况和授课内容,灵活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实践演练法等课堂组织模式。(3)改革考核方式。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改革考核方式。首先,改革以往大学语文偏书面表达的重点要求,逐步加大对口头表达和与专业融合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其次,将校园文化活动和技能证书纳入考核体系。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主持人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院级的比赛活动,也包括当校园广播的主持人、学院官微的记者和编辑等,当然担任社团的干部或负责人,起草社团文稿等也可以纳入加分行列。技能证书则包括普通话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等。这样考察的结果更加贴近人才培养中关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也更能全方位的评价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武汉强,郑宏颍.大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维度和审美维度[J].大学语文建设,2018(18):15.

[2]文春明.专业融合视角下艺术设计专业语文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7(7):29.

[3]叶小明.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8):43.

作者:陈海红 单位: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