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摘要]处于转型期的高校人文学科建设势在必行。通识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语文》课程迎来发展新机遇。通识教育不是普世教育。新形势下应将《大学语文》课程纳入通识教育系统中加以统筹建设,其具体内容和体系,还需要我们结合中国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发展以及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加以考量和设计。

[关键词]大学语文;通识教育;文化自信;课程建设

西方现代大学长期对人文教育高度重视:无论是“英国模式”、“德国模式”,还是20世纪40年代哈佛大学提出的“混合型模式”,均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其所形成的“通识教育”闻名全球。以上模式的共同特点是西方现代大学长期视人文教育为大学教育之根本而予以国家层面的重视,这样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进程,高校专业化的特点也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从较为单纯的学历教育阶段进入到为适应社会和技术变革需求而学习的普及阶段,鲜明的专业性也成为各类高校存在和发展的招牌。然而近些年,我国高校教育的突出问题也就表现在:人文教育存在明显的偏颇和不足,尤其对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建设的定位不准,仅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缺乏人文教育价值观的全球视野。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一个健全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可利用的人。目前,中国实施“双一流”大学建设,国内重点大学围绕这一契机努力推进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工作,探讨支撑“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文教育价值观,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与社会学科的课程保障体系。高等院校转型发展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继推出“211工程”、“985工程”之后面临的又一次有影响力的重大变革。而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财政部联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对普通地方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提出新要求。那么问题来了,转型如何转?7号文件强调转型高校应加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目标应主动与地方或行业对接、与市场对接、与工作岗位对接等等,但是在强调以上种种对接的同时,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切忌不能走过了头,一味听从市场的摆布,而把大学办成单纯的“职业培训所”。转型后的普通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必须坚守大学育人为本的底线,坚守“育人目标”和“引领社会”的大学理念。转型高校里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承担着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教育职能,因此针对人文和社会学科的发展及其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尤其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在强调人才培养的技能性、专业性的同时,必须坚守大学教育的底线,理清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本末关系,长期有效地开展人文教育,进一步统筹规划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及其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一、通识教育的目的

任何教育,都是具体而为的社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的理念来源于古希腊的雅典,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文教育、自由教育:让受教育者拥有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拥有表达和与人交往的成熟能力,拥有终身学习的力量和智慧,从而克服专业教育的狭隘。通识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所开展的旨在帮助构建其心灵世界,促进其人格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形成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体现的教育。大学里的人文教育不仅决定了学生今后的做人方向,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价值判断。然而,通识教育并不是普世哲理,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成体系,而是深置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我们借鉴的是西方通识教育的先进理念,至于通识教育的具体内容和体系,还需要我们结合中国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加以考量和设计。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人文教育,其目的是形成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力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模式

通识教育的经典模式是“哈佛模式”,主要内容是将四年的本科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前两年为第一阶段,学生不分专业,集中由一个通识教学部门管理,开展系列通识人文教育;后两年为第二阶段,学生通过自主选择进入相关的专业院系学习深造。通识教育的课程又被细分为不同的类别和领域,课程内容以西方文史传统为重点,课程设置有严格的准入条件,并且每个领域都规定了相应的核心课程供学生限选。这种2+2模式值得我们借鉴,它打破了以专业和学科为本位,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变了以课程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在借鉴通识教育模式的同时,我们需要统筹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框架,需要统筹院校人文教育的所有课程,评估开展人文教育对于办好本科高校的意义所在;重点理清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区别,将加强人文教育放在本科高校人本教育的战略高度加以重视;探讨各高校开展人文与社会学科转型发展的主要着力点,科学系统地规划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合理确定人文通识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统筹规划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三、《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是非中文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通识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最初的课程目标定位是:通过人文知识的传授,涵养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提升人文精神,最终形成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相互融通,造就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课程所体现的这种综合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文学及文章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加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旨在使修课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强化和提升语文素养及人文、文化素质,为其人格和知识能力结构的全面发展及深化专业学习创造条件。在长期的高校教学实践环节中,《大学语文》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统筹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更没有给予《大学语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定位。大多数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设置都存在课程定位不准、课程总体不受重视、课时被大幅压缩、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投入不够等问题。因此确定转型期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办学定位,确立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本末关系;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院校现有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全部课程,科学系统地规划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统筹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合理确定人文通识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比例;结合地域文化和民族特点,统筹规划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最终推进对人文与社会科学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路径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

四、将《大学语文》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加以建设

汉语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言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及国家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必要条件。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应当体现鲜明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将《大学语文》课程纳入到通识教育体系中加以统筹规划和建设,有利于发挥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大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当务之急是采取更加具体有效的方式纳入到通识教育体系中加以国家统筹,改变目前《大学语文》单一的公共课属性,将其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建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以文史知识为主,因为中国文史知识对于当代中国的影响深远而重大。中国文化的传承,是现代中国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为全体华人提供了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有了这些共同的文化基因,才形成了全体华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归属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凝聚力量的基础。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经典文化阅读,必然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方向

(一)与通识教育目标相一致

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仅与学校的办学定位一致,也与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目标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相吻合,即为大学生建构人文精神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在大学这个成长的摇篮里实现“精神成人”。反观多年来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我们发现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相当薄弱,再加上受当下阅读网络化、碎片化、标题化的影响,大学生对于经典的阅读很是匮乏,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阅读就更为欠缺。《大学语文》课程的讲授内容,要以文学作品为本。回归以作品为本的讲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文学的人文教化的作用。“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课堂的学习要强调大量的阅读,只有引导学生开展实际的阅读活动,通过亲身的阅读体验,浸润作品其中,才能获得阅读的快感、审美的愉悦。《大学语文》课程不仅是文学知识的传授,还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任。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的讲授,要求教师不仅阐释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现实功用,还要充分重视作家作品研究,历史文化背景研究,历史与现实的沟通,把审美活动作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来让学生加以体认和接受。这一点对于引导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深入学习、阅读文化经典尤为重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着眼于通过“好文章”的欣赏和体味,以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同时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要求教师在精讲篇目中能突出文章阅读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对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真实的情感体验、现实的社会意义结合起来,寻找理论阐释与现实意义的结合点,使大学生通过对优秀文化的学习和情感体验,含英咀华、陶冶性情的同时,提高在现实生活中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认知社会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立足文化本位,突出中国文化自身的特性与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需突出大学语文与“高四语文”的本质不同。不再延续中学语文传统的“散点”式的教学模式,而是突出大语之“大”的文化传承意义,重视作家作品与历史文化背景研究,挖掘历史经典与现实对话的沟通路径,既有对文学发展的宏观把握,更要将增强学生的现实审美鉴赏能力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全面的人生观,提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起广博、健康、高雅的情趣,帮助学生建构人文精神的知识框架。注重提倡支持深层次学习的教学策略,将人文教育与人格培育融入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将优秀文化的内涵讲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成长中去。1.注重引发学生的深层次学习。《大学语文》课程有着进行人文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审美体验实现对人情感的熏陶和人性的唤醒、人格的感化,而经由这种途径获得的教化力量也最为持久,最深入人心。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课程优势,注重从教学内容框架、授课体例、多媒体和网络课件的编制和应用等方面下功夫,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当下存在,参与到解读经典、关照自我、关注社会的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借助语言、图文、背景、问题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吸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体验,进而引发学生对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世界的主动认识与思考。2.以文学的方式教文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大学语文》教学,就应该是以文学的方式教文学,就是要将文化理论知识的传输与真实的情感体验、现实的社会意义结合起来,注重对优秀文化进行人文关怀和现代意义上的诠释,让知识、生活和生命成长在学习中产生深刻的共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现实价值,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大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我们课题组的教师,注重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体验,启发、唤起学生的共鸣;同时注意为学生提供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机会,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3.以人文化成为教学目的。“文学是为生命打底色的课程,而不是为考试为就业而学的知识”。i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提高教学层次,挖掘优秀文化所蕴含的人生智慧、深邃思想、文化境界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创造性地阐释那些塑造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用美的形象去感染、影响、改变学生,建立学生与历史、社会、人生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优秀中外文化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放飞梦想、伸展胸怀,以积极、乐观、自由的心态去面对广阔而复杂的人生。4.培养“深厚”的文化自信。《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应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与传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中国是古老而又新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支撑了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并以高度成熟的文明体系在亚洲大地上发展壮大,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文明进程。中华文化强调“以德治国”、“以德化人”,在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一整套道德文化的完整体系,致力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天人合一”、“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而不同”、“群己合一”之道,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理念,对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以及文明与文明冲突的世界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精神的指引。《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旧邦新命,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与未来使命。大学通识教育应与国家提倡的素质教育目标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理念相吻合,即为大学生建构人文精神的知识框架,使学生在大学这个成长的摇篮里实现“精神成人”。《大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素质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在帮助大学生改善汉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基础上,教育大学生追本溯源,真正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而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意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调度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观察、体验、想象、思考、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来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将结论的获得与自主的学习过程结合起来;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导读和鉴赏,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审美体验和产生情感共鸣的处所,情理交织。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部分实践教学也可以设计案例教学在课内完成,比如针对一些文体写作(书信、演讲稿等),我们会结合所讲内容,将审美性阅读和创造性写作结合起来(写作微博体,积极跟帖);还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将课堂交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表达和展示的机会,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及时体会到学习的快感和收获,增进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利用校园网及其他相关网站进行辅助教学,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的利用和合理的整合,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

(四)设定灵活多样的考查评定标准

1.可采用网上批改的方式进行互动教学。学生对该课程涉及的热点、疑难问题进行提问、讨论,老师可在网上进行答疑;作业形式可趋于多样化,既有书面表达,也有拓展阅读;既有对课堂知识的回顾,也有对课堂要点的扩充。2.考试改革主要体现在综合成绩的衡量中,平时成绩和卷面成绩相结合。不再以卷面为主,更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强调学生学在平时、考在平时、用在平时的观念,把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淡化一次性统考意识,突出过程性学习与评价。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测评和人文素养的测评放在过程性测评中进行,终期性测评则以读、写、综合分析为主。

(五)师资队伍建设及考评体系建设

《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涵盖中外古今,对师资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建设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大学语文》课程师资队伍,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作支撑。一方面,积极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完善知识结构,重视在岗培养,同时加强“学习型”和“协作型”课程团队的建设;另一方面,作为人文类课程,《大学语文》还带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其差异性的特点比较突出。因此在制定考评标准的时候,应该结合区域特点及院校差异,并与理工科教学分开进行。要打破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和标准,建立真正符合文科教学特点和规律的考评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包括师资聘任方法、教学评价体系和科研奖励办法等。

[参考文献]

[1]李雅君.以文学的方式教文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6,(4).

[2]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16,(1):59-63.

作者:高红梅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