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语文教学思考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我国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并成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在此视域下,教育应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发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大学语文作为高校母语教育公共课程,具有“工具—人文—审美”三位一体的优势和特点,在课程里将生态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是值得探索的课题。大学语文应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培育公正友善的人格;凸显“诗教”的文学特质,培养和谐高雅的生态审美情趣;践行知行合一,融天地之心于社会关爱的实践;在教学理念上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生态文明人文母题;在教学方式上重视分享与实践;在教学资源上较多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生态文明;大学语文;教育教学

一、当代教育的生态文明视域

人类在创造了原始(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提出了要创建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已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和教育的热点。作为生活在自然之中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可以说,原始文明是“原始和谐”,农业文明是“相对和谐”,而近代以来创造了丰富物质产品的“工业文明”则和自然是“对立、不平等”的关系。工业文明17、18世纪在欧洲产生,随后在全球扩展,在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带来了对环境的巨大损害。到了20世纪中后期,各国的环境理论渐次兴起,20世纪末期“生态文明”概念和基本思想由苏联和美国学者提出[1],进入21世纪以后生态文明在中国得到特别重视,其理论不断丰富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意志,成为国家行动纲领。生态文明致力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核心特征是尊重自然、科学运用生态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社会状态,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持续繁荣。生态文明为何在我国得到社会广泛且深度的认同,一是因为当前我国深受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损害后果的制约,近年来面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此前多年的环境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社会发展亟须全面转型;二是因为生态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多有契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崇德向善、俭约自守等思想,和现代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珍爱自然、和谐共生、重视人文发展等精神十分契合。党的十八大、报告都把生态文明作为重要内容,报告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此视域下,教育工作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推动作用,无论教育理念整体的更新还是具体课程的微观应用,都应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教师是关键,课程是基础,学生是主体[2]。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千百万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中国高校(含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总规模将达到3550万,大部分大学生都将在毕业后选择就业,成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工作者,都需要面对和处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这就要求他们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然而,问卷调研和实践观察显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和环境意识整体较为薄弱,欠缺生态和环境知识与技能,爱护生态和环境的践行程度低,极少关注和参加生态环境的公益活动。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多元文化和不良现象的影响。近年来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多元文化思潮的进入,社会生活及媒体上贪图、攀比奢华物质享受的现象常有出现,对大学生思想认识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甚至滋生以浪费资源和过度消费为荣的错误观念,这与生态文明的精神和要求背道而驰。另一方面是当前高校的生态与环境教育较为薄弱。当前普通高校较多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生态文明和环境素养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3]。在国家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伟业的视域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工作尚在起步阶段,生态文明教育既需要宏观上从整体设计,也需要从课程教育上点滴渗透。本文拟从微观角度,探讨大学语文课程如何适应生态文明的要求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思考

大学语文课程是普通高校面向除中文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近年来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课程既承担在中学语文基础上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任务,还具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使命。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如何将生态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如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培育公正友善的人格

生态文明作为“绿色文明”,其狭义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从广义上来说一切符合生态和谐的文明要素都是其应有之义。生态文明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要求人要摒弃工业文明形态下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对自然无节制的掠夺习性,心怀对自然的尊重、珍爱甚至敬畏的情怀,通过主动的、自觉的、谦和的、自我抑制的态度和方式来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应当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不可想象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紧张对抗的情形下,人与自然的关系还能和谐发展。因而,生态文明不仅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要谋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公平和谐与协调发展,其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它追求公正、健康、尊严、友善的高尚人格。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人文类公共课程,要树立生态文明的教育教学理念,培育热爱自然的情感和公正友善的人格,这是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二)凸显凸显“诗教”的文学特质,培养和谐高雅的生态审美情趣

大学语文课与其他知识性、技术性和工具性课程不同,它作为母语的语言文学课程,具有“工具—人文—审美”三位一体的特点。由于“重专轻通”和“重器轻道”的倾向,当前很多高校较为重视大学语文的应用性即工具性,对人文性和审美性则较为忽视。实际上人文性和审美性正是大学语文的魅力和优势所在。在中小学语文让学生具备了基本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大学语文课程应凸显“诗教”的文学特质,让学生在美的体验和领悟中培养和谐高雅的生态审美情趣。“诗教”出自《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在孔子看来,“《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引申开来,即文学因其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和情感,获得美的享受;文学也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和自然,从而养成敦厚淳朴的德行。在这里,可以看到德育和美育深刻关联。中国文学传统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几乎体现在诗歌、散文、戏曲和小说等全部的文学体裁中,文学作品常常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大学语文课程通过阅读和鉴赏相关主题作品,引领学生领悟自然与生态之美,培养欣赏和爱护自然的情趣。

(三)践行知行合一践行知行合一,融天地之心于社会关爱的实践

宋代诗人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揭示出从书本学得的知识体会终究不如实践得来深刻的道理,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出自王守仁《传习录》),其意为知行互动方能形成良性循环,知行统一是为人为学的基本要求。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出自《行是知之始》),强调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先导地位。知行合一是教育最有效的途径。要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真正培育学生的生态意识、情趣和责任,还得践行知行合一,倡导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丰富体验。我们应在对山川大地、四时变化、春花秋月、雨露阳光的体验中感悟自然,生“天地之心”;在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参与公益活动中关心社会,生“仁爱之心”。总之,要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会正确理解和处理个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培育具备良好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意识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

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探索

(一)在教学理念上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

大学语文不能满足于工具性和应用性,应充分体现其人文性。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应落实在学生个体的精神成长上[4]。传播人文精神,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是大学语文课程的基本责任。在生态文明的视域下,课程要引导学生深度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当今时代处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过渡期与转折期,学生常常面临诸多精神困境,处于精神的茫然和困惑状态,他们有很多问题需要拨开迷雾,比如人与自然应如何共处、如何应对人与人的激烈竞争、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和谐的关系、人在社会上要如何生存和发展、爱情与物质的关系如何、如何面对职业与感情的挫折、如何处理道德与欲望的冲突……种种问题,有的鲜明,有的朦胧,有的宏观,有的具体,都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心中,这些问题实际都反映了学生对生命和生态的困惑,也隐含了学生对生命价值与和谐生态的期待。大学语文课程应当充分发挥其人文性和审美性,引导学生体验到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培养公正健全的人格和高尚健康的情趣,从而助推学生的精神成长。

(二)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生态文明人文母题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针对学生的精神需求,大学语文在教学内容上可设置生态文明的人文母题,涵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主题,在主题下又可设置自然、生命、亲情、友谊、爱情、社会、生活、职场等子主题,围绕主题精选中外系列优秀作品,选读作品既要有思想的深刻性,也要有内容的丰富性和艺术的审美性。同时,这些作品之间不是孤立的和随意的,而是在人文母题下环环相扣的作品链,体现出不同体裁、不同风格、不同时代、不同角度的多样性存在。近年来有些教材在人文母题编排、内容编排上力求创新,如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十版)》共设置了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史为鉴、胸怀天下、故园情深、礼赞爱情、洞明世事、亲和自然、关爱生命、浩然正气、冰雪肝胆、诗意人生等十二个人文主题,每个主题下选多篇中国作家作品(以古代作品为主);夏中义主编的《大学新语文》设置了大学之魂、青春在呼号、仁爱天地最美、爱是难的、向往自由、寻找良知、星空让人敬畏、乡愁与家园、为了忘却的记忆、英雄不仅是神话、坚忍的山峦、希望的红帆、审视自我、反讽与幽默、诗意地栖居、回归大自然等十六个人文主题,选编了较多中外作品(有较多外国作品)。这些教材编排的主题大致都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人文母题框架里,体现或契合了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精神,也体现了前述的培育公正友善人格和生态审美情趣的理念。课堂可通过对单篇典型作品和主题系列作品的阅读、品评、分析、比较、评价、研讨等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和领悟人文主题,丰富阅读经验,增长对生态文明元素及其成果的理解和认识,启迪心灵,感悟人生的智慧。

(三)在教学方式上重视分享与实践

生态文明的关键要素是“和谐”。所谓和谐,区别于孤立的状态与对抗的关系,它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互动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关系,才能构建持续共生、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我们在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上,既要避免教师满堂灌的方式,也要避免学生之间交流欠缺的状态,而要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分享,通过分享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达成教学关系的和谐,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表达自我、理解他人,学会人际沟通,从而学会和谐共处。教学分享,一是指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基础和思维状态,设计好教学任务和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启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二是指推动学生之间开展分享活动,在听说读写思等语文能力训练过程中适时组织学生分享个人学习心得,通过演讲、研讨、辩论等活动撞击思想的火花,享受与人分享的快乐。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分享强调过程和状态的“和谐”,不谋求结果的一致,即允许甚至倡导学生“和而不同”,在充分的互动之后保留个人的见解和观点,既可“求同”又可“存异”,方是真正的和谐。除分享之外,教学上还要重视实践,要创造条件拓展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开展一些以生态为主题的实地参观访问和调查活动,安排研讨和主题写作任务,这样既能在实践中提高生态知识,又能综合训练语文能力。

(四)在教学资源上较多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语文是母语高等教育课程,而母语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和直接载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疑是大学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使命。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被重新认定,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上述文件和党的报告等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意义,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根本,必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前所述,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很多契合生态文明的思想,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的辩证理念,仁爱重民、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都是既古老又很有现代价值的思想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资源上要较多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遴选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能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作品,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态文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综上所述,生态文明作为新型的文明形态,已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和教育的热点。生态文明致力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和持续繁荣。在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受到社会广泛认同,并成为国家和民族永续发展的大计。在此视域下,教育应具备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发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目前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工作尚在起步阶段,生态文明教育既需要从宏观上整体设计,也需要从课程教育上点滴渗透。总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要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融入新理念,探索新内容和新方式,通过点滴渗透培育既具有较高母语水平和人文素养,又具有生态文明精神品格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巩固,孔曙光.生态文明概念辨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5-23.

[2]王利华.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N].人民日报,2017-06-21(007).

[3]黄三平.生态文明视阈下高职学生环境教育的现状调查[J].经济师,2017(11):191-192+196.

[4]秦朝晖,傅书华.论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内容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78-82.

作者:黄三平 单位: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