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艺术类院校大学语文特色教学模式,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艺术类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要走出边缘化的困境,就要注重课程与各艺术专业的结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以山西传媒学院为例,结合其所开设专业与信息论提出的教学理论,提出以下大学语文特色教学模式:根据各艺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学习方式及学科本身特点,灵活搭配相应的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大学语文教学与自媒体平台无缝对接。
[关键词]大学语文;特色教学;山西传媒学院
作为人文素质基础课程,大学语文已被众多高校列为公共基础课的必修课程,但是,伴随着艺术类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发展方针的推行,在实用性和职业性逐渐被强化的艺术类专业课面前,大学语文通识教育、基础人文教育载体的角色日益被淡化和漠视。因此,建设与专业相匹配的大学语文特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一、艺术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志于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的一线教师和研究者们,基于一手的教学经验或详实、全面的理论研究,针对艺术类院校大学语文改革和建设实际,从理论探索到课堂实践,再到制度探索,从教材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角度、全方位探究,为今天的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总结起来,有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探索,有从教学观念、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和建设进行的理论探索;有专门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机制等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探究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建设。研究方法上,随着方法论的发展完善和广泛影响,艺术类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探究也从单纯的理论解释发展到问卷调查、文化比较、心理分析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多重借鉴。这些研究成果在“资教通鉴”的同时,仍有可商榷、待补充之处。例如:有研究者认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底子相对薄弱,针对他们的大学语文课程内容不宜过于深奥,应以浅近为主。此观点仅适用于美术、音乐、舞蹈、表演类学生,而编导、广播电视艺术、播音主持等专业的学生反而是以语言文字能力见长的,高考语文成绩普遍在中等以上。因此,针对后者的大学语文教学相对于前者来说,就应该有所不同。在研究内容上,多致力于宏观的理论分析和改革方向的引导,针对各个艺术类专业的具体改革措施则论述较少,即便有也是泛泛而谈。本文则以山西传媒学院为例,具体而微地探索大学语文教学与艺术类专业的结合之道。
二、特色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普适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信息论观点
根据社会语言学中的信息论原理,传递信息要解决三个问题:准确度问题,精确性问题,有效性问题。传递信息的简单机制可以用下图来表示:甲、乙两人讲话,甲发问,那么甲就是信号源,乙就是受信者。如果甲的话乙听不懂,则需要一个中间的翻译,就是图中的编码器,然后甲的信息通过信息道(甲、乙讲话通过声波,而声波靠空气传递)到达乙,两人之间若存在一定距离,则甲发出信息时必然受到周围噪音及其他干扰,甲为了有效准确地传递信息,须采取措施(比如用扬声器或两手作成锥形器的样子放在嘴边)盖过噪音。而两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必须引起乙的回音,这一过程才算完成。乙可能是按照甲的指令作出反应,可能是对甲的指令发回某种信息,乙的回应在信息科学上有一个专门术语——反馈。在信号源与受信者的交流过程中,凡是受信者一方已经知道的信息,则其信息量等于零。不管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是普通场合上的交际,最理想的境界是获得最大信息量。而最大信息量的含义并不是信息量最多的意思。在信号源传递的诸多信息中,包括一个主要信息和很多的次要信息,如果在传递过程中主要信息被干扰了,或被淹没在次要信息中,那么受信者获得的就不是最大信息量。为了保证主要信息不被淹没或不被干扰,使受信者获得最大信息量,在语言交际场合,可以通过四种方式来实现:重复原来信息一次或多次;重发信息中可能被干扰的关键部分;外加次要的或辅助的信息;为证实收到的信息,受信者进行“反馈”。这四种方式决定了在师生有效交流的课堂上,教师要相对应地做到以下四点:对于所传递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有适当的重复;对于所要传递的重要信息和重要内容,教师要有突出和强调;能够使用多种辅助手段;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反馈机制。
(二)建设特色大学语文课堂的中国传统哲学依据
1.“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由孔子提出,指导中国教育两千多年,现成为当代教育学的一项重要原则,正面论证了对不同专业学生区别教育的科学性和重要性。《论语•先进第十一》记载了一段师生对话: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针对不同的性格的弟子,孔子会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今天教育学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即源于此。2.“强求一律”的危害性。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引用了《庄子•至乐》篇里的一则寓言,有只海鸟飞到鲁国京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故先圣不一其能,不同其事。”鲁侯岂能不知人与鸟的区别?但他并未因其不同而区别对待,良好的动机却导致悲剧的发生。今天的大学语文教育者岂能不知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别?可鉴于种种外部因素和自身原因,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依然不能做到辨明差别,因材施教,从而造成教育理念的空谈和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
三、“山西传媒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与艺术专业的结合探索
(一)山西传媒学院艺术专业的分类
山西传媒学院是一所传媒艺术类院校,目前开设了影视摄影与制作、摄影、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表演、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等艺术类专业,包括了美术、编导、播音主持、音乐、舞蹈、表演等几大类别的艺术生。
(二)大学语文教学与艺术专业的结合
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在中学时期就开始侧重专业课程的学习,他们在语数外等基础学科的学习上相对较弱,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性。这就决定了,在他们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传递的主要信息必然是不同的,更需要教师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输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辅助手段。接下来结合各专业类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特点、学习方式及学科本身特点来探究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与艺术专业的结合。
1.大学语文教学与美术类专业的结合
与文学作品一样,绘画作品也是表现形象思维的,所以美术专业的学生大都长于形象思维,对图像、颜色、线条比较敏感,因此在教学中可发挥他们这一优势,在教学方法上,侧重引导他们根据作品中的人物塑造或意象呈现,勾勒描画出人物的形象或作品的意境。在教学内容上,偏重于文化史知识的补充。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中国美术史》(洪再新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在导论第一节就首先论及了美术史和文化史有机交融的关系,要让学生小中见大,透过美术史看到文化史的宏大图景,在文化史背景下探寻与发现艺术兴盛与衰亡的原因。在教学手段上,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像内容,使图像与文本相互参见,以增加印象。
2.大学语文教学与编导类专业的结合
编导类学生大都长于想象和故事编写,文字功底扎实,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偏重于文本情节的解读和人物分析。多用联想、想象、对比等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对故事的想象、创造和对人物的塑造,鼓励并指导他们进行写作模仿和创作。对比日常写作中学生对人物刻画的粗糙僵硬,引导他们借鉴、模仿教材中刻画、塑造人物的手法。
3.大学语文教学与播音主持专业的结合
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大都具有不错的文字功底和较强的语言能力,喜欢诵读,头脑灵活,长于论辩。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偏重于情感体验、情节分析和语言分析。教学方法上多用探究式和诵读式,引导他们多做课堂讨论和文本诵读,发挥其论辩和诵读专长。在教学手段上多使用音频文件,激发学生因为对声音的敏感而参与课堂的兴趣。
4.大学语文教学与音乐、舞蹈等表演专业的结合
音乐专业和舞蹈专业的学生的共同点是有听觉或视觉的灵性,感受力和表现力强,而文史知识积累则稍显欠缺,文化功底较弱。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可多补充一些文史基础知识,弥补学生知识结构的欠缺,偏重知识的广度,减少知识的深度挖掘。根据文学、艺术起源理论,最早的文学样式是跟音乐、舞蹈一起在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诗词最初也都是配乐歌唱的,因此许多文学样式和音乐、舞蹈本就有相同之处。教学方法上可多使用比较法和表演法,将文学作品中的诗词与音乐里的歌词进行比较分析,引导、鼓励学生在诗词学习过程中尝试歌词创作。在教学手段方面,多播放音频、视频文件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
(三)让大学语文与自媒体平台无缝对接
根据信息论对教师要求的第三点,能够使用多种辅助手段,这里所谓的辅助手段不能仅局限于课堂上使用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介质,还可以拓展到博客、微博、微信等现代生活中常用的自媒体平台,进行课下的师生互动与交流。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催生了微信这一新型交流平台。微信交流的快捷、方便强化了这个平台“交流及时”的特点,能够保证师生之间信息反馈的及时有效。以文学、文字学为主体的大学语文课程与以文字应用为主体的自媒体平台更容易实现无缝对接。通过自媒体平台实现的课下生活化的互动能够柔化课堂上严肃僵硬的师生关系,消除掉课堂上面对面交流的紧张与不安,从而激发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欲望,对课堂上来不及完成的内容或课堂上未完全实现的交流进行有效的补充,从而形成一个“课堂—课下、多媒体—自媒体、主体—补充”的良性教学循环。
参考文献:
[1]陈原著.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2]张燕婴译.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
[3]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三联书店,2013.6.
[4]洪再新编著.中国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12.
[5]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7.
[6]冀肖力.艺术类院校大学语文教学初探[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7]王英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4,2.
[8]陈嫒莉.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创新研究[J].语文建设,2014,9.
作者:李侠 单位:山西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