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因为更切近于我们的生存和情感,以及更为适合的语言表达方式,所以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里的布局因校而异,因时而异,面临课时少,却要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挑战。为更好地发挥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该更加努力:引导学生更有效地阅读、欣赏现代的语言形式,更深切地理解现代人的生存与情感;更为灵活地处置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鼓励学生在现当代文学领域进行更具拓展性的阅读;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大学语文,是中国高校里设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这门课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初即已在中国高校里开设,后来在20世纪中叶推进的院系调整中被取消。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之下,得以恢复,延续至今。这门课包含丰富的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认识大学语文课程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以让其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如何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如何认识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布局及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现当代文学(有时也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呢?先来看看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大学语文这门课,教育部高教司有这样的定位: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定位已经显出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起码有三个基本点值得我们把握。第一,这门课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或曰人文素质。这方面素质的提高,要通过包括大学语文教学在内的人文教育来获得。人文教育的重要,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学者杨叔子有句话说得好:“忘了人文教育,就忘了人的思想、感情、个性、精神世界,从而也就忘了一切。”[1]按笔者理解,大学固然分为多门学科,每门学科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可是没有文化素质作为基础,专业素质的培养等于建造空中楼阁。文化素质还能保证专业素质在一定的轨道运行,不至于跑偏。对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界已成共识。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有多重层面和途径,理论的,实践的;书本的,非书本的;校内的,校外的;还有包括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多门课程。人类思想文化的信息,往往蕴含在语言文字中,这决定了语言文字在进行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那些或生动、或深刻、或鲜活、或精微、或丰富、或分明的文字,亦即文本,自然会受到人们的关注。而这样的文本,正是大学语文的固有内容。第二,这门课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是四种具有承续关系的能力。其中,阅读和欣赏是两个基础环节,只有阅读和欣赏了,才能理解和表达。而阅读和欣赏怎样来进行呢?回答是,必须以文本为载体,借助于文本来进行;必须把文本读熟、读通、读透,能分析思想内蕴,把握艺术特色;能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能入得去,也出得来。如果没有大学语文提供的语言文字作品作为载体,遑论培养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而提高文化素质。第三,这门课是面向各类专业,而不是汉语言文学等一两个专业。各类专业都需要开设,其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应该说,在中国所有的大学,大学语文这门课都是绕不开的。认识到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大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凸现出来。什么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呢?简而言之,就是指发生在20世纪初叶以来的中国文学。现当代的意义指向揭示这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现代指20世纪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时间上限学界一般指认为1917年;当代一般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这是永远向前延伸,没有时间下限的概念。现当代的时间概念指向了太多的意义内涵,人们习惯于用现代性来含纳其中的多种面向。显然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代性包括了民主、科学、启蒙、救亡、革命、解放、进步、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还有现代人特有的生存及情感,以及现代的语言形式——亦即现代汉语而非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等异常丰富的内容。一本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里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教材指出:“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2]这里,笔者特别强调现当代文学中现代人特有的生存及情感,以及现代的语言形式。文学之为文学,自有其恒定不变之处。其本质在于它是人的生存的挟带着情感的语言形式的反映,用一本通行的文学理论教材的说法是“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里的审美意识形态”[3]。但,人们通常也会认同一种从发展角度出发的说法,亦即“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4]。事实上,中华民族进入现代之后,时至今日,已经建造起不同于古代文学的大厦。新文化运动举起民主、科学的大旗,其中的新文学充当先锋作用,经由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周作人等文学干将的努力,显示了实绩。后来经过启蒙和救亡的变奏,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经过革命和建设的演变,经过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从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到解放区文学,从十七年文学到“”文学再到新时期文学乃至新世纪文学的发展,文学接受一次次的洗礼,不断变奏。现代文学确立起“鲁、郭、茅、巴、老、曹”的大师地位,进入到当代,文学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到20世纪末,除了那几座耸立的山峰,其水平线已经超过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在若干方面都已赶上或超越了现代文学”[5],形成“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盛局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大厦里,诗歌、小说、散文、话剧等都获得长足发展,包容了现代人特有的生存和情感;同样重要的,这些诗歌、小说、散文、话剧属于现代的语言形式。更切近于我们的生存和情感,以及更为适合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色所在,也是其重要性所在。换句话说,学习现当代文学,可以更好地面对现实生存,更好地交流传达我们的思想情感。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布局及面临的挑战

笔者承担大学语文教学几近15年,经历过这门课从必修课到选修课,再到必修课的变化;也经历过这门课从每周3节课,到每周2节课,再到或者3节课,或者2节课的变化;参与编写过不止一本大学语文教材。这样的经历,使自己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布局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里的重要性在教材编写中,应该说,是为众多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认同的。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这三方面内容,会在大学语文教材里,组成不等边三角,但也形成一种较为稳固的格局。这一格局里,中国古代文学因为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也因为别的原因,比如其重要性过去受到漠视现在要加强,所以其所占篇目一般最多,可能60%至70%的比例。其次是现当代文学,可能20%至30%的比例。最后是外国文学,一般10%的比例。这样的格局里,外国文学作品会译成现代汉语。古代文学虽然篇目多,但因为文言文简洁,所占篇幅不大。就所占篇幅而言,现当代文学会在篇目比例之上扩展10%乃至更多。算上外国文学,现代汉语表达形式所占篇幅超过文言文的比例。实际教学中,对于大学语文,不同学校会有不同处理。不同学校会因时而变、因势而变,比如,国学热或传统文化热没有兴起前后,古代文学占的学时是不一样的。甚至因人而变,主管教学的领导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权力所及范围内做出调整。在课程设置上,有的学校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一般会作为必修课。当然,即使是选修,也多半会修。只是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就有所不同,比如在考核方式上,就有较大灵活度。必修课一般要进行书面考试,而选修课不一定。在课时安排上,或者每周3节课,或者每周2节课。教学周一般16周,那就是或者48节课,或者32节课。绝大多数学校安排上一个学期,但也有安排上两个学期的。在这样灵活多变的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实际也注定是灵活多变的。主要体现在学时安排上,不会整齐划一。不过,或许可以肯定的是,其学时安排就整体而言,还是没有古代文学多。主要理由是,文言文阅读的难度大,更需要老师的指导。而现当代文学,学生自己看书即能把握。语文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的分量,过来人都知道,那是只要上课,几乎每天都有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和老师,与语言文学每天相守。还有,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学习,课本中多数是现代文章,现代文章和古代文章的比例接近8:2,学生显然更为熟悉和亲近现当代文学文本。而到了大学,大学语文不管是作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不管是每周3节课还是2节课,所有的安排都无法和小学、中学只要上课就每天都有的课时布局相比。课时少,决定大学语文老师不可能每天都和学生见面。然而学生进入大学,对大学里的语文教学,无疑怀着比小学和中学更大的期待;因为更熟悉和亲近现当代文学,对其就怀着更大的期待。这里隐含一个很大的挑战,课时少,却要实现良好的,至少不亚于小学和中学的效果。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如何更好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

如何在课时少的情况下,却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这是一个如何让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首先,教师自己要有更具创造性的努力。语文教学应该追求创造性亦即创新性,要“创造性地教语文,并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语文”[6]。对于大学语文教学而言,意味着多方面内容,包括增强对于大学语文教学的热情和兴趣,包括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修养,更包括想方设法利用好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等。现在高校普遍倡导乃至要求教师实行教学范式改革。教学范式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导。在教学范式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更应该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即使是引导,也是一件需要发挥创造性努力的事情。具体到现当代文学教学,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更有效地阅读、欣赏现代的语言形式,从而更深切地理解现代人的生存与情感。其次,在教师具有创造性的引导过程中,可以更为灵活地处置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由于学生更容易把握现当代文学,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更为自主地学习。具体到不同文学类型,如果是诗歌,可以让其吟咏,举办朗诵会让其朗诵;如果是小说,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比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乡场上》这篇课文时,就布置、指导班干部组织同学表演,当扮演冯幺爸的学生一身农民打扮,牵着一头“牛”——也是学生扮演的,走过“乡场”——学生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营造,当扮演罗二娘的学生在“乡场”撒泼,当扮演曹支书的学生穿着借来的黄色军大衣,道貌岸然地在“乡场”纠纷中评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氛围,都会认同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再次,教师鼓励学生在现当代文学领域进行更具拓展性的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明白拓展性阅读的重要:拓宽知识面,熔铸思想情感,更好地把握现代语言形式;没有达到一定量的阅读,休谈修养的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在进行拓展性阅读的时候,既要放开去进行广泛阅读,以拓展视野;也要收回来凝聚自己的兴趣点,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在拓展阅读读什么的问题上,教师当然主张读经典。这方面,笔者曾经作为所在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组成员,参与规划、整理过“大学语文经典阅读篇目”;这样的篇目,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大致遵循的范围。不过,笔者更主张学生放开手脚自己去寻找要阅读的作品。最后,或许最为重要的是,现当代文学更好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的落脚点,在于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要写作,要表达思想感情,普遍地要用现代汉语,而非古代文言文。这就注定,大学语文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良好效果应该连带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尽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任务,并不必然地由大学语文这门课来完成。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很多,比如学生读书后,写作读书笔记;再如记日记,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良好途径;有些课文,可以引导学生以另外的体裁予以改写,比如,学完白居易长诗《长恨歌》,对马嵬坡兵变这一重要关节,笔者曾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尝试写作现代小说;另外,所在大学语文课程组,曾在学校有关部门支持下,策划组织过几次全校征文比赛,笔者总是积极发动、指导所有名下修读大学语文的学生参加,取得效果不错,等等。这些途径的实行,自然需要教师不怕烦累,保持热情和耐心,付出相当的时间和精力。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M]//本书编委会.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五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94.

[2]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前言.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6.

[4]胡适.文学改良刍议[J].新青年,第2卷第5号.

[5]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11.

[6]杨成章,等.语文创造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363.

作者:陈祖君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