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

摘要: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学要紧跟时展,将新媒体技术合理地应用到教学中,树立“大语文”的开放理念,重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搭建微信、微博、应用AAP、网络直播四大平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背景分析

为加快浙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浙江省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中提出要推进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促进泛在、移动、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形成。而互联网、移动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兴起影响着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大学语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所谓新媒体,是指“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1]。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它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在具体形态上,匡文波认为目前的新媒体包括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2]。互联网媒体包括网络电视、报纸、期刊、各类网站、博客、播客等,手机媒体包括微信、微博、诸如阅读软件、视频软件各种APP,手机版网站等具体形式。新媒体课堂主要就是利用新媒体形态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图文、音视频等元素刺激人的感官,注重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强调交流的互动性。由于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缺乏对新媒体的理性使用,教师应该顺应潮流,变“堵”为“疏”,充分将新媒体技术合理的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二、新媒体技术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生应用最多的新媒体当属手机和互联网媒体。新媒体技术对于语文教学有积极的作用。首先,它扩大学生学习外延。以往的大学教育属于“工厂模式”,这种人才培养为人才设置了统一的教学标准,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带来的学习速度和学习需求等差异。而随着移动手机和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遍应用,学生的这种差异需求将得到释放和满足。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和互联网,针对自身需求,了解和掌握更多教材以外的专业知及非专业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扩大学习外延。新媒体为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可能。其次,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从新媒体扩展学习功能角度来讲,越来越多的寓教于乐的学习软件和资源开发出来,移动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更强。新媒体、新技术的使用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与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实时互动,让学生体会到参与式教学的乐趣。同时,大学语文学习外延宽广,新媒体作为开放的信息空间,使得学生需要的大规模的信息输入、信息交流成为可能。再次,培养探索和创新意识。在新媒体技术下,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查找获取丰富的其他学习辅助资料,有目的地筛选处理信息,通过依托手机或互联网媒介的课程资源进行线下自学,提出问题,积极发表见解,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这种主动的探索型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精神。但过度使用新媒体技术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滋长学生思考的惰性;面对面人际沟通技巧逐渐生疏;“碎片化”阅读方式和简短的自由文体写作使得学生不再热衷经典阅读和深度阅读等。因此,教师要进行合理引导和应用,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三、新媒体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将新媒体融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达到改革目的,必须要有清晰的改革思路和教学建设体系,构建“一个理念,两种手段、三个阶段、四个平台”的具体实践路径。

(一)树立“大语文”的开放理念

树立开放的“大语文”教学理念,容纳新媒体所开拓的学习空间,兼顾系统的语文学科内容、学生与社会的需求。大学语文要接地气,要引导学生关注网络、社会生活中丰富的语文信息。如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美国唱作人、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荣获得。获奖理由是其“用美国传统歌曲创造了新的诗意表达”。面对该热点话题,我们可以运用新媒体在课堂上迅速了解相关信息:鲍勃•迪伦何许人也?为什么他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作品却获得文学奖?他的代表歌曲是什么?甚至可以利用手机马上听到他的代表歌曲;再如G20杭州峰会《最忆是江南》音乐会,先给学生呈上一段视觉盛宴,然后让学生思考该主题及具体曲目的出处等问题,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现场查阅资料和讨论。这样的教学安排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意识,也正好体现了“大语文”的开放式教学理念。

(二)构建“传统+现代”并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早期的传统教学主要是借助于黑板和教师讲授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量小,形式单一。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讲授式的教学方式,24小时后学生的信息留存量只有5%。随着手机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收集下载资料,利用投影仪、幻灯片播放课件、视频影视资料等已经普遍应用于现代课堂教学,而云课堂、雨课堂,更是将线上和线下教学完美融合在一起,实践也证明了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带来的良好教学效果。当然,在这个应用过程中,更加需要关注新媒体的“互动性”如何得到有效应用,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这就需要教师首先得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配之恰当的新媒体技术手段,吸引学生参与设计教学。但是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新媒体教学,都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双方各有优劣,适合于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传统教学和新媒体教学的各自的优势,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三)重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融会贯通

课前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各种新媒体媒介,如手机APP软件,课程微信公众号、网络云平台,在线教学资源库等等将任务要求、技能知识点等进行课前,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学习阅读任务,对教师任务作出回应;课中,教师既可以是对课前任务的反馈式教学(哪里不会讲哪里);也可以适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主题讨论,就某一个观点、社会热门话题展开在线讨论,通过新媒体信息媒介和技术,直接将学生讨论意见投射到教室屏幕上,对一些较好的个案讨论进行评点,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这种形式也适用于评点学生作业中的疑难杂症;课后,教师可以将梳理后的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通过前面的新媒体媒介平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强理解。

(四)搭建四大新媒体教学平台

1、微信平台

微信是目前大学生中应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平台。微信能轻松的实现教学资源的分享,还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对教学内容进行关注讨论和评价。微信应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微信群。微信群是一个能将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进行同步交流与共享的有效平台。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固定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资料收集、分享和集中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在课堂上给予正式回复。对于完成较好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适当利用微信的红包功能奖励学生。二是建立课程微信公众号。通过调查,将学生最关心最想了解的知识或问题,通过自动回复功能让他们及时获得答案;通过微信投票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群发功能,将文学文化常识等定期推送出去,让学生在碎片阅读中积累知识;通过子栏目,将学生较好的习作,刺激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2、微博平台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信息传播速度快,可以实现单双向两种关注机制,学生既可以作为观众,在微博上浏览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者,在微博上图片、视频。微博的内容较短,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语言编排组织上没有太高要求。对不愿写长篇大论的高职大学生来说,这种体例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教师可以鼓励一些同学开微博,随时随地与同学分享生活琐事、娱乐见闻,从微博上快速了解自己想要的东西。学生开设微博的过程是一种体验,而之后的对微博的持之以恒的更新则会促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写作、生活习惯的养成。

3、移动教学平台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学应用软件及在线资源学习平台开发出来,我们可以利用手机、手提电脑等移动设备,将这些资源合理引入教学过程,不仅丰富课程教学手段,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如“蓝墨云”移动教学平台。该平台除了可以上传丰富的教学资源外,还可以开展手势签到、投票问卷、头脑风暴、讨论答疑、测试活动、小组任务、课堂表现、作业任务等多项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任务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课前,教师可以通过通知功能学习任务和要求,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师生还可以在答疑区进行同步或异步的讨论交流,解决疑惑;课中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等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互动,课后可以通过“测试”功能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任务评价上,可以自行设计诸如“教师自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4、网络直播平台

“直播课堂”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举措之一。在语文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线上教学,扩大语文学习外延,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直播教学还能保证课堂外的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学习,有利于老师掌控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例如,教师设计“经典诗文诵读”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利用直播向学生讲解诵读的要点技巧,学生在充分准备后,也可以以直播的方式邀请老师和同学观看,并留言点评。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当然如果教师要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开展辅助教学,就必须精心设计直播内容和安排,同时注重声音视频和文档互补、注重参与者之间文字语音视频的互动。无论新媒体技术发展如何,它始终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要把握好新媒体的参与程度,避免应用过度,喧宾夺主。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将新媒体技术潜移默化的地融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这样,《大学语文》课程才会在众多课程里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响丹,张浩达.媒体与网络传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3]徐涛,李文.新媒体与未来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5(1).

作者:胡艳 单位: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