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文学的教化功能,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中所选得课文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方面都有着无可比拟的范本作用。而这些文学作品本身除对学生在认知、审美上的功能作用外,其教化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文学;教化功能
当前,《大学语文》已经成为我国高校非文科类专业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培养目标是提高非汉语言类大学生在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鉴赏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文学的认同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善学生人格。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我国高校在《大学语文》课程方面仍旧局限于对学生在知识技能也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层面的培养,忽视了其对大学生人生层面的引导。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缺位
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校的大面积扩招,使得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少数精英份子,高等教育也不再是精英教育,转而成为了大众教育。“教育产业化”的提出则彻底打乱了高等教育严谨、庄重的内在教学秩序,使原本以“涵养”“濡养”为治学方法的教师们,突然要开始培养“批量”的生产线的“产品”。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之下,“批量生产”的人才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质疑,也经历着用人单位、社会等各方面的指责。时至今日,当我们终于意识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依旧离不开“润物无声”的滋养,高层次人才离不开人文精神深厚积淀的时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始反思: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应注重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这不仅是迫切的,而且是必要的。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当中的一门通识课程,具有着对培养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及不可推卸的责任。首先,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不论是中学语文还是大学语文,都应当以培养学生在情感态度层面的价值观为首要任务。《大学语文》当中,选择的都是古今中外最为优秀的诗歌与文章,通过对其学习,以此作为载体,能够使大学生穿越时间的隧道,与古代的先贤圣人和智者进行对话,通过感受他们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力量,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提升其审美情趣与精神品格,从而使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大学语文》课程当中蕴含着优秀的作家与思想家们的智慧、品格与节操,这些美好的情怀对涵养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其自我人格以及提升其人生境界尤为重要。其次,《大学语文》中含蕴含着我国丰富的儒家思想传统与人文精神。儒家精神最突出的方面便是“君子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以及忧患意识。前者表现为孟子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人生态度,而后者是儒家精神当中强烈的责任与使命感。而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逍遥,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建功立业的意识,杜甫诗歌中悲国悯时的情怀等,无不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独特的精神财富。透过文本,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建构文本意义,同时也感受到了我国古人的情怀,在文章的意境当中感受到了作者所传达的情感,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会辨别是非善恶与美丑的能力。最后,《大学语文》当中选择的都是我国不同时期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其清晰地为学生勾勒出一条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路线。无论是初唐时期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明丽纯美,岑参“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浓郁情思,抑或是中唐时期李白“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风流潇洒,还是晚唐时期在杜牧、李商隐的咏史怀古的诗歌当中的凄哀悲凉,我们能够通过当时作家的作品,在了解作者审美情趣的同时,获得审美境界的提升与精神情感上的超越。
三、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实现教化功能的调整侧重点
中国自古便推崇“文以载道”的思想。宋代周敦颐《通书•文辞》说:“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也就是说,文章是用来讲道理的,“文”是“道”的形式,“道”是“文”的灵魂。在今天,我们可以认为“道”就是人文精神,而大学语文在教学上便是“传道”“布道”的。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在“文”上做文章,即仅仅传授文字性、语言性的知识,更应当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教化作用。
(一)弘扬人格魅力
所谓“文以载道”,弘扬人文精神,“文”与“人”是相互统一的。更所谓“言”为心之声,言则是人们的思想,而思想又是奠定一个人人格的基石。我们发现,好的、能够传承千年的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它未必言辞华丽,但一定是见解精辟的。读《论语》,我们折服于孔子“济世匡时”的人格魅力,我们能够独处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师者;读《孟子》,我们不仅能够读出他高绝的论辩才华,更能读出他“舍生取义”的风骨。读孔孟,让我们了解到儒家的“经世致用”,文章要能够有益于世道人心。读曹操、读杜甫、读陶渊明,我们又能够明显感受到这些人对于国家、真理、自然的真情流露,而文学的教化功能也在其中得到了“润物无声”的体现。
(二)发掘人性的光辉
“人性”是语文人文精神当中的重要内涵。在大学语文教学当中,要重视对其中“人性”内涵的发掘。如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格魅力;孟子论述“王道”也说:“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体现了其对“民”的人性关怀;曹操《述志令》的轻快自如、好不做作,体现了曹操的气节风骨,不是圣人却有着圣人的追求;司马迁受宫刑而著作《史记》,坚毅的性格也激励着后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节操可钦可佩;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堪称楷模……。这些人,这些文章都在字里行间引领着我们。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学会主动发掘其中的人性光辉,彰显大学语文的教化功能。
(三)感悟人生真谛
“文以载道”除了纠正我们的“价值观”,还教化着我们的“人生观”。有的人一生浑浑噩噩,醉生梦死;有的人唯利是图,玩世不恭。而大学语文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通过文学和文字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是非善恶、诚实虚伪的人生判断,如能从莫泊桑的小说中看出他对人与人之间金钱利益的人生观的批判,从欧•亨利的作品当中读出小人物的美好与善良,从马克•吐温的诙谐幽默当中读出他对人们良好品质的赞颂。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之下,大学语文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要将当代大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有正义感、团结自律、善良敬业的新一代。
四、大学语文发挥文学教化功能的有效教学形式
(一)通过朗读实现情感的教化
“言为心声”,朗读是使情感融入的最佳手段。让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将声音转化成图像,在感受文章语言魅力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自己放置于文章本身的情境当中,完成对文章情感上的体验。通过朗读的方式来感受诗歌语言要比传统上教师仅仅通过视频或者是音频来展示,然后询问学生几个浅显的无关痛痒的问题来总结文章、得出结论,让学生记下来的这种方式要好得多,因为后者学生仅仅是在记录,并没有从内心得到任何的触动,毫无真情实感。而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准备的时候就必须去体会作者情感,并将自己的情感无限地贴合,在潜移默化中就让学生理解了其中感情,从而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素养。
(二)通过群体对话实现多元解读
众所周知,文学类作品的主题意义并不是单一的,教师在执教过程当中,不能够仅仅关注作品主题的一个层面,还要注意文本内容与主题的多元化。而传统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无疑无法给学生通过自己的真情来了解文章内涵的途径,因此,应当在课堂上搭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群体对话的形式,让学生与教师平等地对文章的内涵进行讨论、解读,从中感受到文章中的文学韵味与人文关怀。比如,教师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这一篇时,提醒学生除了关注或带入林黛玉角色与视角的同时,还可以关注贾宝玉、贾母、王夫人、三春以及王熙凤这一人物,让学生融入到这个情境当中,通过对于不同人物心理与语言的感知,了解《红楼梦》这一伟大的文学作品在塑造人物以及语言上的亮点,从而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与审美素养。
五、结语
《大学语文》是一门充满文学魅力的课程,其蕴藏着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对于人文关怀与精神的追崇,而在当今这个人文精神渐行渐远的社会,大学语文课不但要体现其工具性的作用,在对大学生进行教化作用上,其也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应当不断改进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充分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化功能。
参考文献:
[1]林怡.解读人生———简论《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教化功能及其实现形式[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34-135.
[2]史丽娜.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J].语文建设,2012(5):45-47.
[3]谢建兆.简论“大学语文”课的人文教化功能[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37-38.
[4]蒋於缉.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关于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66-68.
[5]王桂波.论大学语文的人文担当[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2):12-王静王静14.
作者:朱淑娟 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