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近几年来,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其现状仍不乐观,存在着最高教育管理部门态度不够明朗、学校层面重视程度不够、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学生缺乏兴趣、缺少相对权威且合适的教材等问题。为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选用或编写适合高校学生实际的教材,以使得这门课程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大学语文;定位;课堂教学;改革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与前些年那种严重边缘化甚至要在大学的课程表上消失的状况相比,近几年来大学语文课程受到重视的程度前所未有,国家教育最高行政部门也为这门课程专门发文,倡导在普通高校中设置大学语文课程。教育部高教司下发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有了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推介,全国各高等学校纷纷响应,大学语文成为普通高校的“必选课”。有了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的这把“尚方宝剑”,一些许多年来“惟教育部马首是瞻”的“教育专家”们也似乎清醒了一些,大声疾呼要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母语水平和人文素养,补充学生从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之后形成的“断奶期”的人文素养。当然,数量众多、多年来一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和教材编写的专家们更是不甘落后,纷纷发文强调当代大学生学学语文的重要性。有些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文化必然走向全球的角度来论证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度被冷落甚至要被打入冷宫的这门课程忽然成了学界的热门话题,众多高校也重新开设了这门曾被严重边缘化的课程,新的大学语文教材也纷纷出笼,这使得本来就已经数以千计的《大学语文》教材又增加了很多新的面孔。面对大学语文课程这种前所未有的“大热”,我们感受到了语文教育有着越来越重的分量,并显现出它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但同时我们更要清楚地认识到,当前这种在外力驱动下的“大热”和前些年门可罗雀的“大冷”都是一种非正常状态,当前的“大热”可以看作是对前些年“大冷”的一种矫枉过正。而且,我们还要看到,围绕着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这门课程到底该如何定位,到底应该编写什么样的教材而不是占山为王或者在教材编写中搞“圈地运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凸显大学语文的特色,如何借鉴并形成大学语文成熟的教学方法与规范,如何真正发挥大学语文的有效性,大学语文的测评体系究竟该如何构建,等等。这里,我们只谈大学语文的定位问题。大学语文课,是普通高校中面向文(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不同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母语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课程。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与许多成熟的课程相比较,大学语文课程的最初定位是比较含糊或者是暧昧的,它最初的定位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经历了“”时期人文基础薄弱的大学生的“补课”性质。而且,大学语文的教材编写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其具体的目标一直若隐若现。近些年来,随着散布在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授以及普通的大学语文教师参加各种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年会、研讨会等,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和定位逐渐清晰起来,或者说逐渐朝一个方向聚拢,这个方向就是所谓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大家基本认同了大学语文课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应该说,这一定位是基本准确的。大学语文课程培养的总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品格素养,而原本作为语文课程的显性目标的工具性素来被人们所认同,因为语言和文字本身就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工具性的实现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定位的明确,对课程的目标起到了直接的导向和牵引作用。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笔者以为孔庆东先生的一段话会给我们以启示:“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影响学生灵魂最大的也应该是语文教师,一个学生长大回忆最多的也是语文教师给他带来的影响,这是说语文的重要性。这一点,从学生到教师,长期以来我们都没有认识到,不太重视,将它等同于其他学科,这是不对的。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安身立命。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1]
被孔庆东先生称为“安身立命”“灵魂依靠”的语文课教学,在大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我们并不否认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当前高校学习风气不断下滑的事实,但另一个同样不可否认的现实是,高校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况“不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最高的教育管理部门态度不够明朗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国家最高的教育管理部门对高等学校的教学有着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以具体到某一门课程,比如教育部对各高等学校每个专业应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如果有哪所学校不开设这些课程,在各种评估和认证中就有可能不合格。可惜的是,在数量众多的专业核心课程中,没有哪一个专业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来开设。这也就意味着,只要遇到以“改革”名义进行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大学语文课基本上又会处于一种被边缘化的状态,课时可以不断压缩;如果专业总课时超过了规定的总课时,这门课程还是可能被砍掉的。教育部高教司出台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语文课程撑了腰,但却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这门课程不被重视、被边缘化的困境。
(二)学校层面重视程度不够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日趋物质化、技术化和工具化,其背后是占据了社会成员思想主导地位的实用主义。这种实用主义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就业市场一直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导向的正确与否,但这种导向对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代表的基础类课程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大学语文课程之所以被边缘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表面上看起来它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没有多少直接的作用。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这个教育过程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甚至是漫长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更无法像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那样立竿见影。或许正是大学语文课程的这种特点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高校管理者和教务部门的短视行为,他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可有可无,一旦遇到要压缩课时,大学语文课便首当其冲。即使开设了这门课程,但是在教学课时的安排、资源的配置尤其是师资的调配方面,也和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无法同日而语,这就造成了大学语文课程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徐中玉先生在2005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第八版)《前言》中说:“由于一些同志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偏见,将‘大学语文’视作无须或不能发挥专长的低级课,似乎认为这门课任何人都可以教好。他们在职称评定、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的评价上,得不到平等对待。因此,一些教师觉得委屈,积极性受到影响。这种偏见非常有害于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正常建设与健康发展。”[2]现在距离2005年已经过去了十多个年头,但徐先生所说的这种情况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观,高校内部对大学语文课教师的偏见依然存在。这种偏见导致大学语文课的教师队伍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择其要者,高等学校大学语文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课程的边缘化导致授课教师的边缘化。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属于事实上的“副课”,再加上教学课时不断压缩,这就导致了授课教师在学校处于不被重视的“副”的地位。同时,这门课程的科研上限的确不高,担任这门课程的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发展前景很不乐观。这自然影响到了大学语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的质量如何就很难得到保证。第二,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我国的许多高等学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由两部分人组成,专任的大学语文教师和兼任的大学语文教师。其中兼任的大学语文教师所占的比例甚至超过了专任的大学语文教师。兼任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往往都有自己的“主课”,由于课时不足或者其他原因这才“屈尊”兼任了大学语文这门“副课”的教学任务。他们对该门课程的态度自然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应付了事。在这种背景下,这部分兼任教师在这门课程上的投入和付出就可想而知。还有部分任课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不愿意在这门课程上下功夫,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依然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大学语文教学,与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法并无二致,使得大学语文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四语文”;甚至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还落后于高中语文教学,依然是一本教案、一块黑板和一张嘴巴的“老三样”。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缺乏独到的见解和教学特色,依然用高中应试语文的方法教授大学语文,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到文字的正音、段落的翻译和讲解上,片面重视知识的传授,却缺少对作品当中人文精神的揭示和渗透。在课堂上,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但却忽视了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无法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这种把大学语文仅仅看作是高中语文简单延续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导致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学习兴趣的进一步下降。
(四)学生普遍缺乏兴趣
走进当今高等学校的大学语文课堂,我们不难看到:教师在应付差事式地上课,学生无精打采地在听课。在校园晨读的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是在读英语,很少有人诵读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大学语文篇目。大学语文课本中那些精美的篇章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揭示的人生哲理、蕴藏的人文情怀,学生们自然无从认识和领悟。透过现象看本质,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究其深层次原因,不外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受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思想影响。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他们都是活在当今社会的一员,当今社会中的种种正面的、负面的思想不可能不影响到他们;再加上当前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和生活压力,这使他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不明白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的重要性,但是,就业市场更看重的是计算机、外语等这些有“等级考试”的实践性课程,而大学语文课着重培养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素质”,远不如那些能够获得等级证书的课程来得“实惠”。既然如此,学生们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就采取了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为了应付考试,只好“临时抱佛脚”,很少有学生自觉地通过仔细地阅读来感悟这门课程所蕴含的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第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如前所述,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愿意付出更多,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不能体现“大学”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比较死板,脱离不了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固有的一味深究字、词、句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仍然沿袭总结段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老三段”教学模式,从教学的内容到手段、方法上都过于陈旧和单一,这让原本就显得冷落的大学语文课堂雪上加霜。
(五)缺少相对权威且合适的教材
由于国内高等学校一直存在着的“门户之见”,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补课”开始,大学语文就缺少一套相对权威的教材,这也是困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尽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脱胎于徐中玉、钱谷融先生自学考试教材的《大学语文》已经出版了多个版本,质量也确实很高,但依然有很多高校在利益的驱动下或是由于其他原因并没有使用这套教材。目前,我们已经无法统计全国高校到底有多少种《大学语文》教材,但从有的高校光是自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有五六种的情况来分析,全国高校的《大学语文》教材数量是巨大的。在这些基本上属于“急就章”的匆匆忙忙编写出的教材中,高质量、高水平且适合当今大学生的教材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些教材大多依然沿用“文选”的体例,古代文学作品和现当代文学作品所占的比例很大,思想教化功能明显,有些教材对学生的写作、交际等能力训练虽有所涉及但都是浅尝辄止,远远不够深入。这样的教材用于当今高校的教学并非完全合适。对于高校来说,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用依据是该门课程的目标和定位。教材的选用要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情趣为目的。同时,为了做到“因材施教”和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还应综合考虑具体学校、专业生源的知识结构、专业基础以及同时开设的其他人文课程的情况。按照传统的观点,“教材”亦称为“教本”,即一教之本、教学之本,这充分说明选择一套高水平、高质量、符合学生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三、当前态势下的应对策略
(一)充分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高等学校管理层,必须充分认识到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科学技术的竞争,更是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人文眼光的更深层次上的竞争。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是否能够流利、通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是否具有较高的文艺审美能力和宽阔的文化视野,毕业之后能否适应全球化竞争和变化繁复的中国社会,这些都和是否学好大学语文课程有直接、间接的关系。同时,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科学知识,还包涵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对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与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高等学校管理层尤其是教学管理部门必须切实加强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对该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效果,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的。
(二)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如前所述,既然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双重任务,同时,“‘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难度很大的课程”[3],它对担任这一门课程的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需要学问渊博、经验丰富、热爱教学的教师来担任这门课”。[4]从操作层面上来分析,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一定要相对稳定。当前,相当一部分开设大学语文的高校,承担这门课程的文学院或中文系连大学语文教研室也未设立,大学语文授课教师是每个学期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这些教师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是在大学语文教学上有特长,而是由于其“主课”的课时不足或是其他原因临时充任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师,其教学态度和教学投入我们可想而知。只有大学语文教师的队伍相对稳定,通过各种手段让他们安心地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学,才会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
(三)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要使大学语文课程成为一门学生喜闻乐“听”受学生喜爱的课程,授课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大胆求变、勇于创新,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改变。授课时不要贪大求全,也不要将信息量的大小作为衡量大学语文课程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指标,而是在每节课里找到一个突破“点”。以往因为课时少,教师便在单位时间内加大信息量,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更多地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这个大方向没有错,但加大信息量并非适用于所有的课堂教学。对于大学语文这样以培养学生“悟性”能力为主的课程而言,小信息量的课堂教学、螺旋式前进的讲解或许更能吸引学生。因此,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可以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把内容讲深讲透,其他的东西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会。第二,在大学语文的教法上,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程式,可以尝试把文学经典置于文学史的框架中,将文学作品上升到文化的层面,让文学作品凭其本身就具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像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那样将讲述的内容揉碎嚼烂喂给学生。第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现代化的辅助手段。当今世界,信息化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而优质的教学资源,这就为教师灵活运用先进的辅助手段,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精讲与泛读、讨论、观摩、比较、鉴赏等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选用或编写适合高校学生实际的教材
“当‘80后教师教00后学生’、‘低头族刷屏、网民化交流’成为校园常态时,当年的大学语文公共课教学,和今天出于‘景观社会’状况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语文通识教育’,其外延和内涵均不可同日而语。”[5]要改变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当前大学语文教材版本众多、良莠不齐的情况下,精心选择或自行编写一本适合高校学生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是十分必要的。要根据各高校的办学定位以及地方对人才的需求实际来选用或编写教材。在内容上,一方面要突出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另一方面还要有较强的针对性,要能激起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在真切体味语文之美、人文之美的同时,又能有效培养自身的语文能力,真正达到培育当代大学生“综合性民族文化素质和提高本国语文阅读与表达能力”的目的。[6]
[参考文献]
[1]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J].中国大学教学,2006(7):20-21.
[2]徐中玉,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刚,张鹏.大学语文[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7.
作者:袁方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