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大学语文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全球化时代大学语文论文
一、选文必须具有思想启发性
大学语文的开课对象是大学生,因为大多数高校都把这门课程安排在大一,所以其教学对象大多数都是18-19岁左右的年轻人。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虽然都已成年,但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还处在懵懂阶段,正是需要良好的思想引导的时期。但因为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电子信息技术的发达,学生们接触社会的渠道变得空前丰富,社会上流行的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文化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横亘在他们健康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中的一种不良诱惑,因此尤其需要我们教育的正确引导。可是我们现在的高校教育由于受到就业压力的挤压,片面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实用功利主义倾向,忽视对学生心灵的指引。关于这一点,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早就深有感触,他在讲到我们中国教育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你不懂中文,我现在教给你中文,不懂数学,我现在教给你数学,教给你物理、化学,好像先生就在那儿,学校就是在那儿卖那个知识,对学生整个的人生没有领着他去走路,怎么样在人生上走,缺乏这个。”[1](P335)他认为,教育应该要把年轻人当成朋友,当成朋友就要尽力帮助他们,让他们走上正道:“以青年为友嘛,就要帮助他。帮助他干什么?帮助他走上一个正确的人生道路。”[2](P335)这是一种多么朴素的教育情怀。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缺少的就是这样的情怀。我们太注重实用、功利,以致于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成了一个个如钱理群教授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的教育目标。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非中文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开课对象广,因此,在这样的情势下,这门课程完全有责任反思自身的责任,并且在反思中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在思想上启发、引导学生,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独立、自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编写大学语文教材的时候,就要注意选文的思想启发性、引导性。我们要精选那些能在深层的心灵、思想层面给学生带来启发和思考的文章,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世俗,迎合庸俗的阅读取向,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为重心,片面强调选文的特色性。
二、选文必须具有审美愉悦性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编写改革因为总是强调要区别于中学语文,要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所以在具体的编写过程中难免形成这样三类编写模式:文学史模式照中国文学发展历程,精选各个时期的经典名篇)、文体模式(按照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排列选文)、人文精神模式(精选各个时期典型体现各种人文精神的作品,按主题编排选文)。无论是哪一种模式的选文标准,对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愉悦性都没有给予充分重视,且从本质上来说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偏颇性。其实,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美,因为它是作家所创作出来的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它能带给人新奇和惊喜,让人产生一种现实生活中所难以感受到的愉悦感。这种愉悦感能鼓舞精神、涤荡灵魂,让生命焕然一新。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世界的时候,他能获得的美感愉悦不仅能丰富他的生命感悟,激活他的表达能力,更能提升他的生命体验,呵护住他的生命质量。“语文原来含有极强的审美性、想象性、人文性,并充满着多元性、模糊性、自我体验性,语文能力也恰恰体现在对文本的个人化理解上,而我国的语文教学无视学生自身的审美体验与独特想象,无视语言表达的个人性,导致学生缺乏个性化的审美力、鉴赏力以及语言表现力。”[3](P90)每一位任教者都必须有这样的自觉意识: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立的生命意识、生命感悟的人,而不是一个个苍白僵硬的、只知道功名利禄的躯壳。现在我们处在全球化时代,物质主义极大地侵蚀了人的心灵,年轻的学生们正面临着信仰的真空,可我们高校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我们有责任努力去坚守住学生心灵的丰富和纯净。“如果我们让学生的辞典里只有‘拼搏’、‘奋斗’、‘成功’这几个可怜的词,那么请问:学生的生活在哪里?生命在哪里?那种把生活与幸福不断滞后的教育注定不是成功的教育,因为生命是不能保存的,一切都是有保质期的,六十岁你能回到十六岁吗?用什么呵护生命的快乐与生存的质量?”[4](P146)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目前的大学语文选文思路明显是有失偏颇的,大学语文的编选原则必须要注意选文的审美愉悦性。
三、选文要能突出体现母语的魅力
母语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凝聚力所在,任何时候都非常重要。可是在全球化时代,至少有两个因素导致了母语的被忽视。一是外语的功用被过分强调,人们花在母语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二是电子产品的发达导致人们越来越少用纸笔,键盘取代了笔墨;人们也越来越不重视阅读,图像化资料很大程度上更吸引人的注意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文化上母语的沦陷,蕴含于母语中的传统、情结也失去了本有的凝聚力。体现在当今的大学里就是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以致于他们甚至写不出一篇没有语病和错别字的文章。基于这样的现实,把大学语文定位为母语教育课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国家在语言文化政策上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呼应了这样的吁求。所以在进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时候,自然要求选文能充分体现母语的魅力。因为如果把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定位为母语教育的话,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选文必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母语的魅力,这样学生才能发自内心地对我们的母语产生认同、欣赏和爱护的感情。说到汉语的魅力,表现很多。比如它的音律的优美、它的字体的隽永、它的内涵的深刻、它的历史的久远等等,不一而足。所有这些特点,无不体现在各个时代的各类优秀文学作品里。“一种语言的最高成就,它的节奏和韵律,幽微和曲折,它的本质和秘密,也是通过最优秀的作家作品体现的。”[5](P46)但任何一个公认的优秀作品,也都是各有千秋,它们有的以思想发掘见长,有的以语言表达取胜,有的以情感真挚动人,有的以文化深刻令人瞩目。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在选文时有所甄别,有所取舍,选出真正能体现我们母语魅力的佳作,指引学生去感悟母语的魅力。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学生充分感悟到了母语的魅力时,他们才能进一步感悟到蕴含在母语里面的深厚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怀,才能在内心深处产生对母语的认同和依赖,从而真正地激起他们的感动;在此基础上才能让他们真正为自己祖国、民族的伟大而由衷骄傲,并把这种由衷的骄傲之情化作一股教学者所期盼的对母语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对民族的深沉情怀。
四、选文要体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
历史文化中大学语文论文
一、整合教材中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一)文学离不开历史
从先秦诸子散文,到汉魏六朝诗歌、文章,再到唐宋诗词、传奇,再到大元杂剧,再到明清散文、小说,这个过程是文学的发展史,也是用“文学”在写历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流行的文学类别为什么各不相同,正是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氛围、宗教、审美观等不同的社会因素在起作用。例如宋代是个时局动荡的朝代,宋朝的词人们,尤其是陆游、辛弃疾等人用生命谱写的历史与对国家的爱全部寄托在了长长的词卷中,读起来使人感慨万千,怆然涕下。讲解这类诗歌,就必须使学生了解为什么宋代尤其是南宋时期爱国主义诗歌是贯穿整个宋代诗词创作的重要主题。
(二)作家离不开历史
我们说对作家要“知人论世”,就是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历史因素来分析其作品。作家的身世、作家的遭遇、作家的思想、作家的作品风格、作家的作品名句等,无不烙上他们所属时代浓厚的印记,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都会在他们的传说、传记、作品中渗露出来。辛弃疾年轻时在北方参加抗金斗争,到南方后,一直力图恢复中原。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故他的词悲怆豪迈。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中年后流亡南方,作品大都渗透着忧伤的感情,其中也有一些饱含忧国之情。正是生活环境的改变,也改变了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大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一些经典篇章中,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所表达的自己遇刑后的愤慨不满,让我们看到政治的黑暗;宗臣的《报刘一丈书》大胆揭露了相府中的丑事:干谒者极尽谄媚贿赂之能事,权贵者极其贪得而故作清廉,让我们看到官场的腐败;李华的“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秦欤汉欤?将近代欤?”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借洞庭之“澄澈”湖景,抒豪士之“冰雪”情怀,境界清疏空阔,情调凄凉萧飒,虽然没有直接写社会现实,但却隐约而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的不满,呈现出了南宋时代的特殊色彩。
(三)作品离不开历史
文学的发展是不可能离开历史的,文学的素材更不可能离开历史,我们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用历史的眼光。历史背景的清晰与否直接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有关。比如如果不知道黑奴贸易和西方国家的种族歧视政策,学生就难以理解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这次演讲的轰动效应。以课文《乐毅报燕王书》为例,这篇课文距今年代久远,需要丰富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为依托才能深刻理解。
人文关怀大学语文论文
一、注重师德,提高教师本身的人文情怀
教师的工作以德为先。一个在品德上被学生轻视的教师是极其缺乏说服力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许多师范学校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校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育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种纯正的教育力量。教师的品德、人格魅力是教师人文关怀的核心源泉,影响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师德不仅体现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上,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上。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以其个人魅力和道德情操无形地激励和引导着学生。这一点,对于教授人文课程的大学语文教师而言尤其重要。一个具有人文情怀的大学语文教师,应该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基本观念。同时,应该具备专业精神,即以敬业为支撑的对教师工作持久、旺盛的热情,对所教授的科目真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满腔热忱,在教学活动中,有自我实现的体验和快乐。这些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才能塑造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新型师生关系。这种关怀的基础是尊重,而不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施舍。具备这种素质的教师才能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完整性和不可替代性,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重视并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状态,教师必须要善于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个体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各种条件,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分析问题,鼓励学生不囿于固有的评判模式,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课堂氛围中的师生关系是巨大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对学生人格培养和人文情怀塑造具有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构建充满情感交流的课堂环境。实践表明,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带有一定的情绪化、感情化色彩,对喜欢的教师、喜欢学的课程,能够更投入地听讲。大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一方面要以严谨的教学态度感染学生,同时也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思想,充分表达出一种对学生无条件的关心、保护和同理心。在高校中,具备这种人文关怀精神的教师是非常受学生追捧的,他们良好的道德风范在学生中口口相传。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取得了学生的情感信任,这种信任会帮助师生之间建立彼此深为信赖的人际关系,使情感教育巨大的能动力量得以充分发挥。
二、结合课程,多角度、全方位贯彻人文关怀
首先,课堂上,结合大学语文课程特质,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程感染力。多媒体信息容量大,可以通过文字、声音、图形、静止的画面以及活动影像传达信息,以其丰富性和表现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语文课程承担着传播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任务,教学内容极其丰富。在大学语文课堂上积极使用多媒体,以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逼真的生活场景等生动地再现文本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精神之美,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为课堂教学进一步容纳人文内涵提供助力。比如,讲《论语》时,可以用水墨画展示孔子形象,用篆刻等各种字体展示文章内容,用孔庙、孔府的图片和视频等激起学生内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做讲解,效果会好得多。讲《春江花月夜》时,可以通过播放月夜春江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由此同诗人遐思冥想,与诗人一道探索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理解诗人“哀而不伤”的人生情怀,再现当初盛唐诗坛的灿烂光华,促成学生与文本心灵交流,进一步理解诗之旨趣,使大学语文成为塑造和培养人文的关怀课程。其次,充分利用课间和课后的时间。课堂并不仅仅局限在上课时间的教室内。课间、课后时间都是课堂的延伸。在课间休息时,教师应该走下讲台,多与学生聊天,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同理心听取他们的疾苦,对意志消沉的学生多鼓励多赞扬,将一些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上课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终结,课后也同样是课堂的延伸。课堂上教师发现有问题的学生,或者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学生,教师都应该在课后与他们保持联系,可以请学生到自己的家做客、谈心等等,帮助他们理清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与学生线上交流,及时对学生的困惑加以指导。这些虽然并不一定是教师必然的本分,但是如果教师能认真去做,学生会受益匪浅。第三,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与大学语文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如,组织读书会、图书漂流、国学讲座等积极向上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更能够满足大学生归属和交往的需要,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第四,指导学生锻炼交往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格的发展与塑造过程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集体以及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健全的人格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教师要指导大学生扩大良性交往面,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把自己融入社会,从而对自己的人格成长偏误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这方面,“中国红十字会心灵阳光工程”有一套非常好的教材:《YTL青少年生活教育课程系列丛书》,一共有以下几本:《自我形象——他人眼中我为谁?》《应对冲突——如何解决冲突》《男孩女孩——为什么真爱需要等待?》《学会生活学会爱》《人际交往——友谊,我与他人的关系》《预备婚姻——是爱,还是别的什么》。
三、学习心理学知识,并身体力行地帮助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人文关怀的必然落脚点。大学语文教师如能有意识地自学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渗透给学生,则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正确地对待挫折与成功,培养良好的个性,从而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同时,对于能够感觉到的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更要倾注特别的关注。事实上,如果一个教师有足够的责任心和爱心,他是能够发现一些学生明显的心理问题的。尤其一个教师如果能够经常性地在课堂上施以人文关怀的话,学生有了问题,一般也会愿意与这样的教师沟通。如果出现这样的实际案例,教师应该首先弄清学生是否有一些实际的困难,如有,可以尽可能给与帮助,或帮助联系学校相关部门来解决。而在纯粹的心理问题的部分,教师可尽量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帮助学生处理情绪方面的问题,如果教师力有不逮,则应该建议或帮助学生联系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人士。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大一新生和贫困学生等一些相对弱势的群体要予以特殊关注。对大一新生来讲,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期也是他们成长的“断乳”期:离开家乡,与父母的沟通相对高中阶段要少一些;新的社交网络一时也没有建立起来。被关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都需要被他人关心、理解。大一学生面对陌生环境尤其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他们不但需要关心,更希望来自师长的引导。如果缺少一些到位的引导与关怀,一些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对于家境贫困、成绩差、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教师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关爱,为他们营造和谐温馨的成长氛围,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发现、肯定他们的优点,多予以正面激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倡导他们与同学之间形成相互关怀的理念,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他们的自卑感,使他们时刻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这种关怀并不是大学语文教师独自承担的责任。但是大学语文教师却是责无旁贷,甚至可以说应该首当其冲的。教师如果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从细节做起,很多因贫困等引发的自卑、自杀、伤人等事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全方位密切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才能让每一个处在弱势群体的大学生的个性、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实现健康人格。
作者:姜华 单位:东北财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戏剧教学大学语文论文
一、戏剧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材篇幅少,所占比例小。
大学语文教材有上千种之多,高职院校所用教材也不一而足。为说明问题,在此选择内蒙地区六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作为样本。戏剧选文总体偏少,有的教材能够顾及到选文的涵括性,如刑福义主编的《大学语文》,古今中外都有所涉及,但有的教材存在着明显的内容缺失,如杨建波主编的《大学语文》着眼点都在中国戏剧上,黄春慧的《大学语文》则只选择了一篇古希腊戏剧,孙艳虹的教材则一篇不选,当然,这与编者编书的宗旨有关,这里的出发点不是要评判孰优孰劣。只是作为大学语文教材,笔者认为应该给戏剧留有一足之地。
(二)教师重视程度不够,课时紧张,教法单一。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一般的高职院校一学期只安排30个左右的课时,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下,教师无法全面展开戏剧的教学,基本按照教学计划,把节选的部分做一讲解,只是鉴赏式教学,无法兼顾戏剧的表演性,学生对戏剧的认知并不深刻。另外,大多数的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案+粉笔+黑板”的单一方式教学,戏剧本身的丰富性无法得到展现。
(三)学生阅读量少,存在“时空差”,对戏剧学习不感兴趣。
古典戏剧,特别是中国戏曲距离现代时间久远,学生普遍缺乏戏曲鉴赏常识,对这种高度程式化的舞台艺术存在一种“疏离感”;另外,教材中的戏剧文学多是节选一节或一幕,学生只是做有限的阅读,他们不会花费时间主动去找全本来读,这样就影响了对整部剧的理解与把握。从根本上讲,戏剧文学文本意义的实现是在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
情感教学大学语文论文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高校这种理性化、功利化的倾向会引起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精神、情感世界重视不够,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能力片面,缺乏深厚的素养,进而导致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方面的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大学人文学科逐渐萎缩,特别是理工科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地位越来越尴尬。面对培养目标“功利化”的倾向,大学语文学科也开始适应这样的趋势,试图去寻找自身的新的立足点和意义。在这样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将教学内容更多地向实用性更强的(如应用文写作等)方面倾斜,成绩测评也以所谓科学的量化为手段;同时,对于传统大学语文的篇章学习则更强调知识的丰富性等方面,而篇章教学对学生的情感滋养作用重视更为不足。可是人文素养培养的关键恰恰就在于情感的培养,因为,唯有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才是生动的人、活泼的人、区别于机器的有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人。情感对于人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是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是能够激发起人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也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一个人应该具有成熟的情感,才能使人保持健康的心理,这正是当今人们面临的重要难题。“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养课程就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情感滋养的责任,情感教学应该成为大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的内容,这也应该成为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内容。
二、“大学语文”情感教学的意义
(一)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所学知识,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意义
比如,当我们讲到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体裁“词”的时候,往往会讲到它的起源发展、长短形式、题材内容等,如果我们以讲授的方法陈述和列举词体知识内容,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学到的知识也无法长时间在记忆中停留。然而如果我们换一个方法,在知识教学中加入情感教学,结果便会不同了。我们可以从大学生亲身的情感体验开始谈起,询问他们目前听得最多、唱得最多的流行歌曲是什么内容的,他们一定会说是爱情歌曲。这时如果告诉他们,词在初创时期,其实就是那个时候的流行歌曲,内容跟大家爱听的流行歌曲一样也是以爱情为主的,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即就被调动起来了。接着再来讲讲,由于诗这种文学体裁到盛唐已经被文人推到了顶峰,中晚唐诗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求新求变;而市井小民则更需要一种轻松的、能够表达生活中最常见的情感的形式,于是词便产生了。这样讲起来,学生对于词体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就比较深刻,情感上对这种文体和相关知识也会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其实,这里我们就运用了情感教学,拉近学生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这些原本疏离的知识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同时也唤起了他们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与情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对学科感兴趣并能从中体会到乐趣的时候,大学语文课堂就不再是高校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心目中可有可无的课程了。
(二)情感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认同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使他们成为或者愿意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人
一般的大学语文课本中都会讲到《春江花月夜》,许多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总会有一种浮于表面无法真正深入学生内心的感觉。诗中出现了“捣衣砧”这个物象,如果教师直接讲解它的含义,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而如果请学生来猜测,“捣衣砧”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很多学生受当今影视文化的影响会脱口而出:洗衣服的。若教师此时马上否定他们的回答,则会极大地伤害学生求知的感情,也会对自己的文化功底产生怀疑,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教师如果以李白的《子夜吴歌》为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再和《春江花月夜》的情境相对比,请他们思考为什么捣衣总是会在夜里呢?若是洗衣服,该是白天才洗得更干净吧?这时既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又引起了他们的思考。此时我们再把良人远征塞外,秋风乍起天气转凉,家人白天忙于秋收,晚上也不休息,把粗糙的布料放到捣衣砧上捶打柔软,为思念的亲人制作寒衣,悠悠月色之下捣衣声声,每一次捶打都蕴含着她们对远方亲人的挚爱深情。此时学生不仅理解了具体的文化知识,理解了“捣衣砧”在这里出现所蕴藉着思妇与游子之间浓浓的情意,更唤起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再如这首诗有景、有情、有理,美景、深情、哲理融合,在学生看来却常常有一种景、情、理割裂分离的感觉。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诗人当时的情感并没有理解和真正的体认。诗人处于初唐向盛唐过渡的历史时期,中国统一,统治者胸襟开阔,政治、经济、文化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心中充满了自信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如果我们进行这样的背景介绍,学生便会对中国历史上那个非凡的年代心生向往,产生一种向往国家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感、也期盼自己能够拥有那种昂扬的生命张力,因此自然也能体认诗人站在俯瞰宇宙、人生、人类情感和人间美景的高度来统筹全篇的阔大境界与情思。
衔接性视野下大学语文论文
1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各阶段语文教育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教学内容、方式上都进行了相应改革,例如:人文精神的渗透,这不仅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独特性,在中小语文教育中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根据大学与中小学语文的衔接性教育来看,大学语文教育同中小学语文教育一样具有工具性特征,主要是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以及听说读写能力。除此之外,大学语文教育还具有人文性,主要是通过语文进行人文精神渗透,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和习惯。
2大学语文教育的特征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3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4结论
高职大学语文论文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养”的人才观
大学教育是侧重专业的教育,学生进入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中学阶段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寻求进一步的专业发展,高职教育相对普通高校而言,专业培训、职业技能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将重心放在专业课程上,再加上目前社会用人单位也把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高职教育为了迎合社会的人才需求,也不断将办学的重心向专业课倾斜,在课时的安排、师资的配备和培养等各个方面,专业课都占有很大的优势,而能够投入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精力就十分有限了。殊不知基础是根,根不牢,叶子又怎会繁茂,很多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都感到学生基础太差,专业课的教授也是步履维艰,老师在课堂上经常需要时不时地为学生“补课”,这些都说明了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
(二)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以及西方强势文化的挤压
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构建带来了竞争、平等、民主的新鲜血液,但同时也强化了人们对自身物质利益的追求,整个社会越来越凸显了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人们的价值观更趋功利化,人文精神也因此渐渐走向失落。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使精神价值层面的东西被排斥在生活中心之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蔓延。于是,一些热门学科纷纷登场,而一些基础学科则冷冷清清。高校不再是人们修身的场所,而成为求职的跳板;许多大学生精神追求贫乏,政治信仰模糊,道德水准下降,因此造成厌学之风盛行。虽然一些有识之士和国家教育部门不断强调,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属于人文精神领域的大学语文课程遭到社会的冷落就不足为奇了。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全球化,在多元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我们不难发现,汉民族文化正受到西方强势文化越来越严重的挤压,传统节日的冷落,对外国品牌的崇拜,英语热、出国热等等都无不说明当今社会由英语所承载的文化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也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强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已经习惯了用键盘书写的书写方式,而键盘输入直接输入的是英文字母而非中文笔画,需要通过字母转化为汉字,现如今计算机的拼音输入法结合了词组联想功能,使用者不必输入所有汉字的拼音就能得到想要的句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无需考虑每个汉字要怎么写、怎么拼就可以得到整个句子。我们不禁要问,长此以往中国的下一代还能用笔写出好的文章吗?他们是否还能接受放下键盘,拿起笔杆的书写方式。在高校里,汉语学习远没有英语、计算机学习重要,这正是本民族文化受到挤压和冷落的必然结果,大学语文课程随之遭受歧视自然也不是偶然的。当然,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以外,高职大学语文一直没有统一的科学的教学大纲,教材的选取也比较随意,教学方法缺乏革新,教学改革的脚步比较缓慢,大学语文教师缺乏培训和交流等等也是导致大学语文的内外部条件均不甚理想并恶性循环的深层因素。因此,在了解现状、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求改革措施,为大学语文的发展寻求突破口才是本文的最终目的所在。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措施探究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建构成为一个开放的、对学生个体学习需求负责的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相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特殊语言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不应割裂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力求使学生习得并掌控工作所需的语言能力。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革。
网络时代大学语文论文
一、博证解读弥补内容的轻浅
信息化时代,博客、微博、微信、视频网站等形形色色的自媒体平台,将碎片化的信息,推到世人眼前。目前的大学生多为95后,是在网络时代中成长的第一代,信息来源非常广泛,他们拥有庞杂的信息碎片,而且储存量正在与“秒”俱增。大学语文,以母语为语言,文学为内容,大学生已历经小、初、高十二年的语文教育,如单一介绍专人、专书的基本信息,间或穿插逸闻轶事,定然与同学已有的信息储备重复。如此,学生听大学语文课程(单就内容)的动力与兴趣将与“秒”俱减。笔者经过教学观摩,认为就内容而言,需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方面,可从内容广度上专注于“人无我有”。如辞赋类作品,初高中一般涉猎《离骚》、《橘颂》,如不刻意搜索某篇文章,网络上对古文的介绍亦多浅尝辄止。大学语文可讲《天问》、《登徒子好色赋》等。《登徒子好色赋》极尽夸张之能事,对比东家之子与登徒子妻,将古语浅译后,令人捧腹。不过这样求广的挖掘,未必一定收效良好,如上述的《天问》佶屈聱牙,在教学中若不能深入浅出,会令学生望而生厌。内容的广度毕竟有“尽头”,更多时候,可在内容深度上追求“人有我优”。同样一个故事,普通人讲和相声演员讲,效果迥异。同样的题材,大学语文老师站在文化高点,用博证的方式解读,收效不同。比如讲授《颜氏家训•兄弟篇》,可结合儒家伦理中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五伦来讲,告诉学生五伦之中最脆弱的一环非君臣非朋友非夫妇而是兄弟。结合文学史上著名的兄弟阋墙事件———周氏兄弟,介绍二人不和经过。联系鲁迅先生逝世次日,在北大授课的周作人给学生讲《颜氏家训•兄弟篇》,依据周作人学生的日记,回溯当日情景。经此解读,学生通过颇具现场感的周氏兄弟,加深了对《颜氏家训•兄弟篇》的理解,而这些知识与收获,也不同于学生已习得的碎片化信息。再如讲授钱谦益时,可加入贰臣文化讨论。“卿本佳人,奈何做贼”,是当年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为所撰挽联,亦是所有贰臣文化人的真实写照。民国时期才子黄浚著有《花随人圣庵摭忆》,文笔极佳,被南京大学著名教授程千帆钟爱(为其晚年把玩在手的两本书之一),联系其不亚于谍战片的通日寇事件,不单是有趣的解读,更能增进学生对文艺理论“文品不等于人品”的理解。学生主动回忆文学史上著名的贰臣文学,也是一种贯古通今的融会。
二、中外比较拓宽思辨的维度
《论语》云:“德不孤,必有邻。”基于相似的生命历程生老病死及其他普适情感,人们的思考与情感体验也是“情与貌,略相似”(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故中外文学不论主题抑或写作手法均有相通,所谓“东海西海,心理攸同”(钱钟书《七缀集》)。辩证角度看,世界尚无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种族、时代、环境等因素,中外文学的不同也是显然的。大学语文以中外文学为授课内容,在学生已习得基本的中外经典基础上,从中外比较处建瓴,可拓宽学生的思辨,凸显大学语文独特价值。如讲授余秋雨散文时,必然涉及余秋雨其人其文的纷争,著名者有余杰《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在介绍争论经过后,请学生思考余秋雨是否需要忏悔,结合西方汉学界认为“中国无忏悔文学”请学生主动思考,中国有无忏悔文学,如果没有,为何缺失?补充说明西方文化中,最具忏悔意识的俄罗斯民族,其宗教为东正教,东正教教义的著名特征之一就是忏悔,并以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为佐证。中国文化以乐感为特质,从孔夫子始即以乐感文化为主导,以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等为佐证。经此番思辨,学生可感知中华民族特性,对外国文化也有进一步认识,让学生重审已知内容,遂有洞天之慨,而辨析本身也迥异于网络碎片化信息。再如,讲授《赵氏孤儿》片段时,除却让大家体味其中蕴涵的宗宋之思,还可以参读伏尔泰《中国孤儿》,比较二者的似与不似。相似处在故事情节的建构,不似之处在于对生命的珍重。《赵氏孤儿》中任何人,为了襁褓中的赵氏孤儿,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中国孤儿》中则有了不同,程婴夫人发话“:为什么要用我的孩子换回赵氏孤儿的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有独特的价值。”联系著名戏剧《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被称为延宕的王子,而延宕的背后,是对生命的珍重。还可引发大家对死刑的思考,到底是否应该有死刑,我们是否真的具备处决他人宝贵生命的权利,借助中外文学的比较,学生亲身参与讨论,思辨力得到提升。
三、以精神引领为最终导向
大学语文面对的授课对象,是已具备基本文学知识与文化史识的青年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不如授之以欲。在知识唾手可得的网络时代,一个人的精力与专注度毕竟有限,“鱼”无法满足受众(尽管客观上教师有此意愿),教授学生以方法,促之以学习的愿力,是为教学应努力的终极方向。
1.教授学生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