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阅读探究(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国内大学英语课堂目前依然呈现着“哑巴英语”的现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平台,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工具,为了改革当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在网络大环境下,改变现实的“人机灌输”的英语教学方式,本文以文秋芳教授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依据,分析外语教学如何应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推动大学英语阅读的改革,为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提供重要的教学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学英语阅读;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互联网络;实例应用
在我国传统的“灌输式”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在大学课堂中占据主要地位。这种以输入为主的教学方式,既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无法将阅读学习转化为说、写、译等方面的英语技能。加快大学英语阅读改革的进程,必然要辩证看待大学英语教学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结合二十一世纪互联网络教育平台,强化大学英语阅读的输出驱动,分析其如何在大学英语阅读改革中的实例应用,这将是大学英语课程研究者的教学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一、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含义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提出了“语言输入说”,即现在进化为“输入假设”,是指外语学习者,需要对语言输入完全理解,但其并没有对语言输出有过多阐述,这在外语教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随之八十年代后期,斯温钠在多年的沉浸式教学当中发现,学生听读能力普遍较高,而说作译水平却较低,他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少和他人交流的机会从而也缺少将语言输出的机会。①由此提出与克拉申相对的“输出假设”。语言输出不仅能够增加语言使用的流利程度,还能反复检验语言输入的效果并加以修正和强化。2008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秋芳针对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特点,提出了输出驱动———输入促成的假设理论,她将输出提高到英语学习当中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秋芳的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输出与输入相比,更能驱动学生学习外语,提升学习效率,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少了输出的驱动,外语学习各方面也将受到限制。第二,以英语为今后就业方向的学习者的输出“说、写、译”表达性质的能力要比输入“听、读”接受的能力更具功能性,尤其在英语翻译领域,笔译和口译能力尤为重要。第三,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相比单项的输入教学,以英语输出为核心的综合性教学对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会更有帮助。这三个部分的理论内容是对英语教学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改革的促进作用
一直以来,新课程致力于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随着互联网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大量应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也由原来的“人为灌输”变为“人机共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却未曾得到有效改观。与以往的“黑板+粉笔”的英语课堂教学相比,现在的大学英语课堂其实是将互联网络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本质仍然是传统输入的教学,只不过多了一条输入途径。针对以上现实,输出驱动是大学英语课堂必须要加入的教学方式,研究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改革是迫切需求,对大学英语阅读改革也有着促进作用。
(一)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与困境
在我国现有大学英语阅读课程中,教育实践者不断探索研究,取得的成果引人注目。但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许多亟待深思和解决的问题与困境,这也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研究者虽有认知,却不易改变的一个现实。
1.传统教育理念落后,同现实发展需求不相适用
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以教师为核心,采取诸如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②大学英语教师一味讲解阅读课本中的知识点,而学生则只是被动接受的状态,听和读是课堂上学生主要的接受方式。这种哑巴式的英语费时低效,对于身处网络时代的创新需求,完全不能满足。由于输出输入不平衡,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单纯以培养学生语言技能为主,偏重于听、读的教学,忽视了说、写、译的训练,缺乏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大学生英语阅读学习的驱动性不够,没有积极输出阅读的学习要求,不能将习得的英语阅读知识转化为口语、写作、翻译等方面的技能。
2.应试教育忽视实用性,“教、学、用”三者分离
国家长久以来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将英语学习成绩作为各项评奖评优的一则标准,使得学校和社会都给予了学生极大的压力。学校将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重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为了能够通过四、六级考试,不断采取英语题海战术、努力钻研考试解题技巧。社会也以英语四、六级是否通过为择才标准之一,认为通过了四、六级考试英语能力就过关了,殊不知四、六级测试成绩并不能确定一个学生实际的英语应用能力。在目前国内就业大环境下,大学生未来工作需要应用英语的并不多,除非进入国际贸易、英语教师或者外资企业等行业,否则这一就业需求就会脱节。如此,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英语“教、学、用”三者分离,让大学生无意间脱离了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进入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而对于英语阅读,其中蕴含了大量外国文化、英语常识、日常交际的字词句、篇章布局、逻辑行文等文章结构,单只是学习文章大意、习得字词句,却无法将其运用到口语、写作、翻译当中去,忽视英语阅读的实用性。
(二)输出驱动对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改革的促进作用
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困境,最主要的还是在于传统灌输式的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就有怎样的教学实践”③,唯有改变这种观念,输出驱动与输入促成的结合,才能让英语教学真正实现其应有的价值。那么针对于输出驱动,其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改革有着怎样的促进作用呢?
1.输出与输入的辩证认识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要求改变当前纯粹的听力课程和阅读课程,多加入说、写、译课程,采取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外语学习的动力来源于输出,没有输出驱动的输入教学,无论输入的质量多高,英语学习者习得输入内容的可能性也极小。说、写、译英语语言的技能发展不仅仅是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听、读英语语言技能发展的动力源。而听、读课程活动则是说、写、译课程活动的中介和手段。④
2.输出驱动假设的特点
输出驱动假设针对的学习者具有目标性,是指具有中级外语水平和中级外语水平以上的学习者,与经历了小初高英语学习后进入大学的学生是相符的,学习英语基础有了一定的保障。输出驱动假设要求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具备正规外语教学条件,大学英语教学师资相比初级英语教师而言水平较高,符合输出驱动假设的客观外在条件。输出驱动假设除了要求说和写以外,还包括口笔译,使得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内容形式更为丰富。听、读为说、写、译技能的发展服务,输出驱动假设理论更为强调的是输入与输出的良好结合。
3.输出驱动假设对大学英语阅读改革的促进作用
首先,有了输出需要的输入更方便转化为程序性的知识。如今的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前至少学习了6年的英语,积累了比较多陈述性的英语语言知识,进入大学之后,如果不及时转化为程序性的英语语言知识,大脑如果还要不断接收,对于输入的吸收效果将不会很理想。从心理上而言,大学学习者对不断地输入已经不易产生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了。其次,输入输出相结合更有利于英语语言体系的拓展。就语言知识而言,可以加速陈述性语言知识的转化,从而增加新的语言知识。就语言技能而言,可以增加已有技能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增加新的语言技能。就思维能力而言,可以增加语言应用的敏捷性和条理性,从而提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然后,输出输入结合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更具有交际的真实性。英语日常交际中并不是单一的听、说、读、写、译,而是要在听与说、听与写、读与说、读与写、听与译、读与译中交互活动,融汇使用。⑤
三、互联网络背景下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中的实例研究
如今的互联网多媒体,虽然已经沦为了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的教学傀儡。然而只要大学英语教师认清互联网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对其加以合理运用,互联网仍然能够成为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有利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以下来探究,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禁锢,以实例研究应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当中。
(一)传统大学英语阅读课堂的互联网应用现状
互联网迅速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冉冉之星,备受师生关注。但互联网在现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应用,却不容乐观。由于受着传统英语教学思想的影响,互联网只是承担着教学内容放映的平台功效,没能真正发挥其最大的应用价值。
1.大多数网络课件是课本阅读原文的粘贴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互联网多媒体或者网络课程,都一味重视教学内容的讲解和演示的环节,多样化地采用视频、动画、图像、文本等先进的教学材料,甚至使用虚拟的应用技术。以求尽可能地将书本阅读课文的知识讲解得全面细致、系统具体。而大部分的阅读教学内容都是按照课本印制的章节序目来编排,毫无新奇之意,更无创新可言。相比这些闪烁图片,精美编排的屏幕,学生更喜欢也更习惯于使用课本类的文字材料。
2.互联网下的阅读任务仅是个人的自我完成
大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应用互联网进行阅读教学时,进行的学习活动都是听读原文—理解大意—找出重点字词—着重讲解。学生根据互联网多媒体或者英语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阅读要求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很少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的输出。这种以学生个人完成学习任务,无交互式的英语交流,也无法用心去阅读更多的材料和文章。大学英语阅读网络平台的运用不够灵活,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很难实现互动,尤其是语音上面的交流。课本阅读的内容学习,转换成说、写、译方面的练习不够,无法真正实现大学英语阅读的学习本质。
(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对互联网下大学英语阅读改革的要求
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提出背景,就是针对于当下的中高等英语学习现状,进行的一项突破性的改革。而在目前互联网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推动大学英语阅读的改革进程。
1.完善输出驱动假设的阅读课程设置
现有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设置,主要侧重于阅读课和听力课两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阅读课,学生一味接受输入。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需要英语教育教学研究者的全情致力改进,既要强化语言基础训练,还要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要求,不再是纯粹的阅读课,应该增加专设口语课、写作课、中英互译的笔译和口译训练的课程比重。鼓励大学生成为“听、说、读、写、译”五项全能冠军或者单项冠军。⑥
2.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的输出技能
阅读与听力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接受技能(输入),而口语、写作、翻译则是大学英语学习的输出技能。目前的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差的表现在于语言的输出不够。而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则是要强调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与说、写、译表达性技能的结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要以读联说,读说结合;以读促写,读写相合。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语言的交际应用,阅读以及听力都是要为英语语言交际服务的。大学英语教师要在阅读课程中多提供学生口语表达的机会和笔头写作的平台。语言作为一种综合应用能力,其输入与输出是相辅相成的。⑦
(三)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例研究
大学英语阅读改革方兴未艾,每一个步伐都是每位大学英语教育研究者的艰辛探索,而本文将就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第四册unit1textATheTailofFame阅读课程为例,探究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课文大意及其教学目标
文章大意是对于追逐成功的价值和意义的探讨,那些追逐成功的人往往在追逐的过程中自寻毁灭,获得成功时回头看看反而弊大于利,希望人们在有生之年能够活出真实的自己,做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成功。正如课文标题TheTailofFame,直译是名气的尾巴,其实就是追名逐利的意思。这篇文章重在对于成功的重新定义,也是倡导一种积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首先是语言基础知识层面,熟悉文章大意并掌握重要的字词句和句式结构;其次是语言技能层面,熟练文章写作技巧并运用到写作,应用相应字词句式到日常口语交际当中;最后是文化层面,熟悉文化背景了解中外文化差异。
2.输出驱动假设视角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例研究
依托于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在实际教学当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具体理念和实际要求,开展输入输出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打破阅读只是阅读的局限,具体应用到教学当中,将按照以下几个教学步骤来实施:
(1)预习检查。实则是课程导入,第一步是预习活动的检查,进入本节课前,大学英语教师提前安排预习任务,提供几个预习题目,并安排好学生分组(每四人一组),学生根据自己回答的内容,在小组内开展讨论,来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每组再推选一人回答课前预习的问题,其他组员要做好详细记录。
(2)文章分析。学生通过互联网络查询相关背景知识,掌握课本基本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整体结构,采取problem-solution-comment的结构进行,根据学生标注提出的疑难字词句式和结构表达给予重点讲解,也可以通过学生问答的形式进行。
(3)口语表达。根据预习当中提出的问题,全体学生展开讨论。
(4)作文布置。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应用互联网,搜索有关于名利争端的正反案例视频,分享给各位学生。并请学生根据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观视频进行主题作文,可以运用习得的字词句式以及逻辑结构。
四、结语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哑巴英语”“费时低效”等现状与困境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重输入轻输出的教学理念。⑧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大学英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输入为基础,以输出为驱动,有机结合输入和输出,提升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实时效率,充分实现英语交际语言的实质学习目的。
作者:卢迪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释]
①王烈琴,李建魁.克拉申的输入假设与斯温纳的输出假设的比较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4.
②刘文娣.“输出驱动假设”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28-131.
③李海,邓僻,榜小雯.论教学理念夏箕对数学的影响[J].外语麓学与研究,2004,(3):232-234.
④李晨.输出驱动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阅读课活动原则浅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7):56-58.
⑤孟庆冬,陈亚杰.“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10-114.
⑥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届,2013,(6):14-21.
⑦岳本杰.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15,(8):204-205.
⑧曾于芳.“输出假设”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9):63-64.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构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理论的尝试[J].中国外语教育,2014,(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3]王荣英.大学英语输出教学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4]班荣学.论大学英语泛读教学的读写一体化[J].外语教学,1995,(4):86-88.
[5]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
[6]杜戍涓.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析[J].科教文汇,2014,(5).
[7]史虹涛.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与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2015,(40).
第二篇:大学英语阅读材料课程真实性影响
摘要:
外语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性问题一直是外语教育界中探讨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使用真实的文本材料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本文探讨了真实的文本材料的使用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教学实践选择和使用真实的文本材料使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
关键词:
真实性;大学英语阅读;阅读材料
一、前言
本文主要是对于在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程中,怎样通过对真实的阅读文本进行鉴别和选择以此来提高教学的真实性。过去对于“真实性”的定义,其认可度较高的一种定义为:WilliamandMoran(1989)真实性主要是指真实的文本和真实的语境,基于对真实性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和分析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真实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它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二、英语阅读材料真实文本的定义
真实文本的定义为“基于现实生活的文本,不是用于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所编写的文本材料”(Wallace1992:145)。因此真实的文本材料是针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群体所著,并且其中包含“真实的语言”以满足当地某一群体的交际目的。与真实文本材料相反的非真实的文本材料,通常具有人工修改的痕迹以及文本内容不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主要是用于进行语言教育的目的。经过人工修改后的文本不能帮助语言学习者解决现实生活中以信息传递和交流为目的的需求,而且不能展示语言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情况,非真实文本材料或许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达到语言教学的目的,但是不利于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综述所述,如果真实的文本不是为语言学习的目的所著,而是基于其它目的那么真实文本是来源于什么地方?以及我们如何对真实的阅读文本进行筛选?
三、真实阅读文本的来源和筛选
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可以作为真实文本的阅读材料种类繁多,其中最常见的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所出版的报纸、杂志、电视节目、电影、歌曲以及文学作品,然而最有效的获取真实文本的途径是从互联网上,因为互联网相较于报纸及其它纸质印刷物来说具有持续持续更新的特点,同时其内容的丰富性能够在视觉上更具刺激性,互联网的互动性也可以帮助学习者从被动的阅读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所提供的文本材料都是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所以互联网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信息来源渠道,对教师来说互联网也是寻求丰富、真实阅读材料的最佳选择。真实的文本应该是学习者需要的并且在课外时想要进行阅读和能够阅读的文本,真实的文本能保证学习者是和真实的语言和文本内容进行互动,而不是仅仅停留于语言的表面结构。当教师在选择种类繁多的文本时,最需要考虑的是学习者进行阅读的目的是理解文本的含义而不是文本的结构,特别是选择文学文本作为阅读材料时应该让学生了解阅读的目的是对文本含义的把握,没有必要花大量的精力对文本的结构和风格进行分析。根据Nuttall所给出的关于选择课堂中所用真实文本的三个主要标准即:文本内容的适当性,可利用性和可读性。文本内容的适当性是这三个因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文本内容的适当性要求文本具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与学生的阅读需求相关联;第二个标准是可利用性,可利用性是指文本在帮助学习者发展其阅读能力方面的程度,如果一个阅读文本在课堂中应用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仅仅是因为某一文本是英文文本就不加选择的应用的话也是达不到预期目的;最后一个标准是可读性即指某文本的结构和词汇的难易程度,同时也指文本中出现的新词汇和新的语法形式。所以从以上所列举的三个标准来看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为其选择适当的英语阅读文本。
四、如何在英语阅读课中使用真实的文本材料。
当在英语阅读课堂中使用真实的文本作为阅读材料,教师需要有目的使用文本,就像Senior所强调的“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教学目标,从这些阅读材料中我们要明确的知道学生能从中学到什么”(Senior2005:71),因为当学习者了解和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才能更有自信和效率的对文本进行处理和学习。其次真实文本的运用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相符合,学生可以配合文本完成阅读任务,将文本完全的理解并不是重要的。而当文本是超出学生现有语言水平的文本时,我们可以采取根据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对文本进行简化的方法,当对文本进行简化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语言的简洁性:语法结构、词汇和可读性。
2.认知的简洁性:学习者的年龄、教育程度以及阅读的兴趣。
3.心理上的适应性:改动后的文本是否遵循传统社会规范。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英语阅读课堂中文本的选择和如何应用的探讨,揭示了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真实的语言能够提升其对于语言的掌握程度,在课堂中应用真实语言文本的目的是保证学习者在脱离了“安全”的受控制的课堂环境后,依然能够对现实社会所使用语言进行理解,不会为虚假的人工所修改过的语言所误导。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学生接触真实的语言文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和必要的阅读技巧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语阅读文本。
作者:李俊宇 单位:川北医学院
参考文献:
[5]舒白梅.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第三篇:大学英语阅读体裁教学法应用
摘要:
体裁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裁意识,引导学生对具体语篇进行体裁结构、语言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增强英语阅读兴趣。
关键词:
体裁教学法;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传统教学法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阅读分值已提高到248.5分,占总成绩的百分之三十五。由此可见,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是高校日常英语教学的重点。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是大学英语阅读的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阅读传统教学现状,提出了体裁教学法是解决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大学英语阅读传统教学现状
目前,大多数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仍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课前学生预习词汇、课文;课堂上教师将教学重点确定为词义讲解、课文解析、语法练习;课后学生做作业、复习主要知识点。其主要弊端是: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是课堂主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机会少,学习兴趣点不高,学习主要以获得学分为目的。这种错误导向会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只重视语法点、知识点,忽略语篇风格的学习,不会理解、分析、归纳文中信息,不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严重影响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违背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于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使学生认为阅读学习很简单,只要每堂课认真学习单词、语法、长难句就可以把阅读学好。因此,学生将背诵单词,记忆语法确定为阅读学习的主要目标,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学好阅读,完成好各项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这种学习目标的确定使学生阅读能力偏弱,阅读时遇到生词或长难句反复思考,反复重新阅读,阅读速度大大降低,阅读时抓不住文章线索、主题句,对于作者意图的理解慢,并且缺乏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语篇结构的能力,无法激活己有的图式帮助其达到有效的交际。传统教学法的弊端导致阅读教学如今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我们引入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解决目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体裁教学法
体裁教学法即“以体裁为基础的教学法”建立于语篇的体裁分析之上,将体裁概念和体裁分析理论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体裁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盛行于西方教育体系,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在其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了较大成功。Swales认为体裁是“包括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一组交际事件”;Bhatia认为这组交际事件的内部结构是约定俗成的、特征鲜明的、可辨认的。体裁决定了语篇的图式结构,影响了语篇的语言风格。体裁教学法以语篇的图式结构为基础展开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习不同体裁的篇章结构、了解不同体裁的交际目的。通过体裁分析,学生理解并领悟语篇既是一种语言建构,又是一种社会的、意义的建构。体裁教学法重视对语篇的分析,认为不同的体裁具有不同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篇章结构,使学生掌握“相对稳定的、可以借鉴和依赖的语篇模式”,然后总结此体裁篇章的图式结构,最后分析其特点。在日后的学习中,学生如再次遇到此种体裁的文章,会迅速回想起它的图式结构、交际目的,阅读的速度和能力得到了提高,阅读的信心得到了提升。
三、体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第一单元Sec-tionATimeConsciousAmericans为例,简要介绍体裁教学法在说明文中的实践。从题目《守时的美国人》可知,文章的主题是美国人的时间观—美国人珍视时间。作者通过阐述美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在时间观上的差异,即美国人如何将抽象的时间化成具体,表明了文化的差异性。TimeCon-sciousAmericans文章体裁特点明显,采用了总分总的逻辑说明顺序。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1、2两段,总述了时间是美国人珍视的两种元素之一,另一个元素是劳动力。第二部分通过5个段落(第3、4、5、6、7段)分别叙述了美国人如何对待时间。第8段即第三部分,总结出美国与其它国家的文化差异:在美国人眼中,快速而又成功地解决问题或者完成工作是有能力的表现,而有些国家则认为工作太快是不礼貌的、失礼的。文章的段落写作方式也很典型。第3段和第7段都运用了主题—举例—原因的方法。以第7段为例,作者首先表明了美国是个电话王国,紧接着在做生意、聊天、约会、表达谢意、购物和获取信息方面具体说明电话对于美国人的重要性,最后分析其原因:美国的电话服务是效率最高的,为美国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TimeConsciousAmericans运用了大量准确、简明、生动、易懂的词汇,如budget,save,waste,steal,kill,but,accountfor,chargefor。体裁教学法在此课的教学设计具体体现为:
1.导入:向学生展示体现美国和巴西两个国家不同时间观的图片,引出美国是个守时的国家;播放《时尚女魔头》片段,具体展示课文原句“Eve-ryoneisinarush--oftenunderpressure.”所体现的含义。
2.课文背景知识介绍:展示中美文化共有的有关时间的谚语;请学生听一段有关美国人时间观的短文,听后回答问题。
3.课文体裁结构分析: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写作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篇文章的体裁特点,在各组共同分析、讨论基础上,总结出本说明文总分总的图式结构。
4.独立实践体裁结构:请学生以快速阅读方式迅速浏览本单元SectionBCultureShock这篇文章,模仿在SectionATimeConsciousAmericans中运用的课文体裁结构分析方法,对SectionBCul-tureShock进行体裁结构的分析与总结,总结文章图式结构。在各组的分析与总结期间,教师要深入组内进行指导与提示,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说明文总分总结构的写作特点,抓住此规律进行有效阅读。
5.段落结构的写作特点分析:教师以第7段为例,介绍说明文“主题—举例—原因”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讨论分析第3段的段落结构特点。在教师举例、学生总结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知识得以消化和应用。
6.介绍、查找、总结文章的词汇与句式写作特点:从词汇、语态、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从微观语言层面上学习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7.课后作业:请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同时进行说明文总分总结构的模仿写作练习。
四、结语
建立在体裁、体裁分析理论基础上的体裁教学法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它让学生认识到了不同体裁的语篇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不同的交际目的,不同的语言特征和不同的语篇结构,培养了学生的体裁意识。体裁教学法通过分析文章体裁,总结篇章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和掌握语篇的图式结构,了解语篇的建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对于文章体裁的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兴趣。
作者:刘磊 单位:哈尔滨金融学院商务英语系
第四篇:大学英语阅读关联理论教学应用
摘要: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对英语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成为当下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在对这一问题分析过程中,探究了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关联理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当中,阅读教学对于提升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对语言积累和语言应用水平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就当下大学英语教学情况来看,教师过多地强调听说的重要性,对大学生阅读能力忽略,导致大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较为困难。大学英语阅读教育,是对英语知识的一种综合性教学,通过对英语阅读的有效讲解,能够提升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同时,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来说,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关联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
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在1986年提出的,主要用于语言交际和话语理解,这种理论注重以关联作为取向,通过对信息意图进行有效推理,更好地实现语言的学习[1]。关联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对语境的分析和理解,以交际能力提升作为出发点,明确关联取向,更好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从英语阅读教学本身来看,英语阅读是对英语文章的一种理解,使文章和读者之间处于一种书面交际活动,注重把握交际活动的原则和规律。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发展过程中,注重体现出关联性程度,并以此作为逻辑推理的依据。关联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英语,要牢牢把握逻辑推理这一关键点,能够做出合理的语境假设,从而获得最佳的语境效果。
三、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关联理论的实际应用分析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信息接收者如何对信息进行理解和推断,让读者更好地对英语知识进行理解。在应用关联理论过程中,需要注重语言表层的逻辑推理,并能够对语言情境中的交际意图进行破译。在进行阅读讲解过程中,需要根据认知原则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以及背景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积极推理[2]。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关联理论进行应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一)对“明示—推理”的本质进行明确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了阅读技巧的相关介绍,关于“阅读技巧”,更多地考虑到了“中心思想”,能够对文章中的“中心句”进行把握,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对文章主题进行明确。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能够对中心句进行很好地把握,但是如何进行掌握和应用,成为大学生学习英语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大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过程中,更好地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单独进行阅读时,将很难理解文章内容。对此,“明示—推理”在教学中应用,要让学生明确文章写作过程中的基本出发点,即让读者分享和理解自身文章的内涵和意义。这样一来,在阅读英语文章时,就需要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推测,明确这一点后,大学生在对整体内容分析时,将会变得更加容易[3]。
(二)注重建立语篇关联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要注重建立语篇关联,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文章整体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朗读—分段—中心思想”的教学方式,割裂了作者的意图,想要对文章进行较好的把握,将变得困难。这种情况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语篇关联,可以让大学生明确文章中涉及到的每一句话,都有着一定的目的性,每一句话都会对文章的主题进行服务。建立语篇关联,能够对中心句以外的语言意思进行理解,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对文章意思进行了解。语篇关联,将文章中的每一个语句进行关联,可以从部分对整体进行把握,从而帮助大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掌握。
(三)加强背景知识的运用
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还注重对背景知识的应用,通过运用背景知识,能够让大学生更好地对文章关联性进行把握。背景知识与语境效果同样重要,背景知识是文章创作过程中,涉及到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对全文的中心思想有着重要的表现力。很多文章在创作过程中,都是受到背景影响的。这样一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背景知识的把握,是应用关联理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拓展背景知识,将其有效运用,能够将阅读理解提升一个高度。对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应用关联理论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加强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将与阅读有关的知识应用到语篇理解中,培养学生语言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对关联理论应用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关联理论的本质,即文章理解过程中,能够对“关联性”这一问题进行有效把握。所谓的“关联性”,也就是文章的内在联系,注重把握文章中每一句话的目的性和关联性,改变以往的“朗读—分段—中心思想”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避免对作者中心思想的分割,能够从部分对整体进行更好地把握。这样一来,才能够真正提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作者:史雪飞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牛小五.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4,16:303-304.
[2]况新华,徐婷.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4,20:20-21.
[3]徐莹.关联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3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