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效果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教育环境方面影响听力教学效果的因素
1.缺乏对听力重要性及特点的正确认识。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听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感知环节。听力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在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在课程安排上,大量时间、精力放在精读、泛读上,而听说课只占总课时的一小部分,学生普遍存在听说能力严重低于读写能力,很多人掌握的是“聋子英语”、“哑巴英语”。
2.大班授课,严重影响听力教学效果。
高校的扩招政策导致英语课堂大班化。很多学生入学时英语基础较差,尤其在听说方面,语言运用能力弱,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相应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然而班容量大,教师难以对每一名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训练、检测,往往使得学生养成一种惰性。除此之外,非语言因素包括文化背景因素、心理因素、学习技巧和学习目的的差异性很大,大班课堂上同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不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质量。
3.传统理念依旧占主导地位,教学内容陈旧、单调,教学方法落后。
首先,我国大部分英语听力课程还属于“填鸭式”教学模式,以语言知识训练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缺少互动,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视、听、说的综合训练。笔者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听力课上老师占据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参与热情,使得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如何转变教师的角色功能成为英语听力教学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此外,授课内容局限于课本,即使使用一些视频材料也缺乏针对性、时代感,听力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对听力课缺少兴趣,精力不集中。另外,一些教师备课不充分,没有认真地组织教学,也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4.对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性教学不足,教师的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美国语言学家萨胚尔说:“语言的存在不能脱离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作法和信念。”然而听力教学中很多教师只进行词汇,语音、语调以及听力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对文化背景知识重视不够,影响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因为中西方国家有着迥异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风俗习惯,学生如果对句子的理解只局限在字面意义上,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对一些听力材料就会产生困惑及至曲解,不能准确把握材料中的信息。相反,帮助学生了解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听力内容,提高听力效果。而且,只有较为深入地了解其他文化,才能在运用英语的交际中得体地使用语言,避免误会的产生。
5.缺少自然语言的学习环境和应用机会。
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增加了中国学生接触真实英语的机会和可能性,但毋庸讳言,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还依旧是课堂,语言材料依旧主要是统一教材。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听懂,教师总会放慢语速,尽可能把每个单词甚至每个音节读清楚,从而使语流失去了正常的节奏。另外,听力课堂上使用的录制的语音教材大多是规范英语,很少有英美人的日常生活语言、不一定规范的语言,甚至有一些错误的发音。所以,即使学生们能够听懂听力课上的材料,可一旦遇到真实的听力材料,他们会很不适应,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往往存在着较大的理解障碍与文化障碍。此外,语言应用的机会很少,学生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只是应对各种语言测试,不能感受到其实用价值,对听力训练缺乏积极性。
二、英语学习者当中存在着影响听力学习效果的问题
1.忽视英语听说能力的训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词汇量+语法知识”,所以精力大多放在背单词、语法规则和做练习上,而忽视了听说方面的训练。
2.词汇量的限制及记忆词汇方式错误。
词汇掌握不足是许多高校学生提高听力的一大障碍。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能模仿发音,但如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便无法把与其所代表的符号———词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得知符号所代表的事物———意义。因此,从理论上说,词汇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听力理解的程度。另外,多数学生虽花费大量时间记忆词汇,但往往只注重词形和词义,忽略了词的音的存在,结果就是有些句子即使没有生词,结构也并非复杂却怎么听也听不懂,或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应过来。
3.缺乏技巧和良好的习惯。
许多学生在听时头脑不清醒、精力不集中,不能整段的听,只听到零零散散、断断续续的不完整的单词、词组,也没有预期的意识。再有,大多数学生听英语方法类似于阅读,要经历一个翻译过程———先分析句型结构然后译成汉语,结果必然跟不上说话人的速度,延长了反应时间,造成理解滞后。所以,要想达到高效的大学英语听力训练,就要帮助学生掌握听力技巧和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4.依赖性强,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足量的练习。
不少学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惰性和依赖性,他们只在课堂上跟老师做些练习,课下完成有限的作业之外很少甚至不再找材料进行训练。
三、探寻高效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途径
语言专家Ellis认为,大量的语言输入以及给学习者话语练习的机会能促进语言的快速发展。虽然英语听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讲,给学习者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环境是提高听力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近几年,我校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引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实践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使听说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独特的视听优势,教师通过选择并给学生推荐网上优秀的英语节目和英语教学片,为学生提供了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在提高学生听力理解能力、听写准确性、语音语调正确性和口语流利程度等方面产生了显著效果。网络资源还可以给学生补充必要的英美文化知识,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适时适度地进行文化导入可以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提高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在网络上寻找合适的视听材料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外听力练习,不仅弥补了课堂教学时数的不足,还创造了有助于发挥个性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认识到听说的重要性,学生才有可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或行为,自觉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的听说能力,尽量多听、多说,多练。另外,应多鼓励学生感受英语,以各种方式接触和使用英语,尽可能使学生经常沉浸在英语语言环境之中,如收听英语广播、收看英语节目、欣赏英文电影,学校的英语社团、英语角、英文演讲比赛、小剧表演、英文歌曲大赛等众多的英语活动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及教师都有很大的导向性。四、六级改革增加了听力测试部分的分值,考查形式更加多样化,更有利于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听力水平。作为我校英语改革的一部分,学期当中增加了听力阶段测试,增强了学生对于听力训练的重视度,对发展他们的语言综合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听说训练是薄弱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改革开放以及对外交流的大环境下,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传统、低效的听力教学模式上,显然是与社会和时代的要求相背离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有意识地运用新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促进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作者:刘铁虹 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