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分析(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大学英语思辨能力现状及策略
1.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并且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作为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早在2010年,胡文中、孙有中、虞建华,张绍杰等人就英语专业的学科定位及人文性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他们认为要想突出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从英语专业教学的培养模式入手,从而为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石。思辨能力是一系列思维方法和认知技能的综合体,思辨能力的培养无论对学生个人的学业,就业还是对提升整个大学教育的质量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推进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为思辨确立具体目标(孙有中,2010)。虽然国内的不少学者都探讨了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迫切性与必要性,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英语专业的教学来分析,很少有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进行研究的。然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学习者人数之多,学习规模之大、教师所占比例之多等,这些都说明研究大学英语课堂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都是思辨能力。孙有中(2010)认为创新是思辨能力的体现,而实践只有在高级思辨能力的引导下才能导致创新。因此要想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但是,至今为止,我国就英语专业思辨能力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宏观的理念或重要性方面,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并未取得实质性进步。因此,构建有效的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2.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BenjaminBloom提出了影响深远的教学目标分类学。他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情感目标、动作技能和认知目标。其中,认知目标是大学教育所要达到的一个层面。LorinAnderson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时候对前者的认知能力分类进行了改进,在他看来学习最基本要达到的一个层面是识记,其次是理解,然后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之后一级是分析和评价,最后是创新。从他的分级来看,我们大部分的英语课堂还处于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层面,因此学生思辨能力的缺失也就不可避免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对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来分析,本研究通过对大学英语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六个专业(14级法学专业、图书馆专业、艺术专业;13级广告专业、新闻专业、会计专业)的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访谈发现,之所以学生思辨能力缺席,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在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上,专注于学生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很少考虑到及培养全面人才所要具备的其他素质,比如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所进行调查问卷的研究中发现,教师的教学目标只停留在语言技能训练上、学生也就相应地只是在英语学习中注重机械记忆和理解,学习好一点的学生可以达到应用的层面。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技能提高缓慢,这突出表现为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不强,交际时不善于分析和思考,综合判断和推理归纳能力不足,语言组织缺乏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第二,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是大学英语教材为主,辅以听力课程。这两门课旨在提高英语水平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缺乏提高人文素质的知识熏陶(例如哲学、历史、社会学等方面)。课程所选用的讲解材料不能与时俱进,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限制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能力拓展。第三,在知识结构的构建上,失衡严重,突出表现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中,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轻视其他人文知识。由于受到过级考试的影响,教师们在授课过程中,还是或多或少地重视并倾向与四、六级考试技能相关的训练。第四,教学方法上,重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劳动,轻视独立思考的讨论与争辩;课堂中,教学活动较为单一,即便有学生为主的小组活动等也是泛泛地讨论,没有针对性,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不高,随着讨论地进行逐渐有越来越多地学生谈论与话题无关的事情,“闲聊“现象就随之出现了,影响了课堂活动的效果,无法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第五,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往往任务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毫无“技术”可言,以致发展到热衷于考试的学习方式。有些同学对教师课堂中涉猎的人文知识不感冒,甚至是不接受,认为这些内容是与考试毫无关系的东西。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过级考试,取得证书。因此在学习态度上就出现了极端地错误认识。
3.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应对策略
第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上要明确思辨能力培养在英语教学上的核心地位。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学会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都要求以思辨能力为导向,引导师生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这一目标上前进。第二,课程设置上,要压缩技能训练在总课时的比例,相应地扩大人文知识在课程上的比例。灵活多样地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课时设计,增加学生的实践课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给与相应的辅助。同时,可以开展讲座的方式,宣传思辨能力之重要,向学生介绍思辨能力的学习方法等。第三,教学方法上,国内很多高校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大力推行人文通识教育,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优秀的教学实践活动并不是单单启示着我们要增加人文知识的输入,而是以人文知识为依托,展开多种活动方式,突出思辨能力培养。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角色。以认知语言学为基础的外语研究者及教育者认为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不在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课堂正在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但是不同的理论及学派对于学生如何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并未有过多的诠释。教师应该“超越”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陈旧模式。孙有中(2010)认为,在思辨的课堂中,教师不应做独断的、真理的布道者,而应不断地抛出问题,促进学生学会思考、发问,身体力行,饯行思辨的教学精神。他提出了新的idea-centered理念为导向,重视对学生的方法训练。在不同类型的课堂上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例如在讲解写作部分时,培养他们头脑风暴、同伴互评的技能;在听力讲解部分帮助学生们学会处理笔记和记忆的关系等。在说的方面,教师要积极改进现有的Why-question模式,运用擅问、巧问,并教会学生发问。根据社会文化理论学说,教师在学生思辨的过程中要起到中介作用。课堂上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对立观点,使用思维导图等视觉性材料引导学生理清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解决问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包括积极的、否定的和有缺的想法,设想将会发生的状况做出判断。教师的责任在于使课堂变成思维的舞台,让学生敢于挑战。教师要深刻理解“思辨”的含义及意义,熟记于心,饯行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虽然一门课不能全方位地、面面俱到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方面面,但教师至少可以限定自己在这门课上培养有限的思辨能力的子技能;尽管一堂课不能从始至终地充满思辨的火花,但至少每堂课要包含几个学习时刻或者是教学环节来触动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课堂上教师不要把总是“展示”自我,而是让学生“秀”自我。课堂设计以及课堂活动的开展不在多,不在复杂,也不在于花哨,而要准确地实现教学目标,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的培养,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素养,同时也会改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质量。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书匠,教师不应为发表科研论文而头痛不已,教师应该最先成为饯行思辨能力的领路人。教师与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该是协作者,共同进步,双方受益,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其次,在教学活动方面,考试作为学习的“指挥棒”已经深深地刻画在了广大学生的心中,因此将考察思辨能力的测试放进考试中来,才能从根本上促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思辨能力的重视及训练。同时,教师要为思辨的课堂活动设定明确的测评标准,教师需要以身示范,然后让学生反复地使用,用以评价自己和他人,使学生养成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习惯。而增强对语言输出的考察是较为直接地考察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根据输入和输出假设,语言是在学习者输出过程中内化知识的,因此思辨能力也是在这一环节出现并发展的。增加课堂中学生语言输出的训练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小组讨论、小组活动等。小组活动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每个人都有话说。同时设立一些活动标准,提高其有效性。从整体而言,课堂中的教学活动环节之间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而应该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逐步提升,让学生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也逐渐锻炼其思辨能力的不同层次。然后,在考核方式上,改进传统的考核方法。思辨能力测试主要包括思辨技能与思辨倾向两个方面。根据DelphiReport中关于思辨的分项技能,可以将阐释、分析、评价、推断、解释和自我调节等方面作为测评的方法,在考试中设置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的题目,而不是单纯地考核学生的理解和识记能力,要从应用语言知识的综合方面去考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增加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和创造能力的题目,从而达到考查思辨能力发展的目标。最后,在教材的使用方面。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大学英语课堂中要选择时代性、趣味性、知识性并存的教材,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及思辨热情。摒弃那些过时的,乏味的文章。根据“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教学内容上,激发学生通过目的语言思考,学习新知识,并且将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融合到一起。同时,在输出技能方面的训练上即说、写、译的课堂环节方面,加大课堂的训练强度和维度,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思考,从而提升思辨能力的发展。
4.结语
好的思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迁移能力,探索适合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开展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以便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这些想法有待于进行实践的检验,与此同时,改进不适宜的教学模式,从而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有效、高效地发展。本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在真实课堂中所应用的相应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实证研究。
作者:李倩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第二篇:少数民族高校大学英语因素及对策
1.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意义
当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英语水平检测最为权威的全国性考试。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已经成为衡量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学生步入社会后,大学英语四级是否通过,以及大学英语四级的成绩高低都是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衡量重点,与学生在毕业后能否找到好工作有着较为重要的关系。与此同时,大学英语四级的通过率以及成绩的分布状况间接反应了高校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高校英语教学的改进提供强有力的参考依据。
2.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现状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生源大部分为当地少数民族青年,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与内地高校大学有较大差距,在平均成绩上偏低。
(1)通过率不及内地高校
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云南大学为例,该校2012年的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51.2%,2013年为49.8%,2014年为53.4%。从连续三年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来看,云南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在50%左右徘徊。以内地211高校武汉理工大学为例,该校2012年的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80.2%,2013年为85.6%,2014年为89.6%。从连续三年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来看,武汉理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均在80%以上。相比之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普遍不及内地高校。
(2)平均成绩偏低
以西藏地区高校,西藏大学为例,该校2012年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平均成绩为438分,2013年431分,2014年为435分。从连续三年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平均成绩来看,西藏大学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平均成绩不到440分。以内地211高校华中农业大学为例,该校2012年为528分,2013年为512分,2014年为536分。从连续三年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平均成绩来看,华中农业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平均成绩均在500分以上。相比之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平均成绩偏低。
3.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的因素
(1)学生方面的因素
①英语基础薄弱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生源大部分是当地的少数民族青年,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限制,边疆地区的教育发展普遍落后于内地地区。边疆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基础水平较为薄弱,并且呈现出基础参差不齐的状态。大部分学生在词汇量上不如内地高中生,在英语阅读速度上较慢,同时在语法知识体系的构建上较为混乱,听力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非常差,在初中、高中阶段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听力以及写作训练。
②未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
由于教学较为落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初中以及高中阶段所接受的英语教育在系统性上远不如内地高校学生,在英语学习观念上一开始就存在一定的误区,并未得到及时的矫正。例如,有些学生在初中以及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中习惯性依赖老师以及课堂教学,在英语学习中,老师在课堂中讲过的才去看,老师布置的作业才会去做,进入大学以后,英语教师不再像初中、高中那样一刻不离盯着完成作业,更多的是靠学生在课后进行主动学习。进入大学以后,专业课的加入使得英语课时相对于高中较少,在高中时,学生几乎每天上2节英语课,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上英语课的时间锐减为每周2~4节。学生对课堂教学以及教师的依赖得不到满足,同时又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相对于高中,大学英语的学习任务更重,老师的课堂讲解反而更少,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使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艰难。
③英语学习方法不当
除了英语基础薄弱,未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过于依赖英语教师以及课堂教学以外,英语学习方法不当也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偏低的原因之一。学生在高中时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依赖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大量的讲解以及课堂老师强制性的作业训练。进入大学以后,学生不愿在课后多花功夫,在英语的学习上停止对听力的训练以及词汇量的积累。这样一来,学生的英语水平反而不如高中了。
(2)教学方面的因素
①教学方法不当
上文中就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中学生方面的因素做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生源大部分为当地少数民族青年,在英语基础上较为薄弱的同时,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词汇量较小、英语阅读速度较慢,语法知识体系混乱、听力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非常差。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上并未作出适应性的改变,教学方法与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不一致使得学生进入高校后跟不上大学英语的教学,反而产生了自卑心理,不愿继续学习英语。
②教学配置跟不上
由于边疆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与内地之间的巨大教育差距,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教学配置与内地高校相比,差距巨大。以听力训练为例,内地高校专门开设了综合听力训练室,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刷学生卡上机训练,实现了英语教学与互联网之间的互联。而边疆少数民族高校在英语教学配置上明显不足,英语听力训练经常在课堂上由老师播放录音了事,甚至直接忽略听力训练。
4.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建议
(1)学生方面
①夯实英语基础
笔者认为要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首先,在词汇量上进行扩充,可以让学生组建互帮小组,相互监督,相互竞争,在一段时间内达到词汇量的爆发性积累;其次,在语法知识体系上,教师有必要对高中的语法知识进行有效的梳理,帮助学生进行系统语法知识体系的重建,让学生脑海中原本模糊不清的语法知识点清晰起来;再次,在英语阅读上,教师可向学生推荐难度适宜的英文读物,在日积月累中加快英语阅读速度;最后,在听力能力以及口语能力上,学生可以有意识地看一些美剧或英剧,并在观看的过程中对影片中的对话进行模仿。一方面扩大了词汇量,一方面也增强了自身的语感,听力能力以及口语能力自然会慢慢提高。
②树立正确英语学习观念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观念上一开始就存在一定的误区,并未得到及时的矫正,习惯性依赖老师以及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四级通过率的提升大有裨益。首先,学生要减少对英语教师以及教学课堂的依赖性,改变高中阶段英语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例如,学生可以有意识地为自己安排每日一小时的英语学习时间,并对当日英语学习内容进行变换。其次,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大学英语教学课时少之又少,教师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有着较为繁重的任务,学生应当通过课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课文有一个大体的概念,在课堂中带着问题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自然会更加集中。最后,学生应当养成课后积极完成老师布置任务的习惯,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③掌握英语学习方法
端正的英语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有利于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有效提升,有利于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的提高。笔者认为,英语的学习主要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大量词汇的积累以及部分单词的特殊功能、衍生词词义;二是大量词组的识别与运用。这需要学生在日常英语的学习以及习题练习中学会积累;三是各种英语句型的积累。英语学习本来就是一个日积月累、厚积薄发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英语的学习方法自然离不开积累与坚持,这一点与英语基础的夯实目的相同。
(2)教学方面
①改进教学方法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当综合考虑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首先,正视学生基础薄弱的现状,教师应当对学生多加鼓励,在一定程度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的英语教学方式,端正学生英语学习态度。其次,因材施教。上文中提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因材施教,对学生群体进行初步划分显然比大班教学的效果要好的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英语教学可以仿照内地高校,在新生入学前进行英语水平测试,并根据测试成绩分AB班。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30人为一班展开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择难度较大的教材,同时将重点放在综合能力提升上。而英语基础较差的班级,将教学重点放在英语基础的夯实上。最后,提高学生应试能力。教师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前应当针对学生的薄弱点进行一系列的辅导教学,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大学英语四级题型的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②改善教学配置
英语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英语四级的通过率存在一定的关系。有能力的学校可以引入内地高校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室,让学生在课后有一个锻炼英语、进行综合练习的场所。
5.小结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较低,其影响因素不仅涉及到学生方面,也涉及到教学方面。只要两方面共同努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作者:岳元玉 冯云 单位:菊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大学英语语感教学策略
一、引言
在国内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是一门基础课程。高校设置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使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在整体层面上得到有效提高。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口语表达以及实际应该方面显得较为缺乏。鉴于此,本文对“大学英语语感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二、大学英语语感教学相关内容概述
从字面上分析,语感便是对语言的感觉。我们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道:语感与语言学习之间有着尤为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学者通过研究也得出了这一结论,由此可知语感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大学之前的英语学习,主要以应试为主,这样便导致学生在英语表达、训练上显得较为匮乏。针对大学英语语感来说,最为主要的几大特征为情感性、个人性、模糊性以及敏感性等。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语感能力偏弱,显然这将进一步影响英语学习的质量。所以,加强大学英语语感教学便显得极为重要。本人便对大学英语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论述,具体内容如下:
三、加强大学英语语感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1.融入现代化语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学英语语感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融入有效的语感教学方法显得极为重要。本人认为,在英语语感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注重学生,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然后在语感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化语感教学方法。比如借助多媒体播放英文歌曲、观看原声英语电影等。这样,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够营造良好的英语语感教学氛围,进一步为大学英语语感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机。
2.创设学习情境,提升英语语感能力。
古有“孟母三迁”,今有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择其优校——无不说明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婴儿从出生到成长全过程,等长大到一定程度便能够说流利的母语,这也说明了要想全面掌握语感,需要具备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在大学英语语感教学过程中,便需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伤,在创设有利情景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快速进行角色,从而为英语语感的嘘唏提供保证。本人认为,要想在创伤学习情境的基础上,使学生英语语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需从多方面加以完善:一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尽可能地应用英语讲课,母语的使用需尽最大限度减少。这主要是因为,倘若英语母语次数过多,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从而不利于英语语感的学习。另一方面,需多组织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英语交流,同时进行角色扮演以及小组辩论等活动,使学生英语语感得到有效培养。除此之外,校方需对大学生英语语感课程进行合理安排,遵循“理论+实践”的教学原则。进行课外英语活动,通过课外实践,使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得到有效强化。同时,可以在大学内举办英文歌曲比赛以及英文演讲比赛,以此使学生英语语感得到有效培养。
3.在剖析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加强英语语感教学。
对于语言来说,归属于文化的一部分,换而言之辨识语言属于文化的载体。要想学习好一门语言,其前提条件是学习有关于语言的文化。我们指导,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差异性,无论是在地域气候、历史文化,还是在风俗习惯方面,均有很大的差异。这样,便进一步致使中西语言风格存在很大的差异,如表达方式的不同、思维习惯的不同等。例如:“Youarealuckydog.”在中国人看来便是一句骂人的脏话,在英语中便可视为“你是一个幸运儿。”倘若不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便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遭遇种种困扰,同时也不利于英语语感的学习。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英语语感能力变强,便需要对西方文化进行剖析,通过对比中西文化,找出差异性与共通性,从而权衡在英语语感教学过程中需做好的准备工作,进一步为学生英语语感能力的增强提供保障依据。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加强大学英语语感教学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从多方面加以完善,如融入现代化语感教学方法、创设语感学习情境以及充分结合西方文化展开教学。除此之外,本人认为还需要结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进一步为大学英语语感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车克平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第四篇: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英语学习方法的教学,英语听、说方面的教学等等,它不单单是一门语言课程,还具有很强的人文特色。我国教育部提出,大学英语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扩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世界文化的了解。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并不注重英语的学习,没有了高考的负担,学生们并不会去刻意地学习英语,或者是刻意地进行口语练习和英语阅读。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十分匮乏。词汇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基础,没有词汇做支撑造成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升十分困难。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有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词汇的背诵和积累,可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记忆的方法十分不科学,知识机械性地背单词,并没有进行联想,没有对词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没有考虑词汇的搭配以及词汇的多层含义,造成最终的效果并不是十分好。但是一直以来,关于翻译方面的教学却没有引起学校以及教师的强烈重视,这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薄弱的一个环节。在一些大学英语的教学安排中将听、说、读、写四部分内容作为主要的英语教学内容,可是翻译课程则没有涉及太多。因为当前很多大学对翻译教学并不关注,所以,也没有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造成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窘状。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逐渐与国际接轨,这个时候急需大量的英语翻译方面的人才。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英语能力
英语翻译能力与日常大学英语教学中涉及到的听、说、读、写方面的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英语翻译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基本英语技能的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英语翻译水平的提高,两者相互影响。学生在学习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英语和汉语两者进行互译,这一过程中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翻译技巧以及学生的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英语基本能力。学生英语翻译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思想和英语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
2、掌握好英语翻译技能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学习中的难点
掌握好英语翻译技能有助于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翻译。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有相似的一种体会,那就是教师用很大的力气去翻译一个句子,或者是讲解一个词语,却并没有让学生明白其中的意思。假如使用汉语来分析,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英语翻译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内容,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帮助学生找到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现在,在英语课文讲解结束后,会有一些阅读理解的英语题,虽然这些题也有一定的作用,可是却不能从这些题中掌握学生的英语水平,导致现在很多学生对于课后练习并不是十分关注。英语翻译却十分有利于学生理解难点、提高英语能力:其一,只有完全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才能够准确地翻译出来;其二,翻译教学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使学生了解英汉语言的各自特色
大学英语中,用作翻译练习的句子都精挑细选,在词汇的使用上或者是句法的构成上具有显著的特色。对这种句子或语篇进行翻译,学生必须要仔细琢磨,以求得翻译的“信、达、雅”。通过斟酌过程,学生可以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各自特征形成自己的归纳和了解,避免对语言形成高低优劣之见;同时,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语言特征的记忆,不流于教师授课时的泛泛。
三、大学英语翻译的技巧
1、进行英文与汉语的比较
我国的汉语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中国人说话向来讲究有头有尾,一句话中有主语、谓语、宾语。作为英语它也有自己的一套语法标准,有主语、谓语、宾语,可是与汉语语法不同的是它的主语、宾语、谓语常常会颠倒顺序。这也就是为什么英语难学的原因。例如:以what开头的感叹句常常会出现倒置的情况。“whatabeautifulprairie”(这是一片美丽的大草原),其正确的语序就是“Thisisabeautifulprairie”。这样的句子就称之为倒装句,为什么要进行倒装,为的就是突出草原的美丽。在汉语中强调一件事物的重要程度的时候常常会反复地陈述,可是在这方面与英语有着明显的区别,英语追求的是简单。所以在进行中英文翻译的时候要进行两个句子的对比。
2、注意词性的转换
词性分为: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语的性质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中文中会出现很多的词性的转换,并且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词的应用范围以及所承载的意思也就逐渐地增多。所以在判断一个词语意思的时候要根据特殊的语境进行分析。比如现在很流行的话“你好牛啊”,“牛”本来是名词,但是这句话中“牛”是形容词,在英语中应该注意转换词性。在进行中英文翻译的时候要注意适当的转换词性,了解句子的意思,通常情况下,英语中会将形容词、名词等词性的词语用于动词。比如“SheisfamiliarwiththeRussianlan-guage”,如果只看表面的意思就是她熟悉俄罗斯语,这样翻译明显不够通顺,意译为她会俄罗斯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在中英文翻译的时候要掌握好词性的转换,使句子更加地通顺。
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调乏味
在进行英语翻译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提出新颖的教学方法,也没有引入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比如“情景教学”、“讨论教学”等等,一直沿用传统的“讲授练习法”,这使得英语翻译课堂十分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英语翻译的兴趣,对英语翻译教学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填鸭式”教学模式
当前,我国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仍然停留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上,并没有诸多的改进之处。我国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为“注入式”,主要表现为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又称为“填鸭式”教学模式。“注入式”或者说“填鸭式”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弊端: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没有任何主动性的发挥;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并且,由于学生比较多,教师并不能了解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的点拨总是顾此失彼。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影响学生英语翻译的质量。
3、缺少英语翻译方法和技能教学内容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并没有像大学英语一样被设为必修课,而是作为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甚至一些大学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所以,教授英语翻译方法和技能的课程非常有限,更不要说是专业英语翻译了。即使是有些相关的课程,所谓的方法和技能也理论大过实践或者是远远不能满足翻译的实际需求。英语翻译技能的有限传授使得学生在翻译时多忠于直译,一板一眼,结果出现了汉式英语和英式汉语,即通常所说的“Chiglish”和“Engnese”,翻译效果是十分不理想。
五、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1、增加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首先,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翻译知识和技能,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但要注意英语翻译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注重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英语翻译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中,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中学到的翻译知识用于实践生活中,掌握大量的词汇以及足够的翻译方法。其次,要提高学生“读”“说”的能力,没有大量“读”的基础,不进行“说”的训练,所谓的翻译只是纸上谈兵。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交流,让学生处于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中。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缓解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焦虑的心理情况,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英语翻译知识;并且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则能够使学生在互动中发现不足并予以改正,同时也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手段。然后,是要强化英语与汉语之间的联系和比较。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可以适当使用汉语知识进行渗透,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也可以充分地对中英文进行比较,让学生明确二者的异同。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基本知识的掌握。
2、改变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大学生的翻译水平,将理论用于实践当中去,是我国目前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根据当前我国关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具体情况,学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思想,要有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做好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去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水平。教师应该采取课内教学与课外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不忽略每一个教学的环节,树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创建自主性学习英语翻译的方式,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组织多种教学活动进行大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首先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实践性与可行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中应该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课堂活动,运用高科技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且进一步优化英语翻译教学的内容。然后是创建丰富的课后检测系统,考核学生的英语翻译技能,提高主观题的考核内容,加强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监控,将学生日常的表现也添加到最终的考核范围中。完善考核的内容,使之更加地系统化、更加地科学化。除此之外,大学英语在进行翻译教学的时候应该增加对学生英语翻译技巧的讲述,不能够仅仅注重翻译知识和最终的翻译结果。开展英语翻译教学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翻译方法掌握上面。并且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中英文思维的培养,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表达技能。而且,检测翻译的水平应该更加地科学和完善,使之成为促使学生重视和提高翻译实践能力的外在动机。
六、结语
伴随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机会增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增多。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也是世界不断发展融为一体的必然结果。英语教学一直以来就是我国的教学重点,直到现在我国学习英语热的局面也十分地火爆。但是,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很系统的学科。想要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单单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在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中能够明确教学的主要目标,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向学生灌输丰富的翻译技能等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翻译的环境,提高英语翻译教学的效果。
作者:徐锐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第五篇:大学英语新教师职业现状及策略
一、教师职业发展
教师职业发展指教师在不脱离教学岗位的基础上,积极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评价个人教学成果,并借鉴和学习他人经验,以保证个人知识与技能的不断更新,教学经验累积、才智增长、心态逐渐成熟的持续发展过程。教师的职业发展是教师不断完善自身及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对于教师自身及教学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而新入职的教师处于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拥有职业热情却缺乏相关经验,他们渴望积极发展却也面对困难。
二、新入职的英语教师面临的职业发展困境
为加快学院发展以适应逐年扩大的招生规模,各校在师资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每年都从高校引进多名研究生、博士生补充到高职的教师队伍,这些新入职的教师成为地方院校的新生力量。这些新入职的英语教师自身最鲜明特点是学历高,英语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以云南高校为例,新入职的英语教师都具有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学位。专业基础知识方面他们大多达到了英语专业八级水平,口语流利,英语发音标准,对教学态度拥有较高的热情,掌握了一定程度现代化教学理念、方法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力。然而新入职的大学英语教师在职业发展发面也面临诸多困境。
1.理论与实践脱节
大部分新入职的教师表示他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对教学方法也颇为了解,但因为缺乏教学经验,他们不知道如何有效的将教学理论及方法恰当地应用到教学实践,达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地方院校新入职英语教师由于缺乏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有时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认知偏差,导致课堂教学中重难点把握不到位;教学策略使用单一,在课堂教学上只注重知识讲授,导致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提高。英语教学中除了本身的语言知识外,文化思想的传递及思维方式培养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而新入职教师过多偏重传授学生语言知识而忽视对文化内容的深层次挖掘。随着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英语教学更多的注重听说实用性技能,英语教师不再只是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者,而是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要将学生训练为敢于开口说英语的交流者,这也是新入职教师的软肋。
2.教学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科研
首先,地方院校新职教师面临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学压力较大,主持学生活动及集体活动较多,这使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并进行科学研究,新入职教师即使有心科研,也迫于课业繁重,无力顾及科研。其次,科研意识及科研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刚入职的教师把精力过多的放在教学上,这也是迫于现实的压力,正如前面提到的新教师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他们必须先把大量的精力用在教学实践及教学观摩上,逐渐淡化了科研意识。新入职教师由于教学理论与实践还未接轨,对于科研他们是有想法无章法。对很大一部分英语教师而言,科研成效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科研方法,即使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缺乏科研团队的帮助,教学实践很难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对新入职的教师来说,科研问题显得愈发棘手。
3.容易产生职业困惑
地方院校新入职教师在职业适应过程中容易困惑。由于地方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气氛相对散漫及学习方法较为落后等因素,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期待与教学效果相差甚远,因此新入职教师容易产生教学失落感及挫败感,以此同时还不同程度地挫伤了新入职教师的工作热情,这些因素有形无形中使新教师的职业适应难度增大。另外,新入职教师容易从心里及科研产生职业发展焦虑情绪。从心理上看,新教师容易在入职初级阶段产生职业困惑。由于缺乏先关的教学及工作经验,而自身迫切想提高教学水平及技能,加之缺少经验教师的直接指导和交流,易导致其压力过大,焦虑情绪产生。另一方面新入职教师在职业提升过程中面临很强的竞争,由于地方院校的扩展需求,大量年轻教师涌入地方院校,面对人多岗少的现状,在晋身职称方面也面临巨大的压力。
4.相对落后的设备制约教学实施
先进的教学条件是保障现代化教学实施的有利保障之一,然而我国的许多地方院校由于受到经济、地域等发展条件制约,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与国内诸多大学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相差甚远,教学设备及教学资源都有待提高,而受此影响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各种条件资源的限制。新入职的大学英语教师虽然掌握一定现代化电子教学方法,但硬件缺乏、软件滞后的局限,无法借助网络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及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很多时候对教学的改革及提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地方院校利用互联网开展实施教学的方式还停留在播放PPT的阶段,无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三、改善策略
无论是校方还是教师本人都应充分认识到新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职业困惑,并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为积极有效引导新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适应度,扬长避短,尽早改善在入职初期产生的职业困惑,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优势作用。
1.积极主动积累教学经验
新入职的英语教师需要积累经验。多数走上高校教学岗位的教师虽然取得了硕士以上的学位,但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经验不足,因此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状态,通过观摩听课、参加教研活动等形式,学习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才能将大学时形成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转化为教学实践中的东西,为下一阶段的专业成长打好基础,在学习及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相关的经验。首先,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并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借鉴老教师的课堂管理方法;组织新入职教师上示范课,通过分析、评价课堂教学,给新教师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定期举行课堂教学交流讨论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英语微课交流等,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养成教学实践反思习惯
反思促进教学。新教师应当重视教学反思的积极作用,通过在实践中反思教学,然后再实践,再反思,反复实践及反思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教学反思可以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效果以下方式实现:记录教学笔记,根据笔记总结教学得失。教师课后可以对已发生的教学行为进行自省,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反思教学行为是否得当,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善及实施;带着批判性思维评价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行为进行评价反思,通过观察法及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改善教学;通过观摩教学进行反思,新教师通过大量观摩教学可以针对教学中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进行反思,学习其优秀的教学经验,并反思不足之处,与授课教师分享反思结果。新入职英语教师应加强这一方面工作,及时归纳总结观摩体验。
3.教学与科研两者兼顾
科研水平是大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体现。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指导教学。新入职的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树立强烈的科研意识,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及研究,提升高校英语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教学和科研是个有机的整体,不能存在“重教学,轻科研”的思想。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型外语人才,因为这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外在表现。其次要学习及完善科研方法。新入职教师可以通过实地参与及网络培训增强对科研方法的了解,参加学术活动吸取新的理论及方法,也可以通过加入学校科研团队进行学习。再次,通过观察教学实践中出现及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相关理论进一步分析问题,最终验证解决问题。达到以科研促进教学,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符合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是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及实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4.培养自我专业发展意识
新入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要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需要经过长期的磨练和实践,因此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在成长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具备自我发展意识,才能产生专业发展动力,进而获取专业发展。因而,教师专业结构除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外,还应包括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维度。我国学者的研究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从结构看是指专业自我的意象,就是对作为教师的专业自我观察产生的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即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对自身教学效果的认识、评价,进而产生对自我的价值感;自我期望,是指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职业生涯和对工作未来发展的期望。新教师应当积极克服职业迷惑感及焦虑情绪,适当定位,在教学及科研中实现自身价值。
四、结语
新入职的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在其职业发展中有着一些鲜明的特点,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主力军,他们在职业发展上既有优势也面临一些困境。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地方院校中新入职的英语教师的职业困惑,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使新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能力的同时养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朝健康良好的方向推进,同时也为陪养学科专业人才奠定基础,达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
作者:段聪丽 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