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3篇

第一篇

一、大学英语教学与合作学习结合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将学生相互团结、组合起来进行英语的练习,同时还能够让学生之间形成一个相互监督,相互评判的关系。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同一组的学生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指出对方学习方法以及成果的优缺点,这样一来有利于同一小组的学生共同进步,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做到全体进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

通过将大学英语的教学与合作学习相互结合,不仅仅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现今社会,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所有的工作中都需要与他人合作,都需要学会和他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通过明确的分工,发挥出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挖掘自己的潜力。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具有这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大学英语教学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基本形式

大学英语教学与合作学习模式相互结合是我国英语教学的重大突破,通过这样新型的教学方式的提出,为英语教学的开展开拓了一大片天地。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之下的英语教学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情境创设下的角色扮演

进行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加直接地感受到相应的英语教学的氛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教学内容具象化,加深学生对英语使用氛围的印象。再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小组长的正确领导和组织,让每个小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将相应的英语教学的文章或者是日常对话等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让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有最直接的感受,从而全面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水平,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大学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激烈的辩论赛

辩论,是锻炼学生说话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最好的方法,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引证能力的最佳方式。所以,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辩论的方式将学生拉到一起开展学习。老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引入社会上的一些热门话题,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和资料的查询,然后以组的形式开展相应的辩论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到英语的学习当中,锻炼用英语来组织语言的能力,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够拉拢整个班集体,创造一个高效的英语学习环境。

(三)互相发现问题

在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的开展中,老师应该鼓励小组之间的成员相互发现问题,并指出问题,相互帮助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报告的形式用英文将其记录下来,并进行定期检查。同时,学生要尽可能用英文来写出自己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组织能力以及书写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及时地发现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不足,进行改正,全面提高小组的英语学习水平,从而促进全体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本文来自于《统计与管理》杂志。《统计与管理》杂志简介详见。)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合作教学模式开展的策略

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综合素质,可以说意义重大。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重视课堂上合作氛围的营造

为了能够有效地将大学英语教学与合作学习相互结合起来,老师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合作的课堂氛围,才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合作学习当中。首先,要做到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做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从而让英语教学课堂和谐、融洽,这样,学生才能够勇于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勇于与老师、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从而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

(二)做好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运用英语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讨论,让他们能够有耐心地去听取他人的意见,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指导。让学生意识到,单独、个人的学习只能够片面地提高自己的考试成绩而已,但是集体的学习却能够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合作、交流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可以促进自己成为一个“人”,一个不仅仅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的人,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灵活运用小组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基本的方式,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灵活地运用小组教学模式,全面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教学模式的开展,能够将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学生组合到一起,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互配合,通过小组长的合理领导与组织,能够发挥出每一个成员的能力与才能,从而推动整体小组成员的进步。而且,通过分组,进行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相互合作的渴望,因为只有良好的合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正能量,才能够让自己的组获得胜利。

(四)全面提高教师本身知识素养和教学能力

要开展一个完美的教学,就一定需要一个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通过一个拥有高超的教学能力的老师,能够为英语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高水平的英语教学。这样的老师能够灵活地运用并掌握合作教学方法的精髓并合理地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享受于大学英语的学习当中。所以,老师一定要不断地做到自我升值,自我教育,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修养和教学素质,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使学生能够从课堂上真正获益,能够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四、总结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项新型的教学模式,是顺应社会对人才要求而开展出来的。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全面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方式和要求,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让英语教学更加灵活,更加多样,从而为我们的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滕丽梅 蔡秀国 单位:青岛滨海学院

第二篇

一、合作学习的优势

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课堂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主要以听教师讲课为主,很难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尤其不可能保证每位同学都有表达思想的机会。合作学习“通过强调学生在知识构建中的主动参与,意味着对将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摒弃”。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参与到学习中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为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合作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以及参与的积极性。Antil等人认为合作学习风靡的原因是它能调和个体差异,突出社会交际和学术的双重功能以及社会建构的兼容性。如果说个体差异一直是教学的拦路虎,那么合作学习使得这个缺陷成为了优势。通过合作学习,知识、经历各不相同的小组成员实现了知识、信息、学习策略、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互补。同时,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精神。此外,合作学习改变了由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学习模式,赋予了传统的对话形式以新的概念与意义。

二、合作学习的原则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合作学习理解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核心在于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以达到设定的学习目标,成功的合作学习必须满足一些必要的前提。Johnson&Johnson将合作学习的原则归纳为五点:(一)积极的相互依赖,即学生们要理解他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对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二)个人的责任,即每位学生要证明他(她)完成了分配给他(她)的任务;(三)面对面的积极交流,即学生有机会向其他小组成员解释他们所学的知识,帮助彼此理解和完成学习任务;(四)社交技巧,即所有学生都希望有效地交流,承担小组工作的领导职能,建立和维护小组成员间的信任,建设性地解决小组间的矛盾;(五)小组支配,即小组成员必须阶段性地评估他们的工作,以及探讨如何提高合作的效率。总体而言,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们按同质或异质小组,划分为4~7人的小组。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每一位成员都对整个小组的学习负有责任,任何一个人的懒惰或不积极都会导致小组学习目标的无法达成,因而,小组成员必须创造“生死与共”(sinkorswimtogether)的学习氛围。小组成员应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估不仅针对个人,也针对整个小组。

三、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合作学习可以广泛地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合作学习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就是小组学习,那么,要开展合作学习的首要工作就是将同学们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划分小组看似简单,但暗藏玄机,如果划分小组不合理,就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展开。教师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小组的大小、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个性差异、课后交流的方便性等多方面因素,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

首先,教师在分组时,首先要考虑小组的大小。Brilhart&Galanes认为最理想的小组人数是5人。超过5人,小组成员参与的机会就会减少,对合作学习的满意度、凝聚力和分享领导的机会就会减少。少于5人,则没有充分的知识、能力、资源来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通常,一个小组以4~5人为宜,但考虑到大学英语的班级偏大,6~7人也可接受,但不宜再大。

其次,教师要考虑的是小组成员的搭配。按照学习能力划分异质小组(heterogeneousgroup)是合作学习专家普遍推崇的分组方式,即一个小组内既有学习能力强,又有学习中等和学习较差的同学。但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真正的异质小组的搭配却并非易事。通常我们会按照学生的入学成绩和分级考试成绩来考量学生的学习能力,但难免有不准确之处,且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可能各有所长,所以,仅凭分数来判断学习能力、划分小组是不全面的。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观察、了解,方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不断调整小组的成员结构,促进合作学习的开展。

除学习能力外,教师在小组分配时还应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有些学生活泼开朗,做事积极主动,喜爱发言;而有些学生腼腆害羞,个性低调或不善言谈,因而在分组时,要考虑到小组成员间的个性互补。同时,在小组分配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课后交流沟通的方便。合作学习过程中大量的构思、材料准备、整理工作都需要在课后完成。而在很多院校中,随着高校扩招和和英语分级教学等的推行,使得英语班的学生可能分属不同专业、不同寝室、不同校区。这些都对学生课内尤其是课外的交流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分组时要保证小组成员课后沟通的方便性。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比如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在听完听力材料后,在小组内彼此交流对这一材料的理解,补充、完善内容,并交流看法。

在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小组成员可以每人分工阅读一篇文章的某一部分,然后互相交流;也可以在阅读同一篇文章后通过讨论,验证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是否透彻;还可以让学生阅读有关某一主题的不同观点的一些文章,然后再通过讨论,交流自己所读篇章的内容,交换阅读的心得。口语是合作学习运用最充分的教学环节。教师布置一个口语练习的任务后,小组成员先通过讨论,确定任务完成的步骤及每人分配的任务,然后分头准备材料,再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最后通过个人报告或集体汇报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合作学习同样适用于写作教学。在写作的准备阶段,小组成员通过讨论、提问、交流知识和信息来确定写作的主题、观点、选材。写完初稿后,小组成员相互批改小组成员的作文,找出彼此的优缺点,提供修改的建议。通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可以对比同伴的文章,了解自己的长处,发现自己的缺点,互相学习,彼此促进。合作学习不仅仅可以用于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学习中。事实上,大量的学习准备工作都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教师可以布置好学习任务,让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在课外分工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在课堂上演示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样既丰富了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又大大节省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在合作学习的实际操作阶段,教师有一些细节值得关注。首先,教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应确保这一任务需要通过各个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协商、讨论、合作方能完成。如果这一学习任务凭借个人的力量就能轻而易举地达成,那么,它无法激起每一位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此外,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交流技巧,并不是每一位同学都很擅长交流。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懂得如何向他人提供帮助和建议,如何客观地评价小组的活动成果,等等。教师应该密切观察各小组的合作学习状况,避免某些小组成为一两个同学的“一言堂”。如果有必要,教师应帮助同学排除交流方面的障碍,确保合作学习能顺利进行。

评估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就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评估机制。当一些学生发现他们的努力对于小组学习毫无贡献,或他们的贡献不被其他成员认可,那他们就会心灰意懒,当旁观者或开小差。相应的,如果一些同学发现所有的工作都是他(她)一个人完成的,那他(她)也会开始松懈、偷懒。因此,针对合作学习的评估体制,要充分肯定和奖励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兼顾小组表现和个人表现。Webb认为小组学习的评估要考虑到四个方面:(一)评估个人的能力;(二)评估向小组其他成员学习的能力;(三)评估整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四)评估学生与小组其他成员合作的能力。通过评估这四个方面,才能调动每位同学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动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四、结论

合作学习的精髓在于小组成员间的精诚合作。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更深入地理解合作学习的理论,更应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细观察,勤思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贯彻合作学习的原则,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使合作学习更好地服务于大学英语教学,使学生在英语学习和人际交流方面都获得长足的进步。

作者:王明月 吴春波 单位: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第三篇

一、合作学习的相关概念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历史

17世纪的时候,卢梭、杜威、夸美纽斯等教育理论家对合作学习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做出了确定。到了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合作学习真正在美国兴起,到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约翰兄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研究中心)对合作学习的研究有着巨大的贡献,在他们的研究中得出合作学习的应用对所有学习者都有着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小组间,大家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在斯莱文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结果中,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让小组作为一个学习的整体来获取知识。我国对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个时期,合作学习被引入到学生的学习课堂中。浙江和山东最先引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成为了国内的研究重点地区,之后其他各个地区也陆续参与进来。我国合作学习研究的代表人物是王坦,针对合作学习他发表了《合作学习导论》、》《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施》、《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等多篇著作及众多论文,从中可以总结出王坦对于合作学习的观念: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合作学习小组,促进学生互动与学习,将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促使学习共同进步,达到教学目标。

(二)支撑合作学习的理论

1.从学习者角度看合作学习的理论支撑。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建构主义理论是支撑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环境中的关键特征是合作,学习者在构建自己知识的时候,也应该构建共同的知识。小组学习或者小组共享并不是合作学习的全部内容,合作更应该是在深层理解和解决方案之间形成协同,这种效果是别的方式实现不了的。

2.从认知理论角度看合作学习的理论支撑。从认知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发展理论是支撑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从学生的交流互动到成为个人思维。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是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儿童自我解决问题和他人帮助(成人指导、与水平高于自己的伙伴合作)下解决问题之间的潜在发展水平差异。

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可行性探讨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输入、分析、加工和输出的综合性过程就是听力教学过程,本文将从二语习得理论来对听力学习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一)解析二语习得理论。

1.语言输入。学习者怎么获得了二语能力从输入假设中得到了解释。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水平从现有水平提高到略高于当前水平的下一个水平。这么说来,语言输入应该比学习者当下的学习水平较高,可以理解为可以理解的语言输入。

2.情感过滤。可理解性的语言因素是语言学习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语言在输入的过程中受到情感因素的过滤,而且被接受的量也是由情感因素决定的,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语习得中的第一个变量就是语言输入,促使语言输入传递到语言习得机制的因素有自信心、焦虑情绪等情感因素。当学生的积极性高、自信心强、焦虑情绪少时,语言输入受到情感因素的过滤就会减低,让更多的语言输入到达学习者,让学习者为二语习得的成功做好铺垫。

3.互动。当被认同的可理解性输入成为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时,同等重要的是语言学习受到意义协商的促进。在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学习者能够得到比平时更多的语言输入,而且能够比平时更好的理解这些语言输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二语习得。

4.可理解性输出。学习者交际能力的提高不仅要依靠可理解性输入,语言输出也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语言习得的关键是可理解听力输入,但是单单依靠可理解性输入是远远不够的,并不能达到语言水平持续提高直至达到精通的程度。学习者在理解复杂的语言输入的同时更加要注重能被他人理解的复杂的语言输出。(二)二语习得与合作学习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能够增加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次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语言输入与语言的输出。学生之间的语言输出更加容易相互理解的原因在于这些学生具有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英语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而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有利于学习者能够有获得略高于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出的机会。根据这个理论,当教师指导学习通过各种小组形式进行互动时,学生个体和学生同伴在合作中都能够得到更多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也增加了语言输出的机会。课堂上的互动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语言交流,实现形式与实践学习的统一。

三、对于合作学习运用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效果的验证实验

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选取大学中的两个同年级的非英语专业的班级作为实验对象,甲班的学生接受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英语听课教学;乙班的学生则是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英语听力教学,即非合作学习教育模式。选择的这两个班中要求人数相同,男女比例相同。对两个班都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两个班所用的教材都为外研社出版、郑树棠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两个班只在英语听力课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其他科目的学习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准备两份英语听力考试卷,用来对两个班学生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的英语听力水平。公平起见,选择近几年来的四季英语考卷中的听力试题,随机抽取题目,重新组合后形成新的试卷。确定两个班采用的教学模式所要包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甲班在英语听力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听力课堂中除了基础的听之外,还要给学生提供符合合作学习模式的小组活动,比如:小组探讨、听力训练、听写等方式;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求师生都采用英语来进行交流;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建立异质小组;教师参与课堂活动,及时与学生交流,对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和反馈;选取组长来负责和协调各小组活动。乙班采取传统的即非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课堂内容包括听音、练习题、答案校对,还有大量的师生问答和英语交流。

2.合作学习中小组讨论的步骤。步骤一:进行听力教学听前的准备。在听力听音之前老师提出关于即将听到的听力内容的问题,并告诉学生在听音结束之后将会小组讨论,让学生更加认真和有针对性的对英语听力材料进行听音。步骤二:第一次泛听之后通过小组交流交换信息。在一边的放音结束后,通过小组之间对听力材料内容的讨论,让小组内的同学讲自己听到的内容进行交换,核实自己听到的信息,缩小成员之间的信息差距,做好下个步骤的准备。步骤三:第二次听音结束后独立做课后题,并就答案进行讨论。在第二遍听音结束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然后就答案进行讨论,每个小组成员都要拿出支持自己答案的证据来说服不同观点的其他成员。将组内最终形成的答案意见和有争议的内容进行记录。步骤四:各组间进行相互讨论。教师与每组进行问答后了解各组学习的侧重点,各组代表论述自己的观点,把自己不懂的地方与别的组讨论。

3.两班实验结果对比。实验进行前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摸底,甲班的英语听力考试成绩平均分比乙班要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试验后对两个班进行听力成绩考核,甲班的英语听力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平均分高出乙班成绩平均分。(本文来自于《黑河学刊》杂志。《黑河学刊》杂志简介详见。)

四、总结

本文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应用与英语听力教学的效果做出了实验,希望对英语听力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并且希望更多的学者能够参与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中来,探索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的办法。

作者:郝璐璐 单位:河南洛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