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文化词汇的表达和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基础环节,也是外语习得的关键因素。除了关乎语言的使用,词汇所蕴含的文化因素更是不容忽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化的魅力日益受到世界的关注,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注重词汇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加强我国的文化自信,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词汇习得;教学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的核心是文化,文化又依托语言的种种形式而呈现,其中最基本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词汇。词汇是语言构成的最基本要素,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是基于词汇的有序排列。词汇就是一个个文化的符号,文化的内涵在词汇中得到体现。在语言教学中词汇和文化是紧密结合的,读懂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含义是必不可少的。
一、文化影响下的词汇教学
(一)词汇教学蕴含文化理解
追溯英语这门语言的起源与发展,会发现随着语言使用者的迁徙和外来人口的融入等因素,英语吸纳了许多外来词汇,这些外民族的语言因素使得英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词汇系统,这些词汇背后藏着许许多多的绚丽文化。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是与生俱来,浑然天成的。词汇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词汇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基础环节,是应该导入文化因素辅助教学的。语言教学是建立在文化理解之上的教学,脱离了对于语言背后文化理解的语言教学是单一且片面的。
(二)文化因素制约语言教学
文化的交流离不开语言的沟通,语言是文化交流最基本的辅助工具,语言与文化互为依存,语言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向前发展的基础。语言教学必定是伴随着文化的导入和影响,两者不可独立存在。只注重语言的习得而忽略文化的理解必然不符合学习的规律,也不符合时代对于素质型人才的需求。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文化差异是导致交际障碍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同样这种特征也会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和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全球经济的大步发展带动了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不同文化的交流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了实现不同民族之间跨文化的有效沟通、确保语言沟通顺畅,教学中必须重视语言和文化的融合。
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并不是个陌生的概念,它是指语言学习者语言实践中未能表现出文化大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换言之,它是指中国文化表达的缺失现象。这是由于我们以往对大学英语教学所进行的文化导入,大多是针对目的语即西语文化导入大学英语教学,而忽视了如何用英文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缺失了这种逆向文化输出的教学,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这对弘扬我国文化有着不利的影响。究其根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教学中文化缺失的原因。
(一)教学倾向性导致中国文化词汇的教学缺失
我们之前的词汇教学大部分的重心都是在英文中心词汇的习得,而忽视了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词汇习得,母语文化的英语词汇教学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作为英语学习基础的中国文化词汇教学的缺失,使得学生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严重不足。另外,学生从小学习过程中就接受了大量从英语转换成汉语的训练,比如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等,这些都是英语转换成汉语对大脑的刺激和训练,而汉语转换成英语这个层面的练习很少,这就使得汉语转换成英语有很高的难度,学生英语转换成汉语的能力普遍强于汉语转换成英语的能力,导致学生的汉语转换成英语能力的弱化,从而直接导致学生用英文表达中国文化能力的缺失,这是教学倾向性导致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文化词汇教学语境的缺失
大学英语一直都是教师带领学生们了解西方世界最直接、最直观的一门课程,在课堂上探索西方文化,了解西方世界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基础,出现概率最高的自然也是围绕西方文化的一系列词汇。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接受外来文化,宣传外来文化,而忽视了本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宣传。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作为学生英语词汇习得的主要来源和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所选用的大部分文章都是涉及到使用这种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科技、地理、政治、著名人物传记等多方面的题材,而涉及到介绍中国文化及相关题材的文章少之又少。学生使用的英文教材对中国文化重视不够,而对目的语文化有着严重的倾向性,使得中国文化的教学语境不足甚至缺失,这也形成了学生对于中国文化词汇习得的壁垒。
三、文化渗透的词汇教学建议
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其体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最直观的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早已写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中将翻译题的主题改为围绕中国文化的材料,如“旗袍文化”“端午节”等,充分体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于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诉求,即“能翻译中国国情或文化介绍性的文章”。可见,提高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是我们新时代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这要从基本的词汇教学开始。
(一)文化因素导入英语词汇教学
语言作为人与人思想交流的工具,承载着充分的文化内涵和强烈的民族特色。词汇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元素,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学生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其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发展水平。在词汇教学中融入文化内涵,引领学生透过词汇所蕴含的东西方文化知识来解读词汇,从文化角度理解能辅助学生记忆,使枯燥的词汇学习增添许多趣味。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开阔视野,实现人文素质教育。因此将文化因素导入英语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西方文化亦或是中国文化融入教学中,引导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
(二)增加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资料
中国文化词汇教学语境的缺失主要是由于英语学习资料中跟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相对较少造成的,为了弥补不足,应补充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文章进入学生教材。我们之前的教学一直都是在营造英文学习的语境,讲究情景式教学,这样有助于学生对于英文词汇的习得。因此我们的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是涉及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等,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词汇如何在语言中使用。同样的道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机会越多,制造出学习的语境,营造出学习的氛围,越有利于学生记住这些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方式。
(三)文化词汇对比教学
除了营造出适合有关中国文化英文词汇的教学语境之外,增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教学,可以使用文化词汇对比、联想的教学方法,实现词汇的扩展教学。不同文化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性,跨文化背景下的教学就是利用不同的文化冲突进行教学整合。教学资料中涉及到西方文化的内容,可以利用对比或者联想的教学方法提出类似文化情景在中国文化中应该如何表达,让学生思考,顺势引出中国文化词汇的英文表达方式。例如,当讲到西方文化核心价值观中的信仰,基督教的信仰(faith),原罪(originalsin),救赎(redemption),和平(peace)等词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想我国所崇尚的儒家思想,儒家(Confu⁃cianism),孔子(Confucius),仁(benevolence),义(righteousness),礼(etiquette),智(wisdom),信(faithfulness)等。西方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对其整个社会发展都有极大的影响,就如同儒家思想对于我国几千年的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一样,因此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类比教学,列出相关文化词汇,不但比较了东西方的社会文化,还营造出了学习词汇的合适语境,促进文化词汇的教学和记忆。
四、结语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的优秀文化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世界的关注,吸引了大批中国文化爱好者。加强中国文化输出,改变英语转换成汉语的能力强于汉语转换成英语能力的现状,也是我们加强文化自信,提高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地位的有效保障。我们对于西方文化的接纳包容、宣传肯定,不应以牺牲本土文化为代价,中华几千年的绚烂文化,是世界人民的瑰宝,我们作为华夏子孙,有责任有义务将其向世界传播出去。英语是多国官方语言,受众面极其广泛,是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优秀文化对于实现我国文化强国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这个教学平台是最好的接触中西方文化的渠道,大学英语教学中,在注重对于西方文化引入的同时应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出,从文化词汇的习得开始,让学生懂得如何将优秀的本土文化传播到海外。
作者:曹韵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