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的构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型的构建是以“金课”教育目标为指导,以混合式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实践共同体理论及产出导向法为依据,并从实证的角度对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该模型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在实践中构建语言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实践共同体;混合式“金课”;大学英语;实证研究
教育部在2019年先后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的“双万计划”,引发了学界的极大反响,同时也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变与突破,致力于淘汰低阶性、陈旧性、不用心的“水课”,打造“金课”即“一流课程”[1]。就外语学科而言,高校要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建设大学英语“金课”有着深远意义。本文尝试以混合式教学理论、实践共同体理论及POA教学理论为依据,构建大学英语实践共同体模式的混合式“金课”模型,并将其投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检验该模型的效果。
一、理论框架
(一)混合式教学理论
混合式学习观点(blendinglearning)是皮亚杰(Persin)提出的,其核心是优化组合各种学习资源,达到“1+1>2”的效果。国内学者认为混合式教学的关键是充分结合传统教学和线上学习的优势,即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缺失,学生的参与性、活跃性和创造性也要充分体现。
(二)产出导向法
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是以源于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哲学家智慧的“全人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学用一体”“学习中心说”为指导,以教师为中介,且包括“驱动”“促成”和“评价”三部分的教学过程[2]。它是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强调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走出外语学习的困境,达到教育部提出的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要求。
(三)实践共同体理论
1991年莱夫(JeanLave)和温格(EtienneWenger)提出了实践共同体(CommunityofPractice),指一群追求共同事业,一起从事着通过协商的实践活动,分享着共同信念和理解的个体的集合[3]。知识、共同体和实践是实践共同体的三大要素。共同体成员有着相同的身份和兴趣点,并在共同的目标引导下一起学习、应用和创造知识。同时,他们在实践学习中交流合作、共享资源、互相帮助、获得知识,然后又有能力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二、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的实践共同体模式构建
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的实践共同体由发起者和成员组成。依据大学英语“金课”的定义及建设标准,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式的构建主要涵盖教学的四个环节: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一)教学目标的混合式与高阶性
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式线上目标主要是输入目标,即学生利用小规模私有线上学习平台(SPOC)观看微课,自主进行低阶语言知识的学习,并完成与课程内容匹配的在线练习及测试,达到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巩固。同时,学生可以和在线学习社区的同伴及教师互动、交流,从而获得语言知识,分享学习经验和资源。线下目标主要是输出目标,即学生在线上自主获得语言知识后,在线下课堂上教师的引领下,围绕主题创设的情景进行语言的交际活动,其形式可以是问题讨论、观点辩论、语言游戏、演讲展示、方案制定、小组汇报等。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创新性
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注重线上线下内容的不同安排,又要关注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还要兼顾其创新性,且内容的开展是以主题为中心进行的。主题包括社会类、文教类、经济类、科技类、恋爱婚姻和健康类及爱国情怀、公民责任、诚信意识等,使学生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教师先将主题相关的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在SPOC上运行,学生自主完成线上资源的学习。线上内容是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既要有趣味性,又要符合课程目标,同时要与线下课程无缝衔接,助力线下课程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线下课程中的输出。
(三)教学方法的变换性和多样性
线上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课程导入;教师就内容主题制作微课提供输入材料及相关教学资源,学生自主线上观看微课视频,完成在线练习;在线上的课前学习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难,教师或其他语言学习者可以随时解答或提供帮助。线下教学方法和流程包括:检查线上的学习情况;教师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学生互动协作,应用语言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包括问题回答、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或辩论、英文演讲等形式;在学生完成产出任务后,教师给予即时评价,肯定并分享优点,指出并纠正错误,既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语言学习中的不足,又要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高质量产出的欲望。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还有来自于其他学生的评价。
(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和挑战度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式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多元化和挑战度的特点,包括多种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机器评价和师生合作评价等。
三、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式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问题
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如何?学习者对于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如何?
(二)研究过程
样本的选取:选取哈尔滨理工大学某学院大学英语B级新生168人作为研究对象(抽取B级学生是因为这类学生占比最高,具有代表性)。在实验前,对学生作了测试,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分析,使实验数据具有相应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将实验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接受的是为期32学时的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式的英语教学,而对照组接受的是以往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了英语水平的前测和后测。前测开始于新生入学后第一周,考试的题型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题型一致,并由教研室统一命题,保证了题目的客观性。后测是在32学时结束后进行,考试题目是大学英语四级真题。课题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后发现,实验组的学生对于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式英语教学的整体评价高于对照组,学生线上参与度和访问次数与考试成绩成正相关(r=0.768,p<0.05);教师的线上参与度和与学生的互动次数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成正相关(r=0.876,p<0.05),并且,后测实验组英语平均分高于对照组1.68分。
2.定性研究。对于学生的满意度调查,课题组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的题目为选择题,调查对象为本校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的168名学生,年龄为17~20岁。其中男生132名,女生36名。在学生入校后第一学期,完成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式的英语教学后,进行问卷发放回收,发放问卷168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问卷有效率为90.48%。主体部分是包括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以及成绩提升满意度等方面的36个问题;人口统计变量部分则包括学习者的性别、年龄、专业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问卷采取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的李克特五级积分制,从1到5分别是: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对于实验结果,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作因子分析。问卷修正后的共同度在0.58~0.72之间,证明因子中存在可提取的共同因素,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利用信度检验法克隆巴赫系数进行检验后,得出本实验的可信度系数是0.82(系数在0.6以上即被认为可信度较高),证明本实验的问卷可信度比较高。同时,课题组也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得出结论,数据的整体拟合度较好,实验数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整体分析,课题组发现学生普遍对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教学模式较为认可,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英语成绩等益处颇多,产生了良好的促进效果,大部分学生对于这种教学呈肯定的态度。
四、结论
本研究尝试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构建了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式,并在实践中验证了该模式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该模式以“两性一度”标准为指导,使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相互协作、积极交流、共享知识,力争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学生对该模式的教学满意度较高。但该模式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实践共同体模式的英语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但实际上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传统线下课堂的教学组织能力,还要具备教学技术、线上监控能力及充分的生生互动等;本研究的实践部分教学周期比较短,受试的范围比较小,后期大范围的验证并完善后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红丽 张丽丹 王书蕊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