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不仅仅是英语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翻译技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也是完全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几条对策,希望能够给翻译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助益。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思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不仅仅是英语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翻译技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也是完全必要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简称《大纲》)明确做出了具体要求:“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法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然而,我国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以及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现状仍旧不尽如人意。本文试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并提出几条对策,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1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1.1翻译课程设置处于尴尬境地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中,大学英语翻译课程仅作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有些院校非英语专业根本就没有设置英语翻译课程。修课时限比较短,通常总共一学期,为每周2课时,在如此短的课时内翻译课程的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大学英语翻译课程多数为大班教学,有时一个班的学生数量可高达200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教师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导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率普遍不高。据调查显示,只有一部分高校开设了专门的英语翻译课程,其中有的高校仅是以选修课形式面向全体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翻译课程,但也仅仅是面向英语教改班的学生,而非全体非英语专业学生。由此可见,目前大学英语翻译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来说:首先,有半数甚至半数以上高校并未依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开设英语翻译课程;其次,即使有的高校开设了英语翻译课程,也仅仅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或是仅面向英语教改班的学生开设,总的来说对英语翻译课程不够重视。许多英语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意见并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如修订大纲、修改教材、增设翻译课等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96年CET-4考试题型增加了英汉考试题项,这一措施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实际效果还是不尽人意。

1.2教学模式落后,孤立了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

目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翻译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在翻译教学中孤立了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两个概念。按照穆雷教授的观点,教学翻译也称学校翻译,是外语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水平。而翻译教学则是把翻译作为一门学科,传授翻译技能与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翻译教学和教学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两者实际上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较差,需要采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基于此,目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在翻译教学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灌输,只看重翻译的终端效果,而缺乏对学生英语翻译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播,不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学生互相之间也缺乏合作和交流。

1.3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不够

从平时各种测试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翻译问题。首先是语言知识能力不够,以至于不能正确理解原文内容。阅读是翻译的前提,透彻理解原文是翻译的基础与关键。倘若没有扎实的语言知识保证阅读和理解的准确性,根本谈不上进行翻译。其次,非语言知识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也是影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的一大瓶颈。翻译是两种不同的民族心理意识、风土人情、传统历史和人文地理等诸多因素组成的文化体系的互相沟通。普遍而言,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文化方面的掌握和积淀不够深厚。在遇到带有文化色彩的相关表达时,大多数学生并不了解,从而影响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对译出语的理解和在译入语的表达,以至译文出现胡译、硬译等现象。

1.4学生翻译思维和能力欠缺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的译文常常会出现诸如语篇缺乏连贯性、语法病句、搭配别扭、逻辑含混不清或胡乱翻译等普遍性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翻译课堂上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常用技巧教授得比较少。正如前面所述,大多大学英语翻译课堂主要是教学翻译,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对译的能力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有意识地将翻译能力培养融入其教学内容当中。

2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

2.1优化课程设置

自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起,翻译试题在整个试卷中的题量加大了,分值也加大了,由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由原来的5%增加到15%。这表明目前国内英语教学对于大学生的翻译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调整,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材不仅应该包括单词与语法的教学,还应该增加翻译方法的教学。目前大学英语教材中,翻译段落的练习并不多,现有的练习也只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法,并未真正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文章建议,在教材中增加翻译教学内容的比重是有必要的。教材编写者应该多增加英语翻译的比重,这样教师和学生对翻译教学都会进行充分的重视,也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翻译教学之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的区别:后者只是一种英语教学手段和方法,只能够检验学生对某个英语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而前者则是专门教给学生英语的翻译知识、方法及技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所以,翻译教学不仅仅是一个英汉/汉英互译的过程,而更应是一门兼顾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系统课程。

2.2改革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改变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形成“专业+英语”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在对法律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教学中,结合法律学专业知识,重在培养学生的法律英语翻译能力。这样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英语翻译学习需求,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互联网是翻译教学的重要资源,为翻译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当前“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智能终端设备以及教育云平台等支持平台,上课前提前发翻译任务单,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中利用网络交互讨论,实时共享译文,以此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通过云平台教学评价系统,随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测,利用电子书包所提供的教与学的海量资源、大数据支持下的学生评价与差异性分析,让教师能够针对个体个性化教学。

2.3加强翻译技能的培养

翻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应该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翻译技能方面更多的关注,在语言训练中体现翻译基本技能的要求。翻译时要从词语—句子—篇章的组合,分析原文的字词句、上下文和语用环境,培养学生解构—重组、分析、综合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辨别主句、理清条理和整理加工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把直译法、意译法、增减译法、转换法、拆译法、替代法等基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介绍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3结语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大学生未来发展道路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得到充分的重视。让教学设置合理化,教学模式优化,形成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有效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工作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晓民,刘金龙.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问题与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13,34(05):69-73.

[3]王芳,陈先贵.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5(12):83-86.

作者:郭勤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