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中教师角色转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引导了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和移动设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但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转变角色以此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师角色转变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领域迫切需要大量新技能人才,这就对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远远无法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要求,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要求开发学习网络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学历教育。鼓励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新的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各个高校课堂教学中悄然兴起,而且显示出了强大的作用和旺盛的生命力。高校英语教学也不例外,2016年我国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明确强调了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努力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断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养。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也不能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如何利用当前的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结合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是每个大学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必经之路。
1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
上世纪90年代人们将计算机科技辅助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但因为它的局限性,以及数字化的发展,人们又开始探索数字化教学模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人们分析之前的教学模式,扬长避短,开始探索将信息技术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近年来,混合式教学不断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但一直以来,对于混合式教学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最先是由国外培训机构提出,是由数字化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格林汉姆认为:“混合学习就是一种将面授教学与基于技术媒介的教学相互结合而构成的学习环境。”麦森和莱恩尼进一步扩展了格林汉姆的定义,认为:“混合式学习是技术、场所、教学方法的多方面的融合。”辛恩和瑞德提出“混合式学习是在‘适当的’时间通过运用‘适当的’学习技术与‘适当的’学习风格相契合,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从而取得最优化学习效果的学习方式。”在国内,从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专家、教授、学者开始研究和探讨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自本世纪初期,混合式教学开始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其中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有不少学者将混合式教学划分为多种模式,对其实施的步骤也分成多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学者对于混合教学的定义不同,但是中心意思即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要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当前的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取其利而避其害”,使学生合理利用手中的信息设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大化地实施“因材施教”,提升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在逐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对混合式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信息化设备的配置力度,通过将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融入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因材施教。教学内容不再枯燥、单调,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和丰富的知识,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英语语言技巧。积极合理的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网络能够给广大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学习资料,帮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归纳、整理、内化,从而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应用能力。要将线上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来进行,实施一体化教学,老师在很好掌握学生学习进度的同时还能够对整个教学效果作出及时分析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教学反馈与评价体系尤为重要,教师通过信息化反馈、评价机制能够充分了解学生方方面面的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可以及时作出改正,而且信息化的考核、测试方法更为丰富和快捷,确保对学生综合评估的客观、公正。
2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
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是什么呢?韩愈《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英语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给学生教授英语知识,最主要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时展的要求,教授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以教师、知识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主动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所有和教学相关的事务都是教师制定,因此,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教学事务的制定者;与此同时,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因此,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教学活动,比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都有教师设计,因此,教师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除此之外,在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的布置及作业的检查及评价过程中,教师又是作业环节的主导者;基于以上的各种角色,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的关系是不“不平等关系”,教师是这种关系中的主动者,而学生是被动者。语言学家克拉伸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内化的过程,环境对外语学习者有很重要的影响,外部自然环境能够给学习者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自然吸收语言知识,而课堂环境能够促使学习者有意识的去学习,两种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学习者才能够很好的掌握语言知识。因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情景语境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所有条件为他们创造学习语言的各种环境,以切实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和动力。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合理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3大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随着混合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的教学思想逐渐的为广大教师所重视,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决策中去。传统课堂中教师“权威”、“仲裁者”、“传话者”角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此,教师应转变思维,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1)从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过渡到引导者: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移动设备的普及,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能随时随地上网,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答疑解惑”,查找他们需要的知识,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面对眼花缭乱的网络信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前课后的预习和复习,因此,教师需要培养自身的网络素养,深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料,提高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并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引导者。2)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设计者和组织者: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地位不是被机器所取代,而是由幕前转移到了幕后,由一个“演员”变成了一个“导演”。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当前的网络资源和教学APP,设计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和贴近大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使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完全可以实施。好的设计和组织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避免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3)从作业评价过程中的主导者转变为监督者和指导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无法监督学生作业完成的过程,因此,会出现抄袭现象。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教师利用一些教学软件布置相关作业,能查看到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督促并纠正作业完成过程中的问题;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是唯一的评价者,学生可以互评或者选取部分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公平的评价不仅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还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言表达时充满自信心和学好语言的热情,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到整个环节中来。
4结语
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逐渐在我国发展普及,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生产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能力、创造性和生存空间。而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教育、教师面临着一场重要变革。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混合教学模式是时展的产物,在继承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优点同时,又对其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混合式教学,丰富了课堂活动,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也将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但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教师还得不断学习,继续探索,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网络素养,注重角色的转变,将几种角色合理联系起来,相互配合支持,紧密围绕教学环节,更好地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国栋,李志刚,混合式教学与交互式视频课件设计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5-9。
[2]臧晓云,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2007。
[3]蒋彤彤,陈琳琳,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大学英语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8.
作者:李玲芳 杨芳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