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角改革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对以思辨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角改革的方式,方法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通过实践观察以及问卷调查的研究方式,验证了以思辨为导向的大学英语角改革是成功且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趣味;教学;思辨;竞技
1.引言
一直以来,英语角作为比较传统的一种辅助教学活动,在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其既可以锻炼听说能力又能培养社交能力的特殊性质成为学生们锻炼综合英语素质能力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正因其不同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例如所谓的“门槛高”“要求高”等让基础不好的学生望而却步的标签,并且其趣味性和教学性质一直很难得到良好的平衡,也很难惠及大部分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学生。根据国家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思辨力是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极其重要的一环。那么什么是思辨力?而思辨力对于语言学习又有什么作用呢?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孙有中教授(2015)在其《外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一文中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相应的解答。所谓思辨力,在情感态度层面指:勤学好问,相信理性,尊重事实,谨慎判断,公正评价,敏于探究,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在认知技能层面指:能对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思辨力可以通过对跨文化问题的探究而有效提升,跨文化能力则可以通过思辨力的提升而提升,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思辨力发展有赖于自主学习,思辨力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培养,并最终促进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思辨力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思维向高级思维发展的过程,必须运用思辨的标准一以贯之地训练思维的各要素,使良好的思维习惯成为第二本能。无疑英语角正是这样一个结合跨文化交流以及自主学习两大元素的平台,本项目将对英语角的改革与创新进行研究,致力于将思辨,竞技等有利于学生发展综合语言素质的元素融入进英语角中。从而达到让英语角能够有更多的受众,更深的意义,更远的影响。1.1现状分析据调查,目前国内英语角主要停留在两种不同的模式上,一是类似于讲座的模式,外教在台上根据一个主题展开介绍和讲演,几乎与上课没有区别,少有的互动也只是存在于个别学生与外教之间,很难让其他参与的同学得到锻炼。而且外教的性格不同也导致了有的英语角能有一些互动,有的英语角却只是在像在上课。一来二去参与的同学越来越少,同学们的热情也慢慢在消退。因此英语角急需改革创新才能再次燃起真正的活力。二是过度散漫,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大家各干个的,英语角的教学意义难以得到体现。且根据学生们的反馈资料来看,还存在有学生“无话可说”“没兴趣”等问题。
2.文献综述
山西大学刘海亮教授(1998)通过分析英美社会语言学家的理论指出,交际分类中信息性交际谈话目的明确,模式固定,有很大的预测性;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谈话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母语的交流中,预见性低,容易发生误解,个中的规律繁多,妨碍学生与人交流的主观能动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便是授予学生不同的语言套话,使学生能够应对不同的语言情况,而英语角提供了社团型任务活动,让学生吸取不同的语言套话,以确保语言的正确性和流畅性便不再特别困难。首都师范大学的付培立老师(2008),在《英语角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一文中结合其所在学校的英语角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对英语角这一教学活动进行了分析及建议。认为对于英语角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首先是活动准备方面,话题的选择要注意多样性和适合的参与者;要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热点,如奥运会等。其次,作者建议活动每周一次,以吸引同学们的参与。最后作者建议每月都要对英语角活动进行总结,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活动。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刘畅老师(2013)也在其《大学校园英语角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实施策略》一文中提出了如:保证外籍教师或留学生每周参与;动员本校英语教师轮流参与;建立学生参与英语角活动的考评机制;提供资金以及硬件设施的保证等行之有效的建议,对如今高校英语角的改革具有重要启示。这些都与本项目的部分理念不谋而合,以上三者都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但并未明确提及对学生思辨力的培养,和思辨力在语言学习中所扮演的作用。语言学习绝不是一板一眼的,仅靠简单重复的练习是不可能真正地掌握一门语言的精髓,任何学习都需要思辨,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反思,并能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阮全友教授(2012)在其《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一文中,提及了关于思辨力培养的三个部分:批判性的语言输入,批判性的信息处理,批判性的语言输出。这三个部分无一离开批判性三个字,这三个字在独立学习中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必须借助合作学习的形式才能产生最大功效。英语角作为一个群体学习活动,因此非常适合用作发展培养学生思辨力的一个平台。文秋芳(2014)在其研究中提及,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不逊色于其他专业,除了在日常教学中重视思辨力的培养外,也不能落下其专业本身的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这三者应该采用融合式的方法,相互交叉,共同进行。另外,文秋芳(2015)也提出过思辨力培养目标呈现形式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模式,显性即为明确向学生说明所从事活动究竟培养的是思辨力的何种分项技能,隐性即为将思辨力的教学消融在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之中,学生思辨力的发展潜移默化,逐步渗透。文秋芳(2015)认为对大学生来说,通常显性的比隐性效果好,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监控的能力。对于这一点,本项目也会在具体实践当中做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调整措施。
3.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角活动的设计理念与实践
3.1活动内容的设计理念
根据孙有中教授(2015)提出的理念,与培养思辨力产生直接交集的主要是跨文化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根据情况配合外教以及留学生适当地调整活动的自由度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刘晓民(2013)也曾在其《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一文中,提出了四点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的构建模式:营造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依托课程内容,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相结合;加强自主学习,鼓励个性化学习;改革评测方式,发挥形成性评估作用。因英语角并不属于正规教学活动,不存在相应的评测环节,因此,本项目根据前三点以及孙有中教授(2015)的理念,尝试性地在英语角活动当中加入以下元素:(1)不设常驻指导教师,每一期都更换嘉宾,尽量为学生提供相对自主的条件;(2)扩大外籍嘉宾阵容,随机组合,营造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氛围;(3)设置主持人,引导学生发表自身见解,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4)根据每一期主题提供相应的知识学习环节,使其与语言学习相结合;(5)设置即兴展示环节,鼓励学生创作,开发学生思维。
3.2实践中期效果报告
根据以上设计理念,本项目特结合时事,完成了一系列诸如以下两期英语角的组织策划:2017年11月2日,因正值万圣节,本项目以此为主题,除外教以外还邀请到了几位美国以及日本的留学生,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环境。活动内容如下:首先由外教向大家介绍万圣节的文化背景,即知识学习环节。紧接着每个组都被提供了一幅与万圣节相关的图片,大家根据图片来讲述故事,此为即兴展示环节。最后是极具创意性的趣味装扮环节,同学们自行分组设计节日装扮,此环节更是拓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在最后,由所有人评选出一个最佳装扮,并由主持人赠与该组相应奖品。2018年3月13日,适逢爱尔兰国庆日“圣帕特里克节”,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来自这个碧绿岛国的风情,也为承接大连外国语大学爱尔兰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不久的氛围。本项目特联合英语学院爱尔兰研究课程负责教师以及来自英国的外籍教师,从多方位为学生们展开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异域文化体验之旅。活动内容除分享知识之外,为了让参与的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特加入了爱尔兰诗歌分享以及经典影视之声配音的环节,旨在鼓励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现场反响强烈,效果显著。本课题项目经过一个半学期的运行,使英语角在学院内乃至整个学校收获了良好的效果与声誉。通过微信平台的宣传以及一系列针对新生的宣讲,英语角活动的知名度正在不断扩大,达到了目前为止已按照计划举办的英语角每一期都爆满的情况。
3.3问卷设计
本项目依据以上设计理念以及(2017年9月—2018-3月)每一期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角的现场参与,观察,访谈,于2018年4月制作了问卷,并随机向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收集数据。问卷中的14个问题涵盖英语角活动的各个方面,例如活动形式,氛围情况,以及对思辨、竞技元素的探讨。分为单选,多选,以及一道排序题,一道简答题。共收回有效问卷183份。
3.4数据分析和讨论
从收集回来的问卷来分析,“您参加英语角的次数”这一项,43%的学生参加的次数为1~2次;20%的学生参加的次数为3~4次;37%的学生参加的次数为4次以上,这说明英语角活动从当初一度被忽略已经渐渐回到了学生们的视线中,并且参与的人数以及次数有了巨幅的提升。问题“您认为目前英语角的氛围如何”一项中,22.4%的学生选择了“很好”;46.45%的学生选择了“较好”;25.68%的学生选择了“一般”;5.46%的学生选择了“较差”。这说明英语角的改革也在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已有大部分学生能够融入进英语角的学习氛围当中。从问题“您认为目前英语角活动的难易程度如何”中,4.37%的学生选择了“困难”;21.86%的学生选择了“较难”;65.5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8.2%的学生选择了“容易”。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不再因惧怕所谓的英语角“门槛高”而望而却步了,与之相反,更多的学生愿意选择走近英语角,尝试提升自己。另外,在问题“您认为在英语角活动中加入思辨元素(如小型辩论,头脑风暴等)是否对您的英语学习有帮助?”61.75%的学生选择了“很有帮助”;32.24%的学生选择了“一般”;6.01%的学生选择了“很少”。从项目启动前思辨元素被忽略到项目中后期成型,本组数据说明了本项目进行的改革是成功的,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3.5存在问题及对策
(1)需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加强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根据收集的问卷来分析,“是否为英语专业”这一项,参与问卷调查的有77.6%的学生是来自英语专业,22.4%的学生来自非英语专业,这说明本项目正向着跨专业学术活动的方向发展,但非英语专业学生占比不大,这说明活动的限制性还是存在的,还需进一步宣传以打破院系专业之间的隔阂。除此之外,根据问题“您认为怎样能引起学生对英语角的兴趣”的反馈,有76.5%的学生选择了“加入多种形式的活动内容”;73.22%的学生选择了“适时举办大型特别主题活动”;40.44%的学生选择了“注重前期宣传推广”;1.64%的学生选择了“其他”选项并表示增加活动奖励力度。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更注重的是活动内容本身的质量,但前期的宣传推广也需要跟上。(2)需扩大嘉宾阵容,适当增加英语专业教师参加的次数从“您参加英语角的原因”这一问题中,84.15%的学生选择了“锻炼口语,提高自身语言能力”;59.56%的学生选择了“近距离接触外教或留学生”;37.7%的学生选择了“结识新伙伴”。这显示出了英语角活动在学生们的心中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另,从问题“除外教以外,您是否希望有英语专业课教师参与英语角”中,72.13%的学生选择了“是”,27.87%的学生选择了“否”,可以看出很有必要适当增加以外教,留学生为主的嘉宾人数,同时根据情况邀请同学们喜爱的英语专业课教师前来为大家指点迷津。(3)继续增加活动中的思辨元素为深入了解学生们对思辨力的理解,项目组特设置了一道简答题“您认为在日常英语学习中,思辨力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样的?例如:思辨力能帮助您更客观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同学们对于思辨力的看法不一,经过统计分析,项目组提取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个关键字,分别为“思维”“逻辑”“解决”“分析”“理性”。这说明大部分学生了解思辨力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另外关于问题“请您为思辨力,口语能力,社交能力在自己参加英语角活动中所得到的锻炼程度比例进行排序”,经统计分析,三者得分依次序分别为口语能力2.5分,社交能力1.72分,思辨力1.46分。这说明本项目仍存在提高的空间,活动中的思辨元素仍不够多,存在部分同学并未发觉活动中的思辨元素,同时也证明了显性的思辨力培养模式更适合大学生。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如上题中“小型辩论,头脑风暴”等既能锻炼思维又能激发活动热情的环节,并提前说明设置环节的目的。
4.结语
经过接近一年的项目实践,本项目主导的英语角活动获得了各方赞誉,也吸引了其他院系以及各国留学生的参与,成效显著,成为院系的招牌活动。另外,项目组成员一致认为仍需继续完善改进各项措施,及时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期能为更多的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语言,思维能力的学习环境。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应用以及创新能力。
作者:张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