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心理认同大学物理课程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族心理认同大学物理课程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族心理认同大学物理课程研究

1心理认同对少数民族学生物理学习的影响

1.1民族心理认同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代表主流文化之一的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够将民族文化当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学物理相结合,并能够利用学习到的大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他们在尊崇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对大学物理课程形成肯定性情感和态度,并表现在思维方式和具体行动中;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过分迷信本民族文化,强调本民族生产生活经验,即使这些经验与科学事实或原理相悖也坚信不移,这种对大学物理课程分离的处理方式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态度;另外也有学生采取同化方式,远离本民族文化,脱离本民族生产生活实践,不能结合实际经验将物理知识拓展和应用.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认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

1.2大学物理课程价值的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所谓课程的价值,是指课程能满足主体(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一定需要,即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应,通俗地说,课程的价值,就是课程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课程价值作为教育价值的一个有机部分,强调作为客体的课程价值对主体的人和社会的需求的满足.大学物理课程的价值,除其在物理知识、方法和思想等方面反映出来的独特价值之外,在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课程建构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少数民族基于本民族文化结构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等具有独特的认识和不同程度的认同,反映在对大学物理课程价值的认知、态度、情感和反应等心理过程以及外显行为,也直接作用于于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效果.

1.3物理课程内容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大学物理课程选取物理学科中最具核心地位的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中的实验、原理、概念作为基础并渗透物理学中影响深刻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等内容,典型的物理方法如演绎归纳法、分析综合法、联想类比法、理想模型法以及物理统计法等等,是为理工农医类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其后继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心理认同程度的因素主要有:

(1)理工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分为汉语言教学、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其教学要求整体低于汉族学生,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更加深奥,思维更抽象,工具从简单代数到高等数学,期间的跨度使得多数学生难以适应.

(2)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需求差别较大,但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与专业联系程度较低,仍使用统一教材、统一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形成较低程度的认同.

(3)另外,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虽然包括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的内容,目前前者占比重较大,近代物理的学习要求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近代物理思维,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因此教学内容中近代物理内容较少,使得大学物理课程的前沿性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1.4授课教师在学生中的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特殊的文化结构和心理结构,其知识建构、思想观念等方面处在正在发展阶段,因此教师适时得法地引导尤为重要.总结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的心理认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心理认同的主要方面.学学物理的少数民族班级有民考民和民考汉两类,前者其基础教育中的物理授课均为民族语言或少量双语,后者汉语言授课较多,但总体汉语言应用水平较低,用民族语言授课的基础物理中物理专业术语均为英文音译,与大学物理全程汉语言授课不能很好衔接,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言物理专业名词不能理解、对号,而大学物理授课教师均未受过民族语言培训,不能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不明白,学生表达的意思教师又不理解,这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教师不能有效沟通,降低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心理认同,进一步对大学物理课程产生排斥.

(2)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态度也是影响其大学物理课程心理认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他们对与其不同民族的授课教师有着特殊要求,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文化、风俗、信仰等,需要教师耐心、亲切地与其交流,希望教师能平等地对待他们并融入他们的文化,他们亦会对歧视少数民族的教师从心理上产生排斥,进而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促进学生对物理课程心理认同程度的建议

大学物理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与方法训练、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表现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思维、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特点,正确认识心理认同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改革少数民族大学物理教学.

2.1调动学生积极乐观的认同态度

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教育及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与少数民族精神及物质文化的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之间存在矛盾,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6].我们需要更好的尊重、包容并融合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和传统、思想和行为,增进民族交往和认同,协调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调动民族心理认同的积极性.适时引导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认同和融合,各民族增进相互了解,避免隔膜和歧视,真正认识到各民族社会、政治及文化等方面的平等地位,建构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理念,发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适应主流文化,建立科学的民族发展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样多元一体的和谐、美好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中亦会产生从众心理,在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同时能积极了解并从心理上认同学校教育,认同大学物理课程,愿意了解课程意义和价值,积极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构建其对大学物理课程积极的认同心理.

2.2修订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大学物理课程

针对理科基础较为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如何精选大学物理课程内容,适应专业需要和社会、科技发展的时代需求,是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修订的主要目标.修订的主要方面有:

(1)加强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与其专业课程的相关联系,比如电工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偏重电磁学,医学专业则偏重流体力学及振动等,增强大学物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性、实用价值性、专业前瞻性.

(2)融合多元文化课程理念,修订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多元文化课程是多元文化主义的教育实践,旨在打破主流文化课程垄断格局,对多元文化进行统整、兼容,在课程中反映多民族文化,注重课程的多元文化性和民族性,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并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大学物理课程知识,反映地域特点,增加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应用实例,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实践经验,引起学生的共情心理,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传承与发扬,体现大学物理课程与民族文化的共通性和一体性.

2.3授课教师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培训

针对具有特殊文化背景和心理结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物理专业素质及教育教学素养,还需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方面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少数民族语言方面.主要学习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礼节用语、课堂交流简单用语,尤其对民考民班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汉语言应用水平较低,学习民族语言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对教师的心理认同.

(2)少数民族历史方面.主要学习少数民族人种志和发展史,旨在增强授课教师对少数民族及其发展历史的深入了解,认识少数民族形成及发展的脉络及民族性格、思维特点,从而产生共情并融入少数民族团体,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深厚友谊和情感.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方面.主要使教师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结构、特殊习惯、宗教习俗等,在与学生交流与交往过程中尊重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促进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的融洽交流.

(4)民族理论和少数民族政策及教育政策方面.了解我国多元一体民族理论,以及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文化、语言、宗教等政策,民族教育政策中的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民族教育课程政策、经费政策等,促使教师从理论上、从政策上正确认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2.4改革物理课程教学模式

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步伐较为落后,至今仍没有形成联系少数民族、联系专业特点的大学物理课程,其教学理念保守、落后,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使得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难以获得少数民族学生较高阶段的心理认同,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建构交互式、信息化的跨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紧密联系少数民族各专业特点和需求,融合其专业内容,理论联系应用,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和媒体资源,采用师生、生生交互方式,创设开放、生动、形象的大学物理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探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改革.在少数民族学生预科教学内容中增加基础物理的双语教学,一方面为他们物理课程从民族语言授课转换为汉语言授课形成缓冲和过渡阶段,锻炼和提高他们物理课堂上汉语言的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复习与巩固基础物理概念、原理,厘清物理专业术语和名词,为进一步学学物理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3)建立大学物理课程少数民族分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是教学效果的衡量和反馈,针对不同基础、不同类别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依据专业类别如农林类、理学类、工程类,依据语言基础如民考民班、民考汉班等划分不同层次,对他们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深度方面进行区别评价,并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激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之处,鼓励他们创新思维,树立自信,激发兴趣,促进他们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心理认同.

3结束语

随着对少数民族高等理科教育不断深入的研究和实践,少数民族心理认同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已在各个方面逐步显现,多民族文化的整合、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势在必行.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心理特点、行为方式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并加强课程与专业、课程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心理认同,形成多元、平等、和谐的课程教学文化,提升少数民族理科教育质量,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

作者:杨坤 侯娟 单位:石河子大学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