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物理学科国际化建设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学科是大学的基石,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前提和标志。该文从学科国际化建设出发,对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现状进行了总结,并为学科国际化建设提出了可参考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学科;国际化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是党中央、国务院继“211工程”“985工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学科是大学之根本,是统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的基本组织[1]。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要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高校的全面发展。
1国际化对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性
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国际化是基本内容,也是必经之路。教育部等三部委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提出国际交流合作的要求,主要包括:吸引海外优质师资、科研团队和学生能力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学生交换、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的成效显著,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学术机构有深度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深度参与国际或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科学工程,参加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国际影响力较强[2]。另一方面,国际化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硬性指标。目前,国际上较为权威并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主要有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等。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学术声誉(Academicreputation)、雇主声誉(Employerreputation)、均篇论文引用次数(Researchcitationsperpaper)以及论文高被引指数(H-index)四个指标。其中,前两个指标是基于QS对全球学者和雇主的调查,以此来评估每个学科的国际声誉[3]。而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HigherEducation,简称THE)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更是把国际视野(Internation-aloutlook)单设为一项评价指标,占比7.5%,足以可见国际化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无论是“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的遴选条件,还是世界学科排名评价指标,都表明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前提和标志。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的先进理念与模式,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优化等方面推进学科内涵式发展,能够加快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进程[4]。
2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国际合作与交流现状
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创立于1915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学系建立于1920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创立最早、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科之一。南京大学于2009年12月30日实施学科整合,以原有的物理学系、电子科学与工程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为基础,新组建成立了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今天的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秉承百年南大的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着力构建和谐奋进的学习与科研氛围,努力将学科建设成为在国内物理学界起骨干引领和带头示范作用、在国际物理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心。本学科在2007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位列第一,2012年并列第一,2016年评级为A,2017年9月正式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南京大学物理学科作为国内一流的物理学科,一直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始终跟随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指引,近几年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的推进力度较大。
2.1推动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提升科研创新的国际化水平。与强者共舞——夯实与世界顶尖大学之间的强强联合、务实合作的国际化发展路径,是有力推动“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5]。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坚持积极拓展与国际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交流平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从2006年起,南京大学物理学科以“南京大学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发展计划”为契机,深化了南京大学物理学科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及国家级顶尖实验室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了具有实质性学术意义的高水平合作项目,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巩固和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根据学科发展实际需要,着力在“高精尖缺”研究领域加强与世界顶尖高校间的高端合作。比如本学科有一批研究骨干担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超环面仪器实验组(ATLAS)国际合作组中国组负责人等重要角色,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方法,开展了多项具有独创性的物理分析与研究工作,对中国在国际高能物理最前沿的实验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青年领军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办好重大国际会议,树立对外新形象。如2019年,南京大学物理学科主办了“量子计算机及系统国际研讨会”“南京量子材料会议”“功能软材料国际研讨会”“2019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等4场规模大、影响力高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总人数867人,其中外国专家人数75人。会议的成功举办,让本学科走向了世界舞台,并向中外学者展示了学科新形象,是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助推学科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提升国际学术组织参与度,发出南大声音,讲好南大故事,提升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等对于学科国际化来说尤为重要。本学科有一批研究骨干在各类国际学术组织和主流学术期刊兼任职务,如美国物理学会会士5名、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名、美国声学学会会士1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名,以及多人次在《物理评论快报》(PRL)等国际学术期刊担任副主编及编委。2016年3月,南京大学物理学科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创办《npj-量子材料》,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任执行主编。与自然出版集团结成这一里程碑式的伙伴关系,为中国出版具有高影响力的国际物理学期刊迈出了关键一步,进而共同打造一个开放获取的平台,鼓励和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学科在量子材料研究中的相互协作。
2.2多措并举,加强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南京大学物理学科坚定以“人才强院”为核心的学科发展战略,积极争取、优化利用全球资源,引智和培育并举,提升教师国际化素质。现有外籍教师9人,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教师3人。学科积极实施各类引智项目,着重申报外国专家局聘专项目,有力支撑了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平台建设以及各类高水平专家来校进行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活动的开展。近年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每年邀请世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约110人次来校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高层次外国专家规模不断扩大,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学科通过南京大学“登峰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引进项目,瞄准世界一流,多渠道招聘全球国际化卓越人才,不断增添有实力的“海归派”,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自2016年以来,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共计31人。全球招聘渠道主要有:其一,学科借助重要国际会议组团赴海外积极招聘人才,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如从2013年至今,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起共5所国内顶尖高校物理系每年会在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APSMarchMeeting)联合举办人才宣讲招待会(Chi-naNight)。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近700位物理学家、物理系系友、海外留学生及国际友人参加盛会。借助ChinaNight,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向海外学者分享学院近况、最新的海外人才招聘政策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提升了学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吸引了一批海外优秀学者加盟本学科。其二,学科每年都在《自然》《科学》《今日物理》等国际一流期刊全球人才招聘信息,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加盟本学科,并借力“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自筹资金,设立以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冠名的博士后,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研究生,加强保障学科发展的团队建设,助力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的组建。其三,以“南京大学青年学者论坛”及“南京大学青年学者论坛———物理学院分论坛”为抓手,一方面,邀请来自世界顶尖名校或科研机构的年轻学者齐聚南大,围绕国际前沿学术领域和热点问题开展交流讨论,畅谈理想,共话未来;另一方面,吸引青年才俊走进南大、了解南大、认识南大、爱上南大,借助该论坛储备青年后备力量,为建立一支朝气蓬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队伍添砖加瓦。学科积极争取并优化利用全球资源,加强我院教师的国际化培养,不但积极“引进来”,还大力鼓励教师“走出去”,提高学科的国际学术声誉和教师的国际竞争力。自2016年至2019年,我院教职工出境(含我国港澳台地区)共2约800人次。其中,教师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并做报告共约135人次。以学科特色论坛“钟山论坛”为引领,搭建学院教师与海外顶尖学者长期交流的优质平台。从2015年起,该论坛共邀请了约30位国际知名科学家来校交流讲学,促进了合作项目的开展,与会者建立了共享共赢的良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学科涌现出一批批优秀人才和科技成果,多人次荣获国际学术奖项,如1人获2016年“国际治疗超声学会FredericLIZZI青年科学家奖”,是该奖项设立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唯一获奖者;2018年,送展的科技成果获第46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项,代表团颁发的特别奖1项;1人获2018年“纳米研究杂志的首届青年创新者奖”,全球只有45位年龄不超过45周岁的青年学者获此殊荣。
2.3促进学生交流,加强人才的国际化培养。学科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以人才培养特点及学科发展需求为导向,多渠道拓展学生交流项目,稳步提升交流交换规模。2018年,学科签署了《布里斯托大学———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生交换协议》,建立了两校学生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平台。学科积极开拓国家留学基金委(CSC)资助项目及校级特色资助项目,利用好国家和学校提供的资助为学院的学生交流工作助力。2016年至2019年,约60名学生获CSC或校级项目资助,赴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海外一流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学习。学科积极推进双学位项目的建设。2017年,南京大学与巴黎高等物理化工学院签署了《ESPCIPARIS———南京大学双硕士学位协议》,通过双学位项目的开展,促进了中法双方学生互派、学分互认、学位互颁,助力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3学科国际化建设发展路径的创新探索
南京大学物理学科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现阶段仍有若干共性路径可供借鉴。世界一流学科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需要经历若干阶段的发展。我们可以以国际化评价指标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结合自身特殊性,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学科国际化进程,力争从世界高水平学科向世界一流学科乃至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发展。
3.1建立长期、系统性的合作平台,深化国际合作内涵。继续巩固和开拓与世界顶尖大学和机构的合作关系,形成合作伙伴“资源池”,进行分层次、有重点的管理。鼓励学科在国际前沿、“高精尖缺”研究领域开展长期、有实质性意义的合作项目,比如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基地或研究中心的建设,为聚集一流学者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优质平台。以合作办学为抓手,促进和深化中外导师长期合作科研的开展。以成果为导向,设置国际化考核激励体系,将国际合作成果纳入考核指标。
3.2优化课程设置,开拓交流项目,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坚持以一流学科支撑一流人才的培养方针,优化课程设置,开拓交流项目,多措并举,突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体举措包括:积极推动国际化课程建设,开设一定数量的双语授课课程及全英文授课课程,能培养本土学生的国际化能力,也能为交换生学习和联合培养项目提供支撑。以国际合作伙伴为依托,筹办全英文暑期学校,拓展学生双向流动,创造国际化的校园氛围。做到主动出击,精心选择合作对象,开拓“强强联合”的合作办学之路,为学生“走出去”提供更稳定、更丰富、更优质的资源;力争使学生引进和输出同步协调发展,扩大学生交流规模,稳固中外合作关系。鼓励品牌和特色专业进行国际专业认证,提升专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6]。
3.3建设一流的外事服务管理体系,提升环境软实力。要实现学科、学校国际化,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外事工作队伍。学校应设立独立的二级院系外事秘书岗位,通过经验分享、专家讲座、境外研修等形式,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增强外事管理人员的国际化意识,拓宽他们的国际化视野,打造职业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外事队伍。学校还要加强外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引入国际化服务和管理机制,依托建设中的“南京大学海外学者服务中心”,为在校及拟来校的海外专家、学生提供链条式的管理及信息咨询服务,建设管理新体系,形成环境软实力。
4结语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科应以国际化建设为推手,主动作为,因地制宜,探索国际化实施路径,不断加深国际合作,在科研创新、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显著提升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助力“双一流”建设。
作者:谢亚玲 单位:南京大学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