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物理教学融入思政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通过具体的实例探究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把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恰当融合,实现既教书又育人,充分落实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的精神。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思政
在高校政治思想会议上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充分利用好高校的各个渠道特别是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想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融合,实现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其它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形成一个协同效应[1]。怎样把大学物理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是我们每位大学物理教师要探究的课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物理教学过程融入思政进行了探索。
1教师要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无论是进行基础课程教学还是专业课程教学,教师时刻都应该记住我们的使命是教书育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又要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勤奋学习。
2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
2.1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大纲要体现课程思政
教学大纲是指引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方向标,因此,我们首要任务是对原来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在撰写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时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既要有文化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又要有思政目标,充分挖掘物理知识中的思政元素[3],找到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
2.2从物理定律、原理[4]产生的背景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在讲授力学时,通过介绍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在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牛顿又经过长达2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才得以完成的;在讲授电磁学时,介绍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是在电流的磁效应提出后由法拉弟等很多的科学工作者经过长达30年的研究才得出……通过对物理定律、物理原理的建立过程的介绍,使学生能从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治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不畏艰险,追求真理和无私贡献的高尚品德等方面获得教益与启迪,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研究的精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3从物理理论建立的过程进行正确的科学观教育
物理学理论是经过许多科学工作者在长期漫长的研究过程中通过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如此反复的过程建立的。如对于原子结构的认识,就是1997年J.J.汤姆孙在实验中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结构模型即“葡萄干蛋糕模型”,再到卢瑟福做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再到原子光谱实验规律的发现,波尔提出波尔理论的假设,直到量子力学建立后,人们对原子结构及原子内电子的运动才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在近代物理基础的教学中,介绍狭义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过程等等。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明白物理学理论以及任何一门其它科学理论都不是终极的真理,它们都存在着局限性和未解决的问题,不要被旧理论束缚,要有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学习科学家不迷信权威,大胆的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推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2.4结合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为哲学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如在研究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情况时,凸透镜成像的虚实、倒正、大小,取决于物距,随着物距的量变可以引起像的质变。通过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哲学中的量变质变规律。在讲质点运动的描述时,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对学生进行物质世界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的教育。在讲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阐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揭示了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充分挖掘这些哲学思想和原理,也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一笔很好的财富。
2.5物理学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
在教学中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介绍每一次物理理论的大综合都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使学生全面认识物理科学的发展、作用和影响。如17~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机械的产生和应用;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电磁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发电机、电动机、电讯设备的出现和应用;20世纪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学科、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从而鼓励学生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科学知识,在今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不仅能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还能发展新技术、创造新技术,成为能参与国际上高新技术竞争的技术人才。
3结语
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融入各种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课程思政,把知识的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政融合起来,实现知识、技能和人生价值的全面发展,对于实现从教书育人到立德树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379.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徐大海,张静,谢丽,孙利.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物理课教学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9,7:133-134.
[4]张三慧.大学物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
[5]王本菊.基于大学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2011年信息技术、服务科学与工程管理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美国科研出版社),2011,12:1688-1691.
作者:王本菊 单位:攀枝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