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物理课程育人功能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文以大学物理课程为平台,提炼公共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计,整合课程内容,组织教学反馈,结合反馈信息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将知识传授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实现综合育人。
关键词:大学物理;德育教育;教学设计
从大学物理这门公共课程入手,立足科学发展的理论和方法,深度发挥公共课课堂的教育功能,提炼公共基础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教学育人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对学生进行科学教学的同时,潜移默化融入理想信念,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物理课程育人功能的研究以大学物理课程为平台,在优化和整合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将中国科技文明史及物理学家的研究事迹,尤其是执着钻研的科学精神和博大深沉的爱国情怀融入教学中去,使德育与智育有机结合。在整合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过程中,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内容,整体规划设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
一、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基本路径。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目标的制订过程中注重“术道结合”,深度拓展大学物理课程原有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大学物理课程自身特色和发展特点,提炼物理学内容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在教学中介绍我国古人的发明成果,如教学力学知识过程中,可以引入竹蜻蜓的飞行原理启发了西方设计师对直升机的螺旋桨的发明。也可以结合我国相关的现代科技成果进行教学,如在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授课中结合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神舟系列飞船发送至预定轨道作为应用实例。在向学生介绍我国前沿科技成果,使学生灵活运用定理定律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将我国科技文明史及我国近现代科学家的事迹穿插在物理教学中去,如使用“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事迹,邓稼先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常常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科学家的事迹,不但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而且可以用崇高的精神感染学生,使课堂教学成为育人的有效载体。二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通过问题进行课前导入,如《墨经》里对小孔成像是如何纪录的,《革象新书》中如何阐述小孔成像原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讨论环节,以及结合现实问题布置课后作业,促进大学生对物理的思考,实现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认同,提高师生对话的有效性。
二、教学反馈
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教学反馈模式,让学生在查找收集文献、进行设计分析等过程中,不断拓宽视野,调动学生对大学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如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期论文的题目,可以结合科技发展史,也可以是与学生本专业相关的物理学知识,或者有关我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相关的知识内容,也可以是模拟实验和设计实验。教师通过学生论文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获得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效果的反馈。通过对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可以掌握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德育目标,同时也可以掌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知识范围,由此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根据以上信息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大学物理公共课育人功能需要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设计环节主要依靠教师,教师需要从大学生的需求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优势,对课程进行系统设计。同时,教师要研究如何提升自我的知识储备和德育教育能力,当好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使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反馈环节主要通过学生配合教师,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体现自我价值观。
三、总结
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渗透到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是工程技术创造及革新的基础。在大学物理课程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及反馈,在不断提升知识传授有效性的同时,发挥课程本身具有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掌握缜密的思维方式及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同时,又能拓展他们的视野,实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学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谭默言,居家奇,孔晋芳.大学物理差异化调查分析[J].新校园,2016(8):113.
[2]张华.课程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湛.大学物理教学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0):55-56.
作者:谭默言 包树芳 林晓艳 马皓 单位: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理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