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大学物理教育中的运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微课在大学物理教育中的运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微课在大学物理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习知识的地点不再局限于课堂,所以就产生了微课,学生们可以在课外时间利用微课进行各种知识的学习,微课具有很多优点值得教师与学生一起使用。文章就大学物理教育现状,对微课在大学物理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

关键词:微课;大学;物理;教育;运用;效果

1大学物理教育现状

进入大学的学习后,大学生们一般在抱怨学习高数有难度的同时,也会抱怨“大物”让自己的学习成绩雪上加霜,“大物”是什么,就是大学物理,所以目前大学物理的教育现状将从以下三点进行阐述:(1)课程有一定难度、学生不爱预习。在教学中,经常会听到学生抱怨“大物”的学习难度,并且在期末考试成绩出来时,也体现了大学物理这门课程是有一定难度的,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恰恰踩在了及格线上,所以说由于大学物理这门课程本身带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难,所以学生不爱进行这门课程的预习,导致自己在课上听不懂,作业做不了,然后觉得很难,然后又不预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没有任何益处的,教师也无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效果,所以这个问题是必须要去解决面对的。(2)教学时间有限、课程安排不合理。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所要学习的内容是比较多的,但是教学的时间有限,所以就导致了课程安排不合理的问题。大学物理这门课分理论学习和动手实践两个部分,但是就是因为教学的时间有限,再加上应试教育这个大环境,所以很多时候大学物理上理论课的时间要比实践课的时间多,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在教师上实践课时没有充分掌握知识时就已经进行下一章节的学习,所以这也是需要面对并解决的一个问题。(3)课程要求限制、学生复习难度大。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由于物理课程的限制性,也就是关于物理实验室的使用权限问题,很多学生是无法利用物理实验室自己动手操作然后复习相关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复习上有一定的限制,增加了学生复习的难度,这样就会使学生背诵理论知识,但是动手实践能力并没有取得进步。

2微课在大学物理教育中的运用建议

(1)让学生课前利用微课预习、提前了解学习内容。课堂的学习时间不算长,但是学生容易在课堂中走神,而一节微课也就十多、二十分钟,能够在最大限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微课的特点就是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利用它展开自己的学习,所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利用微课进行预习,让学生们在没有正式上课之前就让学生提前了解上课内容,避免在上课时老师提出“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另外,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让学生们预习的时候不会再像看书一样感到无聊而出现犯困、不感兴趣等情况。(2)课堂上教师利用微课辅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利用微课辅助自己开展物理教学工作,让它来帮助自己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微课,微课的内容可以是引子也可以是例子,利用微课进行案例分析,带有一定的特性,也可以利用微课展示实验制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物理实验的神奇,物理世界的魅力,为什么利用实验微课给同学们看,这是因为教师在讲台上做实验时,学生在讲台上,受到视角的限制,很多步骤看不清,这也是学生们反映给老师的问题,而微课就刚好弥补了教师课堂做实验的缺陷,微课上所进行的实验可以是一种全方位的状态向同学们展现相关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这样就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精粹和关键,让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实验中能够成功,能够让同学们遨游在物理实验的世界中。(3)让学生课后利用微课复习、增强学习知识记忆。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解决学生们不能利用实验室进行实践复习的问题,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实验课资源分享给同学们,或者是将自己录制的实验课视频分享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在课后利用自己的微课视频进行复习,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复习的效率,能够帮助同学们增强自己的学习知识记忆。学生利用微课在课后进行复习,一方面可以重新梳理一遍知识,另一方面就是进行查缺补漏工作,弄懂自己在课上不懂的知识,然后通过微课进行再学习、再回放,直到自己弄懂为止,这样就能够达到一定的复习效果;另外,微课是精简化的课堂,强调的就是知识的重难点,学生们利用微课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让自己的学习能够事半功倍。

3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大学教育中的运用满足了教师的教学需求以及学生的课后复习需求,微课作为视频教学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的教育中,微课的使用不限制时间和地点,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复习需求,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利用微课进行预习、复习,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微课在大学物理教育中的运用是值得提倡的。

参考文献

[1]欧志强.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5):162-163.

作者:李忠 单位:长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