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文化建设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多元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文化建设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多元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文化建设路径

摘要:加强以青年为主体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及其面临的诸多挑战,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本方向,以消除西方腐朽思想文化不良影响为主要内容,植根中国优秀传统校园文化的肥沃土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为新时期完善大学和谐文化建设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和谐文化;先进文化;建设路径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作为促进社会进步与实现民族复兴的内在动力,文化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确立科学政治信仰、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制胜法宝。鉴于此,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无产阶级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工作。和谐文化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深深融入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之中。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和谐文化”的历史命题;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阐述了和谐文化之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同志更是在不同场合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论述和谐文化,他多次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1]207这就充分说明我们党和国家对和谐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对和谐大学以及社会和谐文化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新时期多元文化的发展冲击着大学和谐文化的建设,如何积极应对种种挑战,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正视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多元文化、大学和谐文化概念阐释

(一)多元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多元文化”这一专业术语的出现源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一些学者提出的文化多元主义思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多元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受到广泛关注,其含义也在不断地扩大化。当时,认为多元文化有两种文化现象:“一是殖民地和后殖民地的文化,在这种社会中,既存在殖民国家的统治文化特别是欧洲文化,也存在原居民的种族或民族文化;二是指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社会和文化来源的民族虽共同生存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特性有着较大的差异。”[2]231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席卷的当下,多元文化不只局限于宏观层面———种族、民族差异,也逐步向微观层面渗透———价值规范、法律观念、行为习惯等,更进一步趋向于“文化”自身的含义。也就是说,多元文化是指人类群体之间的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方式上的差异[3]3。大数据时代,激发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勇于挑战新事物,利用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技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我们深刻领悟到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特性更加显明、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更加深远、愈演愈烈的文化间性更加前沿。

(二)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概念

大学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的和谐是知识大学文化的和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德艺双馨、德才兼备大学生的主阵地,它以一种积极的、正面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具体包括良好的学校校训精神、优良的学校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一流的硬件设施、雄厚的师资队伍、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它既要体现出本校的特色,又要紧跟时代步伐,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将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融为一体,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多元文化视阈下构建大学和谐文化的现实意义

“大学和谐文化以崇尚与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既追求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挥大学作为先进文化创新中心和精神文明辐射主阵地的作用,引领和促进和谐社会文化建设与创新,又追求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实现各要素在差异中的兼容并包和统筹协调。”[4]由此可见,在文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下,建设大学和谐文化,对于提升高校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开阔师生视野、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大学和谐建设发展目标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构建大学和谐文化有利于高校师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大学的和谐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教学和科研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多元文化发展形势下应该把构建大学的和谐文化视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使命。不断实现大学文化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与社会多元文化之间的协调,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风气,陶冶学生的道德和文化情操,提升学生的内涵和品位。文化的和谐与人自身的和谐密不可分,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处在文化的和谐环境中,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不断地规范着自身的行为习惯、完善着自身的生活方式,应对着多元文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学生需要以实际行动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编织美好的大学学习生活。

(二)构建大学和谐文化有利于实现和谐大学建设发展的目标

大学文化是大学之魂,大学和谐文化是和谐大学的灵魂。显而易见的是,大学和谐文化是和谐大学的反映和主要特征,也是建设与发展和谐大学的根基所在。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大学自身内部和外部生存环境与发展条件带来深刻影响,要实现和谐大学的良性发展,需要深入剖析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多元文化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大学和谐文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促进和谐大学发展的作用。在多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相互交锋的情况下,建设和谐大学一定要以构建大学和谐文化为其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大学和谐文化的文化整合与支撑作用,筑牢和谐大学的灵魂,努力创建和营造良好的人文景观与育人环境,激发广大师生员工建设和谐大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大学和谐文化发展提供力量之源。

(三)构建大学和谐文化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

在2013年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记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5]50青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重大。构建大学和谐文化,加强先进思想、先进理念的教育和熏陶,使有志青年在和谐、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洗礼,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绚丽的光彩,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力量支撑。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和谐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迷失了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价值取向

大学作为一个文化与学术自由交流的开放平台,是人才汇聚、信息积聚、文化交融的主阵地,为西方意识形态、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多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过程中,某些高校充分发挥其文化整合方面的优势,不加选择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势必引起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不和谐因素。尤其是在西方腐朽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有些高校学者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认为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应该完全学习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学文化建设的成果,否定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和方向。很显然,这一错误的言论和思想不仅会对和谐大学建设产生消极影响,而且还消解着青年大学生对构建大学和谐文化的信仰。多元文化冲击下,当代大学生观念变化显著增强,思维方式呈现出不稳定性、跳跃性和多样性,社会生活方式上功利性显著,学习观念上进取心消退,职业选择上好高骛远,忽视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正确理论,似乎蒙蔽了双眼难以辨别真假,这一现象阻碍了大学和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二)冲击了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中的主流地位

文化多样性之间肯定各自的平等地位是多元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多元文化这一特性一方面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一些腐朽的封建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存生与泛滥提供了空间和机会。尤其是在新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文化侵略的企图有增无减,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往往都打着所谓的“自由”“人权”等幌子,把西方的黑金政治、政党恶斗、强权政治等粉饰得天衣无缝[6],文化侵略的范围也日益渗透到大学校园。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很容易受到文化冲击的影响,使得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产生动摇。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西方国家更是有恃无恐地通过网络计算机等信息平台,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极力传播其政治观念、道德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把西方的庸俗价值观念强行推销给青年大学生,淡化青年学生对民族感的认同,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逐渐疏远甚至产生反感。如果任由西方腐朽文化在高校校园大肆传播和泛滥,不仅会冲击主导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还会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失去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心理认同。

(三)削弱了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杠杆

多元文化倡导文化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尊重不同文化的个性发展,大学作为开放的文化交流平台,多元文化的并存与发展更为凸显,包含了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科学文化和愚昧文化、本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等文化间的博弈。面对多元文化的交织,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多元文化大多宣传文化改革发展动力多元化,提倡动力均衡论,反对内在动力一元的主张,认为内在动力一元化是对文化发展的禁锢和束缚。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以其强劲的势头在广大青年大学生中流行,西方文化节日、影视文艺作品等日益受到青年人的青睐,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却遭到排挤和冷落。同时,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的倾向,往往只停留在物质文化层面,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降低了对本校文化建设的理性认识,认为主张流行的西方文化才是推动我国大学文化和谐发展的现实动力。这一错误的认识削弱了青年大学生判断事物是与非、对与错的能力,也模糊了对大学和谐文化改革创新发展内在动力的认识,不利于我国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多元文化视阈下建设大学和谐文化的具体路径

多元文化是现时期和未来时期大学文化建设发展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在多元文化共生存同发展的现实态势下,构建大学和谐文化一定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身固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能在挑战面前畏缩不前。在充分认识大学办学和大学文化建设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寻求并利用多元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试图探析多元文化发展过程中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从而为实现大学和谐文化的永续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案。

(一)积极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构建大学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要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最为科学的、进步的文化形态,引领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指航灯说到底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方向。”显而易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价值观体系,是我国大学和谐文化建设所必须树立和坚守的方向,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先进性、开放性、时代性、创造性和包容性,是新时期指导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导向。基于多元文化有可能迷失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正确方向这一现实,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导。这既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也是当代我国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的正确导向。

(二)努力抵御和消除西方腐朽文化的不良影响,净化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外在环境

人类创造发展着文化,文化塑造革新着人类自身,人类进一步创造环境,环境也影响着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多样性相互交融的当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建设大学和谐文化所面临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同时更要明确西方腐朽、落后文化潜在的危害,通过现象看本质,冷静客观地加以分析、辨别,努力剔除其不良文化的侵蚀,为大学校园的“内和谐”和“外和谐”创造良好的条件。当然,对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泛滥抵制也不能松懈,大学和谐文化构建过程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其主导地位,面对异质文化的相互碰撞、融合和冲突的现实,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文化整合、文化育人的功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努力营造主导文化与亚文化的和谐共存。

(三)继承和吸收优秀传统校园文化的精华,为大学和谐文化传承创新奠定基石

高校优秀的传统校园文化为大学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丰厚的思想营养。我国大学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学术自由、求实创新、人文关怀历来就是我国传统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至今对我们进行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仍有借鉴价值。在多元文化呈现繁荣的新常态下,建设与发展大学和谐文化,从高校自身固有的优秀传统校园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而强化大学和谐文化发展的根基。另外,要实现大学和谐文化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还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校园文化的现实基础上,不断提升大学文化的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大学文化的活力也在于创新[7]。创新对于大学和谐文化而言,是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即扬弃旧的落后文化、吸收新的先进文化。通过不断地更新理论、技术、学术等方面内容,来提升大学和谐文化的创新。

(四)认同本族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将“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渗入大学和谐文化中

现代大学的开放性创造使多元文化成为大学文化开放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进行大学文化建设既需要提倡多元性,主体的多元性、价值观的多元性、办学途径的多元性等,又需要在多元中实现“和而不同”,共同发展[8]。作为一种开放的文化形态,一方面,大学和谐文化在继承优秀传统大学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借鉴和吸收西方大学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使其自身的文化内容与结构更加充实和完善;另一方面,大学和谐文化建设,在尊重大学文化“共性”的基础上,需要承认不同大学文化间的“个性”。通过“共性”凸显“个性”,努力推进大学和谐文化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总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大学和谐文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一朝一夕之内不可能完成,更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正视多元文化视阈下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面临的种种挑战,高度凝聚重要讲话精神,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探索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有效路径。强化大学和谐文化传承创新的理论基础,实现大学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郑金州.多元文化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4]许众威.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7).

[5].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赵扬.多元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5(9).

[7]文大稷,秦在东.论创新大学文化与培育大学精神[J].学生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

[8]胡弼成,徐跃,蒋婷轶.和而不同———大学文化培育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10).

作者:肖杰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