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当下大学教育批判性反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不管在中国或是西方都非常看重知识分子的道德修养。而当下作为知识分子培养机构的大学却只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德修养成的培育。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功利冲击之下大学丧失了其高贵的精神。因此宏观上回归大学之精神及微观上专业本位课程设置向人性本位课程的转向,才能使大学培养出既能关注脚下之事,又不忘关注天空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由此完成大学助推国家发展、社会革新的使命,也才能重拾当下民间社会一般大众对中国大学教育的信心。
关键词
知识分子;德修教育;大学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将知识分子视为社会大众的道德标杆。爱因斯坦在悼念居里夫人时对此作了全面而又准确的诠释:“杰出人物的道德品质可能比纯粹理智的成果对一个时代也即整个历史进程所具有的意义还要大。不仅如此,甚至后者的取得也要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道德境界。而且这种依赖程度比通常认为的要大。”[1]因此,高贵的道德精神与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完美结合应是当下作为知识分子培养机构的大学应努力的方向。然而遗憾的是,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的大学兴起一股与经济接轨的狂潮,人才的培养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的习得,而忘却了大学教育的精神传统——对精神、道义的追求和持守。今天各大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着“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强的功利主义、过弱的人文精神”的现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我们市场需求的育人理念,专业本位的课程设置。由于放弃了对高贵精神及道义的追求与恪守,仅仅强化功利的专业教育,所以导致当下的大学生都较为功利,一旦自己的私利受到威胁和侵害,就会变得不择手段;甚至是在自我心理失衡的情况下也会毫不手软地践踏他人的性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的大学生投毒事件,特别是发生在2013年的复旦大学研究生的投毒事件便可明证。其实应该说,重视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办学方式在早些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经济技术人才普遍缺乏的情况下,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过一定的甚至是巨大的作用,而且由于当时传统社会原有道德观念还未完全丢失,其作用还有一定余波影响的条件下,还未使这种丧失了精神的大学教育方式的危害性得以凸显。但是在今天,它的危害性也展露无遗。因此,对此问题的思考及讨论在当下就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一、从宏观上看,大学应回归其精神。
当今中国的大学也基本失去了其高贵的精神性,将自己完全等同于市场经济中的市场。大学不再是往日之“象牙塔”,已经完全融入到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并主动用市场经济的那一套指标体系来衡量自己。学校越办越大、楼越建越高,以科研经费、市场创收的多寡作为衡量自身的标准。在这样的体制之下,院系之间为了取得或保有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纷纷冲入市场,极尽全系之能事开办各种培训班、学位班、干部班、老总班。而忽视了那些真正渴望知识滋养身心与灵魂的年轻学子。大学放弃了自己培养和教育学生的神圣而又高贵的职责,甘愿将自己贬低为仅仅向出售知识和技能的市场。现在我们的大学像大车店,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很多老板富豪的车在大学里面开进开出的,大学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大学应该是一个比较清静的地方。[2]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学的教授们自甘堕落,甘愿放弃对学生心灵的关注,将自己等同于市场的小商贩,用市场价值的那一套营销体系来兜售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体制之下,也不难理解作为支撑大学精神的教授们,也不再潜心于学术研究。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成长的学生,不仅没能学到应有的价值体系,反而过早沾习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当其走入社会之时不但不能成为改良社会的人才,反而加剧了社会的污浊。所以有学者指出“虽然学术自由的原则现在已得到广泛接受,但现代大学多变的命运已带来一种更加微妙的新危险。这些危险是大学教学人员和大学外部世界之间形成较为密切的接触和联系所直接造成的结果。”[3]因此当下我们的大学不仅没有影响社会,相反倒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影响。其实在这方面,我们还是有榜样的,在1993年,复旦大学哲学系招生陷入历史低谷,当时许多人建议取消哲学系,而时任复旦大学校长的谢希德女士却说了一句话,复旦任何系都可以撤,哲学系不能,如果没有哲学系,复旦就不成其为大学了;在如今以理工医学排名不断推进的浙江大学,虽然每年哲学系的生源不断萎缩,在2013年时只有3个本科生选择哲学系就读,可浙大依然未停止哲学系的招生,哲学系的老师依然如常地甚至是更加尽心地教育、引导这三名学生;并不断面向全校尽可能地开设哲学相关课程及讲座……。“让你们(主要是理工医学的学生)尽量接触到一些人文经典,有一些哲学思维及文学情怀会使他们的专业研究更有大情怀,个人生活会更有味有趣”,这是我在浙大听一位普通老师讲座时他的开场白。对这样的校长,对这样的老师,我们都应该抱以崇敬之情,因为她们看到了大学之高贵性在于其精神并身体力行地保住了大学的精神。
二、从微观上看,专业本位课程设置向人性本位课程的转向。
当务之急应先改变我们的课程设置理念:从专业本位的课程设置转向人性本位的专业课程设置。它是按照人性和人性发展的要求组织的课程,它既不仅仅是以学科发展为目的,也不以市场需求为目的,而是在以完善人性为基础前提之下开展专业之教育并最终以成就人生为目的的课程。试想当有着和谐人性、完善人格的学生踏入社会之时其不仅能服务社会,更能改造社会。其实这些年我们的大学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但由于未能处理好完善人性之课程与专业技能学习课程的关系或者是经不住市场功利的诱惑……在专业与功利的影响下,大学事实上存在着逐步变成职业养成所的倾向,为完善人性修养的人文与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沦为了专业教育或职业养成的点缀或装饰。那么如何处理为完善人性的人文素养的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之间的关系呢?这就是2+2的课程设置体系。大学教育的最初两年,主要是一个人格的教育,它是通过人文教育来塑造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其实我们学习西方而在当前实行的通时教育其本意就是培养人文素养、完善人格的教育。但是在现实的许多高校教育中却是以完成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政治等基础课的学习,且这些课程的学习还完全是应付考试、获取学分的学习。它不仅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而且让他们充满了对大学学习的失望。其实通识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性教育的问题,而应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中,我们的教师尤其应重视引导学生读经典、元典,培养他们理解经典、元典的能力,加强他们与伟大的思想、伟大的心灵直接沟通和对话的能力。只有通过对这些经典的阅读,一方面突破了他们当前生活的有限物理生活世界,丰盈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生活世界,让他们不再仅仅被喧嚣的网络娱乐所包裹而毫无内在精神之支撑,让他们在只有眼球经济炒作下的网络世界中依然有自己精神辨识的能力,依然有支撑自己不断前进而不至于随波逐流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也只有在人类经典的阅读中,才能让学生真正体悟到人类精神思想的伟大,才能让他们以后在面对这些经典时怀有崇敬之心而不是像现在样既没有阅读甚至是对这些经典有起码的了解,就开始对之进行批判。只有开设的通时任选课才能真正带领他们走入经典,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完善其人性、提高其人生境界。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开展我们的专业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人性本位与专业技能结合的课程。这样的学生在踏入社会之时不仅能挣钱,重要的还在于,在能挣钱的同时他们也是有一定道德人格的人,不仅是能工作的人,也是能正当生活的人。美国为什么把商学院和法学院放到本科教育之后?其原因不正在于此吗?因为这两个学科,都和毕业之后的报酬比较高的职业联系在一起。人要挣钱,这是正当的。问题是,挣钱的人应该有一定的道德人格。把商学院和法学院放到本科教育之后,对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它能保持大学校园的寂静从而也比较有利于大学本科生的学习,有利于这些青年人的人文教育和人格培养。于此这样的大学教育才是真正有利于人性完善的教育,从它走出的每一位知识分子不仅是“知书达理”的社会知识的探索者和传播者,更是社会道德风向的标杆。如此才会重拾当下民间社会一般大众对中国大学教育的信心!
作者:赵春艳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40.
[2]甘阳.中国的大学像个大车店[N].读书报,2008-03-28.
[3]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4.